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股权分配方案

公司股权如何分配? 00:00 / 01:28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公司股权分配方案

2,公司股权构架设计

编辑点评:全方位助力企业家股权激励一本通方案+范本+案例一书是依据新实施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编写,通过大量实战案例,介绍了企业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股权激励制度,为读者提供了落地的解决方案,一本书助力企业打造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图书亮点1.2016年8月13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与之前的试行办法相比,该法案做了很多修改。《股权激励一本通:方案 范本 案例》依据全新的管理办法编写,确保企业在开展股权激励时符合法律规定。 2.作者杨晓刚现任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法律商会会长、北京市律师协会区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工商局东城分局特约监督监察员等职务,在股权激励方面具有深厚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在企业界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3.股权激励、员工持股是当今企业界总体的发展趋势,《股权激励一本通:方案 范本 案例》通过大量实战案例,介绍了企业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股权激励制度,为读者提供了落地的解决方案,读者能够轻松读懂、快速上手,并很好地应用于自身企业。内容简介在商业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力资本已**了实物和货币资本,成为企业极具价值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寻觅理想的职业经理人?如何留住企业高管和关键人才?如何让新员工快速产生归属感?如何杜绝核心人才“另立山头”的现象?如何让员工真正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股权激励才是解决以上难题的有效方法。《股权激励一本通:方案+范本+案例》基于证监会新施行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详细介绍了股权激励的概念、股权激励的模式、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股权激励考核办法、股权激励注意事项等内容,还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股权激励模式的选用策略,并提供了很多股权激励中常用的范本文件。《股权激励一本通:方案+范本+案例》不仅有丰富的案例和系统的理论,还有实操性极强的解决方案,全方位助力企业家掌握股权激励的核心技巧,设计出适合自身的股权结构,激发企业人才无限潜能,顺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关于作者杨晓刚,先后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获管理学学士、法学学士、民商法学硕士学位,具有律师资格、国家法律职业资格、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现任北京市中勉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法律商会会长、企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律师协会区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工商局东城分局特约监督监察员、中关村人力资源大讲堂特邀讲师、北京市人力资源协会特聘讲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FM100.6)特约财经评论员、北京城市广播(FM107.2)特约观察员、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目录大全第 1 章 揭秘:股权激励概述1.1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 21.1.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1.1.2 股权激励的特点 51.1.3 股权激励的关键点 61.1.4 影响股权激励的机制 71.2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91.2.1 股权 91.2.2 股份 141.2.3 股票 151.2.4 授予日、禁售期、解锁期、行权 151.3 股权激励的原则 161.4 股权激励的意义 18第 2 章 探索:股权激励模式2.1 期权模式 222.1.1 股票期权模式 222.1.2 典型案例 242.1.3 股份期权模式 252.2 虚拟股票模式 272.2.1 虚拟股票的详情 272.2.2 典型案例 322.2.3 虚拟股票模式和股票期权模式的异同 332.2.4 虚拟股票模式和业绩股票模式的区别 342.3 业绩股票模式 342.3.1 业绩股票模式的详情 342.3.2 典型案例 372.4 股票增值权模式 382.4.1 股票增值权的详情 382.4.2 股票增值权模式与股票期权模式的异同 402.4.3 典型案例 422.5 限制性股票模式 432.5.1 限制性股票的详情 442.5.2 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的差异 452.5.3 典型案例 472.6 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492.6.1 员工持股计划的详情 492.6.2 典型案例 522.7 延期支付计划模式 542.7.1 延期支付计划简介 542.7.2 典型案例 552.8 岗位分红权模式 56第3 章 出击:股权激励方案设计3.1 选择激励模式 583.1.1 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 593.1.2 不同类型企业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 623.2 选择激励对象 643.2.1 确定激励对象的选择原则 643.2.2 确定激励对象的选择范围 653.2.3 确定激励对象的选择依据 693.3 确定激励额度 703.3.1 确定股权激励总额度 703.3.2 确定单个激励对象的激励额度 733.3.3 创始团队的股权额度分配方法 793.4 确定激励标的价格 813.4.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标的价格的确定 813.4.2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标的价格的确定 823.4.3 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标的价格的确定 833.5 确定激励来源 863.5.1 股权激励标的的来源 863.5.2 购买激励标的的资金来源 893.6 确定激励时限 913.6.1 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 913.6.2 股权激励计划的授权日 923.6.3 股权激励计划的等待期 953.6.4 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日、禁售期 963.7 设定激励条件 1013.7.1 股权激励计划的授予条件 1013.7.2 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条件 1013.7.3 激励对象达不到行权条件的处理办法 1033.8 设定激励调整机制 1033.8.1 股权激励标的的调整 1033.8.2 股权激励计划的变更、终止 105第4 章 指引:股权激励计划的考核方法4.1 公司业绩考核 1104.1.1 公司业绩考核的常用指标 1104.1.2 公司业绩考核的创新性指标 1144.2 激励对象绩效考核 1174.2.1 绩效考核原则 1174.2.2 目标管理法 1194.2.3 平衡计分卡 1204.2.4 关键绩效指标 1264.2.5 360°考核法 1314.2.6 评级量表法 1364.3 股权激励计划中的绩效考核案例 1384.3.1 鼎汉技术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 1384.3.2 富安娜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办法 141第5 章 破局:股权激励的注意事项5.1 股权激励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1485.2 股权激励的风险 1495.3 股权激励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52第6 章 解析:股权激励案例详解6.1 苏宁电器2010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方案 1566.1.1 苏宁电器2010 年股权激励方案要点 1566.1.2 苏宁电器股权激励历程 1656.1.3 苏宁电器股权激励计划评析 1686.1.4 苏宁电器股权激励案例启示 1706.2 光明乳业第 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方案 1706.2.1 光明乳业第 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要点 1706.2.2 光明乳业股权激励历程 1766.2.3 光明乳业股权激励计划评析 1776.2.4 光明乳业股权激励案例启示 1806.3 乐视全员激励计划 1806.3.1 乐视全员激励计划要点 1816.3.2 乐视全员激励计划评析 1836.4 360 奇酷手机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1836.4.1 360 奇酷手机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要点 1836.4.2 360 奇酷手机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评析 185第7 章 模板:股权激励相关范本7.1 股权激励计划方案范本 1887.2 股权激励计划书范本 1927.3 公司绩效考核范本 1967.4 股票期权授予协议书范本 2007.5 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203股权激励一本通推荐理由百度IPO成就了7x亿万富翁,51x千万富翁,240x百万富翁 对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为了保持人才的竞争1参与管理决策2分享利润3共担风险4关注公司长远发展,确保模式和对象正确,资金是否足够,合理设计业绩挂钩的考核指标,通过概念机制来约束控制并综合激励,了解原则 模式有期权,虚拟股票,增值权,限制型股票,员工持股计划起源于50年代美国“福特”,通过资金归集完成,延期支付计划模式,岗位分红权,适合大、中型公司 方案设计,上市公司vs非上市公司,有初创,发展中,成熟企业,衰退型,通过评估对象为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突出贡献,优秀员工,额度控制,股权激励的额度,价格,设计不同岗位的分配模式,时限,来源,激励条件,调整机制 设置考核方法,业绩1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经济增加EVA,创新性。对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为了保持人才的竞争1参与管理决策2分享利润3共担风险4关注公司长远发展,确保模式和对象正确,资金是否足够,合理设计业绩挂钩的考核指标,通过概念机制来约束控制并综合激励,了解原则模式有期权,虚拟股票,增值权,限制型股票,员工持股计划起源于50年代美国“福特”,通过资金归集完成,延期支付计划模式,岗位分红权,适合大、中型公司方案设计,上市公司vs非上市公司,有初创,发展中,成熟企业,衰退型,通过评估对象为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突出贡献,优秀员工,额度控制,股权激励的额度,价格,设计不同岗位的分配模式,时限,来源,激励条件,调整机制设置考核方法,业绩1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经济增加EVA,创新性指标,激励对象量化原则,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kpi,360考核破局:公司治理结构,了解风险,案例详解,范本获取地址:关注淘书苑公众号回复暗号:0001需要寻书:增添客服微信发送:书名+作者

公司股权构架设计

3,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附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两篇关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吧!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要点及协议要点   一、权利界定   股权激励需首先明确激励股权的性质和限制,在确保激励效果的同时,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股权乃公司基石,一旦发生纠纷,严重之时足以动摇公司根基。   二、权利成熟   相对现金奖励而言,股权激励可以节省公司的现金支出,同时具有长效机制:公司利益与员工从此建立长远联系,公司业绩的增长对于员工而言同样存在未来回报。基于这种归属感,员工更具有做出出色成绩的工作内心驱动。   三、权利授予   虚拟股权的授予,源自持股股东股权所对应的收益,只需要公司、持股股东、激励对象签署一份三方协议,明确授予激励对象的分红权的比例与每期分红的计算方式即可。   四、考核机制   激励股权授予之后,必须配套考核机制,避免出现消极怠工,坐等分红的情形。考核机制可能因不同岗位而异,有很多计算细节,不必在股权激励协议中详举,而是公司与激励对象另外签署的目标责任书,作为股权激励协议的附加文件。   五、权利丧失   保持公司核心成员稳定,实现公司商业目标,是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激励股权的存续与激励对象的职能具有一致性,在这一点上发生分歧,公司商业目标无以实现,股权激励理应终止。   激励股权丧失之后,需做相应善后处理:   普通股权激励,实质是附条件的股权转让,依据在转让协议中约定的强制回购条款,按照激励对象的认购价格回购,避免离职员工继续持有公司股权,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管理;同时由激励对象配合完成修改公司章程、注销股权凭证等变更工商登记事项,若仅在公司内部处理则不具对抗第三人的公示效力。   虚拟股权激励,实质是激励对象与公司、大股东之间的一份三方协议,效力局限于内部。一旦触发协议中的权利丧失条件,可以直接停止分配当期红利,按照协议约定的通知方式单方面解除即可;已经分配的红利,是过去公司对员工贡献之认可,不宜追回。   混合股权激励,实质是由虚拟股权激励向普通股权激励的过渡,尚未完成工商登记,已经签署的内部协议对公司具有约束力。故而公司与激励对象在签署相应的解除协议后,退回激励对象已缴认购对价,并停止分红。   六、权利比例   激励股权的授予比例,应考虑公司当下的需求,预留公司发展的空间,同时注意激励成本。   普通股权激励不用公司出钱,甚至可以获得现金流入,看似成本较低的激励方式,实则在支付公司的未来价值。   虚拟股权激励虽不直接消耗普通股权,但在激励实施之后,第一期的授予的方式、授予比例、行权条件等,对后续的激励多少会产生标杆作用。   股权激励要注意什么?   第一,要避免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就是作为老板,设计的方案一定是自己能都驾驭,如果是“任正非式的老板”,那么设计的方案就以分红为主,年底都能就能兑现分红。如果是“马云式的企业家”,激励政策就多以增值权为主。   第二,能否实现机制的流动   这是股权激励制度区别于薪酬制度最大的不同,薪酬政策是由人力资源部编写的,他在编写的过程中没有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或者很少考虑商业模式或者其他层次的问题,但是股权激励制度是由董事会主导并编写的,这是公司的最高战略决策部,在制定方案和政策的时候一定会通盘考虑公司的经营模式、营销策略、研发、生产,以及售后等等。   五个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重点   第一,要看公司有没有资格搞股权激励   在这方面,新三板对挂牌公司尚无规定,此时应该参考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的规定。具体来说,如果最近一年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有否定意见或是不能表达意见,或最近一年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公司就不能搞股权激励。所以公司一定要注意,审计报告不要打补丁,要尽量避免被处罚。   第二,业绩设定   股权激励的核心目的是把员工和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实现公司业绩和个人业绩的捆绑,否则股权激励就背离了其本意。所以,股权激励是否有效的标志之一就是看有没有业绩设定。   第三,要考虑股权激励的数量和预留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针对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里说得非常清楚:股权激励总数不能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单一激励对象不能超过总股本的1%。上市公司一般体量比较大,10%股份的量是非常大的,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里面超过5%的都很少。   第四,要考虑拟股权激励的对象是否具备资格   目前新三板没有这方面的规定,而针对上市公司的规定是: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员工可以获得股权激励,但不应该包括独立董事。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参考新三板对增发对象的设计,即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人员实施股权激励。   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原则上不能成为激励对象,因为股权激励是想让员工与大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如果激励实际控制人,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第五,要考虑是用期权还是股票来激励   在企业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或是挂牌之前,可以直接用股票来激励。特别在公司没有引入PE的时候,股份没有市场价,不需要做股份支付,那时也不是公众公司,也无须会计师监管,通常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股票作为股权激励,用代持也可以。    13个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重点   设计股权激励方案要考虑很多问题,考虑完这些问题后是不是就会设计方案了?这也不好说,但考虑完这些问题以后,起码会得到一个方向。   第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资本市场的阶段。   如果企业已经挂牌了,这时要搞股权激励适合用股票期权或者限制性股票。早期的时候通常是直接给团队发股票,这时分配一定要慎重,因为分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公司早期发展变化会比较大,创业团队人员进出频繁,一旦股权给出去了,人走了比较麻烦,后来了的人怎么办,都需要仔细考虑。   第二,要看公司有没有资格搞股权激励。   在这方面,新三板对挂牌公司尚无规定,此时应该参考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的规定。具体来说,如果最近一年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有否定意见或是不能表达意见,或最近一年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公司就不能搞股权激励。所以公司一定要注意,审计报告不要打补丁,要尽量避免被处罚。   第三,要考虑拟股权激励的对象是否具备资格。   目前新三板没有这方面的规定,而针对上市公司的规定是: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员工可以获得股权激励,但不应该包括独立董事。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参考新三板对增发对象的设计,即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人员实施股权激励。   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原则上不能成为激励对象,因为股权激励是想让员工与大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如果激励实际控制人,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第四,要考虑是用期权还是股票来激励。   在企业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或是挂牌之前,可以直接用股票来激励。特别在公司没有引入PE的时候,股份没有市场价,不需要做股份支付,那时也不是公众公司,也无须会计师监管,通常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股票作为股权激励,用代持也可以。   第五,要考虑股权激励的数量和预留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针对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里说得非常清楚:股权激励总数不能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单一激励对象不能超过总股本的1%。上市公司一般体量比较大,10%股份的量是非常大的,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里面超过5%的都很少。这涉及一个平衡的问题,激励股份发得多,股份支付就多,对公司的利润影响就会很大,每股盈余(EPS)会大幅下降。   第六,要考虑是让员工直接持股还是通过持股平台持股。   就目前而言,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持股平台是不能参与定增的(详见第八讲"关于持股平台新规的学习和讨论"),包括员工的持股平台也不能参与定增,持股平台参与定增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目前是走不通的。当然,市场上也有人在呼吁,对于员工的持股平台政策应该网开一面。   第七,要考虑股票的来源与变现的问题。   对于股票的来源,新三板没有规定,新三板股票的来源无外乎是增发或转让。   第八,股权激励的定价和锁定期。   股权激励就是为了激励,拿激励的人得有好处,如果现在股票有公允价,直观来说,股权激励的股票价格就是在公允价上打个折,这就是限制性股票的逻辑,如果现在股票10块,我给你打个5折,让你5块钱买,这个差价就是激励。上市公司用于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的价格是有明确规定的,就是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收盘价或者前20天(60、120,括号里是新规可以选择的)平均收盘价较高者,然后最多打5折。根据新规,你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定价,但是发行人和券商要做合理性的专项说明。   第九,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的区别。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这二者区别何在?这里我们谈到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都是指狭义的概念,对应的是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和《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对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规定。   第十,税务问题。股权激励最终一定要兑现股权收益,而股权收益一定会涉及缴税问题。   所以,我们在设计股权激励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被激励对象的税收问题。1.个人所得税。2.有限合伙企业的税率问题。3.有限公司的税率问题。   第十一,业绩设定。   股权激励的核心目的是把员工和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实现公司业绩和个人业绩的捆绑,否则股权激励就背离了其本意。所以,股权激励是否有效的标志之一就是看有没有业绩设定。   第十二,股权激励方案需要行政许可吗?   根据《公司法》,股权激励由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批准,目前规则,上市公司得到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均无须证监会批准。新三板目前没有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指南,在董事会公告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后并发出召开股东大会通知后,股转目前会事后审核该方案,如果股转认为必要,会发出问询,在回复问询的期间要暂停股东大会召开流程,待股转对问询回复满意修改发行方案后后,才能再发出股东大会通知。   第十三,在新三板现行体制下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新三板股权激励细则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实施股权激励前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期权方案行不行得通。   2.回购能不能操作。   3.以什么方式持股。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文章TAG:股权设计方案模板股权  设计  设计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