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育方面的视频,美育精编音乐剧开班啦还等什么快来加入美育音乐剧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9-20 09:46:14
本文目录一览
1,美育精编音乐剧开班啦还等什么快来加入美育音乐剧

2,小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3,美学原理 美育
《美学原理》作为一门概论性的美学课程,将集中讲解中外美学史上关于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代表性理论,介绍一些新兴的理论趋势,结合当前审美和艺术现状,提出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美学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大审美与文化产业的问题、现代艺术的美学理解问题、美和美感的社会性问题、自然审美、艺术审美和社会美学问题、审美与人生。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4,美学与美育联系实际谈谈美育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美育的功能体现在A. 社会整合 B. 文化建构 C. 教育创新2、简介美育的功能 (一)美育的直接功能 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育美”。我国学者认为:“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式美育相关。 (二)美育的间接功能 美育的间接功能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具体讲,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就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三)美育的超越性功能 “超”是相对于既定的美育功能观而言。一般的美育功能观认为美育的功能无非在于审美观的确立,审美、创美能力的发展,同时促进德智体诸育等,没有超出以上论及的两类功能的范围。与这两种功能观对应的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美育概念。而与实质美育概念相联系的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所形成的人生意趣和理想境界追求等,显然已经“超”出了原有的直接和间接功能范畴。
5,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非常注重“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音乐课程应“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穆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可见,在新课标下的音乐学科教学改革,非常重视在教学中对美育教育的渗透。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呢?下面笔者就《大海啊,故乡》的教学体会为例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http://wenku.baidu.com/link?url=xdCem51a4-Xfteooitjh65XaR-bGVOHFy-bOMi10pKvPS49TpFmohJBj-LxzVVhcjpfrnxcuGlE_1PxIwb6EbAyFn1iOwqqSVlESirh3NzK每首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小学音乐教材多以故事情节为主,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在学习、欣赏歌曲时,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进行了虚拟的情景化、游戏化的表演,从而了解感悟音乐作品内容。
6,美育直接功能
美育的个体功能:一、美育与个体塑造 美育对于人的生成方面最基本功能在于个体塑造,即美育以活的形象从情感方面熏陶人类个体,使其成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体。这可以从两方面看: (一)情感陶冶 美育以活的形象去激发人的情感活动,使人在感动中成为能够领略人类普遍情感的个体。一首《菩萨蛮》词这样写道:“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这首下层民间歌谣表达了恋人对爱情的忠贞之情。这种情感虽然是属于下层民众的,但却可以打动其他阶层的读者,使人体验到属于全人类的普遍情感。美育往往以一种富于情感的活的形象来完成对个体的塑造。在这里,审美就像一个情感激荡的仪式,让人在享受特定情感陶冶的同时形成对某类事物的信念模式和认知模式。这也表明了美育的情感陶冶功能。(二)个体发展 美育以活的形象去感染人,正是要在情感体验中促进个体的发展。个体的发展,集中表现在个人对于自身丰富个性的占有和享受方面。即使是那种被特定文化模式规范了的情感,也因为是人的体验而保持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美的形象所包含的意义常常比我们对它的理解要丰富得多。梅花不仅仅是坚强,竹子也不能只象征高洁。这里,“寒烟添竹色,疏雪乱梅花” (徐玑:《孤坐呈客》),梅花和竹子已不是单纯意义的说教,而是丰富意味的体验,生成一个既包含在特定文化规范中的梅竹意象,又超越这一规范的活的形象。审美不是对现实要求的直接回答,也不是对某一文化信念的简单认同,而是在无功利性情境中创造属于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审美空间。因此,美育又具有了个体发展的功能。
7,谁能给我一份蔡元培的一瓢之水关于美育的的原文啊
美育与人生
[ 作者:蔡元培 | 转贴自:蔡元培美学文集 | 点击数:1375 | 更新时间:2007-1-9 | 文章录入:谢美芳 ]
人的一生,不外乎意志的活动,而意志是盲目的,其所恃以为较近之观照者,是知识;所以供远照、旁照之用者,是感情。
意志之表现为行为。行为之中,以一己的卫生而免死,趋利而避害者为最普通;此种行为,仅仅普通的知识,就可以指导了。进一步的,以众人的生及众人的利为目的,而一己的生与利即托于其中。此种行为,一方面由于知识上的计较,知道众人皆死而一己不能独生;众人皆害而一己不能独利。又一方面,则亦受感情的推动 ,不忍独生以坐视众人的死,不忍专利以坐视众人的害。更进一步,于必要时,愿舍一己的生以救众人的死;愿舍一己的利以去众人的害,把人我的分别,一己生死利害的关系,统统忘掉了。这种伟大而高尚的行为,是完全发动于感情的。
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
美的对象,何以能陶养感情?因为他有两种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一瓢之水,一人饮了,他人就没得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转而观美的对象,就大不相同。凡味觉、臭觉、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均不以美论;而美感的发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传达之视觉与听觉为限。所以纯然有“天下为公”之概;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齐宣王称“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陶渊明称“奇文共欣赏”;这都是美的普遍性的证明。
植物的花,不过为果实的准备;而梅、杏、桃、李之属,诗人所咏叹的,以花为多。专供赏玩之花,且有因人择的作用,而不能结果的。动物的毛羽,所以御寒,人固有制裘、织呢的习惯;然白鹭之羽,孔雀之尾,乃专以供装饰。宫室可以避风雨就好了,何以要雕刻与彩画?器具可以应用就好了,何以要图案?语言可以达意就好了,何以要特制音调的诗歌?可以证明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范围的。
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利害的关系;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且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种是完全不由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
所以吾人固不可不有一种普通职业,以应利用厚生的需要;而于工作的余暇,又不可不读文学,听音乐,参观美术馆,以谋知识与感情的调和,这样,才算是认识人生的价值了。
据蔡元培手稿
文章TAG:
关于 关于美 美育 方面 关于美育方面的视频
大家都在看
-
小班游戏小手拍拍教案反思,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4
2022-12-14
-
儿歌小扇子教案,第二集:春暖花开的秘密
2022-12-20
-
教案 能力目标,幼儿园教案目标包括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
2022-12-21
-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摇篮
2022-12-22
-
燃烧与灭火教案人教版,坚持学习的重要性
2022-12-28
-
小剪刀伤人教案,如何正确使用小剪刀?
2022-12-29
-
小班《古诗锦集》教案,同情农民活动目标:助幼儿理解古诗意思
2023-01-08
-
数学好课教案视频,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班教案有趣图文!
2023-01-09
-
与风做游戏教案设计,幼儿园大班教案5,风车、雨伞
2023-01-27
-
幼儿园托班游戏简单教案,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2023-02-12
-
秋天的蝴蝶教案,幼儿园大班图教案:秋天蝴蝶飞过树梢
2023-02-20
-
我最喜欢的季节二年级作文教案,我的最爱季节是夏天和秋天
2023-02-22
-
手工制作哑铃教案,如何使用哑铃健身和瘦身?
2022-12-17
-
二年级音乐小河淌水教案,小河滴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
2022-12-19
-
数学大班认识时钟教案,幼儿园班级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几点了
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