本文目录一览

1,急求会飞的花朵 幼儿诗歌内容

会飞的花朵 文 / 向天笑 蝴蝶,唯一会飞的花朵 无声无息,悄悄降临 从桃花依旧的地方 飞翔在我内心的火焰之上 粉嫩的翅膀,轻轻舒展 浓烈的火焰,熊熊燃烧 转眼就会毁灭的舞蹈 她还在不停地飞舞,飞舞 是我看见了蝴蝶 还是蝴蝶看见了我 这会飞翔的花朵,布满心空 那火焰,是我倾诉的舌苔 那翅膀,是她拥抱...的双手 明知靠近是一场劫难,偏要灿烂飞舞

急求会飞的花朵 幼儿诗歌内容

2,儿童故事一朵想飞的花谁能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内容

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有着许多的植物,也有许多的动物。其中有一朵很爱梦想的花,她的名字叫蒲公英。蒲公英的种子以前并不是可以飞的,它以前的种子像其它植物那样,掉到地上就没事了。她时常想自己可以走路,可以跳可以跑。反正,她看到什么,就想干什么。在她还是种子的时候,一只小鸟从她上方飞过,蒲公英突然想:要是我们家族一生有一次能飞的机会就好了。哪怕就一次。于是,她对小鸟说:“小鸟,你能教我飞吗?”小鸟说:“不行啊,你没有翅膀,你也离不开土壤啊。可是我可以告诉你,在卡特国最高的那棵树的树洞里,有一颗很小的,发着绿色、紫色、蓝色的石子,你只要把它放进你的身体里,你的后代就能飞了。”“啊!我又不能走路,怎么去卡特国呀?小鸟,你能帮帮我吗?”“不行。”小鸟说,“要取那个石子必须靠自己的勇气和能力。”蒲公英有点失望,可是没有办法呀,于是她想连根拔起,乘着风之车去卡特国。可她还是种子,还没有根,钻不出土呀!突然,她看见起七星瓢虫走过去,手里拿着一个瓶子,上面写着:快速生长药水。蒲公英连忙说:“七星瓢虫,七星瓢虫,你能给我一些快速生长药水吗?”“你要它干什么?”七星瓢虫问。“我想长快点,”蒲公英回答,“这样我才能乘着风之车,去卡特国的那棵树的树洞里找能让我飞的那棵石子,我想飞。”“你想飞?”七星瓢虫的口气里带着万分轻篾,“做白日梦去吧,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你的蒲公英去吧。”可是他没有注意,一滴快速生长药水滴到了地上。蒲公英连忙接住,等七星瓢虫一走,她就冒出地面了。这时,风之车来了,她乘上车,并如实的把地址告诉了他。到了山洞,蒲公英一眼就看到了那颗会发绿色、紫色、蓝色的小石子。她忍痛放进自己的身体里,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时,她的身体开始发光,颜色也是绿、紫、蓝。等到她又在那个山洞里扎根了以后,她用心灵听到了一个声音这种声音是别人听不到的:千万不要再喝快速生长药水,等到繁殖后代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奇迹了。等啊等,终于等到繁殖后代的那一天了。她发现,自己的孩子们的身上带着什么,好像一个降落伞。风之车一来,它们就飞起来,跟着风一起前进(可是又没有乘车,只是一起前进而已)。于是,这株蒲公英多年的,甚至一生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儿童故事一朵想飞的花谁能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内容

3,花当然会飞转

《花,当然会飞》徐晓阳,现任澎湃新闻教育家栏目染辑,沉入教育版块8年,曾任《东方早报》大都会编辑、《高招周刊》记者。 呵护小小的骄傲 “花,当然会飞”是一本绘本的名字,理直气壮,又孩子气。 文字源自台湾作家邱惠瑛的一部故事集,记述了一只小熊与它爸爸之间的简短对话。 熊宝宝看见了窗外墙上的紫色蜻蜓,十分兴奋。可看着报纸、头也不抬一下的爸爸只是说:“嗯!” 熊宝宝又问:“那是什么花?” 爸爸仍旧头也不抬:“用头脑想一想。” 熊宝宝猜了玫瑰与荷花,都被看报纸的爸爸一一否决,蜻蜓飞走了,熊宝宝说:“啊!爸爸,花飞走了。” 爸爸仍然无动于衷:“花不会飞的。” 紫色的蜻蜓落在爸爸的鼻尖,爸爸终于放下了报纸,一只蜻蜓绕着他的鼻子飞,熊宝宝得意地说:“爸爸!你看清楚了吗?花当然会飞。” 读完这个故事,我立马对号入座:这熊爸爸不会就是我吧? 当我一岁半的女儿在观察泥土时,我关心的是她的衣服又脏了;当孩子把手伸向院子里的一只老猫时,是外婆而不是我在旁边屏息凝神严阵以待,防止老猫突然发难;当孩子趴我头上叫爸爸爸爸时,我正全神贯注地刷微信朋友圈。 邱惠瑛的文字,带着一种柔顺,在一段平常的对话中完成了对那些漠视孩子世界、自以为是的大人的批评:你们为何不能放下手中的报纸,看看孩子在关心什么。 不过,如果仅仅是启发大人“要多关心孩子”,这本绘本也就落了俗套。文字经由法国插画家索菲·罗斯演绎成画面后,变得热烈、顽皮,充满想象力。 绘本提供了两种视角,一种是熊爸爸的平常视角,一种是熊宝宝的视角。 平常视角中的窗外景色也很美,有花,有树,有墙,但从熊宝宝的视角望去,青蛙蹲在塘边,鱼儿游弋在荷塘,在远处的一棵大树上,啄木鸟望着树洞,而大树下玫瑰花与不知名的紫色花正一簇簇盛放着,一只斑纹猫眼巴巴地望着树上。 簇盛放着,一只斑纹猫眼巴巴地望养料上 比起熊爸爸用报纸、常识构筑的世界,熊宝宝的世界灿烂何止百倍:现实中应该还呆在屋中与爸爸对话的熊宝宝,一会儿在荷塘边望着自己的倒影,一会儿闭眼拥抱着一朵玫瑰,一会儿在一朵巨大的荷花中沉元睡去,转瞬又双臂交叉,仰头站在一朵花上,身后是淡淡的阳光。 孩子充满想象力的视角,与成人被禁锢住的视角,在绘本的最后融合到了一起:熊宝宝站在熊爸爸肩膀上,一齐望着窗外,在明亮的太阳下,那张禁锢想象力的象征着成人与孩子的隔阂的报纸,被一群蜻蜓拖着越飞越远。 月亮发光是因为太阳折射,乌鸣是为了求偶而歌唱,天空除了飞机与云朵其实空无一物……当人们成长、学习,获得这些常识的同时,也失去了低头研究草丛,侧耳倾听虫鸣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也许比起熊宝宝,对周围漠不关心的熊爸爸才是更需要拯救的那一个。 所以,读(花,当然会飞),既能感到成人的惭愧,也能读到我子小小的骄傲,我希望能在它出版之后,抱着女儿一起认认真真地读它。转自《娃娃画报》2016.1、2合刊

花当然会飞转


文章TAG:会飞的花绘本故事会飞  绘本  绘本故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