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有什么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古诗

夏日田园杂

{0}

2,三年级下册古诗第二十九首和三十首

三年级下学期 背诵[20篇(段)] 1.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剩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
不是春雪,是江雪柳宗元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3,小学三年级古诗大全

《夜书所见》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宋代诗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 《春日》 《乞巧》 《嫦娥》   《咏柳》 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作者:朱熹(宋代诗人)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作者:林杰(唐代诗人)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2}

4,三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有哪些

(三上)41.乌衣巷……………………………………………(唐) 刘禹锡42.凉州词……………………………………………(唐) 王之焕43.滁洲西涧……………………………………… (唐) 韦应物44.竹枝………………………………………………(唐) 刘禹锡45.题竹石画…………………………………………(清) 郑 燮46.江楼感旧…………………………………………(唐) 赵 嘏47.塞下曲……………………………………………(唐) 卢 纶48.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49.村居……………………………………………. (清) 高 鼎50.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 庾 信 (三下)51.题诗后………………………………………… (唐) 贾 岛52.望洞庭………………………………………… (唐) 刘禹锡53.登科后………………………………………… (唐) 孟 郊54.江南春………………………………………… (唐) 杜 牧55.望天门山……………………………………… (唐) 李 白56.凉州词………………………………………… (唐) 王 翰57.偶书……………………………………………(唐) 刘 叉58.暮江吟………………………………………… (唐) 白居易59.月子弯弯照九洲…………………………………… 南宋民歌60.金缕衣………………………………………… (唐) 杜秋娘

5,3年级下册语文书四首古诗

有六首.分别是《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清明》、《望庐山瀑布》、《绝句》、《塞下曲》、《滁州西涧》.备注:是苏教版的教材.
有六首.分别是《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清明》、《望庐山瀑布》、《绝句》、《塞下曲》、《滁州西涧》.备注:是苏教版的教材.
1.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9.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三年级下学期古诗20首

三年级下学期古诗20首 1.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易水送别唐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3.关山月唐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乐游原唐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塞下曲唐 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7.乞巧唐 林 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8.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应怜屐 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无题唐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嫦娥  唐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1.绝句 南宋 志南古木阴中系(jì)短篷,杖藜(lí)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2.秋词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3.乌衣巷唐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4.送友人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5.送别唐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6. 约客南宋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7.登飞来峰北宋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8.书湖阴先生壁北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19.画眉鸟。宋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20.题临安邸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7,小学三年级的古诗词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文大意: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文大意:独自客居他乡,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文大意: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文大意:湖水波光闪动的景象在初晴的衬托下才显得漂亮;山中云雾弥漫,飘着小雨,也很奇妙;想把西湖比作那美丽的西施;无论淡妆浓抹总能恰到好处。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文大意: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整株树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而成。从树上垂下来的无数柳条,好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一样。这些细嫩的树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啊!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文大意:我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文大意: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文大意: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望采纳。

文章TAG:小学  三年  三年级  年级  小学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