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寻找一张心理学幻灯片图

正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把这幅图片所蕴含的心理学原理也一并找来,作个说明,希望楼主能够满意! 这是一张普通心理学里面的经典教学用图片。利用的是知觉的选择性原理。 所谓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刺激并不都发生反应,而只选择其中的少数刺激作进一步加工的能力。它是人类知觉的基本特性。由于知觉选择性,人能集中注意少数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而排除次要的刺激干扰。简单地说,就是人在知觉物体时,是有选择性的知觉。 在这幅图片上,可以看到少女和老妇人,但是却是利用的不同方面。如果是要看到少女,则把该图看成是少女的背面图,少女只露出侧脸的轮廓,而看不出具体的五官;如果要看成是老妇人,则该老妇人是一个标准的侧脸图,有具体五官,其中,在少女图中被看成是侧脸轮廓的部分,在老妇人图中是作为老妇人的“鼻子”存在的。

寻找一张心理学幻灯片图

2,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有哪些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今天的父母已经倾尽所有来爱孩子、照顾孩子。但孩子们由于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养成了对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为了培养幼儿从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设计了本活动《爸爸妈妈,我爱你》。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乐情感。  3、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故事《快乐地家》,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感恩的心(歌曲)课件。  2、爱心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活动。  (一)欣赏故事《快乐的家》。  提问:  1、小兔乐乐有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听乐乐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2、乐乐说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那你们爱爸爸、妈妈吗?  (二)小结:  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是怎样爱的?  二、倾听书信,爸爸妈妈对小朋友的爱。  (一)读爸爸妈妈的来信《宝贝,你长大了》  1、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2、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二)欣赏"爱的相册"1、请每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  2、相册可以留下我们的爱。  (三)听录音《亲爱的孩子,我爱你》  总结: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天天为我们忙碌着,的确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  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一)欣赏课件并提问:  1、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二)"悄悄话"爱心卡。  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说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有哪些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偷拿说谎虐待动物吮手指遗尿症多

尿床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影响很大,最好及时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恢复,以下是家长辅助治疗的小方法:1,禁喝饮料、酸奶,橙汁果汁,核桃露,杏仁露,奶茶,禁吃西瓜等。晚饭后让孩子少喝水,不要吃水果,不喝奶,不吃零食。2、睡觉前让孩子自主排空膀胱尿液,睡觉前不要做剧烈运动,消耗孩子体力。3、 物质奖励法:当孩子不用叫晚上不尿床时,可以给于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让孩子自己做记号,比如用一张纸画好表格做上标记,让孩子填写,用来增加孩子的信心,但不能给于孩子压力,不然会适得其反。4.让孩子自己换床单或铺床:鼓励孩子自己更换床单,这不仅让孩子有责任感,同时也会避免让家庭成员知道后的尴尬。5. 做膀胱撑大锻炼:让孩子在白天逐渐延长两次排尿之间间隔时间。有尿后有意识的多憋一会尿(但不要长时间憋尿),以使膀胱慢慢撑大。这种训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监督实施。6.闹钟提醒法:根据患者尿床时间定上表铃,到时及时叫醒患者,根据尿量多少,逐渐向后推迟时间,直至早晨起床,不再提醒,不在尿床为止。7.小便中断疗法:每次小便时要尿一点停一下接着再尿,锻炼一下大脑对小便的控制能力。河北省石家庄脑系医院遗尿科随医生希望你试试上述方法,估计就会明显减轻了。
1)遗尿与神经调节系统——即大脑皮层、脑干及脊髓初级排尿中枢与支配膀胱、尿道的阴神经、腹神经、盆神经、骶神经等。由于大脑、脑干的功能发育延迟,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弱或脊髓及各神经传导通路障碍等,致膀胱及尿道控制失约而遗尿。 (2)遗尿与膀胱——因膀胱功能发育延迟,不能安全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现储尿期的无抑制性收缩,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顺应性差;膀胱充盈期和收缩期感知能力不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低于睡眠觉醒阈值;膀胱压力感受器功能异常,不能提供预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 (3)遗尿与尿道——尿道的关闭功能不全,即不稳定尿道引起遗尿;尿道畸形如先天性狭窄等
学前心理学书上很多这方面的资料,用这本书写论文很快就写完了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偷拿说谎虐待动物吮手指遗尿症多

4,心里健康教育甜甜的糖果

希望可以帮到你!糖果是孩子们生活当中常见的、爱吃的食品。它甜甜的味道,鲜艳的包装,亮丽的色彩,都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甜甜的糖果对于幼儿来说有着很大的诱惑力,而且活动的取材贴近小班的生活。有一个专家曾经说过:“教育来源于生活。”所以,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我利用孩子们爱吃的糖果作为教学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甜甜的糖果》。《甜甜的糖果》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在活动中,我所提供的教具室孩子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材料,幼儿不会感到很陌生,并且非常的喜欢。 二、在整个主题活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游戏化、情景化的语言、动作来引导幼儿,活动组织采用拟人化的教学手法,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中,我将游戏贯穿其中,同时融入语言、手工、数学、社会等领域的内容,体现了活动的综合性。 三、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处处有意识的渗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这种让孩子在说说、玩玩中感悟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活动形式很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四、在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建构和谐、平等的师幼互动,所以在活动中幼儿们的兴趣比较浓厚,自始至终都比较的投入,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直到活动的结束,幼儿的兴趣都比较高。《甜甜的糖果》在实施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地方: 一、活动设计的内容比较多,在时间上把握的不够准确,真个活动开展了35分钟左右,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时间太过长了。 二、因为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幼儿要给没有拿到四颗糖果的小白兔补齐,并把补齐后的小白兔送回家去,这一个操作的环节和第二个环节——来松鼠家做客有点相似,也因此显示出了我子啊活动的设计上考虑的不是很仔细,其实可以把这两个环节设计为一个环节,这样做既节约了时间,有可以避免出现相似的操作活动。 三、我在请幼儿分享糖果的时候,没有提清楚要求,表达的不是很直接、清楚,使孩子们搞不清楚状况,不知道要拿几颗,从而导致在这个环节上又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四、有一个环节是“下糖果雨”,于是我就把孩子们带来的糖果放到筐里,然后就直接洒在地上,孩子们就开始在地上抢糖果。事后自己想想也害怕,幸亏没有出现什么状况,下次再实施活动前就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甜甜的糖果》的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收获、有吸收,从中折射出了自己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与欠佳,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实践!

5,如何帮助幼儿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主题:学习要得法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懂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1、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寻找能够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案例。 【活动步骤】 一、课程导入 情境设置:小明的自述。 讨论:小明在学习上存在哪些问题?引出学习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习惯好方法好可以事半功倍。(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二、引入主题 1、学习方法自测,一共25题:你实际上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5分,比较符合的记4分,很难回答的记3分,较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很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1分。 (总分在100分以上表明学习方法好,86~100分算较好,65~85分为一般,51~65分为较差,50分及50分以下属很差) 2、分享方法: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3、教师总结: (1)做好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计划,安排每天要做的事情,包括学习,娱乐,休闲,锻炼等 安排时候遵循以下原则: ① 学习目标:即陈述近期目标或远期目标,学习目标要恰当、明确、具体。恰当,是指合乎学生自身能力;明确,是指不要含糊其持,笼而统之;具体,是指将目标细化。 ② 学习内容:包括学习科目和学习手段。 ③ 时间安排: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一种管理,又称为时间管理,尤其是课余时间安排更为重要。时间安排要做到全面、合理、高效。安排还要有轻重缓急和各个项目的时间 (2)预习 预习: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回忆、巩固有关的原理知识、概念;找到新教材的重点和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用各种符号标在书上;尝试做预习笔记 (3)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认真及时的完成家庭作业;认真及时的做好错题集; 多思多问。 (4)复习:复习须及时、须思考、须多样,更需反复。 三、总结: 在所有这些方法之上 ,还有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思索。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的注意力 [使用年级]初三段 [活动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注意力的特点,并体会注意力的重要性。学会根据注意力的特点,有意识地训练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水平。[活动准备] 注意力自测题、小故事[活动设计]暖身小活动:播放音乐《童年》,请全班同学跟着一起唱。导入:由学生的“没注意”,自然引出本节课活动的主题。(三)注意力小测验:分发注意力自测题。完成后教师对结果进行解释说明,并向部分学生了解其得分。注意力理论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1、请学生思考,注意力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他们的影响。2、指出注意力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并展示图片,让学生体验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区别。教师:从刚才的看图游戏中,同学们有什么感悟呢?请学生联系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思考有意识主动学习与被动接受知识的差别。注意力在生活中运用的拓展1、游戏:边听故事边做简单的四则运算。2、教师: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有什么体会吗?学生讨论。3、再一次思考“一心可以两用”吗?设计意图1、通过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一心不能两用”。2、用注意力的理论知识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做事的时候仍提倡“一心一意”4、思考如何合理分配我们的注意?5、介绍集中注意的方法。(1)保证良好的睡眠;(2)做些放松训练;(3)将要注意的事物转化为感兴趣的;(4)明确注意目标;(5)做事情时,尽量做到“一心一意”;(6)排除外界干扰;注意力的训练方法(1)倒读法:(2)视物法:(3)曲线跟踪法:(4)辨别法:(5)数数法——可以倒数数字,(6)听音法

6,幼儿心理教育

给你看篇文章《任性的孩子如何引导》,是心理咨询专家韩美龄写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多年心理咨询,经常碰到家长问这个问题。现举两个例子,以飨各位家长。 一、张先生问:我家孩子十一岁,与人争论问题时,从不相让,有时明知错了,口里还硬说绝对没错。平时看问题也很绝对,一好百好,一坏百差,以偏概全,脑筋从不转弯。我该如何帮他矫正过来呢? 二、田女士问:我家小儿六岁,平时很乖巧的,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用偏激的方法来处理。比如:饭后不许他再吃很甜、热量高的点心,他也听话的不吃了,但他会小声说:把它弄到地上踩扁。如果我们不及时禁止的话,他真的会用脚踩扁!再比如:对他的某些行为严厉禁止后,他就会把一些指甲刀、电池等小东西丢到垃圾桶里。今天早上,他手里拿的面包掉了一片在地上,要拣起来,我说脏了不许捡。他也没说什么,但把手里的面包片紧紧的捏成了一个小面团。我希望他是一个开朗大度的人,这些小事情希望他不要放在心上。不知我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好方法。 田先生的孩子明知自己错了,口里还硬说没错。田女士的儿子将东西踩坏。其实,很多时候,小孩子的偏激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因为偏激的本质是不能一下子接受现实的结果。针对那些自己不愿接受的事情,就自然会有些偏激的情绪反应,有时甚至是一种攻击行为。这是儿童情感调节能力不成熟的原因造成的,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迫切需要改变的是家长教育引导孩子的方式。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绝对是应该的,否则不是培养小霸王吗?但一定要有一些心理上的缓冲措施,不能太突然。对于孩子偶尔的偏激行为,要学会淡化,不要太紧张。这些偏激的行为、言语表现都不过是孩子在寻找表达不满的契机而已。而至于孩子不满的是什么,则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可能是平时对他的关注过少,控制过多,让他感觉不到自由;也可能是孩子的一些正当的思想观点或要求没有得到认同与满足等。 对于孩子的偏激,我们要因时因势地教育,千万别以偏激治偏激,切忌不要对孩子动怒,否则会适得其反。跟他好好的谈一谈.象朋友一样地去沟通,而不是以老师/长辈的身份去管教,试着理解他,站在他的角度上理解他,然后再顺着他的思路引导他回到正常的范围内。 矫正孩子的偏激缺陷,从我多年的咨询经验里总结出来以下几点,家长朋友们可以入手试试: ●丰富知识经验 孩子由于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看问题就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帮助孩子拓宽兴趣范围,多方面接触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思维方法。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或者讨论、商量等方式,向孩子传输正确思维的意识,知道对事物要全面、客观、灵活地看待和分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平时还可引导孩子勤于思考,经常想一想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符合实际,逐渐学会“三思而后行”。 ●加强意志力的锻炼 如:提出要求,使孩子明确各种行为的主要目标,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逐步磨炼意志;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在严寒酷暑中经受磨炼,培养勇敢、顽强、坚韧、果断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地增强自控能力。 ●教给孩子自我控制方法 1、理智。教孩子平时要以理办事,以理服人,以便能头脑冷静,自觉地克服偏激情绪。 2、让人。青少年都很好强,得理不让人,无理也辩三分。教育孩子与人争论时,做到理直、心平、气和地讲话,不逞强。 3、技巧。教孩子学会掌握一些控制情绪的技巧、方法,比如:深呼吸,转个话题等。
你应该去“当啷123幼儿图书网”去看看,里面好多教育孩子的书。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不错。“当啷123幼儿图书网”是全国最大的幼儿图书网站。去看看吧,总有适合您的。
你带未他玩玩

7,哪有幼儿大班健康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教案

一、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 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和生气是人的两种情绪,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过度的生气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幼儿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心、快乐。 本活动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很不稳当,容易冲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活动的,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5343434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 1、卡片联想。 (1) 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 (2) 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 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二、活动内容:心理健康——让自己高兴 (大班)设计意图:喜、怒、哀、乐之情人皆有之,但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愉快的情绪既来自于成人的关怀呵护,更取决于幼儿自身的主观体验。在教育中,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并采取多种方排解已经出现的消极情绪,为快乐的人生奠定基础。活动目标: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动准备:4个木偶、一个开心枕重、难点分析: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活动过程:一:感受快乐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二、开心与烦恼1、 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2、 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3、 除了开心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开心的事?4、 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5、 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三、化解不开心1、 生气商店:谁知道什么是消气商店?2、 我们来看看谁来消气商店了?3、 依次出示小动物,请幼儿帮他们想办法!4、 你觉得消气商店好吗?为什么?5、 如果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办法让自己消气呢?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快乐起来。四、让自己开心1、 介绍开心枕。2、 传递开心,让每个幼儿和“开心枕”抱一抱,亲一亲。3、 说一说抱着“开心枕”有什么感觉?4、 把开心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开心的滋味。

文章TAG:幼儿  幼儿心理  心理  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图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