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很简单的急需

膝跳反射实验。。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很简单的急需

2,有什么简单的科学实验

感觉上将来的话语言语

有什么简单的科学实验

3,有什么简单的小实验要超级简单的

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滴水点火 水能灭火,难道还能点火? 实验:取干燥的蔗糖粉末5克与氯酸钾粉末5克在石棉网上混合,用玻璃棒搅匀,堆成小丘,加入过氧化钠3克,滴水,半分钟后,小丘冒出白烟,很快起火燃烧。 烧不坏的手帕 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完好无损? 实验: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是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原理: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有什么简单的小实验要超级简单的

4,在家可以做的科学实验有什么

醋加鸡蛋壳可做酸检验碳酸盐的实验
做伏打电池10%氯化钠溶液(盐水)连上导线的铝片与铜片,并联上电压表,或串个小灯泡,金属片放入水中,就产生氯离子(Cl-)与钠离子(Ne+)
基本学校中能做到 的家中也能,甚至家中能做到学校中还做不到,但得花费心思,如普通的玻璃瓶,可代替试管,旧的收音机,录音机,冲电器等可拆卸不少电子元件如各样的电阻,电容,晶体管,集成块线圈等等很多。 另外我们还得有点小投入,买一些化学常用的药品,到眼镜店买一些凸凹镜片自制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再买一些仪表,如万用表等。 总之只要你想做我想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QQ:243432292 欢迎探讨
用大锤猛凿电脑屏幕,检测强度,外带听听音爆.
做上物理 化学课上老师讲的
做科学实验收集证据的方法有哪些?1( 比较 )2( 归纳 )3( 概括 )4( 总结 )

5,求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稍微详细点

一次有趣的实验“哎哟!”我关了电脑,走了出来,发现在餐桌上放着几块海棉和几个盒子。妈妈走出来说:“今天就用这些东西做这次小实验!”我看了看海棉和那几个盒子,问:“用四块海棉和两个盒子做这个小实验,能成吗?”“管它成不成,你先做就行了,尽量不让鸡蛋碎!”妈妈回答。这是老师安排我们做的一个小实验,将鸡蛋从四楼丢下,想办法不让它碎。我心想,用这么点东西,怎么办呢?难道用海棉把鸡蛋包住扔下去?还是把鸡蛋放盒子里扔下去?或者是把海棉包住鸡蛋放进盒子里扔下去?这个问题让我难以回答。我用手在桌子上比划着,用心在头里思想着,忽然,我有了一个好主意——先用最大的海棉把鸡蛋包得严严实实的,再把泡泡糖盒底给垫上一块海棉,再把包着鸡蛋的海棉塞进泡泡糖盒里,然后把节拍器盒底垫上一块海棉,接着把泡泡糖盒塞进去,再在顶上垫一块海棉,最后把盒子放进一个塑料袋里,这样就可以了。想好了办法,我马上开始行动,完成之后,我心里美滋滋的想:这次一定能行。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四楼。我先看准位置,然后一丢。只见那东西在树杈上弹了一下,然后又在绿篱上弹了一下,就掉了下去。我急忙跑到楼下,捡起塑料袋,想:这次肯定不会烂。于是往楼上跑,问妈妈:“你觉得它烂了吗?”妈妈回答:“我觉得它应该完好无损!”“原来你也这么认为!”我紧接着说。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发现鸡蛋还是一个圆溜溜的小球,摸起来冷冰冰的。妈妈也赶了回来,来到厨房,一边喘气一边问:“鸡蛋怎么样了,是碎了还是没碎?”我欣喜若狂的告诉她:“完好无损!”妈妈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为了挑战的我聪明才智,我决定再比两次。第一次我又象以前那样包装好,然后从六楼往下丢,我心想:这回可千万别破了呀!不然我的希望就破碎了。可当我打开外面,看见的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还冒着冷气的鸡蛋。这一次我又成功了。第二次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要从七楼半扔下去。这次我把设备都更加紧密了,来到目的地,我往下一丢,问妈妈:“你觉得它碎了吗?”“我觉得它碎了!”我心里有一种恐惧感。可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我把鸡蛋捡起来,一打开,哇!我高兴得欢呼起来。从这次实验,我懂得要专心做一件事才能成功。
我做过许多奇思妙想的科学实验,令我最感兴趣的是上次用液体做的实验。那一天,我打开一本书上面写道:用一个杯子把里面先倒入油,再倒入水,之后油会在水之上!我那时半信半疑心想:还是做实验吧。我先轻轻地拧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的倒到透明的玻璃杯中,我想:哈哈!第一步就这么顺利,那么接下来的几步不就更顺利了!接着我打开花生油瓶子,斜着让油一点点的倒在杯中,接着用筷子把它们搅拌起来,水和油就融合在一起了,我看见了这样的情形就想:可恶、可恨书上说的是假的。可是过了一会儿后就分开了,变成了两层液体:第一层是花生油,第二层是水。我想又了想:咦!要不,我再倒一些酱油,看看会发生什么?于是我又在杯子里倒了一些酱油,搅拌了一下,酱油和水便溶合在一起了,可是花生油仍然在第一层。我想: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我最爱吃的蜂蜜?如果我倒入一些蜂蜜又会怎样呢?然后,我又把蜂蜜和这些液体混合在一起搅拌,一开始是和水油一样的,但是没过多久却变成了三层:第一层是花生油,第二层是酱油和水溶合在一起的液体,第三层是蜂蜜。我想:为什么不同的液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真叫人琢磨不透啊!为弄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便把这杯“奇怪”的液体拿到爸爸面前,问道:“爸爸,你瞧,为什么我怎样搅拌这些液体,它们也不会融合在一起呢?”爸爸仔细瞧了瞧这些液体,然后笑着对我说:“儿子,你想想这些液体的重量有什么不同呢?”我把它拿到面前,仔细看了看这杯液体,想:重量?液体与重量有什么关系呢?我又充满了疑问?爸爸看到我这个样子,说:“液体最轻的总会在最上层,稍重的在中间一层,最重的液体在最下层。” 这杯“神奇”的液体,让我懂得了液体不相溶是与重量有关系,也让我懂得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我们鉴证真实。

6,有什么好做的小实验吗小学生能做的

小学生有很多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可以做,都不复杂。  下面列举几个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小实验:  一、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镊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镊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慢慢地移出镊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  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  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二、   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三、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让水冲在手帕上。  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小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意义:1. 帮助学生加兴理解自然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3. 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4. 锻炼优良的心理品质
有很多小实验啊,先准备尺子,把尺子在头上抹一抹,然后剪一些小纸片,把尺子放到小纸片上,纸片就会粘到尺子上!我的这个小实验可以吧?给个小星星哦。
思考题,用盒子装鸡蛋从十米处扔下,想个方案使盒子的体积尽量小,鸡蛋又不碎。材料当然你自己找。汗~希望这个问题不是太过时。记得小时候被人提到。
家庭小实验 用石灰水(碱性)、食醋(酸性)来试验一些红紫色的花瓣或果皮中的植物色素,看它们的颜色发生什么变化。(如果用花瓣、果皮的汁液或酒精浸出来试验,效果可以更好些)。 家庭小实验 1.收集食盐、纯碱、胆矾、明矾、高锰酸钾、碳酸钙等样品。 (1)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 (2)试验这几种盐在冷水或热水中的溶解性。 2.在家里收集少量胆矾和生石灰。在一个容器里(不要用铝或铁制容器)加入约1g胆矾,再加水约90mL,制成硫酸铜溶液;在另一容器里加入约1g生石灰,再加少量水,生石灰变成熟石灰,再加水到10mL,配成石灰乳。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成波尔多液。观察波尔多液的形状。
思考题,用盒子装鸡蛋从十米处扔下,想个方案使盒子的体积尽量小,鸡蛋又不碎。材料当然你自己找。 汗~希望这个问题不是太过时。记得小时候被人提到。 拿一节电池,2根电线,一个小灯珠,让小孩通过连接这些材料,使灯泡发亮。
思考题,用盒子装鸡蛋从十米处扔下,想个方案使盒子的体积尽量小,鸡蛋又不碎。材料当然你自己找。 汗~希望这个问题不是太过时。记得小时候被人提到。拿一节电池,2根电线,一个小灯珠,让小孩通过连接这些材料,使灯泡发亮。 PS:细节不用我说拉吧,,小时候基本上都做过

7,有什么小实验啊

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3.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4.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5.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6.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操作: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7.分合的水流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8.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9.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10.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家庭小实验真实、直观、易做,学生通过做家庭小实验能获取知识、获得技能、发展能力。因此家庭小实验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发掘家庭小实验的可做因素,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亲历实验的机会,笔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为例,做了一些尝试,供同仁探讨。一、1+1是否一定等于2教材中安排的这一家庭小实验内容如下。①将1体积黄豆与1体积绿豆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这两体积之和?②将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200 ml?(一)实验说明①家里没有酒精,怎么办?花露水中含较多酒精,可用来替代酒精。②家里没有100 ml的量筒,可用195 ml的花露水瓶替代。③黄豆和绿豆混合的现象不明显,用小米(或大米)替代绿豆效果更好。(二)实验指导1.黄豆和小米混合。实验用品:等体积的透明玻璃杯2个、大汤碗1个、黄豆和小米。实验步骤:取满满的一杯黄豆(即1体积黄豆),取满满的一杯小米(即1体积小米),将杯中的黄豆、小米倒入大汤碗里混合,将混合后的黄豆、小米全部装回玻璃杯,将一杯装满,观察另一杯是否装满。实验现象:另一杯没有装满,只能装至离杯口约3 cm处。2.花露水与水混合。实验用品:花露水瓶一个(瓶颈细长,195 ml)、过期花露水约半瓶。实验步骤:在空的花露水瓶里倒入约半瓶水,再慢慢倒入约半瓶花露水至瓶口,用大拇指堵住瓶口,把瓶子倒置,然后正放,重复2次,使瓶内液体混合均匀,观察液面是否低于瓶口。实验现象:液面明显低于瓶口。(三)对结论的解释①1体积甲物质+1体积乙物质≠2体积混合物;②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二、自制简易净水器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简易的净水器。实验说明:①小卵石、石英沙要洗干净,小卵石、石英沙起过滤作用。②家中如果没有带导管的单孔塞,可以在瓶盖上打几个小孔替代带导管的单孔塞。③实验物品较多,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合作,如:家里有棉花的学生可多带些棉花。三、石墨导电实验把一根石墨电极或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通电源后,灯泡是否发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说明:①从废旧干电池中拆取石墨电极,市场上6b铅笔芯不常见。②可利用手电筒里的干电池及小灯泡。③可用单面胶带纸把电池、铜丝、小灯泡等固定住。四、鸡蛋壳与酸的反应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实验说明:①可以在家里制取澄清石灰水。有些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波力海苔中的“强力干燥剂”。取一只玻璃杯,加入约半杯水,再加入一包“强力干燥剂”,用筷子搅拌,静置。注意观察生石灰与水反应时的放热现象。②家里没有玻璃片时可用小镜子代替。③还可以做澄清石灰水中吹入的实验。五、自制汽水在约500 ml的饮料瓶中加入2匙白糖和适量果汁,加入约1.5 g小苏打(碳酸氢钠),注入凉开水,再加入约1.5 g柠檬酸,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了。此实验可以用新鲜的柠檬榨汁来替代柠檬酸。六、制作“叶脉书签”可用厨房清洁剂替代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文章TAG:科学  小实  实验  简单  科学小实验简单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