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五大领域

http://user.qzone.qq.com/970086575/blog/1301109125 科学的 保护牙齿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五大领域

2,幼儿园大班科学会变得月亮教案怎么写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初步了解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  2.愿意倾听并进行讲述,能简单地记录月亮外形的变化。  3.萌发幼儿对月亮变化的好奇心和观察兴趣。  二、活动准备:  PPT  三、活动过程:  1.猜谜语导入活动  谜语:缺时一道小弯弯,圆时一个大玉盘,白天躲藏夜晚现,洒下光辉照人间。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你们喜欢月亮吗?关于月亮你想告诉我什么呢?  你们看过月亮吗?在那里见过呢?(你见到的月亮待在哪里?)  你看见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听故事并进行讨论  (1)听故事  师:我发现你们看见的月亮都不一样的呢。有的像……有的像……  我们如果送一件衣裳给月亮,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吧。  (2)讨论。  ①月亮姑娘有没有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为什么没有穿上呢?  ② 过了5天,裁缝师傅给月亮送衣服,月亮变成什么样子了?(像弯弯的镰刀)  ③ 裁缝师傅又去重做衣服,5天后,月亮变成了什么样子?(像弯弯的小船)  ④又过了5天,月亮又长胖了,变成了什么样子?(像圆圆的大银盘子)  3.记录变化。  月亮姑娘是怎样变化的呢?引导幼儿回答出顺序(如果幼儿很快能回答出来则强调语言规范,先……然后……最后)  小结:难怪裁缝做的衣服总是不合身,原来是因为月亮姑娘每天都在不停的变化。  教师:我们把月亮变化的样子画下来吧。  幼儿用记录纸画月亮盈亏变化,注意变化的顺序。  4.展示幼儿作品  5. 讨论月亮圆缺变化的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他发出的光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月亮有变化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反射到月亮上的光线。  3.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现在认识月亮姑娘了吗?喜欢月亮姑娘吗?  想和她做朋友吗?那就先从观察月亮开始吧。  讨论遇到阴天,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如何记录?

幼儿园大班科学会变得月亮教案怎么写

3,幼儿园大班科学冰是怎么融化的教案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师: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知识的同时引出本节课需要探究的话题.)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学生可能说的五花八门,一般情况下不予否定,可以告诉学生完成本节课的试验后你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教师作出提示(小黑板出示)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4、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师: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知识的同时引出本节课需要探究的话题。)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学生可能说的五花八门,一般情况下不予否定,可以告诉学生完成本节课的试验后你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教师作出提示(小黑板出示)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4、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幼儿园大班科学冰是怎么融化的教案


文章TAG:幼儿  大班  科学  领域  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大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