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案网

巨人的花园
http://www.1kejian.com/ 这个网

小学教案网

2,PEP小学英语三年级四年级全英文电子教案

http://www.flyedu.cn/ViewDownInfo-49283.html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全套全英文教案
baidu里搜索一下“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案”就有这个资料!
没能帮到你,不好意思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四年级全英文电子教案

3,电子教案的格式

答案:d. 便于教案的修订,但不便于携带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电子教案的格式

4,课堂教学案例怎么写小学语文请给个范文或格式谢谢

案例名称: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案例》 学年:2008 教学片段: (一) 教学线段: 1、过渡语:老师手中的毛线真顽皮,瞧,它们一跳就跳到了大屏幕上。(师出示课件1,显示一条线段)请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 2、如果给你一把尺子,能量出这段线的长度吗? 3、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生说后,他要求同学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让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线段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 (二)教学直线 …… (三)教学射线 1、请大家再发挥想象,如果把一条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什么样的线?(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长度。)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射线?(课件出示手电筒和太阳的光线,)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 3、生活中的射线可真不少,我发现这些射线大多都是光线,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下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过一点画射线,边画边想,能画多少条?(出示课件) (学生汇报总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4、出示一组练习 5、请大家以组为单位,比较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异同,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出示课件) (1)自己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结果。 …… 反思:关于获取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的论述: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本节教学注重“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沿着学生的学习思路与需要去实施教学,促使学生主动的观察、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促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教师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具进行展示和演示,动手操作感知,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空间观念。用电脑演示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变成直线,一端延长变成射线。这样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比教师空洞,抽象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自主探究、感受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如: 在辨析直线、线段、射线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 3、 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过一点画直线,过两点画直线和过一点画射线能画多少条?的操作题。使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的概念。 总之,这节课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供了适合学生构建知识的学习背景,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获得了深刻的:“做数学”的体验。

5,急求语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电子表格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全册教案 四川少儿出版社小学生信息技术4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福建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福建省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1~14课教案 福建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全册教案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新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广西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学期 河北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册 河北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三册 河北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册全册 河北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全册教案 浙江摄影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浙江摄影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浙江摄影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全册教案 浙江摄影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辽师大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二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第三册信息技术教案 辽师大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辽师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辽师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重庆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五版)五年级上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选修)教案全集 北京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四册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北京版四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选修)全册教案 四川少儿出版社三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全册 小学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三册下全册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全册)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 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全)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案 湘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集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河北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全册 河北版七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河北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 粤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粤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二章教案 程序设计初步 粤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案 第三章 网页制作 粤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四章教案 简单动画制作 广州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教案 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广州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章教案 Windows XP操作系统简介 广州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三章教案 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 广州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四章教案 Excel电子表格的应用 制作模板 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备课资料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1-11课 初中信息基础教案 华师大版初中信息科技备课资料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河北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备课资料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河北版初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
语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电子表格教案

6,小学教案格式是什么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3)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三角函数式;(4)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三角恒等式;(5)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三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问题的能力;(6)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不同变形,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7)掌握恒等式证明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由圆的几何性质出发,利用三角函数线,探究同一个角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学习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三角函数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三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和证明三角恒等式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式 及 的推导及运用:(1)已知某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中的一个,求其余两个;(2)化简三角函数式;(3)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 难点: 根据角α终边所在象限求出其三角函数值;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三角恒等式.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利用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推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及 ,并灵活应用求三角函数值,化减三角函数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 教学用具:圆规、三角板、投影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与初中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样,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同角三角函数之间关系,弄清同角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实现不同函数值之间的互相转化. 【探究新知】 1. 探究:三角函数是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来定义的,你能从圆的几何性质出发,讨论一 下同一个角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吗? 如图:以正弦线 ,余弦线 和半径 三者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且 .由勾股定理由 ,因此 ,即 .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当 时,有 . 这就是说,同一个角 的正弦、余弦的平方等于1,商等于角 的正切. 2. 例题讲评 例6.已知 ,求 的值. 三者知一求二,熟练掌握. 3. 巩固练习 页第1,2,3题 4.例题讲评 例7.求证: . 通过本例题,总结证明一个三角恒等式的方法步骤. 5.巩固练习 页第4,5题 6.学习小结 (1)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的前提是“同角”,因此 , . (2)利用平方关系时,往往要开方,因此要先根据角所在象限确定符号,即要就角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讨论. 五、评价设计 (1) 作业:习题1.2A组第10,13题. (2) 熟练掌握记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试将关系式变形等,得到其他几个常用的关 系式;注意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方法与步骤.
教案基本格式: 课题 ( 写清几年级 什么学科 第几课课题 及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思想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而定) 2 知识目标(同上) 3 能力目标(同上) 教学重点 1 学会哪些知识(教材和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 2 练会那些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不易理解和难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电化教学等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具准备 字卡、图片、电脑、投影或课件或学生自制学具,根据本科而定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以旧引新 2循续渐进 探究新知 3巩固训练 掌握新知(1)基本练习(2)综合练习(3)发展性练习 4师生总结评价 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技能。 5作业 本课基本知识和有启发性的题目。 教学回顾 教师上完课,自己对本课教学的评价,肯定成功的,弥补不足,力求完美。 (以上仅供参考)

7,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word 《认识Word》电子教案 课题:《认识Word》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Word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 2、 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3、 会对Word窗口作一些简单的调整。 教学重点: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关键: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准备:硬件:多媒体电脑室 软件:Word 2000 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思路、教路、学路(含教学分析、教学方法) 本节是让学生在会用记事本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的基础上,进行Word 2000的教学,着重介绍Word 2000各个组成部分和作用。让学生知道Word 2000是一种功能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工作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 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采用“设疑—尝试—探索—讲解—归纳—构建知识”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试”、“自己做”、“自己说”。培养学生的主体品质,发展学生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的独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出示文档1(只含有文字的)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你在电脑上输入这篇文档,你会调出什么软件进行输入呢?”学生:“记事本”师:“没错,这篇只有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上学期学过的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来输入。” 2、出示文档2(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 师:“这篇文档,我们又可以用什么来输入呢?还可以用记事本输入吗?”学生:“不行” 师:“对了,对于纯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记事本输入,但像这样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的文档用记事本就输入了。那么 到底什么软件才能让我们输入这样的文档呢?这个学期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功能更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这节课我们就先认识一下Word 2000是长得怎么样的。 二、 新授 1、 启动Word2000 学生自学:看书1-2页 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1)直接启动 (2)从菜单启动 2、 认识Word 2000窗口 (1) 学生自学:看书2-3页 (2)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 (3)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2000 (4)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内容,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纺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6)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 3、 调整Word2000窗口 将页面改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窗口设回原来的样子。 (1)学生看书本调整窗口部分,并自己作一下尝试。 (2)教师引导,学生作示范。(重点讲解工具栏中的常用、格式工具的摆放) (3)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 4、 一试身手: 让学生在已调整好的窗口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校和班别。 5、 退出Word2000 师:“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学画图时,是怎样退出画图窗口的吗?现在你们有以前学过的方法,退出 Word窗口,比较一下它与画图窗口的退出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尝试练习 个别学生示范操作(注意文章的保存) 巩固与练习 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进一步熟悉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基本作用。(教师巡视并指导) 总结 以后,我们进行文字处理时,都要用到这些菜单或工具。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它们的位置和作用。以后才能更熟练地用Word来进行文字处理。 课后练习与知识扩展 1、 在家试用Word 2000输入一篇简单文档,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设置。 2、试调出Word2000中的各种工具和菜单,记下它们的位置和名称。 教学体会: 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初步认识了Word 2000,并知道它的功能比以前学的记事本强得多,认识到学会Word 2000才可以进行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工作,才能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对Word 2000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

文章TAG:电子  教案  模板  小学  电子教案模板小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