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新兵下连第一课,新兵入伍第一课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15 05:58:34
1,新兵入伍第一课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入伍后就是要完成自己从普通老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转变,训练不仅仅是军事训练还有思想上政治上的训练.
到部队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军事训练,而是内务的整理,在家时你是父母眼中的孩子,被子是他们给你叠好拆洗,你可以起床后施展“踏雪无痕”的绝顶轻功一溜烟跑的踪迹皆无,但是到部队后,你就要下一番郭靖练习“降龙十八掌”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蚂蚁啃骨头的工夫,将你的被子叠的跟豆腐块没什么两样的形状,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新兵整理内务什么方法都用上了,用凳子压,实在不行还有往上面撒水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让你抗一箱炮弹跑5公里还要困难,看到同期入伍的战友的被子像块砖,你的蓬蓬松送没有样子,自己脸上都挂不住。
开训动员后,你就在班长的带领下开始进行基础动作训练,首先是停止间的立正、稍息、跨立、向左右看齐、向左右后转、脱帽、敬礼,然后是三大步伐,齐步、正步、跑步。最累的是正步,要求是:踢腿如风,落地砸坑。再往后是步伐变换、队型变换,班队列动作等等。
随着动作训练的进行也要进行器械训练,单双杠、木马和军体拳都是要进行的科目。
当然了,不是天天都在训练场上,还要进行政治学习,你得知道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吧,要明白为谁抗枪的道理,简单的军事知识总要掌握的,法律知识也是必然要学的。
到了新兵连的后期,就要进行操枪训练了,枪是战士的第二生命,部队对枪支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不能随便就抗着出门了。平时,枪就在自己房间的枪架或者枪柜里,训练的时候才能背。
5公里越野开始是徒手,后来要进行负重。
最后要进行投弹和射击了,一般来讲,新兵射击有三发体验弹,不计成绩,后面的五发是你新兵训练后的成绩,打的好的兴高采烈,打成秃瓢无颜见人,也有将自己的子弹打到别人的靶上的,自己的成绩是鸭蛋,别人本来最多最好的成绩是50环,可报靶员却报出八九十环的成绩。可以保留一些弹壳,但是炮弹壳都是要回收的

2,杜富国和杜富佳英勇事迹观后感怎么写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2010年,当19岁的杜富国来到军营时,墙上8位全军挂像英模目光灼灼,凝望着这个青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孩提时代起,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模的名字就如雷贯耳,自己能够穿上军装,和这些英雄同在一个集体,杜富国深感荣耀。2018年9月,全军挂像英模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两人。只比杜富国大5岁的张超,让杜富国深受触动:英雄,离自己是如此近。新训结束,杜富国被分到一个英雄的边防连队。他记得新兵下连第一课,指导员组织他们参观荣誉室时,讲述了连队战斗英雄严玉忠的故事。这位在战争年代立战功、受表彰的英雄,让新兵杜富国倍感荣耀:他就是我的榜样!2015年,杜富国和战友们响应号召,来到英雄的扫雷大队。被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的三队队长蒋俊峰,参加国际维和扫雷行动的四队队长李华健,在扫雷作业中壮烈牺牲的英雄战士程俊辉……闪亮的英雄名字,成为杜富国心中的一盏明灯,点燃了一名战士的英雄梦。写观后感的具体方法如下:一、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代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二、具体谈感受是什么,读书看电影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人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三、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四、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电影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五、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3,海防官兵秉承老海岛精神打造海上堡垒
祖国的海防线上,散落着一颗颗如明珠般璀璨的岛屿。多少年来,一代代海防官兵秉承“老海岛精神”,不惧风雨,战风斗浪,将昔日荒凉的小岛打造成一座座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用热血青春守卫着祖国万里海疆。 本期《士兵面孔》,我们聚焦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的4名战士。在孤悬大海深处的小岛上,在与孤独相伴的岁月中,他们始终用坚守的姿态诉说着最深情的告白:“有我在这里,请祖国放心!” ——编 者 心中的故乡 【人物名片】马少杰,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 【人物名片】马少杰,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 老兵马少杰有两个故乡——一个在梦中,一个在脚下。他习惯将自己驻守的北隍城岛称作第二故乡。 北隍城岛地处渤海海峡“咽喉”。从海上远远望去,小岛像肃然挺立的哨兵,守卫着京津海上的东大门。威名远扬的“渤海前哨”就矗立在小岛的最高峰上。 那一年,19岁的马少杰在海上航行4个多小时后,登上了北隍城岛。上岛第一天,班长就教唱了歌曲《战士第二故乡》。马少杰喜欢这首歌的旋律,更感叹歌里战士坚守的不易,可他日夜思念的依然是远方的家乡。 岛上种着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槐树。“它们叫扎根树,”班长告诉大家,“每棵树都代表着一名上岛官兵扎根海岛、建功海防的决心。”转年春天,在这片绿荫旁,马少杰种下了属于自己的“扎根树”。 十几年过去了,马少杰的“扎根树”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十几米高的大树,他也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连队骨干。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新兵上岛,马少杰前后带领几百名战士种下了属于他们的“扎根树”。 小岛虽小,但其见证的历史在守岛官兵心里沉甸甸的——历史上,西方列强曾7次从这里入侵。那段屈辱的历史时时触动着驻岛官兵的心灵:有海无防,必遭人欺。 马少杰同岛上的其他官兵一样,把艰苦的环境当作“磨刀石”。在上岛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他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时光悄然飞逝,在守岛的第6年,妻子盼归的呼声越来越急切。为此,马少杰写信邀请她来岛上转一转。 不久后,马少杰把妻子接上岛,俩人并肩从小岛的这头走到了那端。一路上,他给妻子讲述着小岛的发展变迁和海防建设的历史。路过训练场时,马少杰语气兴奋起来:“我们天天在这里摸爬滚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坐在海边的礁石上,马少杰唱起了《战士第二故乡》,歌声伴着海浪,被海风吹向远方。妻子认真地听着,泪水涌出了眼眶。她知道,这座位于大海深处的小岛俨然已经成为丈夫心中的故乡。 妻子回去后,一封信寄上了岛:“我的脸被海风吹得有些过敏了,看来以后要多去探望你才能适应。这次上岛,我真正感受到你身上的责任,留下来吧,把岛守好……” 合上信,马少杰眼角有些湿润。他喃喃自语:“留下来,把岛守好。” 前不久,连队组织实弹射击。随着连长一声令下,官兵全副武装到达战位,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直扑目标,一击命中。 马少杰带领全班打出首发命中的好成绩。在射击训练结束后,全班并没有为此庆祝。因为对于班里即将退伍的两名战友来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实弹射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座位于渤海深处的小岛将一批批“守岛人”迎来,又送走。而每逢初见或离别,马少杰都会带着全班唱起这首歌:“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风大浪又高……” 情满“拥军船” 【人物名片】刘仰明,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2次。 【人物名片】刘仰明,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2次。 “仰明,船拐个弯就到,螺旋桨缠上渔网了,你过来看看啊!”“泰叔,放心吧,我在码头候着您!”刘仰明放下电话,急忙奔向码头。 不远处的海面上,周身涂着蓝色船漆的小木船随着海浪起伏,向着苏山岛缓缓驶来,船舷上用红漆刷着的“拥军船”三个字渐渐清晰起来。 船靠上码头,泰叔尝试着调整船身,但渔网越缠越紧。此时,身着潜水服的刘仰明,把一端绑在船身的长绳系在腰间,潜水镜后的眼睛露出笑意:“泰叔,您休息一会儿,交给我吧!” 刘仰明深深吸了一口气,跃入海中。很快,他的手指便触摸到螺旋桨叶片上缠着的渔网。他颈肩用力顶着船底,左手扯住渔网,右手挥动刀具。 码头波浪起伏,泰叔焦急地叩响船舷,可水下没有回应。在下水后接近两分钟时,刘仰明踢动双脚,浮出水面。他一手扒着船舷,一手高高举起割断的渔网,大口喘着气:“泰叔,启动发动机试试。” 一阵先慢后快的发动机轰鸣声响起,螺旋桨运转正常。“抓紧我的手!”刘仰明用力攥紧泰叔粗糙的手,攀上船舷。 就在攥住泰叔手的瞬间,他恍惚记起15年前,自己就是拉着泰叔的手跃上“拥军船”的。 乘坐“拥军船”上岛,是连队迎接新兵的传统仪式。“抓紧我的手!”码头上,泰叔对着胸戴大红花的刘仰明伸出温暖的大手。他迟疑着,伸手握住,跨过脚下的浪涌,坐进船舱的小板凳上。 小岛远离大陆,抬头望天,低头看海,刚上岛的刘仰明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那段时间,刘仰明掰着指头期盼着,就盼着码头上响起短促的喇叭声,那意味着泰叔送来了家信。 刘仰明收到第一封家信时,泰叔搂着他的肩,笑着安慰道:“新兵都会想家,有什么心事也可以跟泰叔讲。”如父亲一般的关爱,让刘仰明眼泪直打转。 追溯“拥军船”的历史,还要从1960年3月说起。当时,山东荣成人和镇院夼村两位村民出海返航途中遭遇大雾和强海流,在苏山岛附近海域迷航。就在二人体力快要耗尽时,岛上巡逻的战士听见呼救声,便站在岛崖边使劲敲着锣鼓为之指引航向,渔船因此成功脱险。 一次援救,牵起一段情谊。从那时起,院夼村“拥军船”就开始义务为驻岛部队运送物资、接送官兵及家属,用62年的坚守,开辟了一条在海图上找不到的特殊航线。 刘仰明上岛时,是“拥军船”航行的第45年,泰叔是第5任船长。因为入伍前学过汽车驾驶和维修,刘仰明在连队很快成为技术能手。每当“拥军船”出了故障,泰叔都找他来修。渐渐地,刘仰明自告奋勇地当上“拥军船”船副。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院夼村又配置了一艘白色交通艇作为“拥军船”,渔民王行国担任第6任“拥军船”船长。如今,两艘“拥军船”共同“服役”,为驻苏山岛官兵带来更多便利。去年“拥军船”船长集体获评第三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泰叔和王行国作为船长代表上台领奖,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刘仰明也感到由衷的自豪。 士兵的荣光 【人物名片】史邓雨,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二级上士,荣立三等功2次。 【人物名片】史邓雨,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二级上士,荣立三等功2次。 凌晨2点,史邓雨走上哨位。 海风呼啦啦地吹,卷起海浪击打着礁石,腥咸的气息扑面而来。因为前期备战比武导致韧带受伤,3个月过去了,他的膝盖还是隐隐作痛。 史邓雨挺了挺腰背,把自己牢牢“钉”在哨位上,目不转睛地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思绪穿过潮湿的海雾,回到新兵下连的那一天。 船舱门缓缓打开,史邓雨第一次踏上大竹山岛。他环视着阴沉沉的天和光秃秃的小岛,心里不禁有些打鼓。 穿过荒凉的码头,踩着碎石小路走进宿舍,史邓雨还未安顿好行李,便被班长的话吓了一跳。“岛上没有淡水,要注意节约,运水船两周才来一趟。”战友们面面相觑,略显凝重的气氛在宿舍蔓延开来。 在岛上转了一圈后,史邓雨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细节。岛上有一堵“励志墙”,由上百块刻满文字的石头砌成,石头上刻着“人脱一层皮,岛披一层钢”“矢志不移海岛魂,与时俱进竹山人”等铮铮誓言。山坡上还有几块面积很小的菜地,班长说菜地名叫“巴掌田”,皆是“老海岛”当年一锹一镐垦出。 “竹山男儿多壮志,战天斗地我为先。”起初,对班长的这句话,史邓雨并没有很深的感触。直至他经历了大风停航、抡起钢钎大锤自建营房、耕耘“巴掌田”收获了果实,才深深理解。一年多的守岛生活,承载了几多艰辛,战友们却总是笑着面对。史邓雨也逐渐明白了班长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绝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代代守岛官兵扎根海岛、建功立业的真实写照。 伴随着对“老海岛精神”的深刻体悟,史邓雨也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尖兵。 2016年,单位组织雷达集训比武。在雷达捕捉目标课目中,史邓雨凭借着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创新出一套自动与手动相配合的操作方法,一举夺得比武冠军。当年,他荣立三等功。 2017年,史邓雨成为连队响当当的班长。他带的兵有三人走上骨干岗位,两人在考核比武中取得名次。到年底时,班级荣立集体三等功。 2019年,史邓雨参加上级比武,辗转四地,以让院校专家竖起大拇指的成绩取得雷达班组第一、总评第一。他也因此再次荣立三等功。 旅里组织的事迹报告会上,史邓雨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报告会后,史邓雨成了“身边的榜样”。有新兵在与他聊天时说,要以他为榜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海防战士。 那一刻,被年轻战友们团团围住的史邓雨,真切地感受到一份属于士兵的荣光。这份荣光,来自于他扎根海岛日复一日的坚守,更是他践行“老海岛精神”的最好证明。 大海、孤岛、灯塔、礁石、巨浪……此刻,海风又起,史邓雨握紧钢枪,目光坚毅,在海风中昂然挺立。 建功刘公岛 【人物名片】王建军,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 【人物名片】王建军,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 红日西垂,锦霞接天,整个刘公岛都沐浴在橘红色的光芒中。倏忽间,一阵整齐的口号声划破了小岛的寂静。一级上士王建军和他身后的队伍,正沿着岛与海的分界,勾勒出一段迷彩线条。 这支队伍很快就穿越海滩,来到山上绿荫掩映的小道。忠魂碑、甲午战争纪念馆、古炮台依次跃然于视线。紧紧盯着环岛跑的终点——正旗山顶锈迹斑驳的古炮台,王建军运足底气,叫响口号,惊飞一片休憩的海鸥。队伍陡然加速,随即迷彩身影一个接一个地冲过古炮台。 刘公岛,不仅仅是座岛。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标。“当年北洋水师官兵的喊杀声,似乎被海风裹挟着穿过百年时光,吹到我的耳畔。”守岛的这些年里,王建军无数次凝望这座蓄满剧痛的遗址,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这身军装的分量,“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代人手里,我们就要奋力跑好这一程!” 脚下的军旅路,是责任、是使命、是坚守。入伍第2年,王建军作为重机枪手,代表连队参加团里的技能考核,与精武尖兵同台比拼。几轮比试下来,他摘下重机枪射击项目的金牌。 也是在那一年,他被推荐去兄弟单位带教。教员队伍中,他的义务兵肩章格外引人注目。两年后,王建军如愿站在毛主席赠予连队的“红心向阳树”下,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2017年,王建军从一名重机枪手转岗为一名防空兵。这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一时间,他感到了失落和迷茫,但连队代代相传的口号一次次在心头翻涌——“这里有我,屈辱不会再现!” 随后的日子,王建军捧着新大纲反复研读,与战友们一同摸索前进。在单位组织的防空专业比武中,他连续3年夺得第一。 站在刘公岛的古炮台上,王建军时常感觉有隆隆的炮声从远方传来,透过耳膜,直抵心坎。 经历过甲午国殇的“剜心之痛”,见证了民族独立的奋起抗争,国家安全的警示之钟始终回响在刘公岛上。全国首个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基地在刘公岛建成后,王建军主动报名并成为一名国防知识讲解员。 在岛上,新兵下连的第一课,便是听王建军讲述甲午战争的历史。“黄岛炮台国帜三易、北洋舰队阖船俱没、腐朽政府丧权辱国……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悲痛而又深沉的讲述仿佛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王建军注意到,台下很多年轻战士的眼睛里都泛起了泪光。“知耻而后勇,过去有多悲壮,未来就有多光亮。” 百年海风吹散了甲午硝烟,岁月仍被坚守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每一个黄昏,王建军和战友们依然会绕着这座不大的岛屿奔跑。他们的身影让人想起《七子之歌·威海卫》中唱的:“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文章TAG:
上好新兵下连第一课好新 新兵 第一
大家都在看
-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课堂小结,中学化学知识点
2022-12-14
-
中庸 节选 教案,中庸:喜怒哀乐不表,都表中段
2023-01-01
-
幼儿园数学超市理货员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6我收集的文章
2023-01-27
-
社会绘本好朋友教案,友情绘本让孩子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乐趣
2023-02-02
-
洗涤用品不能吃教案,随便吃东西危害多!这些东西不要乱来
2023-02-07
-
小班手工教案轻黏土《彩虹》,彩虹糖教案教材
2023-02-08
-
中班活动教案 中国结,幼儿园中国结知多少?学一学(一)
2023-02-13
-
消灭大蚊子科常教案,幼儿园音乐节拍蚊子教案一文看懂
2023-02-25
-
学前班数学加法应用题教案,加减法应用题讲两个数练一练字
2023-02-26
-
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教案,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1设计意图
2022-12-31
-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母鸭带小鸭,幼儿园小班教案怎么写
2023-01-21
-
幼儿园寓言拔苗助长教案,拔苗助长不是好的而是害了它
2023-01-26
-
语文教案 月光启蒙,语文课本第十八课-3启蒙有何不同?
2023-01-30
-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第一集
2023-02-06
-
小班幼儿园活动公开课教案,幼儿园小班主题精品课程教案
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