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法教案

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2、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一、 自主学习1、笔算下列各题85+47= 29+36=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第18页例2的统计表,并填一填: 爬行类有( )种,两栖类有( )种,你们先估一估,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多少种? 376≈( ) 284 ≈( ) 376+284≈ ( )3、进行计算 376+284= 376 +284 —————4、填一填:计算376+284时,先算个位( )+( )=( )得数满十向( )位进一再算十位 ( )+( )=( )得数满十向( )位进一再算十位( )+( )=( )笔算时要( )对齐,从( )位算起。5、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 )再( )2、完成教材练习五的第1、2题。三、达标测试|1、 做一做: 165 509 +398 +876 ———— ————2、 下面各题计算有错误吗?说说错在哪里?135 427 162 +69 +543 +959———— ———— ———— 825 960 10113、笔算986+114你是怎样算的?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四、思维拓展 教材第21页的第9、10题。
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三年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法教案

2,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能通过吗 教案

课题 能通过吗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人民币的单位及温度的单位.2.能对长度单位等作初步估计.3.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对长度单位等作估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答:(1)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2)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2、让学生量一量黑板的长度.3、老师拿出一把米尺,学生量,学生发现认识到量黑板等长的物体的长度时,用长的尺子比较方便.直接说出:我们把这把尺子的长度叫做米尺.4、让学生小组观察认识认识米尺.观察米尺上有什么?总结:米尺上也有刻度线、米尺上也有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的间隔都是一样的、还是和学生尺子一样把零刻度线作为起点.揭示:我们把这统一把尺子的长度叫做一米,长度是一米的尺子叫做米尺.5、教学生认识温度计.二、一米到底有多长呢?教 学 过 程说说两手间相距的长度大约是多少.(2)说说1米大约有几枝铅笔长、有几本数学书的长.(3)用米尺比身高,1米到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4)用米尺量量课桌长的一边,看比1米长还是比1米短.说明:课桌长的一边接近1米.你还能说出大约长1米的物体吗?学生讨论生活中大约是一米的长度的物体.三、出示教册图示,提问卡车能不能通过呢?1、说说3.25米和3.5米有多高呢?2、指名字举例,让学生感受长度.3、教师指导完成讨论.3、拓展、活动
课题 能通过吗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人民币的单位及温度的单位。2.能对长度单位等作初步估计。3.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对长度单位等作估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答:(1)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2)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2、让学生量一量黑板的长度。3、老师拿出一把米尺,学生量,学生发现认识到量黑板等长的物体的长度时,用长的尺子比较方便。直接说出:我们把这把尺子的长度叫做米尺。 4、让学生小组观察认识认识米尺。观察米尺上有什么?总结:米尺上也有刻度线、米尺上也有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的间隔都是一样的、还是和学生尺子一样把零刻度线作为起点。揭示:我们把这统一把尺子的长度叫做一米,长度是一米的尺子叫做米尺。5、教学生认识温度计。二、一米到底有多长呢? 教 学 过 程说说两手间相距的长度大约是多少。(2)说说1米大约有几枝铅笔长、有几本数学书的长。(3)用米尺比身高,1米到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4)用米尺量量课桌长的一边,看比1米长还是比1米短。说明:课桌长的一边接近1米。你还能说出大约长1米的物体吗?学生讨论生活中大约是一米的长度的物体。三、出示教册图示,提问卡车能不能通过呢?1、说说3.25米和3.5米有多高呢?2、指名字举例,让学生感受长度。3、教师指导完成讨论。3、拓展、活动在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我们除了可以用米尺量,还可用软尺和卷尺等。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四、巩固练习。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利用课余时间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实践一下。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能通过吗 教案

3,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小树有多少棵课件及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我们种的小树有哪些数学知识。 2、观察图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1、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引出:20×3=2、讨论算法。20+20+20=60 2×3=6,20×3=60·····3、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4、全班交流。①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②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③可以先不看20后面的“0”,因为2×3=6,乘完后再在6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④20×3 =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60”表示有60棵小树。思考:大家觉得三种方法哪种最简便呢?三、基础练习,应用新知。1、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自己解决。2、寻找规律,总结方法。 8×4 6×7 80×4 6×70 800×4 6×700上面这组算式,有哪些规律?(让学生找相同与不同)通过前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怎样计算简便?概括方法: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可以将题目先看成表内乘法去计算(数对数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三、拓展练习,应用新知。1.算一算。70×2 40×3 50×4 60×7 30×540×5 70×6 80×4 60×9 30×82.填一填,比一比谁最棒!60+60+60+60+60 =□×□ 40+40+40+40+40+40 =□×□ 80×4 =□+□+□+□70×5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2、课本第3页的第2题。
小树有多少棵 小学数学 北师大201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而且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应用,可以自主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稍作点播,学生即可得出结论。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算法的多样性,积累更多的直接经验,逐步提高计算技能。  难点:用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进一步加深对规律的体会和对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那天是植树节吗?  生:回答问题。  师:那你们知道除了春季还有什么季节可以植树造林呢?老师告诉你们,是秋季。今天让我们跟淘气和笑笑一起去植树吧!  师:认真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生:回答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回答问题。活动2【讲授】传授新知  师:我们先来解决这个3捆有多少棵小树的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找几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和同学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汇报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方法,引导同学明白3捆就是3个20,可以列式为20× 3。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20× 3的结果为60。因为在求有多少棵,所以60的单位是棵。  3.学生们比较算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引导学生明白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最简单最便捷的运算方法。  师追问:4捆、5捆呢?  生:口头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并能说出依据。  师:捆好的小树我们就要运输了!谁来解决这个3车可以运走多少棵的问题?  生:解决问题。活动3【活动】知识迁移,探索规律  口算小练习  8×4    6×7  80×4    6×70  800×4  6×700  生:计算每组算式的结果,仿照每组算式再试着写一组。  师:你发现每组算式有什么规律呢?试着说一说,并把你发现的规律应用到计算中去。活动4【练习】拓展练习,归纳总结  1.练一练1-4题  2.找同学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活动5【活动】归纳总结  小组讨论,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并汇报。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小树有多少棵课件及及教学设计


文章TAG:三年  三年级  年级  上册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