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心理问题怎么疏导教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干预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14 22:14:52
本文目录一览
1,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干预
所谓干预,这个词用得我认为就不适合。作为青春的孩子,对客观事物一知半解,而且开始怀疑父母在他们心目中原有的地位。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很简单很单一:性、学习、游戏、同学、朋友、父母、吃、睡。作为家长和老师,你是否能认真了解过你的孩子内心的世界吗?如果你了解了,那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你自己对这些孩子们要认识而且感兴趣的东西的正确态度,你有吗?你是否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去想过学习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吗?应该怎样摆好他们的关系。如果上述情况都问题不大了,那就再有一条,请你放下家长或是老师的架子,和他们先做朋友。然后一切才会水到渠成!!!随着孩子的成长,青春期孩子会呈现出特有的心理状态,出现独立性增强,不愿意听父母的话,情绪两极化、心理上“锁”、心理向成熟过渡、行为易冲动,这些心理很容易产生叛逆、厌学、早恋等青春期问题。我朋友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就特别叛逆,情绪也不稳定,朋友想了很多方法来教育孩子,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人推荐她让孩子学习弟子规音像教材,孩子学习之后懂事多了,也能很好的管理自己了。青少年出现的各种变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我觉得作为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不能总是说教。首先,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着干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其次,要多沟通,但如何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沟通呢?孩子们通常把自己的东西锁起来,有一些心里话也不和你说,甚至和你有强烈的情感上的冲突。当孩子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出现的时候,家长要去听,不要去讲道理,这是一种没有效果的做法,已经被无数人证明了。我们要倾听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因为孩子渴望成为成人、渴望独立,我们没有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再次,要相信他们,因为这个阶段,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因此,我们要给予他们相应的信任。
2,女儿青春期叛逆心理怎么引导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面,面的繁重的学习压力很多中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甚至有的心理健康严重缺失,离家出走你可给别人打工都不愿意上学,作为父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理,那么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呢,下来我们就看看专家的指点吧!
1.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孩子的青春期,尤其父亲要抽出时间多关心女儿,父亲多和女儿谈谈心,鼓励她敞开心扉,可以给孩子自信心,并帮助她稳定情绪。
2.跨入青春期有一个身心适应的过程。
认真分析一下,您女儿现在至少会面临以下问题的挑战:
①如何适应青春期到来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您作为妈妈,要多关心女儿的身心健康,看她在处理月经来潮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在身体和精神上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
②如何适应学习的难度加大和作业多的问题。现在初中生学习负担较重,但她并不是不聪明的孩子,既然上学期可以考第一,学习本身对她来说不会有什么困难;我认为,问题在于,学习需要专心致志,需要平静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要有省时高效的学习方法。
③如何与男生健康交往而不影响学习。被高大的男生吸引,本来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青春期,男女同学是应该、也可以进行大方而潇洒的交往的;主要是异性交往不要有什么“罪恶感”,也不要有意去“抵制”,而是在异性同学之间像兄弟姐妹一样进行健康交往。适度的异性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有利于释放不良情绪,让自己的合理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所以,要告诉您的女儿,不必与自己“较劲”,在班集体中与男生说说话、共同学习都很好。
④如何稳定情绪,让自己心平气和地渡过青春期。至于她想得太多、太细,这是思想方法问题,对任何事情可以“想”,但是只靠“想”,是一种内耗,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主要还是应该积极行动;对任何问题都不要过分担忧和焦虑,而应该通过行动去尝试和体验,就能够迎刃而解。提醒您注意,要引导女儿摆脱“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的“通病”,要关注社会、关心他人,不要只沉溺在自己的苦恼、烦躁中。通过郊游、文体活动、课外阅读等都可以帮助她稳定情绪,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以为时间都用来“学习”就好。
3.学习很重要,但也不能成为没有思想的“学习机器”。
作为初中学生,您的女儿应该学会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她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既然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就应该好好总结,并坚持不懈地实施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但要防止“钻牛角尖”;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耐心、恒心和意志力,这才是青春期随着身心发展的成熟,而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4.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决定。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艰难过程,必然要经历许多痛苦和烦恼;家长要做的主要是耐心等待,而不需要处处、时时的“介入”,要给她独立思考和做决定的机会。
青春期是孩子最容易叛逆的时期,因此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哟耐心的去教导孩子,这样才可以让他们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 第二十一课 把快乐带给大家 一、教育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助人为乐”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活动,明白为什么要关心、帮助别人,同时要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被别人帮助,走出困境,摆脱烦恼的快乐。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认识帮助别人自己才快乐的道理,学会如何把快乐带给大家。 二、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三幅画: 第一幅画:小丽手里拿来起50分的成绩单哭了。 第二幅画:一位老奶奶摔倒了。 第三幅画:壮壮生病躺在床上。 教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一遍。 教师讲李素丽阿姨“肋人”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路娜同学和李素丽阿姨且人的故事中,已经看到并认识到,只要你把快乐带给了人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发现老人、残疾人行走时有困难,就立刻去帮且;发现同学学习有困难,主动去帮助;发现爸爸妈妈身体不舒服,要关心、疼爱和照顾他们。 三、课堂活动 1、想想议议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讨论题为: A、 路娜怎样把快乐带给别人? B、 你向李素丽阿姨学习什么? C、 你想做一个把快乐带给大家的人吗? 目的是让同学们知道向李素丽阿姨和路娜同学学习什么,鼓励学生做一个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 2、想想说说 教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一分钟,然后说说你怎样把快乐百叶窗给同学?怎能样把快带给爸爸妈妈?怎样把快乐带给老师? 目的是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把快乐带给自己周围的人。 3、观察论谈 教师将一件事的两种做法编为“情景一”和“情景二”,并写在纸板上挂到黑板上。 教师:我现在请一位同学扮演红红,请一位同学扮演妈妈,我旁白,我们三上人把纸板上的故事念一遍。 教师:“情景一”中,红红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情景二”中,红红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目的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红红的做法对与不对。 4、想想谈谈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 A、 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他们什么时候最高兴? B、 你何时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当时你的心情如何? C、 被你帮助的同学为取得成功而快乐时,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请大家想一分钟后,再谈谈上面三个问题。 目的是让同学谈谈自己帮助别人后的情感体验。 5、想想填填 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先默读一遍,然后在空白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字。 通过填字游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四、实践指导 1、故事接龙 教师:现在我们请五位同学到讲台来,每人在讲台上抽一张卡片,然后的卡片上A、B、C、D、E的顺序站好,用两分钟时间将卡片上的一段话记熟。最后五个人衔接着讲完一段完整的故事。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能把快乐带给别人。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2、演讲 教师把演讲的题目和内容要求写在黑板上。 演讲的题目:《如何把快乐带给大家》。 演讲的内容: A、 关心他人,使人感到快乐。 B、 帮助别人成功,使人快乐。 C、 同情、宽容他人,使人快乐。 D、 有且人为乐的情感。 E、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目的是了解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五、教师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大家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我们有困难时,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当别人有困难时,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主支地以帮助别人,使他们获得成功。这样做,你就把快乐带给了大家。 六、课外活动 在课堂上,你没有来得及演讲,回家后,你向爸爸妈妈作一次演讲表演。
4,青春期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该怎样教
青春期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1、自我意思增强 这个办法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而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2、强烈的好奇心 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拥有特殊的经历 特殊的生活经历,以至于性情大变,变得粗暴、多疑、 怪癖。 4、企图标新立异 他们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5、受学校教育影响 有些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会导致逆返心理的产生。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有的孩子为了交朋友,或是想在班中取得地位,便试图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6、受青春期心理特点影响 进入青春期以后,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渴望独立,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7、受家庭教养方式影响 在孩子还小时,家长使用的不正确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等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另外,父母间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科学转化。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标准 1、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与人为善、乐于人交往、和同学和睦相处、对同学充满热情、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同学尊重、信任、不产生嫉妒、憎恨。 3、心情开朗、情绪乐观、心胸豁达、情绪稳定、热爱生活、对工作和学习不是为负担,应视为乐趣,努力把自己才 智在学习中发挥出来。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控制能力好,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和嗜好(比如说谎、逃课、抽烟、喝酒、痴迷网吧等) 6、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条件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证,人的智力划分往往通过智力测验,90以上是正常智力,70以下是弱智,智商并不一定与学习成绩成正比,有的学生智商高,但学习成绩不好,在校的学生90%以上智力水平相等,但是为何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学习不好,关键是情商。智商是成才的基础,情商是成才的关键。情商是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情商低的人表现意志不坚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易冲动、做事不规范、任性、不负责任。 7、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休息时善于放松、睡眠好。 8、人格完整,行为举止符合一贯的行为模式,有稳定兴趣。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 1、情绪问题 青少年时期,表现情绪不稳定 、情绪脆弱,受到挫折易出现情绪问题,表现如下:(1)抑郁情绪:主要表现情绪低、自卑、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并有轻生之念 。(2)情绪不稳定:主要原因是从小养成不良性格,从小娇惯、任性、以我为中心、稍不如意而发脾气,此外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造成性格苦闷、孤独、猜疑等。(3)强迫症:由于平素性格胆小、拘谨、呆板、对任何事思虑过重,易出现强迫行为,表现反复关门、煤气、电灯、反复洗手、强迫性怀疑,如怀疑患艾滋病、性病等。 2、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主要表现:说谎、逃学、不守纪律、打架动殴、痴迷电子游戏机、网吧,通宵不归。据我们调查初中生行为问题占16.1%,最近报道,武汉有12万中小学生几乎天天玩游戏机,南京报道,17岁的中专生猝死在游戏机室。 3、早恋问题 由于青少年期处于性机能发育期,有的同学往往流露出爱的倾向,而产生早恋现象,但是这种早恋绝不是性机能的发育,往往是一种个体与社会交往的尝试,心理学的观点说,是因为青少年期社会意识增强,所以在寻找自己生活的价值,探索人生的意义,当发现异性之间的联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富有的情感联系时,便不顾一切地企图亲自构建它,有的男女同学之间虽然表达了爱慕之情,但随时间的推移,一方对另一方逐渐疏远、冷淡,又与另一同学要好,这样就感到失恋、被抛弃感、沮丧、苦闷、怨恨,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可产生自杀行为。 4、如何讲究心理卫生 掌握心理学知识,培养自己坚定、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调节自己的情绪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理想和信念 ,热爱生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总结:青少年心理健康对青少年发育是至关重要地 ,稍有不慎有为青年很可能就会变成堕落青年。通过以上论述希望能够让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所了解,帮助你教育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多关心,少管教多行动,少说话给他更多的个人空间,尊重他的人格。
文章TAG:
青春 青春期 孩子 孩子心 青春期孩子心理问题怎么疏导教案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