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教育的名言求原话和出处大概是说没有哪些课程专门教人知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关于教育的名言求原话和出处大概是说没有哪些课程专门教人知

2,求有教育或启发的名言警句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僮巢慌

求有教育或启发的名言警句

3,有意义的教育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5.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书山有路勤为劲,学海无涯苦作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说的。。。做为一名教师而言的。。。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专门培养老师的地方)门口刻着的文字,应该说有点分量。

有意义的教育名言

4,谁有经典点名言警句具有教育意义得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含有教育意义 名言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奥斯特洛夫斯基 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莎士比亚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韦伯斯特 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 ——歌德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叔本华 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 ——左伊默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 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 ——伊索

6,教育家名人名言

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4.年轻就是无限的可能 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6.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8.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教育名言: 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3.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魏书生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6.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7.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

7,教育名言10到20字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观察,观察,再观察。 — —巴甫洛夫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荀子·大略》 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玉不琢,不成器。 --《三字经》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人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甘 地 所有存在都是独创。--穆勒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一燕不能成春。 -- 克雷洛夫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 -- 高尔基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丘 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 熹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 熹4、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 熹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6、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 熹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 熹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0、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13、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1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15、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明朝理学家16、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南宋 尤袤17、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清 童铨1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明代学者)19、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2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21、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22、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23、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矗――秦牧24、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25、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26、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2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29、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3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31、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3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3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凯勒的读书名言:1、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2、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3、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陶行知·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马慧连·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叶圣陶· 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詹?拉?洛威尔·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学记》·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爱迪生·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 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 伏尔泰·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 王永彬·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赫尔巴特·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礼记·学记》· 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孔子·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 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林肯·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丘·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马慧连·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叶圣陶· 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詹?拉?洛威尔·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学记》·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爱迪生·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

文章TAG:教育  格言  经典  经典语录  教育格言  关于教育的名言求原话和出处大概是说没有哪些课程专门教人知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