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过程的三个部分,1幼儿园来园活动的步骤有哪些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06 11:55:33
本文目录一览
1,1幼儿园来园活动的步骤有哪些
1打招呼,相互问好 交流2晨检3和家长再见4如果有在园吃早餐就吃,没有就玩桌面游戏拼图。搭积木。插鱼鳞,可以玩一些区域的。也可以阅读儿歌。看书。绘画....
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步骤和环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的步骤和环节 ①初步选定研究问题; ②对初步选定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③对所选的问题进行陈述; ④对选定的研究问题进行论证,并撰写课题论证报告一、通过小口令、儿歌、谜语、音乐、故事等活动来导入 二、通过展示活动材料来导入 三、通过有效地提问及师生互动来导入 四、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游戏或者参与活动操作来导入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在园的主要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一个完美的开端,所以教师只有有效的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才能完美地呈现接下来的“盛宴”,才能保证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诠释教育的真谛。
3,如何细化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各环节
幼儿园不提倡统一、整齐划一的流程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清楚提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国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第三部分 ,第九条: “九、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一)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二)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四)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以上表明:不要去搞什么整齐划一的流程表。 但是,一些幼儿园弄一些弹性大一点的一日时间表未尝不可,如:“入园接待--晨间活动--早操--点心--集中教育活动--户外活动--休息时间--午餐--散步(自由安静时间)--午睡--起床安静活动--游戏时间--离园活动”
4,幼儿园活动整合与指导我爱家乡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史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各领域目标多次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学习,主动参与,探索问题,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基于上述理念,我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美景、美食和传统文化。 2.能大胆说出自己知道、看到的家乡事物。 3.喜欢自己的家乡,为自己是安康人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图片(安澜楼、香溪洞、瀛湖、二黄广场、蒸面、炕炕馍、羊肉泡、酸菜面、汉剧照片)、汉剧《小朋友们学二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喜羊羊 “喜羊羊听说我们安康很美,想带着羊村的伙伴们一起来旅游,它想请我们小朋友当它们的小导游,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说出安康的美景。 教师:“小朋友,那你们想带它们去我们安康那些好玩得地方去呢?” 请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出示图片讲: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说出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老师也为喜羊羊准备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引导幼儿说出安康的美食。 教师:“喜羊羊说玩了这么久觉得肚子饿了,想请小朋友带它去吃好吃的,你们想带它们去吃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追问:“喜羊羊最想吃有我们安康特色的小吃,想一想都有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指导并出示图片。 3.引导幼儿说出安康的传统文化。 教师出示汉剧图片提问:小朋友,这张图片上他们在干什么?(表演汉剧)你们会唱吗?你会唱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为喜羊羊唱一首《小朋友们学二黄》吧! 教师:小朋友唱的真好,汉调二黄是我们安康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京剧的声腔起源,在我们陕西属于第二大剧种,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学习唱汉剧,把我们的安康的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听到我们安康的汉剧。 三、结束部分: 喜羊羊说他今天非常高兴,特别感谢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他说要把安康这座美丽的城市告诉更多的好朋友,让他们都来安康旅游。我们生活在这么美的家乡,有好看的风景,好吃美食,好听的汉剧,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说的真好,这些感觉其实就是一种自豪感。为我们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诗歌《我爱家乡美》 安康美、安康美 安康风景美如画 安康汉剧传四方 安康美食美名扬 我爱家乡安康美
5,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步骤有哪些
健康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广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和普及健康环境知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旨在让幼儿及家长了解空气质量对身体的重要性,从而养成注意室内卫生的好习惯。由于人类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部分报道为90%以上,至少在80%以上)在室内度过,地球上不同尺度的环境最终主要通过室内环境影响人类,因此,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活动主题 新一年,宝宝更健康成长 二、活动时间 周5下午(13:30~16:00)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内的平地或草地 四、活动对象 幼儿园小朋友、家长、老师等 五、活动目标 1.宣传空气质量影响身体健康的知识; 2.通过这次活动,让小朋友家长了解空气污染物对人的健康威胁。 六、活动准备 1.选定时间 3.场地的安排(选定幼儿园内一块空平地或草地,保障孩子安全) 4.道具(音响2个、插线板、数码相机), 宣传条幅(挂在幼儿园大门和围墙上做宣传,如“constant小医生新年空气考察活动”), 小礼品、奖品(玩具、文具) 5.宣传画册(可爱图片,吸引幼儿索要,这时家长出于安全防卫和好奇的心理会看看) 七、活动内容及过程 1.在幼儿园空地上举办活动。 2.活动开场,点出宣传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什么是空气污染,以及空气质量的相关问题。让小朋友整齐的坐在一起,我们的主持人开始像他们生动的描述空气污染物的危害,让他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再教他们如何去赶走空气污染物,保护身体不受侵害,健康成长。 3.然后我们可与小朋友玩游戏: (1).吹气球 气球要喷图文(如:Logo、让空气看得见)。一个家长代表和自己的一个孩子建成一组,比赛吹气球,每吹好一个constant气球就会得到孩子的一个吻,100秒内得到孩子吻最多的一组为获胜方,奖励小玩具一个。通过我们的小活动来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让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2).水果蹲(把小朋友分为4组,各自扮演几款产品喊到谁蹲时谁就蹲,蹲错者将受惩罚(表演)。把以前游戏中的苹果、香蕉、桔子改为指示灯、显示器、检测仪、甲醛仪。教师扮演空气中“有害气体”,当“有害气体”喊到哪个亮,扮演我们产品的小朋友就蹲下来做向他鬼脸。违规者可以唱歌、跳舞、读英文字母。让产品和游戏相结合,效果较好 (3).传花鼓 让小朋友在一起站成一个圈,一个人敲鼓,鼓响开始传红花,鼓停时花落谁手,就得表演,唱歌、跳舞都行。表演较好的有奖品。放松放松,不要所有活动都和产品靠边,这样不好不太懂你的意思,幼儿园的老师都是一些素质和学识都教高的人群,指导方法应该也是比较合理的,在说孩子去幼儿园也是为了能多认识一些朋友,总的来说是健康的
6,幼儿园教师如何写好教案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反之,则条理不清、轻重不分,教者思绪不明,学者一头雾水,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写好活动设计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那么,怎么样才能准备好一个好的教案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教材的选择
我们选择教材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一节课的内容深了、浅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当的,只有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引发幼儿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先发制人,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制定原则上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一个活动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确定:
1、认知
2、能力
3、情感
如儿歌《过桥》的目标是:
1、学习口齿清楚、声音自然地朗读诗歌。
2、尝试简单地仿编。
3、体验活动的乐趣。
目标1 学习朗读、学习儿歌是知识层面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目标2 尝试简单地仿编是能力层面的,是能力的提高和锻炼;
目标3 体验活动的乐趣是情感层面的,是情绪的体验和表达。
当然,在确定目标时虽然基本是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考虑,但也不是说每个活动设计都是这样三条目标,有时候也可以结合起来,而且可以根据每个活动的侧重点来安排目标的前后。如儿歌《太阳和月亮》的目标就是这样的:
1、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诗歌带来的乐趣。
2、尝试创编诗歌,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
目标1中参与和体验就包含了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的内容,参与活动就是在活动中学习儿歌,完成知识上的学习和积累;体验乐趣就是情感方面的感受。目标2中的创编和激发就是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创造精神也有了开拓。而且在两个目标中显然体验是更为重要的,因此放在第一目标中。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活动中,有时候是知识目标最为重要的,有时候是情感目标最为重要的,而有时候是能力目标最为重要的,可以在目标的排序中体现出来。如果是三者并重的,那就可以按照知识、能力、情感来排列。
三、流程的设计
流程的安排正如做菜的顺序,是先放主料还是先放佐料,放佐料时是先放姜蒜还是先放酒醋都是有讲究的,放得好放得适时则色美味鲜,入口回味无穷;若放料放得不好则食欲全无,再好的营养再好的材料也是付之东流,失去应有的价值。
一堂课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场的第一环节很重要。引题能不能先声夺人,对一堂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第一炮一定要打响打好而且要打得准确,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力度的吸引过来。
一般在引题后就是重点内容的学习了,这里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也就是说要教之有法,要让幼儿学得开心,学有所得。而怎么教、怎么学就看你活动过程怎么去设计。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有老师的许多隐性因素渗透在设计中,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明白这个环节要安排在哪里,要如何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只有做到设计时的心中有数,才能做到上课时的运用自如。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很容易犯一个低级错误,即认为反正课已经完了,赶紧收场了事,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头重脚轻、牛头蛇尾的感觉,所以在最后的环节也一定要从容不迫、有始有终,最好能与开场相呼应,使整个活动有圆满的感觉。而且在整个活动设计中要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使整节课条理清晰,不要中餐西餐满堂彩,一会儿用筷子一会儿用刀叉,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在每一个活动中都有一个学习、巩固、提升、迁移的过程。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在结束时也是留有悬念的,一节好课上完了也不应该是嘎然而止,而应该是余味无穷,意犹未尽。
四、教具的准备
教具是为教学服务,所以宜精不宜多,宜巧不宜花,每一件教具都要用在刀刃上。教具的设计和准备即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要考虑课的需要。
教具的份量要足,但不要多了,多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教具的制作要精巧,但不要花俏。可以利用现成的实物,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但绝不可粗制滥造,以免给人造成不负责任的感觉。但也不必太多花俏,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甚至有时候会中看不中用。
在写教案时只要把本课有关的教具写清楚就好了,当然,教案里写到的准备并不单单只是教具的准备,还包括幼儿的知识准备,如有一些特殊的活动还要有天气准备等等。
五、教案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活动设计包含四个要素,即上面说到的四个大点:
1、设计意图,也可以是教材分析
2、活动目标
3、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
如有必要,还可以加上第五点:活动延伸。
总之,要写好教案,首先要选择适合各年龄层次的幼儿学习的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慎重地确定活动的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流程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切实为目标服务,以达到教得轻松、学得开心的目的,每一次活动都能真正让幼儿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
当前,上级评审组评估要求教师写教案,我们按观摩课的要求和格式书写:
如:教学名称(科目):大班语言:秋天的雨
幼儿园名称及教师姓名
设计意图:用简练语言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根据需要确定)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活动准备:如与散文相符的Flash课件,音乐等。
活动过程:主要分三个部分:
一是导入;二是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在这个环节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感知、体验、理解的途径,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围绕一条主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贯穿始终)把两个原则.即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和由浅入深、由易到期难:实现三方面的提升.即增加学习兴趣,提高知识技能,丰富社会情感。三是结束部分(或延伸)。(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7,论文幼儿在活动区中的活动过程
让幼儿在活动区中主动发展【内容提要】开展活动区教学,制定好活动目标,创设优良的活动区环境,并加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给予正确的评价,让幼儿在自由的、宽松的、充满着丰富内容和情趣的活动区中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活动区 发展 【正文】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近年来,我园积极探索,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区域活动,进行了活动区教学的新尝试。活动区教学是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的需要,人为的设定一定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而得到全面的发展。这种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格局,让幼儿在自由的、宽松的、充满着丰富内容和情趣的活动区中主动的发展。 一、活动区目标的制定 任何教育的实施,都应该是目标在前,活动在后。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计划,分月、分周拟订区域活动目标。在制定活动区目标时,要注意做到: 1、制定的目标要适度。既不能因目标过高而使幼儿失去信心,也不能因目标过低而压抑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如在制定“建构区”目标时,小班幼儿只对雪花积木的颜色感兴趣,因此他们在活动时,只求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插在一起好看,而不考虑插出来的物体象什么。但中、大班的幼儿则对活动结果感兴趣,追求的是,我插的象座小房子,你插的象架小飞机等等。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目标,目标一定要适度。 2、制定的目标要具体。目标的确定不一定要太精确,活动效果也并非要求立竿见影的实现,但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具体。例如“语言区”的活动目标,制定为培养幼儿的美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正确理解什么才是美的,并能完美的设计、准确的表达。要注意关注幼儿活动的过程,即注重幼儿主体的活动体验及在活动中做出的努力,不必过分关注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重在对幼儿身心整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活动区环境的创设 教育意图往往客体化在环境材料中,因此活动区环境的创设是幼儿在活动区中主动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活动区的创设要有利于幼儿兴趣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不同内容的活动区其教育功能也不同,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兴趣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活动区,如我们在活动室中可设置的区域有数学区、语言区、自然区、益智区、美工区、表演区、生活区、建构区等等,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自然、社会、数学以及艺术等各个领域,“表演区”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能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益智区”有益于发展幼儿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建构区”能增进幼儿的空间知觉和数形意识,促进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总之,不同的活动区从不同的侧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另外,应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活动区的实效性。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的去参加区域活动,多观察了解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了解孩子们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各活动区的活动。 2、材料的投放要注意其便利性、可操作性、适用性。材料投放是活动区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是否主动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并要注意材料的便利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希望以下内容能让您借鉴一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善于与人合作的品质。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出:学前教育的任务是,建构后继学习及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面向21世纪的儿童。我们知道,孩子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而是以与同伴、教师、及其他人共同生活为背景的,所以我们的孩子要学习通过交往逐步认识自我并接纳他人,从而了解社会,融如社会。 但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愈来愈成为家庭的核心、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自私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孩子跨入幼儿园以后,我们发现当某一游戏需要他们合作进行时,他们就会显得手足无措,也就根本体验不到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孩子不会合作,他们会你争我抢自己喜欢的玩具。在游戏中表现出独自游戏,不与同伴交流。为了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喜悦,获得合作的快乐,我们以自主活动为切入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合作,以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们通过区域活动中的两个区进行了着重的指导: 1、玩具积木区 在这一区域内,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或积木进行活动,在这里我们为孩子提供的活动器材并不是人手一份的,幼儿在活动中必须自主地选择,并相互协商一起玩的,当遇到孩子争抢玩具积木时,老师并不急于去帮助解决问题,而是先观察孩子的行为,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最终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最终体会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同时,我们还鼓励幼儿自带玩具来园,其目的也是使幼儿愿意将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分享。 2、角色游戏 众所周知,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因为在角色游戏开始前,幼儿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商量游戏的内容,分配角色,规定角色规范,准备玩具和游戏材料。在游戏进行中,幼儿必须注意他这个角色和别的角色之间的关系,以保持双方的协调一致。当他们在游戏中产生 “越轨”行为时,别的幼儿就会加以提醒,并“强令”其纠正。幼儿就是在相互监督中训练自己的合作行为,并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整个游戏过程的需要。 在角色游戏开展初期,幼儿往往会争着当自己喜爱的角色,这时,教师给予适时的引导和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们都想当院长,没人当医生、护士,医院开不成怎么办?”“你去给理发师当助手试一试。”“你要和爸爸商量着玩。”等等,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逐步而有效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孩子自出生第二年开始出现合作的意向,四岁左右是幼儿合作发展的敏感期,因此,我们若能抓住这关键期,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幼儿的合作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体会到了与人合作所带来的成功喜悦,产生了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愿望。期末,我们对孩子在自由活动时的合作状况进行了观察与记录,我们发现,孩子的合作水平由意向性合作逐渐向组织化协同转变,他们能根据活动的内容自定主题,邀请伙伴,相互协商分工,特别表现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往往能自己商量,自己分工,并在活动中相互协调以达到相互融洽地游戏。通过合作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1、培养了幼儿的协调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在未来社会,成功源于30%的才能加70%的人际协调能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人格特征是通过与他人尤其是同伴交往发展起来的,交往是双方互动的过程,由于孩子缺乏交往的技巧,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用协商的口吻进行表达、沟通,如:“我们需要帮助,你来帮我们好吗?”“我们一起做好吗?”这样既让幼儿感受到同伴的友爱之情,又明白了如何与人协商的方法,掌握与人合作的技巧,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2、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孩子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与同伴合作成功的机会较大,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大部分孩子在活动中能自信的邀请同伴或加入同伴的活动,为孩子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使孩子学会了交往,也善于与人交往,孩子们能根据游戏的需要而与同伴建立伙伴关系。在游戏中,绝大部分的孩子与全班孩子都有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孩子间的关系更密切了,班集体也更有凝聚力了。 4、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合作学习的环境氛围,拓展与同伴合作的空间。 幼儿在活动中要与同伴友好的玩,必须克服困难,使己的行为适应活动规则,如在玩沙活动时,我们一起搭建建筑物的活动中,我要求每组幼儿搭一个建筑物,最后全班组合成一个小花园,这种有共同目标的游戏活动,比较容易使幼儿达成良好的合作。 5、培养了幼儿的集体观念,增强了幼儿的集体意识。 在孩子合作的过程中,通过集体成员的努力,一起完成了任务,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即使是失败,大家也一起来分析,再一起努力,幼儿可以体会到集体的作用。
文章TAG:
幼儿 幼儿园 活动 过程 幼儿园活动过程的三个部分
大家都在看
-
教案河大版语文萤火虫,a萤火虫主要内容:和你一起追逐星光
2022-12-18
-
梅花 古诗 教案,宋朝诗人王安石:为何远远闻到梅花香味
2023-01-06
-
体能《跨越障碍物》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参考文献
2023-01-22
-
捕虾体育教案反思,淡水小龙虾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2023-01-28
-
智力游戏蛋宝宝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供大家参考
2023-02-06
-
评价教师t教案的句子,新传媒创办人林瑞莲获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2023-02-27
-
小剪刀游戏教案,安全小剪刀剪出彩纸和窗扇
2023-01-02
-
我有多爱你绘本教案设计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一集
2023-01-21
-
绍兴民间游戏大班教案,大课堂民间pe游戏几点了!
2023-01-22
-
作文鸡蛋上的画教案,怎么画卡皮丘?先别急着收拾鸡蛋!!
2023-02-17
-
幼儿园敦煌特色教案,敦煌舞蹈特点:具有浓厚佛教色彩
2023-02-19
-
体育《玩球乐》的教案,教材仅供参考
2023-02-24
-
生活能力我最棒教案,一文读懂!幼儿园卫生活动教案
2023-02-25
-
奇妙的植物语言教案,花儿的好朋友教案优秀科学带反思
2023-03-01
-
幼儿园中班十二生肖教案儿歌,第二集:十二生肖转圈跑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