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在网页用a4纸打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用IE浏览器打开相关网页;2、右键-打印预览,然后调整边距、版式;3、确定打印。
搜一下:怎么在网页用a4纸打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怎么在网页用a4纸打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电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简答题 早期阅读活动和看图讲述活动的区别

不明白啊 = =!
语言的产生有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感知系统包括能听懂话和能看懂文字图形(阅读和识图),运动系统就是说话。所以,区分你所述的三个概念,毫无意义。

电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简答题 早期阅读活动和看图讲述活动的区别

3,2005年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http://www.zikao.sh.cn/zkst/2192_2.html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http://www.zikao.sh.cn/zkst/2192_2.html 这上面应该是你需要的

2005年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一、示范模仿法。 1、教师的示范言语一定要规范到位。 2、教师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 3、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显性示范“和”隐性示范“的手段。 4、教师要积极观察儿童的语言表现,妥善地运用强化原则。 二、视、听、讲、做结合法。 三、游戏法 四、表演法 五、练习法 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 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语言不是自发产生的。2、语言符号系统具有地域的、民族的、阶层的差异性。 二、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三、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结构定位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 1、学说普通话 2、谈话 3、讲述 4、早期阅读 5、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 1、日常生活 2、人际交往 3、游戏活动 4、学习活动。

5,简述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语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幼儿园语言教学小学化。有些教师模仿小学语文的授课方式,对幼儿进行“语文教学”,有的甚至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材料提前到幼儿园大班使用。2、在语言教育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的口语表达。还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幼儿识字方面。另外在口语表达方面也只注意到简单的对话与重要或模仿,体现不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3、在语言教育中体现不出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无一定计划与目标,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不去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教的研究新成果。4、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只知在语言课中进行语言教育,不知在其它学科与活动中进行语言教育,不懂得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其它方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和语言本身的综合性和通用性特性。5、在语言教育中缺乏创造性因素。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只能按预先的备课方案展开一节语言课,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转化为课的内容。至于从备课到讲课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因素,则更少。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6,论述并举例说明确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7,为什么说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承担着文化启蒙的重任

一、幼儿园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基本任务: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培养儿童正确说普通话;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习惯,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积极引导与提高儿童倾听和欣赏幼儿学作品的能力;引发幼儿对阅读与书写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幼儿入学后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作用 (1)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 (2)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兴趣的提高。三、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2、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3、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4、语言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对象。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1、文化功能。(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具有延续文化的功能。(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承担着文化启蒙的重任。2、社会功能(1)语言教育直接介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2)语言教育在未来社会高新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语言教育成为新世纪现代社会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3、发展功能:(1)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2)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3)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五、儿童语言习得相关理论 观点:有关儿童语言学习与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都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促进儿童语方能力的发展。1、儿童语言习得四假说(1)刺激——反应论。(2)生物——天赋论。(3)认知论。(4)功能论。2、儿童语言习得过程论 加拿大语言学家麦基(W·F2Mackey)说过,学说话被认为是人类所习得的最困难的技能,虽然人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就已经设法学习说话,但是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使我们的语言达到成人的语言水平经历了一个语言发展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单向话语阶段、双向话语阶段、实向句阶段和成人句阶段。3、儿童语言习得途径论 (1)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成功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语言习得。(2)斯万(Swain)的输出假设:认为:只有当学习者确保他们的语言输出可以被理解时,才有助于语言的习得,由此能否给幼儿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是能否让幼儿真正习得语言的关键。

文章TAG:学前  学前儿童  儿童  语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考作业1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