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总结急要啊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02 21:52:35
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总结急要啊
以向右为例,如果是上紧下松,则右面的是主动轮,如果是下紧上松,则左面是主动轮。
2,归纳物理必修2第14章的知识点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派 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3,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 2 知识点总结 章节1、机械功具体内容①机械功的含义 ②机械功的计算 ①机械功原理 ②做功和能的转化主要相关公式▲功 W = Fs cos α ▲ 功的原理2、功和能 一 功 和 功 率W动 = W阻 = W有用 + W额外W输入 = W输出 + W损失3、功率①功率的含义 ②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 功率 P =P = Fv①功率与机械效率 ②机械的使用W t▲ 机械效率η=W有用 W总=P有用 P总4、人与机械1、动能的改变①动能 ②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实验 ③动能定理 ①重力势能 ②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改变 ③弹性势能的改变1 2 mv 2 1 2 1 2 ▲动能定理 Fs= mv2 ? mv1 2 2▲动能 Ek = ▲重力势能 E p = mgh ▲ 重力做功二 能 的 转 化 与 守 恒2、势能的改变WG = E p1 ? E p 2 = ??E p①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 探索 ②机械能守恒定律 ③能量守恒定律 ①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 只有重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3、能量守恒定 律1 2 1 mv2 + mgh2 = mv12 + mgh1 2 24、能源与可持 ②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续发展11、运动的合成 ①运动的独立性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与分解①竖直下抛运动 ②竖直上抛运动 ▲ 竖直下抛vt = v0 + gt s = v0t +▲ 竖直上抛1 2 gt 2 1 2 gt 2三 抛 体 运 动2、竖直方向上 的抛体运动vt = v0 ? gt s = v0t ? t=①什么是平抛运动 ②平抛运动的规律 ①斜抛运动的轨迹 ②斜抛运动物体的射高和射程v0 v2 h= 0 g 2g 1 2 gt 2▲ 抛出点坐标原点, 任意时刻位置3、平抛运动x = v0ty=▲ 斜抛初速度 v04、斜抛运动v0 x = v0 cos θ v0 y = v0 sin θ①线速度 ②角速度 ③周期、频率和转速 ④线速度、 角速度、周期的关系 ▲ 线速度 v = ▲ 角速度 ω =?ts t1、匀速圆周运 动快慢的描述▲ 周期与频率 f = ▲ v= ①向心力及其方向 ②向心力的大小 ③向心加速度四 匀 速 圆 周 运 动2π r 2π ω= T T1 T▲ 向心力 F = mrω ▲ 向心加速度2F =mv2 r2、向心力与向 心加速度a = ω 2r 或 a =v2 r3、向心力的实 ②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 例分析分析①转弯时的向心力实例分析4、离心运动①认识离心运动 ②离心机械 ③离心运动的危害及其防止2五 万 有 引 力 定 律 及 其 应 用 六 相 对 论 与 量 子 论 初 步1、万有引力定 ①行星运动的规律 律及其引力常 ②万有引力定律 ③引力常量的测定及其意义 量的测定①人造文星上天 ②预测未知天体▲ 万有引力定律 F = Gm1m2 r2▲ 第一宇宙速度2、万有引力定 律的应用v=Gm′ 7.9km / s r▲ 第二宇宙速度 11.2km / s ▲ 第三宇宙速度 16.7 km / s3、人类对太空 的不懈追求①古希腊人的探索 ②文艺复兴的撞击 ③牛顿的大综合 ④对太空的探索 ①高速世界的两个基本原理 ②时间延缓效应 ③长度缩短效应 ④质速关系 ⑤质能关系 ⑥时空弯曲 ▲ 相对论时空观?t =?t ′ 1? v2 c2 v2 c21、高速世界▲ 长度缩短效应 l ′ = l 1 ?▲ 质速关系 m =m0 1? v2 c2▲ 质能关系 E = mc22、量子世界1、“紫外灾难” 2、不连续的能量 3、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量子的能量 E = hν
4,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重点是生么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中最好不要分什么重不重点!认真学!很简单的!到高二的时候,尤其是学习洛伦兹力时是很有用的!加油的!高中物理加速度,一般都是指匀加速度,即,加速度是一个常量 1、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符合下式:v==at,t为时间变量, 我们有 a==v/t 表明,加速度a,就是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 2、v==at是一个直线方程,它相当于数学上的y=kx(v相当于y,t相当于x,a相当于k) 数学知识指出,k是特定直线y=kx的斜率, 直线斜率有如下性质: (1)不同直线(彼此不平行)的斜率,数值不等 (2)同一直线上斜率的数值,处处相等(与y和x的数值无关) (3)直线斜率的数值,可以通过y和x的数值来求算: k==y/x (4)虽然k==y/x,但是,y==0,x==0,k不为零。 仿此, (1)不同运动的加速度,数值不等 (2)同一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处处相等(与v和t的数值无关) (3)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可以通过v和t的数值来求算: ==v/t (4)虽然a==v/t,但是v==0(由静止开始云动),t==0,但a不为零。 .变加速运动中的物体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却在增大,以及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大小却可能不变.(这两句怎么理解啊??举几个例子?变加速运动中加速度减小速度当然是增大了,只有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那么速度就是增加的,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关系,例如从一个半圆形轨道上滑下的一个木块,它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是减小的,但速度是增加的。 加速度在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改变速度的大小, 有加速度那么速度就得改变,如果想让速度大小不变,那么就得让它的方向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不为0,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但大小不变。刹车方面应用题:汽车以15米每秒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在0.8s之后才能作出反应,马上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最大加速度为5米每二次方秒,从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马上制动刹车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问该汽车的刹车距离为多少?(最好附些过程,谢谢)15米/秒 加速度是5米/二次方秒 那么停止需要3秒钟 3秒通过的路程是s=15*3-1/2*5*3^2=22.5 反应时间是0.8秒 s=0.8*15=12 总的距离就是22.5+12=34.5原先“直线运动”是放在“力”之后的,在力这一章先讲矢量及其算法,然后是利用矢量运算法则学习力的计算。现在倒过来了。建议你还是先学一下这这章内容。 要理解“加速度”,首先要理解“位移”和“速度”概念,位移就是物体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即由开始位置指向结束位置的矢量。 速度就是物体位移(物体位置的变化量)与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速运动(叫变速运动),速度就又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之分,平均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物体速度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加速运动(叫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就又有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之分,平均加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瞬时加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对比上面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你就会容易理解一点的。是曲线运动这一章吧重点:匀速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次重点:平抛运动曲线运动的一张不要分主次,尽全力学好为后面的动量和电学打好基础
5,新课标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静电和静电场第一节 认识静电一、静电现象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2、静电的产生(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第二节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电荷量和点电荷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二、电荷量的检验1、检测仪器:验电器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三、库仑定律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大小: 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4、成立条件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第三节 电场及其描述一、电场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二、电场的描述1、电场强度:(1)定义:把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2)定义式: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q——电荷量国际单位:库(C)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3)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的方向。(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5)物理意义:某点的场强为1N/C,它表示1C的点电荷在此处会受到1N的电场力。(6)匀强电场: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2、电场线:(1)意义:如果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2)特点: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因此电场线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正电荷,延伸到无穷远处;在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无穷远处,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闭合,不相交,也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3)几种常见电场线的分布图形第四节 趋利避害—静电的利用与防止一、静电的利用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3、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气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二、静电的防止静电的主要危害是放电火花,如油罐车运油时,因为油与金属的振荡摩擦,会产生静电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火花放电,容易引爆燃油,引起事故,所以要用一根铁链拖到地上,以导走产生的静电。另外,静电的吸附性会使印染行业的染色出现偏差,也要注意防止。2、防止静电的主要途径:(1)避免产生静电。如在可能情况下选用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2)避免静电的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6,高一物理必修2的重要知识点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两分运动说明: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 ②竖直分速度: 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 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 :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 ),单位 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 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 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的结论:
(1)由于 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常量G=6.67× 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 天体半径R,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
(1)万有引力=向心力 (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 = G g = G ≈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 = G g = G <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最大的。
由mg=mv2/R或由 = =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功、功率、机械能和能源
1.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2.功: 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单位为焦耳(J)
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 (将α理解为F与V所成的角,更为简单)
(1)当α=90度时,W=0.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
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滚动,桌面对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当α<90度时, 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正功。
(3)当 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
如人用力阻碍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经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说了“克服”,就不能再说做了负功
4.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表达式
5.重力势能是标量,表达式
(1)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零势面。
(2)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零势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零势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6.动能定理:
W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m为物体质量,v为末速度, 为初速度
解答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③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 和 。
④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
7.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没有任何外力做功。)
解题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或物体
②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态时的机械能。
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8.功率的表达式: ,或者P=FV 功率: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是标量,有正负
9.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
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机器不一定都在额定功率下工作。实际功率总是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10、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耗散
就这些了,用心去理解,相信你能行,有问题可以再交流。
7,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
一、机械能
1.功和功率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功的定义式:W=FL·cosα 注意:α=0° 时,W=FL ;但α=90° 时,W=0 ,力不做功;α=180° 时,w=-FL . 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功率:P=W/t ;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P=Fv
2.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Ep=mgh 。重力势能的值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有关。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W=-ΔEp 。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物体的起始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具体运动路径无关。
3.弹性势能 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W=-ΔEp 。
4.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
恒力功与位移成正比,选择初速度为零,实验中要得出的结论为W∝V2
5.动能 动能定理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Ek=-?mv2
动能定理:合力在某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W合=Ek2-Ek1或W合=ΔEk
6.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统称,可表示为:
E(机械能)=Ek(动能)+Ep(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Ep1+Ek1=Ek2+Ep2=K,式中 是物体处于状态1时的势能和动能,Ep1、Ek1是物体处于状态2时的势能和动能。
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下落高度的测量:等于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 比较v2与2gh相等或近似相等,则说明机械能守恒
8.能源和能量耗散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
能量的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二、曲线运动
1、深刻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1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②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3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2、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1分运动的独立性;○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3运动的等时性;○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深刻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的规律
(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不为零且沿水平方向。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初速度与恒力垂直,物体做类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通常,可以把平抛运动看作为两个分运动的合动动:一个是水平方向(垂直于恒力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竖直方向(沿着恒力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V0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对任一时刻t.
①位移
分位移 x=vt,y=?gt2 合位移,s=√(vt)2+(?gt2 )2,tanφ=gt/2vt
为合位移与x轴夹角.
②速度
分速度Vx =V初 Vy=gt, 合速度√(v初)2+(gt)2,tanθ=gt/v初
θ为合速度v与x的夹角
(4).平抛运动的性质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的作用,故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三、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
1. 定义: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的圆周运动。
2. 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
(1) 线速度V:大小为通过的弧长跟所用时间的比值,方向为圆弧该点的切线方向:v=s/t;
(2) 角速度:大小为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有方向(暂不研究)。
ω=φ/t
(3) 周期T: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频率f=1/T
(4) 转速n:每秒钟完成圆周运动的圈数。
3. 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之间的关系: f=1/T, ω=2π/T=2πf, v=2πr/T =2πrf =ωr
4.注意:ω、T、f三个量中任一个确定,其余两个也就确定,但v还和r有关;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转动的物体其角速度相等;用皮带传动的皮带轮轮缘(皮带触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2.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1.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作用效果只是使物体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2. 向心力:使物体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合外力。它是个变力;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性质力。
3. 向心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圆周半径和运动的角速度有关 F=mω2r=mv2/r
4. 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只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公式:a=F/m=ω2r=v2/r=(2πf)2r 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是一个变加速度。
5.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特点:
① 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匀速圆周运动仅是速度方向变化而速度大小不变,故只存在向心加速度,物体受到外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可见,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② 变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都会相应变化,求物体在某一点受到的向心力时,应使用该点的瞬时速度,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不仅大小随时间改变,其方向也不沿半径指向圆心,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力,使物体产生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
3.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1. 向心力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是某个力的分力,是个效果力。
2. 火车转弯问题: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合提供向心力:F合=mg tgθ=mv2/R 如果火车不按照规定速度转弯,会对铁轨造成一定损害。
3. 汽车过拱桥问题:汽车以速度v过圆弧半径为R的桥面最高点时,汽车对桥的压力等于G-mv2/R,小于汽车的重量;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等于G + mv2/R,大于汽车的重量。
4.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关于临界问题总是出现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一般情况下,只讨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
① 如图所示,没有物体支撑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
<1> 临界条件: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或轨道的弹力)刚好等于零,小球的重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上式中的 是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通常叫临界速度 。
<2> 能过最高点的条件: v≧v临界(此时绳、轨道对球分别产生拉力、压力)。
<3> 不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v临界 (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就脱离了轨道)。
② 如图所示,有物体支撑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
<1> 临界条件:由于硬杆和管壁的支撑作用,小球恰能达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v临界=0
<2> 如图所示的小球过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的弹性情况:
当v=0时,轻杆对小球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其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即F=mg 。
当0<mg<√rg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其取值范围是:mg>Fn>0 当 v=√gr时,Fn=0
当v>√gr 时,杆对小球有指向圆心的拉力,其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3> 如图所示的小球过最高点时,光滑硬管对小球的弹力情况,同上面图(1)的分析。
4.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1. 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物体做离心运动的原因是惯性,而不是受离心力。
2. 离心运动的应用:离心干燥器、离心分离器、洗衣脱水筒、棉花糖的制作等。
3. 汽车在转弯处不能超过规定的速度,砂轮等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转速。
四、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a3/T2=K
2.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表达式: F=Gm1m2/r2
地球表面附近,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mg=Gm1m2/R2
3.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三宇宙速度
人造地球卫星:卫星环绕速度v、角速度ω 、周期T与半径r 的关系:
r越大,v越小;r越大,ω 越小;r越大,T越大。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7.9km/s ;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11.2km/s ;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16.7km/s 。
会求第一宇宙速度: 卫星贴近地球表面飞行
地球表面近似有GMm/R2=mg 则有 v=√gr
4、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解决宏观、低速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微观世界。
文章TAG: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高中 高中物理 物理
大家都在看
-
教案河大版语文萤火虫,a萤火虫主要内容:和你一起追逐星光
2022-12-18
-
梅花 古诗 教案,宋朝诗人王安石:为何远远闻到梅花香味
2023-01-06
-
体能《跨越障碍物》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参考文献
2023-01-22
-
捕虾体育教案反思,淡水小龙虾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2023-01-28
-
智力游戏蛋宝宝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供大家参考
2023-02-06
-
评价教师t教案的句子,新传媒创办人林瑞莲获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2023-02-27
-
小剪刀游戏教案,安全小剪刀剪出彩纸和窗扇
2023-01-02
-
我有多爱你绘本教案设计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一集
2023-01-21
-
绍兴民间游戏大班教案,大课堂民间pe游戏几点了!
2023-01-22
-
作文鸡蛋上的画教案,怎么画卡皮丘?先别急着收拾鸡蛋!!
2023-02-17
-
幼儿园敦煌特色教案,敦煌舞蹈特点:具有浓厚佛教色彩
2023-02-19
-
体育《玩球乐》的教案,教材仅供参考
2023-02-24
-
生活能力我最棒教案,一文读懂!幼儿园卫生活动教案
2023-02-25
-
奇妙的植物语言教案,花儿的好朋友教案优秀科学带反思
2023-03-01
-
幼儿园中班十二生肖教案儿歌,第二集:十二生肖转圈跑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