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目标

课程标准中直接对教学目标起指导作用的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在描述目标要求时,所用的行为词语分别指向知识技能学习目标和体验性要求目标,目标要求的描述既有对学习结果的描述,又有对学习过程的描述。按学习目标要求,分别设有从低到高的水平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不同的专题学习中,与大量的学习素材相联系,在课标中一一对应具体的学习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不涉及认知过程。还涉及认知过程的交往活动等,是不能依赖于某一项知识的学习过程或某一次活动就能实现的,而应该穿插在不同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贯穿于全部教学中,通过活动过程的精心设计和开展,逐步发展和提高。所以,在不同的课节或课时可能会出现相同的或类似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描述。2.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3.教师要认真找出那些适合于合作学习的内容,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主支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的习惯和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4.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入手,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5.重视实验教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等的运用。

如何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目标

2,老师怎样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预期学习结果的规定。它有如下特点:第一,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学习内容、知识点的具体规定。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来开展学习活动。全国有不同版本的教材,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第二,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所做出的规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师在保证基本要求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第三,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教学顺序,它既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执行者,而应该和学生一样作为主体参与教育过程,课程的生成性成为可能。之前的教学大纲,“刚性”的要求很鲜明,规定了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顺序及其要求。教师必须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顺序和课时进行教学,不能越雷池一步。换句话说,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制了教师教什么,而且还限制了教师怎么教。教学大纲的“刚性”要求,对教师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教师考虑较多的是“何时能完成教学内容”,而关于“如何完成教学内容”以及“完成的效果如何”却少有考虑;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更关注的是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依据教科书的内容安排教学,至于为何选择这些内容、如此安排教学顺序的原因,教师却缺少深入的思考;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比较关注教科书的内容细节以及教学时间的安排,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被隆重推出。课程标准没有指出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点,也没有要求教学顺序,更没有给出具体的教学方法,有的只是教学建议。因此,基于标准的教学,一定不是一种标准化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老师怎样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3,20211227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施 这一环节,由包头市教育教研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专委会委员马立新老师进行主讲。马老师以课程改革的历程为切入,从“双基”目标到后来的“三维”目标再现在的以“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这是育人目标的升级。这些目标的变化,正迫切的需要老师们改变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新的课程目标下,要求学生“亲力亲为”,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马老师以真实课例为踏板,对新课标下的课堂进行生动的展示。 教学设计: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探索学习路径。总结如何备课:1.通览教材,明确教学内容; 2.研读课标,明确教学要求; 3.研读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 4.分析教材,提炼结构体系; 5.确定获取知识的路径与方法及应用知识的情景素材; 6.践行课程理念,梳理教学目; 7.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 8.完成学历案,制作课件。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评课本环节由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罗庆明老师主持完成,罗老师对“反比例函数”这两节课进行了整体性评价:不要把问题复杂化,当学生已得出结论,可跳过原定步骤,继续进行;问题提出不要过于“具体”,应具备一定的“模糊性”,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提问的问题要让学生应答。一定要了解课标。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关于中考复习备考策略的,罗庆明老师从以下几个角度给出了分析: 1.高考评价对中考的思考 学科素养、实践探索、思维方法、关键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必备知识、以陈述性知识形态掌握并保持、强化能力意识与素养导向。 2.从课程标准给我们的思考 3.从数学课程目标给我们的思考4.从十个核心概念给我们的思考 5.从试题情境分类给我们的思考 6.从一题多解给我们思考 7.关于复习1.要有目标; 2.不建议进行讨论; 3.作业要与目标相一致。 4.关于中考,三个层次思考:知识立意--------能力立意------ 素养立意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是什么 怎么办 思想与方法 5.课标是学习结果而非教学策略,要根据实际情创造性 的使用教材,要明白课程的性质: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同时表扬孩子是过程不是结果!所以续写目标很重要。8.备考要精心规划 复习的同时,让学生在每一模块结束后写复习反思。复习同时,教师要知识、思想与方法的归纳总结。对复习效果的评价,要注重延时评价,以推动目标的达成。9.对讲评试卷的思考对部分题型进行变式讲解,提升优等生分析能力。 对“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罗庆明老师从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适切性、评价的指向性和活动的有效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的认识: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有适当的停顿,随时调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合一 ——陶行知(1919年2月24日) 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学-会学) 第一种的先生只会教书; 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 第三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以学定教-学情) 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自新)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的一般程序,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都有别于传统的基于教师经验或教科书的教学。 注意: (1)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目标; (2)我怎么知道学生已到那里了?——评价; (3)我如何知道学生能否到那? ——素材、学情; (4)我如何安排学习活动才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活动; (5)实施教学即评价:收集一解释一反馈 一教学实施与反馈;(6)作业:检测目标达成的工具——学习结果。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校初中数学教师获得了很大的成长和收获。 1、在教学中要注意数学思想的指引、方法的指导。数学教学不是机械的教学,不是常识性知识的教学,而是能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教师在讲题时,把每一道题目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知识考点都指出来,以及其中所揭示的规律和方法都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讲解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在教学中老师讲题过多,学生自学和展示的过少,学生中的问题暴露的就少,学生得到的学习时间就少,所以把课堂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有时候学生会有更好、更适合学生的解题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3、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教师讲多少内容,而在于学生参与多少。教师讲解的时间过多,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会低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主要去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果,而更应该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4、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没有死知识,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通过几次的学习,我们学到的很多。我们会细细品味,把学到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落实基础知识的用,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同时,要培养认真审题,书写及画图规范的习惯。在教学中,不味的追求解题的数量,尝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尝试让学生去讲,这样方法多,思路广,不容易给造成误导,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时了解学生,学会停顿,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在的时候,我们是应该关注时间占用,还是检测目是盲目多做练习,还是检测巩固提高呢?是不是可一些延时的作业,或者是延时的测试呢?同时要研课标,制定出具体可达成可评价的教学目标,形成评的一致性,这样教学任务就能达成!全盟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技术培训。在2021年12月4、5日参加全盟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技术培训中我收获颇多,从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及育人目标的不断升级到教育教学中灵活应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等各方面学到了很多,在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在本次培训中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 一、是由包头市教研中心的马立新老师主讲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施。 二、是由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的郭丽老师和包头回民中学的刘晓琴老师进行《反比例函数》的同课异构活动,之后由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罗庆明老师基干“教学评”一致性评课,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以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 三、是由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罗庆明老师讲解中考复习备考策略。罗老师指出中考命题是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基于中考命题原则即指导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切性原则上综合研究后进行命题。关于中考复习,需老师们明确目标确定,注重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与效果的评价。 四、是由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罗庆明老师讲“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灵活应用。 通过本次培训我在进行中考复习时有了更明确更具体的教学方案,也会继续研究探索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每一堂课中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灵活应用。

20211227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施


文章TAG: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  标准  标准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