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孩子心理有问题的表现,孩子心理疾病的表现有哪些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07 03:13:33
本文目录一览
1,孩子心理疾病的表现有哪些
其实儿童不可能有心理疾病,充其量就是心理问题。主要是反映在:嫉妒、依赖、逆反,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孩子厌学、厌食、焦燥、内向、自闭、仇视等等心理行为。但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家长给予的影响。当看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首先要考虑自身的心理状况。要给孩子找心理医生前,你得先给自己找心理医生。
2,孩子心理出问题时有哪些行为表现
看哪方面。可以表现的东西太多的。
您可以具体说说吗?
总的来说就是和普通人不太一样,比如他人碰到此事会大笑,你的孩子却面无表情之类。很少说话,大多沉默。
很少笑,经常会独处。叛逆。
这大概心里就出问题了吧
3,13岁男孩心理年龄低的表现
13,4岁的男孩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心理变化主要有几方面:①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已经意识到性差异,常常会发生一种摆脱父母的监督而独立行动的想法,行为开始活跃而且勇。②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会产生害羞、好奇的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的心理改变。③青春期青少年精力充沛,性格活泼而勇敢,情感更为复杂和热烈,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容易吸收新事物、富于理想。但他们出存在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容易自高、自大、莽撞、冒失等缺点。
4,如何 判断孩子的确心理上疾病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他们缩短与正常社会的差距,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如何才能发现孩子在早期的孤独症倾向呢? 以下的18种行为就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同时具备以下7种行为,就应该怀疑他有孤独症倾向了. 1.对声音没有反应 2.难于介入同龄人 3.拒绝接受变化 4.对环境冷漠 5.鹦鹉学舌 6.喜欢旋转物品 7.莫名其妙地发笑 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0.动作发展不平衡 11.对疼痛不敏感 12.缺乏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14.不明原因的哭闹 15.特别好动或不动 16.拒绝拥抱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18.用动作表达需求治疗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支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患儿的家庭成员也要注意克服焦虑,自责,急躁情绪,方能对患儿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 父母要改变养育方式,多接近,多关心患儿,给小孩以温暖.此病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少数病人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智能好的患儿比智能差的患儿预后好.病情分析:每天坚持做运动```每天晚上坚持十五分钟的冥想```还有就是吃鱼油```那种纯鱼油``里面有抗抑郁的epa``每天摄取至少一克ep意见建议:
5,如何判定孩子是否有心理行为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孩子是否有心理行为问题:儿童特殊心理表现是否与年龄相称、出现的频率是否过于频繁、持续的时间的长短、表现的严重程度及心理反应是否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等。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有:1、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2、情绪方面的问题:抑郁、冷漠、易幻想或情绪波动剧烈、易激怒;过分焦虑引起的敏感、多虑、多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依赖父母、教师,或与别的孩子关系恶劣,甚至有敌对情绪;对学校、老师等会产生恐怖情绪等。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3、性格方面的问题:如显著偏执、怪僻、爱发脾气、急躁、粗暴、性情反复无常、反抗性强、攻击性强、鲁莽好斗;过分的胆怯、退缩、孤独等。4、习惯性方面的问题:如习惯性吮吸手指、咬指甲、晃头、眨眼、玩弄生殖器以及饮食、睡眠、排泄上的不良习惯,像厌食、睡眠失调等。3、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著多于女孩。在评价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发育。 正常的智力是儿童、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2.有比较稳定和适度的情绪反应。 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儿童、青少年的情绪不发生很大波动,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如果在压力面前,产生过分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能够客观地看待环境和自己。 4.适应集体,与周围的人能够和睦相处。 5.行为特征与年龄相符合。 以上几个方面反映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多项特征,在评价的时候可以参考,但是,应该注意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如果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略有不符,仍可视为心理健康。如果不符合的项目过多,或者严重不符,则可能是不健康的心理。
6,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前兆有哪些谁能帮我回答万分感谢
你好: 我们来区别二个问题。心理障碍及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的话,一般会以言行独立,反逆,反复从事某一种行为,不顺从,亦会表现为沉默,冷漠,拒绝。他们一般会朝二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以主动性的探索活动为主,过度地以自己的感受来落实行为;另一个方向则是过度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不向外传达情感,不向外落实行为。同时,儿童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育至成年人这么充分,所以,不容易描述清楚本身的心理感受,也不容易通过对话来获得可信资料。一般,他们会将心理问题转称到躯体问题上,通过描述某一处的“不舒服”的感觉,来证明自己“生病了”。而且,门诊当中,往往会接诊到以躯体疾病为表现,而实际则为心理问题的情况。譬如,儿童性焦虑,儿童性抑郁等等。他们的咨询与治疗,往往不能采用与成年人相似的咨询治疗模式,而且采和沙盘,游戏,绘画的方法来了解内心里的感受。 儿童的精神障碍,则主要表现为发育里程碑的缺失。我们常用一些标准来衡量某一类儿童多少岁的时候,大概应该掌握些什么技能。只要孩子的发育正常,营养正常,不患有某种类型的疾病,那么,往往在这个年龄段里,会说些什么,掌握多少语言,句子的逻辑性如何,是非判断如何,计算能力如何等等。临床当中,也会通过对话采集信息,通过测试来核量智能发育情况,通过这些工作,来推断孩子是否有哪一类的疾病。但是,儿童时期表现为精神障碍的话,我们就需要区别受严重的心理创伤所致,还是由于某一类疾病所致,或者是脑器质性病变,或者是孕中,产中,产后的创伤,感染等因素所致。此类原因下的儿童精神障碍,往往会表现为,言谈逻辑性失常,举止异常;自控能力,自知能力,智力水平低下;动作刻板,言谈减少,目光松散等等。这就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了。 而儿童心理及精神障碍,与青少年的问题是不太一样的。因为青少年期,言语能力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只要不是智力因某种原因受到限制或者是损伤,一般都可以很好地描述自己的感受——一般不容易和家人谈及。而当到达青少年时期的时候,他们的问题的表现模式,已经与成年人基本是相似的了。如果这一时期发现有言谈怪异,道德水平低下,自控力低,怪诞言行,情感冷漠,情感表达失常等情况下,一般提示需要认真进行神经病理学检查。往往这个时候的表现,除了可查明的躯体疾病之外,一般会诊断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亦会有大脑退化性病变的可能。但是无论如何,检查,都是必须的。 临床上,目前应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所罗列的检测及诊断标准,都可以很容易区别出类型,再加上神经科的检查,也能确定一部分。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是因为孩子比较敏感自卑,或者过分自我、娇气。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不好,最终有些孩子自我边缘化或者被排挤被孤立,出现比较多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评论性幻听,比如只要别人小声说话就觉得是在谈论自己或者辱骂自己。2. 被害妄想症,总是怀疑有人要害自己,有人在跟踪自己。3. 被洞悉感,总觉得自己想的别人都知道,内心充满恐惧。儿童青少年有太多的稳定性一般 的精神障碍 诊断 不会轻易 的给予 一个儿童青少年建议 如果是 担心你的亲人的话请自己到医院咨询下 不要带小孩---这个时候的孩子是比较敏感的 主要逆反心理作祟 如果还是想在百度问 还是描述下具体情况
7,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 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又不知如何解决。
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又从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讨论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调查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学习方面: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20%注意力不集中;63%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6%受到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责备、嘲笑、歧视而引起心理紧张;9%基础比较差;2%智力因素。(注:本材料来自本学校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见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品质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神经衰弱、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经调查有21%的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
(二)人际交往方面:
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学生的不良人际关系有: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有50%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好或很好,43%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般,有7%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好,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而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够耐心,处理问题不公正,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和态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8%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好,27%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一般,有6%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经调查和讨论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却又不知该如何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7%~82%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好,有6%~8%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第二,父母关系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伤害很大,他们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视,富于破坏性……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第三,学生自身青春期不良的心理情绪。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爱哭、爱笑喜怒无常;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调查表明:30%的学生有情绪方面的问题。
2.行为方面: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体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
4.异性交往方面: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性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初中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喜欢通过看言情片或读言情小说感受爱情。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有36%的学生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感到恐慌或害怕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基于上述原因中学生在人格上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不容易和异性相处甚至可能产生心理、生理上的扭曲。
文章TAG:
孩子 孩子心 心理 有问题 13岁孩子心理有问题的表现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