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课好玩的冰块,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有哪些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5-16 06:41:16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有哪些
1. 折纸游戏2. 空气,吹气球3. 磁铁4. 美丽的走马灯 5. 声音,回声等等很多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1. 折纸游戏2. 空气,吹气球3. 磁铁4. 美丽的走马灯 5. 声音,回声等等很多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
2,幼儿园托班科学活动小冰块不见了
活动目标: 1.感知、发现冰块的特征 重点难点: 感知、发现冰块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小冰块每人一块,冰块里冻上一个色彩鲜艳的小物品,如小橡皮、小偶等。 2.每4~6位宝宝共用一盆水。 活动过程: 一、将小冰块分发给宝宝,让宝宝感知冰在手中凉凉的感觉。 1.师:老师给每位宝宝准备了一个礼物,可是礼物藏在小冰块里,看看是什么? 2.可请宝宝仔细看看冰块里面有什么,说一说礼物是什么。 3.请宝宝拿着小冰块从各个面观察,感知冰透明的特征。 4.引导宝宝感知冰块凉凉的,握一会儿手就湿湿的。 二、请宝宝想办法把冰块中的礼物取出来。 1.如有宝宝说出可将冰块放在水里,肯定并鼓励宝宝动手尝试。 2.提醒宝宝也可将冰块拿到太阳下晒一晒,观察小冰块的变化。 三、引导宝宝们取出礼物后相互欣赏。 提醒宝宝不要将小物品放在嘴里。

3,幼儿园科学活动怎样活跃气氛
幼儿园科学活动活跃气氛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调动课堂气氛。 二、把微笑带进课堂情绪。 三、师生互动缓和课堂气氛。 四、寻找与幼儿生活有关的内容渲染课堂气氛。 把可爱的笑容、好玩的游戏、生动的情境融合在一起的一次活动,有哪个小朋友会不喜欢呢?所以,只有调动好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1、通过好玩的亲子游戏,体验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情感。2、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家长与幼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3、培养幼儿与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夺得胜利的精神。4、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亲身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
4,幼儿园中班好玩的冰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好玩的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好玩的冰》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冬爷爷来了,冬爷爷来了”小朋友们拍着手、唱着歌,跳着优美的舞蹈,迎接着冬爷爷的到来。有漫天飞舞的雪花,有千里冰封的奇特景观、美丽、神奇。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天是那样的寒冷,小朋友的小手、小脸、小耳朵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心,他们正在用那明亮而闪烁的大眼睛,灵活而又坚强的小手探索着属于冬爷爷的奥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现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此节科学探索活动——好玩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的所隐藏着的.奇特奥秘。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教育幼儿从小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难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冰娃娃图片。 2、幼儿玩冰的课件。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探索: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么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观察并表扬那些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 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们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后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 5、幼儿制作彩冰灯。 师:让我们动起灵巧的小手,一起来制作漂亮的冰灯吧!送给我们可爱的冬爷爷做新年礼物吧! 课后延伸: 组织幼儿玩冰灯。 教学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就是要通过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的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我在设计此节科学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孩子们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次,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在教学中,利用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行实验前的猜想,并将猜想记录在记录单上。接着通过每人各自进行的小探索,让孩子发现“冰的物理特性”。调动其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通过经验分享环节,帮助孩子们汇总探索结果,总结探索结论,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活动的热情。最后孩子们在教室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冰灯,他们每个人都想制作出最美、最漂亮的冰灯,作为礼物送给冬爷爷,这是孩子们一份童真、一份爱心、一份真情。 本节的延伸活动,是让孩子们到户外玩冰灯,激发他们继续探究冰的奥秘。 幼儿园中班《好玩的冰》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冰是凉的、硬的、光滑的,初步了解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2.学习制作“冰花”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让家长提前在家为幼儿动制一盘冰和一个八宝粥小碗。每组一盆温水。 2.教师做好的冰花、彩纸、大的果冻盒、水、毛线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家长做的冰块。 教师问孩子这些冰是谁给做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引导孩子感知冰的特点。 (1)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没有颜色、很亮…… (2)师:刚才你们摸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凉凉的、很炸手。 (3)孩子们,捏冰的时候怎样?幼儿:很硬很硬、捏不动….. (4)老师请小朋友将冰放在手心里,看看冰有哪些变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样来的。 (5)并在手里会慢慢化成水,说一说还有什么方法化成水? (6)请幼儿将自己的冰放在温水盆里,观察冰慢慢融化的过程。 3.教师演示制作冰花的方法,幼儿学习制作冰花。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做的冰花漂亮吗?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问幼儿现在的冰和刚才你们玩的冰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说说不一样在哪儿? (3)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的冰花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你们想想做?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冰花。 (5)教师和幼儿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为幼儿园没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赏冰花。 4、欣赏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挂在外面的一根绳子上,共同欣赏谁做的冰花最漂亮。 【活动延伸】 请家长配合,在家在制作一个冰花。让幼儿观察冰花融化的现象;早晨的时候,观察窗户上的冰花。 【设计意图】 现在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我利用冬天的特征,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得知水遇冷会上冻结成冰,那冰遇到热就会化成水这一科学道理。于是我精心设计了这节科学课。 小百科: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晶格结构一般为六方体,但因应不同压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结构。密度比水小。
5,小班科学优秀教案什么东西能溶解在水里
活动目标 1、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所发生的变化,并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2、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小杯水,一块方糖,以及用于搅拌的汤匙。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的桌上有什么?如果把糖放到水里去会怎么样呢?今天请大家自己试一试,仔细看看,糖到水里会怎么样? 幼儿试验、观察、表达、交流。 2、引导幼儿讨论溶解现象 师:你们刚才看到糖放到水里怎么不见了?它真的没有了吗?到哪里去了呢?现在又变什么样了呢? 幼儿讨论、交流、思考、讲述。 3、引导幼儿联系其他溶解现象,扩展幼儿的经验 师:你还知道有什么东西像糖一样,在水里会“化掉”呢? 幼儿表达交流。 4、小结 今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糖放到水里去就不见了。请你们回家以后再试一试,还有哪些东西也是这样的。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现象观察类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溶解”现象既无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观察的。该活动立足于观察溶解现象的发生过程,而不是讲解糖为什么溶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溶解现象,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寻求解释,对于维护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养成其思考的习惯是有益的。
6,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搓、压的技能,乐意用彩豆装饰小饼干。 2、大胆想象各种造型,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面粉制成的面团,可在面粉中加入适当的油和糖。 2、分组材料 3、小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一、好看的饼干。 1提问:小朋友都吃过饼干,你吃过的饼干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出示做好的饼干,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尝试欲望。 二、制作饼干。 1、小面团变变变 (1)小面团变变变,引导幼儿学习搓圆的技能。 (2)尝试让小面团编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 2、有趣的彩豆装饰。 (1)认识各种豆子,如花生、青豆、豌豆等。 (2)尝试彩豆装饰。鼓励幼儿进行有规律的色彩间隔装饰;引导幼儿用豆豆拼出有趣的图案。 (3)豆豆组、彩色组分组操作。 三、烘烤饼干。 教师小心操作,避免烫伤幼儿。 四、品尝饼干。 1、引导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饼干是怎样的,评选出幼儿喜欢的饼干。 2、幼儿品尝饼干,体验分享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2 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小猪跳舞时的动态特征。 2、激发幼儿快乐的情感。 关键点:掌握小猪跳舞时不同的动态特征。 准备:动画制作、范例、记号笔 过程: 1、猜谜导入 引起兴趣 猜谜:大耳朵、小眼睛、身体胖、鼻子翘、一天到晚要睡觉。 2、 小猪长的怎么样,小猪有什么本领? 欣赏动画 体验感知 1、小猪到底有什么本领,我们来看看flash动画,你看到快乐的小猪在做什么动作? 2、再看一次,你觉得哪个动作最优美,幼儿模仿。 3、 再仔细看一遍,哪个动作最优美,我们和小猪一起做。 提出要求 操作尝试 1、请你把你觉得最优美的动作画下来。 2、画的时候要把纸头画满,在空白的地方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 查看全文...... 展示 作品 师生同乐。 你的小猪在什么地方跳舞,在做什么动作? 我们来和小猪一起跳舞。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3、引导幼儿正确地发清“水”、“圈”、”“睡”的音。 4、了解儿歌的含义。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采用了动静交替、整体学习、正面鼓励等一些教学方法。本次活动大概分为三个部分: 1、导入部分:主要还是给孩子一个情境,让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在 不同的情境中看看说说,初步体验儿歌内容所表达的内容。 2、主要部分:首先教师出示不同的画面,让孩子再一次看看说说,起到理解儿歌内容的作用。然后让孩子整体学习儿歌,让孩子在说说做做的氛围中不止不觉地学会儿歌,教师采取“小蝴蝶做好朋友的方式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3、结束部分: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结束,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儿歌的内容,体验小蝴蝶的快乐生活。 活动准备 1、蝴蝶的服饰一套、三张蝴蝶动作图各一幅、胸卡若干。 2、背景图三幅,分别为“花园”、“河边”、“树上”。 3、音乐(三拍子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活动兴趣,教师带幼儿游戏,给孩子一个儿歌的大概印象。 教师穿“蝴蝶”的衣服,跟着音乐飞舞,提问:“我是谁?”(幼儿回答)“今天我来做蝴蝶妈妈,你们做小蝴蝶,我带你们一起去玩!”教师跟着音乐带幼儿来跳蝴蝶舞。 第一场景:来到花园,看看花园来有美吗?有哪些颜色的花?(幼儿观察后回答)教师和幼儿一起在花园做操,重点突出“踢踢腿”这个词语。 第二场景:来到河边,看看河里有哪些小动物?引导幼儿和他们打招呼。教师引导幼儿“小蝴蝶口渴了,小蝴蝶到河里喝口水。”重点突出“喝口水”这个词语。 第三场景:来到树下,教师引导语:“刚才我们玩累了,一起到树下休息一会吧。”重点突出“睡一觉”这个词语。 2、出示背景图,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 教师:“刚才我们玩得开心吗?”(幼儿回答) 教师:“有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看见我们玩得很开心,她也想去玩。” 教师分别出示第一幅背景图和蝴蝶的动作图,教师提问:“小蝴蝶飞呀飞,它飞到哪里 了?在哪干什么?” 教师再出示第二幅背景图和蝴蝶的动作图,教师:“小蝴蝶又飞呀飞,有到了哪里?去 干什么? 教师再出示第三幅背景图和蝴蝶的动作图,教师:“小蝴蝶又飞呀飞,有到了哪里?去干什么? 3、教师完整示范儿歌内容。 教师引导语:“小蝴蝶睡了,我们不要吵醒它,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吧。” “你们会不会说这首儿歌呀?”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说儿歌,边说边指图,说完后表扬说得好的幼儿,给个别幼儿贴上蝴蝶胸卡以示鼓励,并激发其他幼儿的积极性。 4、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动作说儿歌。 教师:“小蝴蝶来听谁的声音最好听,它就和谁做好朋友。”“这一次我们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幼儿和教师一起边说边模仿。 教师给全体幼儿贴上蝴蝶胸卡,教师引导语:“这首儿歌还没有名字呢?老师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蝴蝶飞飞。我们一起说说看。” 教师引导语:“这次我们再来说一边,听谁的声音最好听。老师来说儿歌的名字。” 教师说名字后,幼儿一起再集体边说边表演。 5、带幼儿再次游戏。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听,现在我们带着自己美丽的小蝴蝶,一起来玩吧。”再次放音乐,教师和幼儿跟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附:儿歌:蝴蝶飞飞 蝴蝶蝴蝶飞呀飞,飞到花园踢踢腿。 蝴蝶蝴蝶飞呀飞,飞到河边喝口水。 蝴蝶蝴蝶飞呀飞,飞到树上睡一觉。 教学反思 由于班里孩子年龄小,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差,对于集体生活和学习的概念还很模糊,通过本次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采用了动静交替、整体学习、正面鼓励等一些教学方法。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尝试将歌词中的第一人称的"我"与第二人称的"你"进行互换。 2、能积极参与创编歌词,大胆地演唱及表演创编的歌曲。 3、通过演唱歌曲,体验表达爱的情感。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熟悉《爱我你就抱抱我》的音乐,能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爱我你就抱抱我》音乐节选。 活动过程: 1、小游戏:你问我答(大约3分钟)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认识)我是谁呀?(赵老师)可是赵老师还不认识你们呢。现在你们来向赵老师介绍一下你们自己,好吗?怎么介绍呢?当赵老师站到你的面前问你"我是赵老师,你是谁"的时候,你就站起来回答:我是谁。好吗?(与幼儿游戏)刚才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老师给你们掌声。 2、倾听音乐,理解歌曲的内容。 今天赵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认真听,想想歌曲是谁唱的,是唱给谁听的。 (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回答问题。 歌曲是谁演唱的?(小朋友)唱给谁听的呢?(唱给爸爸妈妈听的)他唱了些什么? (2)熟悉音乐,鼓励幼儿根据歌词作出相应的动作并大胆表演。 这是一首小朋友唱给爸爸妈妈听的歌,希望爸爸妈妈能多多的爱我们。我们也一起来尝一尝吧。(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 3、师幼互动,初步尝试将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互换。 (1)老师示范将"我"与"你"互换。 小朋友们刚才唱的真好听。这首歌是你们唱给爸爸妈妈听的,想要爸爸妈妈多多的爱你们。实不但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赵老师也很爱你们。你们想不想听听赵老师是怎样对你们的?(请一位幼儿上来,教师对着幼儿唱:爱你我就陪陪你,爱你我就亲亲你,爱你我就夸夸你爱你我就抱抱你。如果真的爱你就陪陪陪陪陪陪你,如果真的爱你就亲亲亲亲亲亲你果真的爱你就夸夸夸夸夸夸你,如果真的爱你就抱抱抱抱抱抱你) (2)引导幼儿尝试将"我"与"你"进行互换。 没有发现老师唱的有什么不同?(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刚开始我们唱的时候是对爸爸妈妈们唱的,是希望爸爸妈妈们多多爱我们。刚才赵老师唱的是对小朋友的爱。你们跟我一起唱一下吧。 4、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动作,向小伙伴表达自己的喜爱。 我们小朋友都已经长大了,不仅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也爱与你们一起游戏的好朋友。现在找到你的好朋友,对着他随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吧。记住,要通过你的表情和动作,让你的伙伴知道你很喜欢她哦。小朋友们唱的`真好听。现在让我们到教室里把爱送给更多的好朋友去吧。 活动反思: 这堂课的选材很好,幼儿对这首歌曲很喜欢。并且在演唱时,都能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准备图谱时,可以直接就使用图片,简谱不用加上。在打击乐器的使用时,有的幼儿还不知道节奏,在这里时应该再更加的强调一下。并且上课时要更加的关注全体小朋友。 小班教案 篇5 小小手 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小手的作用。2、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初步仿编。活动准备:幼儿用小手做事的相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1、教师出示自己的手,向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看,这是我的手,我有一双手,我的这双手能做许多事情,你们的小手会做事吗?你们的小手会做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说说。 2、教师小结。 二、理解学习儿歌。 1、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一双手,他的小手也很能干,我们来看看他的小手都做了什么事情。谁来说说?(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画,说说小手做的事情。) 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有首好听的儿歌说的就是能干的小手,名字叫小小手,我们一起来听听。 3、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 4、学习朗读儿歌。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 5、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演儿歌。 6、创编儿歌。 (1)我们小朋友的小手还会干什么呢? (2)我们把小朋友小手做的事情也编到儿歌里去好吗? (3)请能力强的幼儿来仿编儿歌。 三、保护小手。 1、教师:小朋友们的小手这么能干,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那小朋友知道怎样保护它吗?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来源: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选自于建构式课程《热和冷》的一个活动。该活动选自于冬天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冰作为活动内容,又因为冰的凉让幼儿有着最真切的体会,幼儿对此活动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该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冰的凉和易融化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活动的选材非常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 二、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⒈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⒉会借助工具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的原来目标是:⒈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⒉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修改,使得目标更加的具体可行,使教师方便操作,也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活动准备: ⒈辅助工具:吸管、鹅卵石、温水 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各种形状的小纸片放于冰块中。 【本次活动的冰是幼儿容易接触到的事物,吸管、鹅软石、温水,三件事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可以活动的材料来自于生活中,作用于生活中。同时注意吸管要用大号的奶茶吸管,这样方便幼儿较快地达到吹就能吹出洞洞,冰易融化的特点。 原课程中活动准备⒈辅助工具:罐子、盆、木制小榔头等。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冻在冰块中。 说明:冰块的制作非常容易,但是要将粘纸夹在中间就不太容易了。我们做法是:先在小的牛奶杯中放少量水,将雪花片放在其中,雪花片会浮在上面,等有些许冰住的时候再放满水,这样夹心冰块就完成了。】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难点:怎样将礼物从冰中取出 活动过程: ⒈体验冰块的特征 ⑴今天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块冰,请你去摸摸、看看、说说,冰块是怎样的? ⑵幼儿自由体验 ⑶集中:这些冰块是怎样的?(硬硬的、凉凉的) 这些冰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里面都有小东西) 【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体验冰凉的特点,其实这是冰给人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该活动也是幼儿在家中经常玩的一件事情。】 ⒉尝试用各种方法取出小礼物 ⑴冰块里的这些东西其实是我送给你们的小礼物,可怎么把冰块里的小礼物取出来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鹅卵石、吸管、温水,请选择其中的一件,想一想、试一试,将小礼物取出来。 ⑵幼儿操作 ⑶集中:你有没有取出我送给你的小礼物?(请你将小礼物放在自己口袋里)你是怎样取出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师现场演示) 师小结:鹅卵石可以将冰块击碎将小礼物取出来。吸管可以吹出风将冰块融化取出小礼物;放在温水里,冰块受热融化掉了。 【该环节是让幼儿利用鹅软石、吸管、温水,尝试将冰块中的礼物取出来。选用的这三种材料都是生活中非常容易接触到的,同时这三种材料代表着将礼物取出的三种方法即鹅软石是击碎法、吸管是靠风力加速冰的融化、温水是遇热融化。这三种方法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使并融化的方法。这样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⒊经验迁移 ⑴冰融化的方法还有许多种呢,请你想想那除了刚刚我们用到的这些工具,还可以利用什么也可以将冰块融化?(在太阳下晒、用吹风机吹、用手悟) ⑵那接下来大家说的这些方法请你在家和幼儿园去试一试,将结果告诉我们。 【此环节是一个经验的延伸,上两个环节虽说利用了生活中的材料解决了生活中的事情,但是毕竟还是在学习的活动中。该环节可以说充分地回到生活中,即请幼儿想想: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方法使冰融化,这样就让幼儿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试一试,让幼儿感受到了冰易融化的特点。】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的美术教育目标,前期的美术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有过绘画直线的经验。在会画直线的基础上,本次活动我让孩子们尝试用弯弯的线条来表现小桥,依据美术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确立为:尝试运用线条来表现小桥弯弯的样子,另外对于小班的幼儿,我们必须要用有趣的情境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本活动是选用小动物去小熊家给小熊过生日为题材,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这样既有趣又可以达到幼儿练习画弯弯的线条的效果。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条来表现小桥弯弯的样子。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水彩笔、操作材料若干、PPT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去小熊家做客。 今天小熊过生日,小动物们都要去小熊家庆祝小熊的生日。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谁来了?(小兔)小兔走过了一座小桥,这座小桥是什么样子的呢? 谁来了?(小猫)小猫也走过了一座小桥,这座小桥是什么样子的呢? 又有谁来了?(小马)小马也走过了一座小桥,它经过的这座小桥又是怎样的呢? 二、这三座桥有什么一样的地方?(都是弯弯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高度不同) 三、小动物们走过了弯弯的小桥,现在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变一变弯弯的小桥,还可以找个好朋友来变一变弯弯的小桥。 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上来变弯弯的小桥。(弯弯的高高的小桥)用动作表现弯弯的小桥。 幼儿操作 三、幼儿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小熊猫、小猴、小狗、小蜗牛也要到小熊家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助它们造弯弯的小桥吗?可以自己选你想帮助的小动物。 幼儿自己操作 四、小动物过小桥。 请幼儿自己选一张自己觉得造的最好的小桥来展示。 哇,你们的小桥都造好了呢,你们开心吗?为什么?(帮助了小动物) 小动物们也很开心,他们现在去小熊家给小熊过生日了。我们跟小熊说生日快乐吧。 小桥除了弯弯的以外,你还看到过怎样的小桥呢?下次请你们到小书屋去看看不一样的桥。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7,小班科学探索有趣的雪应该怎样讲
有趣的雪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发现了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我飞快地跑到院子里,雪花飘飘洒洒落在我身上,我高兴地大喊:“下雪啦下雪啦!”在雪里蹦来蹦去。下午上课时,老师让我们去附近的小树林里玩雪,我更高兴了。 一路上,我们又说又笑,一会儿就到了小树林,我们都惊呆了。眼前是一片美丽的雪景,所有树枝上都覆盖着一层雪,大树伯伯们都披上了一件件雪白而纯洁的衣服,好像美丽的“白衣天使”。大地更加美,好像一张天然的白地毯,我们感觉自己也成了雪景的一部分。过了一会儿,我们才清醒过来——我们可不是雪啊,我们是来玩雪的。“大家都过来吧!”老师在叫我们,我们过去后被分成两组,打雪仗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我顺手抓起一把雪,向着另一组使劲扔去,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雪居然在天空中散了架,像丝丝细雨一般,落进我的脖子里,冰凉冰凉的。我开始焦急起来,这可怎么打啊?对了,我把它捏硬了再扔吧!我正想的时候,“哎呀!”我叫了一声,我被一个飞来的雪球砸到了,我一咧嘴正要哭,可是又一想:妈妈说过,男子汉,要赢得起,更要输得起。我站起来,拍一拍头上和帽子里的雪,勇敢地捏好一个雪球向前走去。因为我们队比较有胆量,又齐心协力,终于赢了另一队。 美丽的雪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爱雪。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3教具;4教法、学法;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7教后记, 在前面也可加上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等。重点是2--6。
8,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思考:在一个杯子中放一个冰块,然后倒满水。当冰融化后,杯内的水会溢出来吗?材料: 1块冰块、2个杯子、水操作:1.在托盘上放置一个空杯子,在空杯子中放入一块冰。2.往杯中倒满水,使冰块的一大部分会高出水面。3.等待冰块融化。观察融化后,水会不会溢出 杯子。讲解: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质量变轻,自然会浮在水面上。当冰块融化时,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体积,因此,水不会溢出。其实冰块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就是整个冰块的水的体积。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师: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知识的同时引出本节课需要探究的话题.)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学生可能说的五花八门,一般情况下不予否定,可以告诉学生完成本节课的试验后你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教师作出提示(小黑板出示)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4、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9,幼儿园数学各种各样的小冰灯教案有哪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课型:散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谁知道哪儿的冰灯最有名?
2、板书课题:冰灯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巷 俗 菱 适 炕 棉 爹 扭 废 袄 悔 融
(请单行的同学起立教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走街串巷 习俗 菱形 炕上 爹爹 棉袄 合适 废玻璃 扭头 融化 后悔
2、熟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⑶、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
*比较句子:
a、父亲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亲正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⑷、齐读11自然段。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⑸、指定学生接读1—4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⑹、齐读全文。
⑺、填空:
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三、作业布置:
感情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我”
要灯笼(起因)
冰灯
父亲
做灯庞(经过)
特别灯笼(结果)
(羡慕)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冰灯》。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出示12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巷 俗 适 废 棉 悔 融 扭 菱 炕 爹 袄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街 巷 俗 适 废 棉 悔 赞 融
2、分析字型,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⑴、让学生自由写生字。
⑵、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⑶、书写生字,每字3遍。
⑷、抄写词语。
⑸、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得最快、最好的作业。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冰灯
五、教学后记
文章TAG:
幼儿 幼儿园 小班 科学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好玩的冰块
大家都在看
-
教案河大版语文萤火虫,a萤火虫主要内容:和你一起追逐星光
2022-12-18
-
梅花 古诗 教案,宋朝诗人王安石:为何远远闻到梅花香味
2023-01-06
-
体能《跨越障碍物》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参考文献
2023-01-22
-
捕虾体育教案反思,淡水小龙虾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2023-01-28
-
智力游戏蛋宝宝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供大家参考
2023-02-06
-
评价教师t教案的句子,新传媒创办人林瑞莲获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2023-02-27
-
小剪刀游戏教案,安全小剪刀剪出彩纸和窗扇
2023-01-02
-
我有多爱你绘本教案设计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一集
2023-01-21
-
绍兴民间游戏大班教案,大课堂民间pe游戏几点了!
2023-01-22
-
作文鸡蛋上的画教案,怎么画卡皮丘?先别急着收拾鸡蛋!!
2023-02-17
-
幼儿园敦煌特色教案,敦煌舞蹈特点:具有浓厚佛教色彩
2023-02-19
-
体育《玩球乐》的教案,教材仅供参考
2023-02-24
-
生活能力我最棒教案,一文读懂!幼儿园卫生活动教案
2023-02-25
-
奇妙的植物语言教案,花儿的好朋友教案优秀科学带反思
2023-03-01
-
幼儿园中班十二生肖教案儿歌,第二集:十二生肖转圈跑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