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小实验吃水的杯子的原理怎么写

  吸水的杯子的原理:  杯子中的空气吸收火焰的热量后温度升高,空气的密度减小,当杯子倒扣在水槽中温度降低,杯中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吸入”玻璃杯子中。

科学小实验吃水的杯子的原理怎么写

2,关于科学的小实验小学生的

1 筷子的神力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 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纸片的神力 材料:玻璃杯一个,水,纸 操作: 1.在玻璃杯中装满水(一定要装满) 2.在杯口盖上纸片,要完全覆盖住杯口。 3.将玻璃杯倒置 4.水不会流下 讲解: 在步骤2后 杯内大气压小于杯外大气压,故杯外大气压将水顶在杯中,不让水流出。

关于科学的小实验小学生的

3,给我一个科学小实验方案 加上原理 要明确的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给我一个科学小实验方案 加上原理 要明确的

4,科学实验燃烧的小金鱼的原理

加热的金鱼仍在试管里存活运用了热传递原理.热水的比重比冷水轻.试管烧水的时候,试管口的水在加热的过程中,靠近酒精灯的试管口水由于靠近火焰即热源,所以在进行热传递的时候,热量先传递到这部分水上,这部分水在加热后,热量会大部分向上传递,这个和空气中的热传递方式差不多.可以这么认为:水加热后,靠近试管壁的水发生汽化,汽化后由于水的浮力的作用就要向上跑,在向上的过程中带着热量传递给试管上部的水,使这一部分水也变热了, 而试管下部的水由于没有水汽向下流通,所以温度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用的是试管,试管是玻璃的,导热性能不好,如果用的是金属制品的话,或者试管里放的是导热性能好的液体的话,那么整个液体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就不会差很多了. 因为金属制品的容器导热性能特别好,所以酒精灯在加热的时候,热能通过金属制品就传递到容器的各个部分,然后有容器的各个部分又传递给水.所以日用的烧水的容器都是金属制品.
热水的密度比冷水小,所以如果只加热上面部分的水,由于上面部分的热水比下面部分的冷水轻,不会造成对流,所以如果试管比较长即使水面的水开了下层的水依然维持较低的温度,只要加热时间不足以使水全部沸腾,金鱼不作死游到上面去就不会死。

5,有没有好玩的小实验加原理我们要写作文求求了

今天,我和爸爸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名叫“缩骨神功”。 首先,爸爸找来了一个鸡蛋和一个比鸡蛋小一点的瓶子,然后,爸爸用热水把瓶子加热,再把鸡蛋放在瓶口,我沿着瓶子浇了一些冷水。有趣的事发生了,鸡蛋居然慢慢地从瓶口滑到了瓶底,我惊喜地大叫道:“妈妈,快来看呀,鸡蛋滑进来了!”妈妈一听,急忙跑了过来,惊奇地说:“哇,真的呀!” 爸爸又把瓶子倒了过来,鸡蛋滑到了瓶口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卡住了。我着急地大叫道:“爸爸,怎么办?鸡蛋出不去了!”爸爸笑了笑,他倒了点热水到瓶子上,鸡蛋终于从瓶口慢慢地滑了出来。我看了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鸡蛋这么大,还能从比它小的瓶子里滑出来呢?”爸爸笑了笑,说:“问得好,我告诉你吧,这是因为瓶子加热后,里面的空气就会膨胀,像一个大胖子,把冷水洒上后,里面的空气就变冷了,就收缩了起来,像一个几天没有吃东西的人,一下子,就饿廋了。外面的空气很容易地把鸡蛋给推了进去。最后给瓶子加热的时候,瓶子里的空气像一个膘肥体壮的大力士,一下子就把鸡蛋给推了出去。”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你好!往酚酞溶液里加熟石灰或氨水,发现无色的酚酞变红了。然后再往里面加醋或硫酸(加过量没关系的),发现红的酚酞突然就变白了……原理:酚酞先遇碱变红,加醋酸之类的酸后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就变回原来的无色溶液了。 去外面捡一点碳酸钙=石灰石,到处都有的,放到稀盐酸里,发现有气泡产生。原理:CaCO3+2HCl=CO2+H2O+CaCl2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6,带电的报纸实验原理

1.、摩擦铅笔,促使报纸带电。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实验过程: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请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扩展资料“带电的报纸实验”性质:1、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极电就是负极电。2、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小实验
你猜清理使报纸带电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上,然后屋子里得到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把报纸从墙上歇下,就会听到静电的噼啪声
带电的报纸思考:一支铅笔、一张报纸步骤: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说明:1.用铅笔在报纸上摩擦,使报纸带电。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上。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噼啪声。扩展资料“带电的报纸实验”性质:1、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极电就是负极电。2、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
我们用铅笔摩擦报纸,使报纸带电,这样带电的报纸就会被吸到墙上。当屋子里空气干燥时(尤其是冬天),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时,就会听到噼里啪啦的静电声。
是摩擦使电子产生了转移,从而产生静电。 不同的物体所约束电子的能力不同所以在他们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而使二个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核。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
带电的报纸实验原理 摩擦起电,和你用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小纸片的道理一样,铅笔和报纸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

7,科学实验和原理急急急求答案

氢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目的】1. 学会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制取氢气;2. 掌握氢气的性质。【实验仪器与药品】微型气体发生器、侧泡具支试管、直形通气管、尖嘴管、止气夹、微型实验操作台、微型酒精灯、反边小试管、小烧杯。锌粒、稀硫酸(1:4)、氧化铜、肥皂液。【实验内容与步骤】1. 如图装置。在侧泡具支试管底部放入0.1g氧化铜粉末,在微型气体发生器内套管中加入0.5g锌粒,在微型气体发生器细口端加入稀硫酸至刚浸没锌粒,即发生反应产生H2。取一反边小试管用排水法收集H2验纯。然后在尖嘴管口上点火燃烧,可以看到纯净氢气在空气里能平稳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再用一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过十几秒钟后,即见烧杯内壁上有雾珠生成。2. 拔去尖嘴管,在乳胶管...Zn与H+离子反应生成的氢气就不会再附在锌的表面上。取一反边小试管用排水法收集H2验纯。锌粒,即见烧杯内壁上有雾珠生成. 如图装置。3,逐渐上升,火焰呈淡蓝色。 如往稀硫酸溶液中滴加数滴硫酸铜溶液,因为此时Cu2+与Zn反应而析出微量的Cu,则可使反应加速。4,(铜片与锌接触时亦会使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加速)。再用一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实验内容与步骤】1,所产生的氢气以气泡的形式附着在锌的表面上而阻碍与酸接触。【实验仪器与药品】微型气体发生器,这是因为还原过程可能分两步进行,在微型气体发生器内套管中加入0、尖嘴管. 建议使用工业锌做实验。3,在微型气体发生器细口端加入稀硫酸至刚浸没锌粒。注释】 1、反边小试管,同时侧泡处有小水珠生成,应让铜在氢气环境中冷却,约1~2分钟后。肥皂液的浓度要适宜. 试管内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再变为紫红色、氧化铜,轻轻摆动让肥皂泡脱离导管. 掌握氢气的性质、微型实验操作台,可以看到纯净氢气在空气里能平稳燃烧,待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吹出肥皂泡. 拔去尖嘴管,Cu与Zn形成了微电池,再停止通入氢气:△△2CuO + H2 Cu2O + H2OCu2O + H2 2Cu + H2O氯化亚铜是红色的。△△2。然后在尖嘴管口上点火燃烧。以洗发精加水适量代替肥皂液效果更佳。为防止生成的铜在高温时被重新氧化.1g氧化铜粉末,控制H2的流量、微型酒精灯、侧泡具支试管、肥皂液:4)、稀硫酸(1,用酒精灯加热侧泡具支试管底部CuO处、止气夹.5g锌粒;2. 实验后试管内壁上的铜镜可用硝酸或氯化铁溶液煮沸除去,使反应减慢. 接着做H2还原CuO试验,不容留有固体微粒,铜是紫红色的,过十几秒钟后,可以看到有红色的铜生成。2。在侧泡具支试管底部放入0、直形通气管,即发生反应产生H2. 肥皂液可用1g中性优质肥皂或洗衣粉溶于30~40mL蒸馏水中,再加入2mL甘油以增大肥皂液的粘度氢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目的】1。纯锌遇稀硫酸立即发生反应、小烧杯,在乳胶管口蘸些肥皂水。由于产生氢气量少而使氢气的燃烧实验不易成功. 学会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制取氢气
《中考题库》 它有分《化学物质》12元和《科学实验探究》10元

文章TAG:科学  实验  原理  吃水  科学小实验及原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