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的英语教案

hao to start english well

人教版八年级的英语教案

2,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人教版

  英语教案是教师 教育 理论、教育规律、自身教学素质、学情研究等各种因素一体的教学构想和设计。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人教版,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人教版 范文   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   1.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好。答语相同。在熟人或家人之间可省略good。熟人之间的问候可加上称呼语,称呼语放在 问候语 之后且用逗号隔开。如:Good morning ,class!同学们,早上好!△Good night!晚安(晚间告别用语)   2.Hello, Frank! 你好,弗兰克。   3.A: How are you?   你(身体)好吗?   B: (Im) fine/Very well/Im OK, Thank you./thanks. How are you? / And you? 我很好,谢谢。 你呢?   A: (Im)fine/OK, too.我也很好。   4.thanks = thank you 谢谢   5.HB(铅笔芯)硬黑   CD光盘   BBC英国广播公司   Starter Unit 2   Whats this in English?   1.Whats this/that? 这/那是什么?   Its a/an + 单数物品   (△不说This/That is)   1) Whats this/that? 这/那是什么?   2) Whats this/that? 这/那是什么?   Its a ruler. (这/那是)直尺。   Its an apple. (这/那是)苹果。   2.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这/那用英语怎么说?   Its a/an + 单数物品   (△不说This/That is)Whats this in English? 这用英语怎么说? Its a jacket. 夹克衫   Whats that in English? 那用英语怎么说?   Its an orange. 橘子。   in + 语言:用某种语言   in Chinese/English/Japanese   用汉/英/日语   英语中还可用Whats the English for….?表达同样的含义。   Whats the English for直尺?直尺用英语怎么说?   Its a ruler.是ruler   3.a 和an是不定冠词,只用在可数名词单数前面,表示―   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   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这里的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是指读音,而不是指字   母。如:a pen /pen/ 一支钢笔   (/p/为辅音音素) an orange 一个桔子(为元音音素)   4.P停车场;停车位   NBA(美国)全国 篮球 协会   kg千克;公斤   5.Spell it, please. = Please spell it. 请拼读它。   K – E - Y.   Spell ―pen‖, please. = Please spell pen. 请拼读―pen‖。   P – E - N.   注:please置于句末时,前面要加逗号。    七年级英语 口语教学问题探讨   口语指的是讲话人出于自身需要或在外部环境刺激下出现了初始讲话动机和讲话目的,通过 逻辑思维 将以表层结构为根本的语言阶段转化为具有深层句法构形的外部语言。知名英语学家曾说过:“听、说、读、写是相伴相生的,听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基础,读是写的根本。”这句话充分表明“说”是 英语学习 的最重要一环。《英语课程标准》指处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培养重点在于对于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但是由于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局限性造 成语 言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脱节,导致学生用英语交际困难,多数学生的英语口水水平提高有限,形成“哑巴”英语的现象。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 经验 ,通过对口语不利因素的分析及学生心理的研究,提出课堂英语角引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以此来改善乃至解决“哑巴”英语的现象。   一、影响口语运用的不利因素   1.语言环境因素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使人类得以借助此种工具进行思想交流、 文化 传播及社会融合,但由于客观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每类语言都有其存在的特殊地域,这就是所谓的语言环境。丹麦著名语言学家叶斯博森(Jes-person)曾作出比喻,学习语言如同学习 游泳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将学生置身于语言的海洋里,学习者自然而然的就会掌握这门语言。在我国,英语作为外来语种广泛应用于跨国间的政商、高校间的交流,而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并没有跨国间学术交流的目的和意义,因此英语语言环境仅仅存在与课堂。由于中考升学制度的存在使得英语教学必须服从于升学考试,因此多数老师把教学侧重点放在对语法句型的理解和而忽略了口语教学,这就挤占了 英语口语 教学的时间,致使英语口语教学边缘化、语言环境更加狭窄。   2.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其对英语口语的掌握水平标志着老师教学水平的成败。目前,我国在小学阶段就已开展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但鉴于小学有限的词汇学习和口语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为有限,这使多数学生羞于开口、不敢进行口语交流。对于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消极现象,Horwitz等学者将其定义为产生于课堂语言学习中的系列焦虑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三方面:测试焦虑、负面评价焦虑、交流焦虑。测试焦虑是指表达人担心由于自己的失误致使自身在评价性场合受到不良评价所带来的心里恐慌;负面评价焦虑是指表达人对自身的先期否定、对评价人的评论心存焦虑、回避公开的评价场所;交流焦虑指的是表达人对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恐惧心理。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初中学生所表现的焦虑主要为前两者,这揭示了学生自信心的缺乏和对考核成果的恐惧。   二、口语教学的对策   美国著名教育教学哈曼层说过:“如果一种 教学 方法 无法有效的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就如同捶打一块冰冷的铁块。”因此,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中就要多给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不能有意无意地禁锢学生交流的权利,学生开口交流的欲望得到充分释放,使学生通过表达激活创新潜能,让英语课堂充满交际活力。为达到以上目标,自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开始便开设了课堂英语角。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兴趣广泛、情绪激烈、思维活跃、好学上进,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依据这一特点在开课之初为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起了个英文名字,老师与同学间、同学与同学间在进行对话前都需要称呼对方的英文名,这无形之中激起了学生学英语、说英语的积极性,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说”英语的氛围,使学生迈出了开口“说”的第一步,为开设英语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英语角的进行方式各有不同。刚开始进行英语角时,是让同学们两人一组,上课后进行两分钟的对话,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每天都有开口“说”的机会,待学生习惯英语的语言环境后,则改为每天利用上课伊始5分钟的时间,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面对面的进行会话。   会话的内容是将所学的英语日常用语用到实际生活中,编成对话表达出来,且该对话要十分贴近生活。最初使用这种方式时,多数学生心生抵触,这时需要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保护激励学生的尝试与创造欲。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学生原本消极的 学习态度 得以转变,从抵触英语角转变为主动要求进行英语对话。通过一年多的英语角训练,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会话能力及听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揠苗助长一味追求对复杂语句的口语应用,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实时掌握,从而进行因材施教。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英语口语在今后社会生活中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面对升学压力,中学英语应试教育忽视口语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在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相关部门和一线教师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加大学生口语的培养力度,给学生创造好的英语口语交流环境,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人教版相关 文章 : 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2. 七年级英语上册教案人教版 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4. 七年级英语上册全英文教案 5. 初中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人教版

3,如何创新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思路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分层训练、梯度推进。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尊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交际技能,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分层训练、梯度推进。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尊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

如何创新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思路

4,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根据单元特点, 我认为Unit5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hake,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而我自己也准备了榨汁机、酸奶、纸杯、刀等制作shake需要的东西。我想这节课一定会生动、有趣,受学生欢迎。   第一节课在1班上,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一开始很顺利,学生很兴奋地看着我制作shake,听着我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一杯shake很快制作好了。是该给学生品尝的时候了,然而当学生看了看做好的shake的样子,闻了闻味道,说什么也不肯尝试。上课前一天我亲自在家做了一杯shake,说实话,的确没有“卖样”,而且闻起来味道也不怎么好,但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据说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然而,不管我怎样劝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一口。学生不愿喝,当然就没兴趣用自己带来的新鲜水果来制作shake。可以说,我这堂课的教学失败了,我看着剩下的酸奶,灵机一动我决定把下节课制作水果沙拉提前来上。虽然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所以觉得还是有缺憾。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不懂配合。   这堂课不成功,本应马上进行总结,加以改正。但在2班紧接着就有第二节课,而且还有老师来听课。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教学。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能很积极的响应,在我在制作时,很多学生在认真看,我在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还小声地复述,有的还作笔记。当shake做好时,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品尝,引得听课的老师也要求品尝一下。在轮到由学生自己边制作shake,边用英语介绍材料以及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都愿意上来试一试,而且做得也很好。可以说这堂课比较成功。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准备,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学结果?上完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发现我在备课时忽略了"备人",忽略了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由于我是2班的班主任,因此很了解2班学生的特点:活波、积极、爱尝试,在备课时可能不自觉地以2班作为对象;而对1班的学生了解不多,因此导致了这堂课失败。   根据以上的单元特点, 我认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hake,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而我自己也准备了榨汁机、酸奶、纸杯、刀等制作shake需要的东西。我想这节课一定会生动、有趣,受学生欢迎。   第一节课在1班上,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一开始很顺利,学生很兴奋地看着我制作shake,听着我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一杯shake很快制作好了。是该给学生品尝的时候了,然而当学生看了看做好的shake的样子,闻了闻味道,说什么也不肯尝试。上课前一天我亲自在家做了一杯shake,说实话,的确没有“卖样”,而且闻起来味道也不怎么好,但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据说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然而,不管我怎样劝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一口。学生不愿喝,当然就没兴趣用自己带来的新鲜水果来制作shake。可以说,我这堂课的教学失败了,我看着剩下的酸奶,灵机一动我决定把下节课制作水果沙拉提前来上。虽然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所以觉得还是有缺憾。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不懂配合。   这堂课不成功,本应马上进行总结,加以改正。但在2班紧接着就有第二节课,而且还有老师来听课。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教学。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能很积极的响应,在我在制作时,很多学生在认真看,我在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还小声地复述,有的还作笔记。当shake做好时,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品尝,引得听课的老师也要求品尝一下。在轮到由学生自己边制作shake,边用英语介绍材料以及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都愿意上来试一试,而且做得也很好。可以说这堂课比较成功。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准备,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学结果?上完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发现我在备课时忽略了"备人",忽略了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由于我是2班的班主任,因此很了解2班学生的特点:活波、积极、爱尝试,在备课时可能不自觉地以2班作为对象;而对1班的学生了解不多,因此导致了这堂课失败。   我还是有点不甘心,于是在总结经验以及在和1班班主任交谈以后,我决定把第一课时未完成的内容补上。第二天上课,我准备了45杯shake(1班学生每人一杯),上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并放了一段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音乐,趁这个机会把shake放到了他们面前,告诉他们要玩一种猜物游戏(猜猜面前这杯饮料是用什么做的),猜对有奖,但规则是不许看,也不许闻。我数1、2、3,大多数学生按照要求一饮而尽。当然大多数学生都猜不到这种味道还不错的饮料是他们昨天“死也不喝”的shake。有这样的开头这堂课也就变得顺利起来了。   从这样的一堂课,我体会到什么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和意义。“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所谓“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指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这一重要教学方法和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全面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其次,要面向大多数,教学深度和进度都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接受,同时注意集体教学条件下的个别对待。第三,要采取有力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加速学习(跳级),减速学习(延长学时),组织兴趣小组等,把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学生都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更好地学习成材。换句话说,因材施教是为每个学生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所需的教育,这是一种适应性教育。如果不顾学生个体差异,用一种模式、一种方法使学生被迫地被动地接受教育,实在太不平等。活生生的人的个性之光将暗然失色,源源不绝的人的智慧之泉则面临冰冻甚至枯竭;充满幻想的人的创造灵感会消隐殆尽。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做得好又确实不易。所以,它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个问题,并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2】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一、 案例呈现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在每个单元的section a 、b中都设计了听力部分,如何在这一模块落实新课标,切实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将听与说、读、写有机结合。   go for it grade9 when was it invented ? section a   task one:1a   lead-in   ⅰshow some pictures of inventions and talk about them.   ⅱfree talk: what can a computer/ a telephone…do ?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问题讨论,引入本节课学习的话题——when was…invented ?   task two:1b   ⅰ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inventions and the time when they were invented in a random order:   1876   1885   1927   1971   1976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tch the inventions   with the dates   task three:2a   listen and number the inventions in the order that   you hear them shoes with adjustable heels battery operated slippers heated ice cream scoop   task four:2b   listen again .match the inventions with their inventors and uses   ⅰcheck the answers by playing the tape.   ⅱrea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together.   ⅲ listen the tape again.   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他们不注重有效的听   .第二,他们用图片的时候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   第三,学生缺乏文化意识,基础语言水平较低   第四,.听力教学前教师的引导缺乏合适的“度”   第五,.听力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缺少必要的“导”   (1)为听而听,使听处于一种盲目状态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有的教师一味盲目地让学生听,听一遍学生不能完成任务就听两遍、三遍……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听的过程听力策略的指导和监督。比如不是忽视学生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就是毫无任务地听,使听成为机械的放录音的活动等等。   (2)未能有效地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结合起来   任何听力材料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有一定的主题和体裁信息,是学生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很好的范例。一些教师把“听听录音、对对答案,跟读解释”作为听力课的主要模式,在完成听力任务之后认为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操练,没有真正达到语言交际能力。   二,反思   反思,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但从学生反映出的实际语言技能来看,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从目前情况看,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偏低,“聋哑”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最害怕听力”。也就是说,学生反映出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我们在英语的教学上是否存在着失重、偏枯的问题。   一、理论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是这样确立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我们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由于我们忽略了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教师一味地“做学问”式地讲授,忽略了听说教学,才使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毫无乐趣;由于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机会的减少,才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低下;由于我们忽略了通过听说来引导、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才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得其法,对英语学习充满了焦虑、紧张、怀疑、厌恶,甚至逆反心理,最终才导致了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很多学生其他科目都还算不错,就是英语差,最讨厌学英语。此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的深思。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实践性原则,努力为学生更多地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加大听说教学的力度,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重新唤回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信心,真正体现《英语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初中阶段是英语课程的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英语,通过视、听、读等方式,多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了大量的有声和文字的英语信息输入量,才能提高接受、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英语的思维、联想、想象、判断和推测的能力,增强语言分析加工能力,进而丰富英语词语的存储,强化语言知识,促进语言的表达和创作能力。只有听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有说的能力。特别是起始阶段的英语学习,只有从视、听、说入手,加大听、说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起英语的语感,进而为读和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听力教学的深刻思考   近年来,听力教学愈来愈多的受到重视和加强,很多教师在听力教学上已经或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听力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1、听力训练教学反思   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日积月累。   (1)平时灌输 首先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听力训练应贯穿于平常的每一堂英语课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授课,加强听说教学的力度,彻底改变纯用汉语的翻译式教学方法。《英语》(新标准)(new standard english)每一任务模块的第一单元均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这一教材设计思路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和指导,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充分重视和加强。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表达思想、展开讨论、传递信息、回答问题,从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加大录音磁带的使用量,采用预听、跟读等形式,将听力训练渗透于每堂课。   (2)注意解决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解决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语音辨别问题(诸如音节、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还是语言知识问题(词意、语法、句意等);是技巧问题(记录、捕捉关键词等),还是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恐慌等)。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直接影响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注意加以解决。   (3)听力训练的选材 在听力训练的选材上,很多教师选择诸如《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课外材料,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所学课本内容其实也是很好的听力训练材料。现行的jefc教材和新课程《英语》(new standard english ),每课都配有对话、课文的录音磁带,教师应充分利用,开展听力训练教学。教师可通过跟读、听写、听述、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听力训练。学生在得到充分的听力训练的同时,也对本阶段所学词汇、语言知识、语法等内容做了很好的复习。实践证明,学生很乐于接受,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考试成绩也有较大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也有很大增强。这一点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策略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4)听力训练的时间安排 听力教学应本着“短而勤”的原则,听力训练不宜长时间、大篇幅的整节课进行,可安排每节课5分钟。时间长、内容多的听力教学,学生容易呆在教室里,处于心力疲惫状态,毫无思考能力,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学事倍功半。   (5)教师角色 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教师切忌“袖手旁观”式地只管放录音。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同时,要尽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适当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6 )教学反思 在听力选材的选择上,笔者也曾尝试选择诸如《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新概念英语》等课外材料,但学生反映并不感兴趣,反而觉得枯燥。主要原因是初中生语言知识、技能还很有限,这些课外材料与学生课上所学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有较大距离,学生不够重视,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选材上应选择内容浅显、趣味横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资料,其中影视节目,英文歌曲为好。配合画面或音乐,更助于学生理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教学事倍功半。   2、听力测试教学反思   各级各类的英语考试都有听力测试内容,分值均为30分,学生因此倍加看中听力测试。笔者认为,与其说学生看中听力测试,不如说学生看重的是听力测试的分值。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种重视程度,将听力测试内容作为精听内容,以弥补目前专门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使用的材料不足的缺陷。   (1)高度重视 听力测试教师首先应高度重视。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都有听力测试题目,都要放录音进行。每次单元检测,各年级都是放录音做听力,学生感觉和期中、期末考试一样,其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同时学生也进行了一次听力集中强化训练。   (2)适当讲解 每一套听力题做完的讲解,切记一定要放录音进行。先把整套听力题听一遍,然后倒回来再放音讲解。放音讲解时一定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重复。如遇到较长的句子,可在意群或从句处“暂停”,待学生重复完前半句后再放后半句,让学生再跟着重复。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单独重复,两人对话重复,甚至小组、全班重复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看谁,看哪个组重复得更清晰、准确、完整。当遇到听不清的词句,或较难懂的句子,可多放几遍录音,甚至写在黑板上适当讲解,直到学生完全明白为止。在整个学生重复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重复。教师和学生一起重复,可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亦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连续几句听不清,跟不上,学生很容易走神不听,去干别的了。听不清、听不准没关系,再多放一遍录音,和学生再重复一次。注意整个重复过程学生一定要和教师一起重复。如果中途学生重复的声音越来越小,证明学生已逐渐跟不上录音,则立即停止重复,将录音带倒回重放。切不可不放录音,教师单独重复。讲完一套听力题后,一定要从头至尾再放一遍录音内容。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答案的选择上,应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录音内容上,心里跟着录音重复默念。虽然只放一遍,但此时学生已是心领神会,眼睛看着答案加深印象。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教师形成性评价中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起来,自信心也相应提高。   (3)教导学生听力测试的答案技巧 笔者认为,学生听力测试成绩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和答题技巧有关。涉及数字、时间、人物区别的听力测试,要记录这些最重要的信息;一句话的问题往往是关键词最重要( what、when、who、where等)。另外,先阅读答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答题技巧。试卷发下来后,快速将所有听力答案看一遍,做到放录音时有的放矢,有备而“听”。答案选错了,也不要费时费力地擦了重写,而这时往往耽误下一句的听力内容。直接划掉选错的答案,在前面写上正确的,全做完之后再一起整理。无论发生什么,做题的速度一定要跟上放音速度。这样才不至于丢题、漏题。不能为了写一个答案、一个单词而漏掉了后面的两道或三道题。   (4)教学反思 目前专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使用的材料的确有限,考试中的听力题可作为教师进行听力教学的很好选材,学生也非常重视。   3、泛听教学反思   教师课余时间可适当搜集、筛选课外内容供学生训练听力之用。在选材上应选择内容浅显、趣味横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资料。诸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象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英文歌曲等。其中,影视节目和英文歌曲是较佳的选材,配合画面,更助于学生理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有助于学生,特别是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   教学反思 认真搞好泛听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为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搞好泛听教学在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提高学生文化意识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总之,搞好泛听教学不仅对听力教学,乃至整个的英语教学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三、进行有效听力教学的具体对策   1.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和动力   2.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   3.训练学生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过好语音关   4.引导学生确定听力的任务和目标   (1) 听前活动   训练学生有目的地接受语言材料是课堂听力训练的一个原则。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听前准备并提出要求,明确听力目的。这些准备活动能帮助学生决定重点听什么,从而在听的过程中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听懂重点内容上。   (2)听时活动   教师要关注学生听的过程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对处理教材上整体的把握。学生在明确听的任务后,教师开始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理解。着重听出关键词语,理解重要细节,抓住主旨大意。同时在听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听的技巧。 ;

5,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计划标题 如: Wheres Amy? 二. 适用阶段 初中 三. 适用年级 七年级 上学期 四. 教学总时间 共____分钟 五. 关键字 场所、位置 六. 设计理念 1.透过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图片的应用与提示,提供有意义的代换练习,以利学生由大量练习中熟悉本课句型。 2.透过上网的使用,提供学生可以反覆练习的多元化、适性化学习环境 3.运用小组讨论、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 七. 教材分析 1.在第__单元学生已经学习过现在进行式,本单元介绍场所,位置介系词的适当用法。 二、本单元介绍 “Where….?”问句及回应,和场所介系词(in,on,under)。 八. 教学资源 1.师生课前蒐集有关场所、位置之图片。 2.上网、上图书馆查询资料。 3.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碟 4.网际网路学习资源 5.电脑、数位电视、数位相机教师数位摄影机、数位投影机 九.教学活动步骤 (一). 引起动机(____分钟) 1. 给学生作施测以了解学生的基本程度 2. 利用挂图询问Where are they?和 What are they doing?带入场所、位置介系词适当的使用情形 (二). 呈现课文对话及单字 (__分钟) 1. 介绍单字 2. 请同学跟随著CD中的示范发音朗诵练习 3. pair-work practice (小组练习) (三). 练习 1. Role play 角色扮演 2. 其他活动, 如问答游戏等 (四). 练习及检测, 说明语法重点,进行句型代换练习(___分钟) 1. 利用课当小游戏练习单字的掌握能力 2. 利用问答训练句型及会话 3. pair-work practice (小组练习) 4. 听力练习 5. 设计学习单/小考卷 检测 以上全部为本人设计,并且一字一句打字输入, 望采纳~

6,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http://www.pep.com.cn/ce/czyy/qnjs/jsys/以后要是人教版的东东都可以到这里找~很全哒~O(∩_∩)O~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教案免费资源下载: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119.147.41.16%2fdown%3fcid%3d0264ae21188ec665135ee829114f8835777be746%26t%3d2%26fmt%3d%26usrinput%3d" target="_blank">http://119.147.41.16/down?cid=0264ae21188ec665135ee829114f8835777be746&t=2&fmt=&usrinput=</a>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dt=1002002&ps=0_0&rt=0kbs&plt=0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unit5课本听力: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119.147.41.16%2fdown%3fcid%3d39e0892b09f2fd794d39eed81355c08664cf9165%26t%3d0%26fmt%3d%26usrinput%3d" target="_blank">http://119.147.41.16/down?cid=39e0892b09f2fd794d39eed81355c08664cf9165&t=0&fmt=&usrinput=</a>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20下&dt=0&ps=0_0&rt=8kbs&plt=610

7,如何有效设计初中英语听说课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Parker J.P)曾说:“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学缩减为纯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真正优秀的教学应当是智能和情感的有机统一,那么,对于英语听说教学而言,一堂课的成功在于高效流畅的活动设计和积极有效的交流互动的有机统一。笔者通过对一节初中英语听说课的实践和反思,从文本研读、目标制定到教学活动设计和师生、生生互动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初中基础薄弱学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并针对如何合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建议。1.深入解读教材。设计合理导入在英语课堂中,导入无疑是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首要环节。有效的导入方式包括贴合主题的图片、简洁有趣的视频、形式各异的Duty Report等。此外,歌曲导入、复习导入也都是常用的思路。无论何种方法,解读教材是关键。以人教版七下Unit 5 Section B(1a-1d)为例,笔者以自身的日常照片作为引入,通过询问“What do I look like?”或“What do you think of me?”鼓励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从而复习旧知,同时,通过现场生动的神态动作演绎来引出新词汇“shy”、“friend-ly”。七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当他们通过图片和现场描绘窥见如此生活化的教师、通过集体回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听、说的技能要求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宏观把握教学设计的依据是《课标》中规定的各级目标,教师要全面了解各学段的目标,以使自己在教学设计中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二、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观因素1. 语言知识因素:学生语音、词汇、语言结构、日常交际用语等的掌握情况,都会影响他的听力理解水平。2.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是指对听力材料中主题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人物、场景等的了解和熟悉程度。3. 听力认知策略:听力认知策略包括预测、猜测、判断、推理等。运用这种策略的主要依据有 : 具体的语境、听者对题材、主题的熟悉程度和文中的逻辑关系。4. 情感因素:如果带有紧张、焦急、压抑的心理去听 , 他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就处于抑制状态 ,会对听力训练产生畏惧心理思维也变得迟钝 ,相反 , 如果在良好的环境中充满信心 , 轻松愉快、毫无心理压力地去听 ,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听力水平。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1. 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1 )捕捉主要信息2 )获取特定细节信息听者捕捉信息的能力是由以下能力构成:1 )根据说话者的语气和语调来判断意思的能力;2 )猜测词义的能力;3 )辨别感情色彩、特征所承载的能力;2. 培养学生推导和预测的能力

8,初中英语 人教版八年级上 教案 包括什么内容

给几个参考,不知是否有帮助。http://www.pallasa.com/czjy/33726.shtmlhttp://www.flyedu.cn/ViewDownInfo-17008.htmlhttp://www.zxxxk.com/Soft/YingYu/bnjyy/200803/12521.html
lesson 96 教学设计方案 teaching objectives: grasp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and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language focus: street seller, in class, walk along, do morning exercises, be fed up with, borrow. . . from, decide to do sth., scissors, tennis rackets properties: tape-recorder, overhead projector,多媒体视频,图片。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 first get the students ask what were they doing at a certain time yesterday with each other. what were you doing at eight oclock yesterday night?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show th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get them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were they doing?” 或者让学生准备一些他们自己的照片,然后谈谈照片中自己那时在干什么?如: a: what were you doing in the picture? b: i was reading a story book. in the picture li lei was swimming in the river. step 2 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ke sur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o do. play the tape again. then finish the exercise one on page 118. let them check their answer in pairs. step 3 read and say say: i am a policeman. yesterday morning a man was killed. i want to know what you were doing at ten oclock yesterday morning. then teacher goes around the classroom, asks the questions “whats your name? what do you do?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en oclock yesterday morning? who was with you at that moment?” students may answer the questions with the sentences given or they may make up their own answers. first read through the directions. 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职业的人的答语。 then, students make u dialogues like this: 下

文章TAG:人教  人教版  初中  初中英语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