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水具体怎么操作

活动目标:  1、在欣赏中了解中国民间传统剪纸工艺,感受发现剪纸艺术的特点与美感,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2、喜欢剪纸活动,大胆剪出各种折剪作品进行装饰活动,从中尝试剪纸活动的创造乐趣。  活动准备:  1、尝试使用剪刀练习过各种简单的剪纸活动。
你说呢...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水具体怎么操作

2,中班有趣的水教案 怎么做记录表

一、活动背景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二)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三)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课题(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师:看看米里有什么?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评:以探索秘密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具体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中班有趣的水教案 怎么做记录表

3,科学领域中班水滴和纸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报纸、白纸、皱纹纸、布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撕一撕  1、导语: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  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师: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2、师:这些纸里有纤维,你还能找到有纤维的其他东西吗?(出示布,请幼儿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纤维走向.

科学领域中班水滴和纸教案

4,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它们会吸水吗

执教者:屈桢活动设计思路:科学活动是五大领域中具有探究性质的活动,幼儿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往往都是很有好奇心,!中班的幼儿都有自己的思维是想法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吸水的有的东西是不吸水的!教师通过把水倒在另一个杯子里然后水不见了的魔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实验中找到为什么刚刚杯子里的水不见了!从而让幼儿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吸水哪些东西不吸水!充分发展中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活动目标: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乐趣.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吸水,有些东西不吸水.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吸水有些东西不吸水.难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的准备(1) 教师应充分了解生活中哪些东西吸水哪些东西不吸水.(2) 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操作材料.2.物质材料的准备(1) 两个杯子(一个透明的一个纸杯)一个大的玻璃缸.一张大的记录表.(2) 每组一盆水,海绵,积木,雪花片,卫生纸,棉花等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37383862一些材料.每组记录卡一张,笔.1,以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魔术,请下面的小朋友们仔细观察.(2)出示两个杯子,一个装有水,另一个空的,这时候老师要变魔法了,将水 倒入另一个空杯子里,可结果水不见了.(3)请幼儿讨论水为什么不见了,跑哪里去了?(4)教师不解开魔术,让幼儿带着疑问开张下面的活动.2.出示物品和记录表.(1)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物品,想请小朋友们来猜测一下这些物品 它们是否吸水?(2)介绍记录表,告诉幼儿如果你们认为它吸水在下面打 (勾勾)如果你 们认为不吸水就在下打(叉叉),如果有不同答案的就打上疑问号.(3) 跟幼儿说清楚怎样才算是吸水,并且当场做个示范,先让幼儿把这个概念清楚在进行猜测记录.3.幼儿自己动手实验操作.将幼儿分成四组,给每组幼儿提供一篮材料.(1) 告诉幼儿科学的结果是需要实验来验证的.(2) 用桌子把材料摆好,幼儿分组就坐.(对幼儿讲述实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3) 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做好记录.(每组选一名组长进行记录)(4) 教师这时候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4.幼儿把每组的实验结果送到老师手上.教师将每组的实验记录卡贴到黑板上,先不评价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教师用大的玻璃钢再把这些物品重新进行一次实验.重新判断上类物品是否吸水,教师及时表扬做对了的小朋友!5.总结.通过刚刚的实验我们把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得到了结果,棉质的,布质的东西是吸水的,木的铁的塑料的是不吸水的,原来呀科学的实验可以让我们找到很多我们不懂得东西的答案,现在小朋友应该知道了刚刚为什么老师的水会变没了吧?幼儿答.6.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哪些东西也可以吸水.(出示图片)逐个进行分析.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7.活动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吸水的呢?

5,中班科学活动水的自然形态

活动目标:  1、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菜被小青虫吃了。  3、通过幼儿的讨论了解小青虫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园种植园
活动设计背景 很多幼儿都喜欢玩水,特别是每次下雨过后,孩子们都喜欢朝有水的地方 踩去,溅起的水花让他们兴奋不已,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我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2、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3、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2、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教学难点:1、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活动准备 1、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雪花片。 2、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若干。 3、一次性透明的杯子、小勺子,白糖、盐、铁、塑料品、毛巾等 人手一份。 4、水宝宝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啊?(出示水宝宝图片) 教师:你们喜欢水宝宝吗?水宝宝它呀有很多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二、探索活动(一) 1、闻一闻,尝一尝 教师出示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牛奶是有颜色,有味道的) 2、猜一猜 教师分别在盛有水和牛奶的玻璃杯里放进彩色雪花片,请幼儿猜一猜水里有什么?牛奶里有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得见里面的东西,牛奶是不透明的,看不见里面的东西)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原来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现在我们再来玩一玩水,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 探索活动(二) 1、盛水活动 请幼儿用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教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水的东西,有浇花用的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现在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引导幼儿讲出结果,水是会流动的) 教师:那我们就来看看水到底会不会流动呢?(教师操作)分别用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教师小结:原来水真的会流动。小朋友真棒,那么水还有没有秘密呢? 2、溶解实验 (1) 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盐、铁、塑料品等分别放在自己的水杯中,然后告诉大家你放了哪些东西? (2) 请幼儿用小勺在杯子里搅一搅,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3)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在水中的变化,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4) 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教师: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几样东西?还有几样东西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说出有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教师: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会被水溶解了呢?(教师操作)分别把白糖、盐、铁、塑料品放进水杯里。 教师小结:白糖和盐真的被水溶解了。 3、扩散性思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被水溶解吗? 三、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水的很多秘密,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有些东西还会被水溶解。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一说怎样用水和保护水的洁净。 教学反思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宝宝。让幼儿去探索水宝宝的秘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在探索活动(一)中,我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动(二)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在盛水活动和溶解实验中,感知了水是流动的及有些东西在水里会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把握上还比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个体操作与集体分享交流的时间分配,幼儿的自由探索时间再适当长些。

文章TAG:中班  科学  秘密  秘密教  中班科学水的秘密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