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100种体育游戏名称

1、废墟寻宝 2、躲猫猫 3、丢手帕 4、钓鱼游戏 5、纸箱寻宝 6、小小绘画家 7、丢纸球 8、小侦探 9、火眼金睛 10、鱼尾配对游戏 11、鸵鸟游戏 12、数字游戏 13、记忆大考验 14、魔鬼入侵 15、问候游戏 16、找朋友 17、大野狼 18、小手舔舔 19、对对碰 20、猜卡片 21、打击魔鬼 22、环游世界 23、萝卜蹲 24、支持前线 25、抢椅子 26、肢体字母 27、套圈圈 28、炸弹字卡 29、打不死的苍蝇 30、捉迷藏 31、投篮游戏 32、盖房子 33、扫雷 34、向前冲 35、食人鲨 36、睡怪 37、跳跳卡 38、老虎抓人 39、踢球游戏 40、五体投地 41、是非椅 42、站得稳 43、烫手山芋 44、“谁”不见了 ?45、反应游戏 46、拍拍手 47、开火车 48、捞鱼 49、背靠背 50、角力赛 51、换位置 52、雷电游戏 53、擦字游戏 54、运输队 55、掉牙齿 56、摘苹果 57、彩色球 58、猫捉老鼠 59、甜蜜的家 60、青蛙过河 61、卡片接力赛 62、点鞭炮 63、记忆纸袋 64、蒙眼侠 65、射击游戏 66、冰山一角 67、顺风耳 68、锤子剪刀布 69、转转乐 70、请你跟我这样做 71、扭一扭 72、我说你做 73、找搭档 74、井字游戏 75、向左看向右看 76、高人矮人 77、向左走向右走 78、旋转木马 79、急冻人 80、回头望 81、寻找巧合 82、垂直打击 83、保龄球 84、纸飞机 85、弹弹弹 86、幸运椅子 87、大风吹 88、敲敲打打 89、士兵听命 90、传卡片 91、顶卡片 92、占地为营 93、小木马 94、伦敦大桥 95、melody说 96、煽风点火 97、捉尾巴 98、收衣服 99、一首简单的歌 100、掌中宝

幼儿园100种体育游戏名称

2,幼儿园100种体育游戏名称

幼儿园体育游戏名称如下:游戏1:蹲蹲孵小鸡。游戏玩法:参加者站成一个圆圈,两手握拳伸向前方,一个幼儿自左往右挨着每一个幼儿一边指点,一边说:“蹲蹲孵小鸡,捉不牢就要飞”。“飞”字落在哪个幼儿身上,哪个幼儿就做抓小鸡的人,其余幼儿做小鸡,在规定场地内自由的飞、跑。这时抓鸡的人就可以去抓。游戏规则:当小鸡蹲下时,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只后,计算一下被抓的人数(小鸡数),游戏可重新开始。游戏2:贴烧饼。游戏目标:1、培养幼儿的追逐能力;2、培养幼儿的游戏兴趣。游戏玩法:幼儿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游戏规则: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注意事项:注意在追逐中的安全问题。游戏3:炒豆豆。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合作能力。游戏玩法: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儿歌: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头。游戏规则:当儿歌念完时,才能翻跟头。游戏4:结冰。游戏目的:1、练习追逐跑,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2、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游戏玩法: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动作练习,并听老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 老师说:“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可以两人或三人拥抱)老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游戏规则:结冰的时候要求幼儿抱在一起不乱动,不可以随意自由走动。游戏建议:根据游戏人数的多少选择场地,避免发生碰撞。游戏5:木头人。游戏目的:1、训练幼儿的灵敏性和平衡能力;2、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游戏玩法: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先动者为失败者。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习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失败者。游戏6:红格子、绿格子。游戏准备:塑料方块垫红、绿、蓝各若干。游戏玩法:1、方块垫间隔并插好。2、幼儿听口令从原地跳入指定的格子,如口令—红格子,则跳入红格子;如口令—绿格子,就从原地跳入绿格子。3、两名幼儿轮流跳或喊口令,不按口令跳者为输。游戏提示:帮助幼儿认识颜色,培养双脚并跳能力。游戏7:跳房子。游戏目的:锻炼腿部肌肉及跳跃能力。游戏准备:地上画一些格子和一串珠子儿。游戏玩法:按格子里的数字顺序跳格子,珠子落在线上和线外就罚出场。游戏8:“孵小鸡”。游戏玩法:游戏者中选一人当“鸡妈妈”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几个“蛋”(可放石头代替),表示“鸡妈妈”正在“孵蛋”。其余游戏者做“耗子”,“耗子“在”鸡妈妈“身边钻来钻去,伺机取“蛋”。“鸡妈妈”可以自由转动保护身体下面的“鸡蛋”,但不能离开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时,“鸡妈妈”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许再取“蛋”。游戏可玩到“鸡蛋”取完为止。游戏9:躲球。游戏规则:把皮球高高地抛上高空后让球自由下落,当皮球在地上蹦3下后,大家互相推,以让球碰到别人。连续3次被球碰到的人,就要接受另外规定的处罚。游戏玩法:向上抛球的人,随便喊一个游戏者的名字,其他人立刻从被喊名字的人身边逃走。被喊名字的人接到球后,马上向大家喊“停”,让大家停止跑动。然后数“一、二、三”,向一个人跑3步后向他抛球,尽力让球碰到他。被球碰到的人拾球后再抛球,使游戏重新开始。如未碰到此人,则有抛球者再捡球,然后再抛球,游戏重新开始。游戏10:拔草。游戏玩法:教师把“杂草”(绿、蓝、紫绉纸的小花)撒在较大面积的地上。幼儿每人拿一只小盒子,四散地“拔草”(捡绉纸花并放到小盒子里)。教师提醒幼儿找人空的地方“拔草”,不要拥挤在一起,防止相互碰撞。地上的“草”拔完了,游戏再重新开始。教师边走边撒出红、绿、蓝、紫的小纸花于场地上,告诉幼儿红花是庄稼,要保护它,不能拔掉。其他颜色的小花是“杂草”。幼儿四散走或跑后蹲下“拔草”。地上“杂草”拔完后,每个幼儿数一数一共拔了多少棵“杂草”,并说说“草”的颜色。

幼儿园100种体育游戏名称

3,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共同建构完成主题。   2、巩固幼儿合理布局的能力,并尝试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能大胆创编动作并在集体面前表现。    游戏准备:   1、教师布置好游戏场景。   2、结构材料:雪花片、立体建构积木等。若干辅助材料:皱纹纸、硬板纸、罐子等。    游戏指导:   一、手指游戏导入   1、复习手指游戏《点点虫》。   2、春天的公园会有些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回忆以往的经验,想象鼓励创造   1、老师这里有几张设计图,请幼儿根据设计图来用各种材料来建构一下。   2、出示图片,介绍建构内容及材料运用。   三、交代建构要求:   ①我们走路时在哪儿走?   ②碰倒了别人的积木怎么办?   ③建构时声音要小点,完成了要学会收拾。   幼儿自由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建构。   四、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首先能对活动的内容感兴趣,能积极大胆地进行建构,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用一些辅助的材料建造小路、设置小栅栏、拼插各中大型玩具及设施,想象力丰富,布局较合理。个别幼儿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活动中老师应在引导幼儿建构的同时,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以激发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手指游戏的兴趣及竞争意识。   2、初步训练手指的灵活度。   3、通过游戏,感受手指变化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说到哪句话做什么动作。   难点:中指和食指分开。   【活动方式】集体和个别结合进行   【活动准备】提前进行关于木桶的谈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带领幼儿复习游戏《酸溜溜》导入。   二、展开:   1、教师玩手指游戏《大木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幼儿学习手指游戏《大木桶》,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手部动作。   手上有个大木桶,(左手掌弯曲成桶状)   桶上有个盖,(右手平盖在桶上)   盖上有个孔,(食指和中指稍分开)   让我看看有什么,(用眼睛看孔)   原来躲着毛毛虫。(左手食指穿过孔,做蠕动状)   3、重点指导:盖上有个孔。(此动作需要幼儿迅速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开,以配合儿歌的进行。)   4、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5、幼儿分组进行大比拼,初步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   三、结束:讲评认真做的幼儿。   1、幼儿互相点评,给幼儿表述的机会。   2、教师重点点评有进步的幼儿、能够大胆表现自己的幼儿。    【活动反思】   首先从选材上说,我认为《大木桶》这个游戏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性较强,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快乐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再次,从儿歌的韵律上说较琅琅上口,约100%的幼儿都能够学会手指游戏《大木桶》。尤其对于我们班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是一个较好的学习机会,如马添羽小朋友平时学习时接受能力总是很慢,而学习这个手指游戏时她能够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共同快乐的学习、学会,看到她脸上因为能够与小朋友共同交流而幸福的笑容,作为老师也真得很幸福。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按音乐节奏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并根据歌词内容变换动作。   2、幼儿通过讨论、交流、迁移经验探索游戏玩法,并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自控能力。   3、能情绪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唱歌曲《找小猫》;玩过躲猫猫的游戏。   物质准备:猫妈妈的头饰若干,小猫胸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猫走》进场。   师:咦,你们看我是谁呀?我是猫妈妈。你们是——(猫宝宝),宝宝们——,我的宝宝在哪里?全体幼儿随音乐学小猫走。   二、学习音乐游戏《找小猫》。   1、复习歌曲《找小猫》   师:听——这是什么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讨论游戏玩法。   (1)引导幼儿探索小猫躲的游戏规则。   师:歌曲里有谁呀?(老猫、小猫)它们玩了一个什么游戏呢?怎么躲?那我们一起来躲一躲?   (2)玩游戏第一段,再次巩固游戏规则。(幼儿坐在小椅子上玩一遍)   幼儿尝试在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躲起来,知道摸到头的宝宝,就是被妈妈找到了。   三、完整游戏《找小猫》。   1、幼儿、教师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找不同的地方躲。   当妈妈问:我的小猫在哪里?时引导幼儿学说:喵喵,在这里。   幼儿说短句:我躲在××××   2、再次玩游戏,引导幼儿找空地方游戏。   要求:小猫们去躲的时候,不推不挤,要注意安全。   3、请个别幼儿扮老猫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找小猫》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作为教师的我,自始至终是以猫妈妈的身份进入游戏的,是以游戏的情景贯穿整个活动的。从活动目标上看:大多数幼儿能按音乐节奏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能在老师的提醒下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自控能力,体验到了集体游戏的快乐。但是,第二个目标达成度还不够高。主要原因是在活动中过早的进入集体游戏的环节,部分孩子对规则的掌握还不够清晰,导致一些孩子在游戏中过于关注“躲的”情节,忽略了规则的倾听,遵守规则的意识不够。整节活动各个环节幼儿的参与性也很强,并且能快乐地做动作,孩子们的音乐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都得到了提高,他们在玩中乐,玩中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发展。但在一些环节的设计上,还不够巧妙,在一些细节上(如语言不够精炼、小猫胸贴的利用等)把握的还不够,对幼儿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将物体按颜色进行匹配。   2、尝试用多种方法让圆筒发出声音。   3、充分体验游戏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旺仔牛奶筒   2、制作好的“会唱歌的旺仔宝宝”范例一个(在牛奶筒内放入一些物品,使之发出声音)   3、布置“旺仔宝宝的家”:铺地垫,上面放人手一个旺仔牛奶筒(红、黄、绿三色);大型积木(红、黄、绿)三块放地垫后   4、材料人手一盒:豆类(红豆、黄豆、绿豆)或雪花片积塑(红色、黄色、绿色)分类放于红、黄、绿三块大型积木上;剪好的即时贴圆片(红、黄、绿色)    活动过程:   一、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   1、以“旺仔宝宝”的口吻激趣   ①师出示范例,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向旺仔宝宝打招呼。   ②以旺仔宝宝的口吻说“今天我又来跟你们做游戏了,我的本领可大啦!听,我还会唱歌呢:小旺仔,真好玩,摇一摇,唱一唱,摇一下,唱一下,摇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领大不大?”“你们喜欢我吗?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欢跟我玩,今天我还请来了许多好伙伴。”(教师和幼儿一起走到“圆筒宝宝的家”里)   2、感知1和许多、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①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这儿有许多旺仔宝宝,看,都有些什么颜色呀?”幼儿介绍(红、黄、绿)   ②巩固1和许多。   让每个幼儿拿1个旺仔宝宝,轻轻地和旺仔宝宝说说话。   提问:“你拿了几个旺仔宝宝?”“你拿了1个什么样的旺仔宝宝?”   3、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练习颜色匹配   ①设疑:“你们的旺仔宝宝会唱歌吗?”   “为什么我的旺仔宝宝会唱歌,而你们的不会唱歌呢?”   “怎样让你们的旺仔宝宝也唱起歌来呢?”   ②提出要求:红宝宝说“我要找红朋友”,绿宝宝说“我要找绿朋友”,黄宝宝说“我要找黄朋友”。   ③介绍材料:“这些红朋友、黄朋友、绿朋友都在哪儿呀?”分别介绍豆类、雪花积塑。   ④放“找朋友”音乐,幼儿边边看边找相同颜色的物体匹配、捡放豆豆或花片,要求边放边数。   5、帮旺仔宝宝戴帽子――找相同颜色的圆片匹配、粘贴(封口)   ①设疑“调皮的豆豆逃了出来,怎么办呢?”   ②用好方法把圆筒封口   二、尝试用多种方式让“旺仔宝宝”唱歌   1、幼儿跟教师一起边读儿歌边摇旺仔宝宝   2、设疑“旺仔宝宝除了摇一摇会唱歌,还会怎样唱歌呢?”   3、幼儿自由尝试、探索,教师观察   4、边评价边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式让旺仔宝宝唱歌(拍、搓、转、滚、敲身体各部位等)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5   滨州市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吴海霞   设计意图:   球是孩子们经常玩的玩具,也是孩子们喜欢玩的玩具,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抛接球的能力,体验朋友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球若干。   活动过程:   玩法一:   两个幼儿一组,大约相隔两米。一个幼儿仍给另一个幼儿,接着后,在扔给抛球的幼儿,游戏反复进行。   玩法二:   数名幼儿站立,把两腿分开,变成火车洞,火车洞两头一头一名幼儿,一名幼儿发球,另一名幼儿接球,游戏反复进行。   玩法三:   幼儿围成圆圈,间隔大约一米。一个幼儿滚给另一名幼儿,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幼儿的方向性差,需要加强练习。   小班玩沙游戏:给水桶喂“沙”   温州五幼 郑笑玲    活动目的:   1、幼儿自主探索,利用各种方法给水桶“喂”沙。   2、体验玩沙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水桶3个、人手一把铲子。   2、轻快的音乐伴奏磁带。    游戏玩法:   将幼儿分3组,在3个场地,放欢快的音乐背景,请幼儿用铲子挖出沙子投放入小水桶里。音乐停止后提醒幼儿放下工具,然后根据不同的装沙情况,分发不同的小品,以示奖励。    建议与规则:   1、要求音乐停止后应立即放下工具。   2、教师可提示幼儿尝试用各种工具来进行游戏。   3、此游戏也可以每人一铲一桶的形式进行。   吹泡泡游戏富有童真童趣的活动   上个星期,孩子们来得比较少,我的教学很轻松,然后各种想尝试的念头就在心里萌发。做完操,因为四个小班挤在一起走楼梯不安全,也因为我们是小四班,轮到最后一个走,在等待的时候,我问孩子,想不想做个吹泡泡的游戏,孩子们说想。我告诉孩子吹泡泡的游戏需要先把四路中队变成一个圆圈,孩子们认真听着。我先带着第一队开始绕行走,在阿姨的帮助下,第二队的排头紧紧跟上,第三队、第四对,很快,我和第四对最后一个孩子接上,孩子们兴奋又惊喜地发现:队伍变成了一个圆圈。   我请孩子们放下拉前面小朋友衣服的手,并面向圆心站好,孩子们很快完成了老师的口令,然后我请孩子们伸出手,和自己旁边的两个小朋友拉手,孩子们也完成得很好。接着,我们就开始做吹泡泡的游戏,我说泡泡变小了,孩子们就兴奋地朝圆心走,缩小圆圈,我说泡泡变大了,孩子们就往后退着走,扩大圆圈,我说泡泡破掉了,孩子们就再原地蹲下,我说吹泡泡了,孩子们就随着我的“吹泡泡”,慢慢站起来,孩子们快乐极了,一遍游戏之后,发现前面一个班级正好差不多走完楼梯,我于是告诉孩子,以后我会经常带孩子做这个游戏,孩子们期待着。   但是这个圆圈走回去是不行的,我们于是又完成了一个难度挺高的合作动作,将圆圈变成了长长队伍,并且放下互相拉着的手,赶紧找好前面一个小朋友拉好衣服。孩子们完成得非常好。我们高兴着和太阳说再见,和云朵说再见,这会的孩子就特别快乐和愉悦。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孩子们每每做完操要等待时,总会提醒我,张老师,我们要做个吹泡泡的游戏。看孩子们对游戏那样喜欢,我何尝不是一种教学的快乐体验呢,我又和孩子们做起来。并且由吹泡泡变成了大皮球,孩子很会想说可以变成气球等,我觉得孩子已经真正喜欢上了这个游戏。   这个星期轮到我周二和周四带班,本来以为孩子们已经忘记了这样的游戏相约,不过孩子们在做完操马上提醒我,张老师,我们做个游戏吧。我故意说:什么游戏,我忘了。孩子们便提醒我:先要走成一个圆圈,然后变大变小,很好玩的。看孩子们都记得这样清楚,我马上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并且告诉他们每次做游戏,都要进步一点点,这一次,我们要更有秩序地走圆圈,而且圆圈变大变小时,不能随便趴在地上,孩子答应了。于是,我又和孩子们做起游戏来,等待的五分钟,我们找到了最快乐的瞬间。也看到上个星期没有来的孩子,也都掌握了游戏的方法,大胆地玩起游戏来。   在以前带领小班时候,总是在队伍变化上觉得很困难,尤其是变成圆圈,但是这一次,我觉得特别容易,不是我强调了规则,而是我找到了和孩子的心灵契合点,有时幸福是不需要很多规则就能获得的。   超市游戏反思《豆豆水果店》   正在进行《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随着主题的深入,《豆豆水果店》开张啦!有了前几次“超市”游戏的买卖经验,我在示范游戏的时候就准备简便些让孩子们有更多游戏的时间。我当了水果店的营业员,请文杰小朋友当顾客。我招呼道:“欢迎光临!你想买点什么?”文杰说道:“你好!我想买香蕉。”于是我拿起一只香蕉给了文杰,并说道:“1元钱。”文杰将钱给了我。互相道完“再见!”正准备离开时,我忙叫住“好了,把香蕉还回来吧。”于是顺理成章地另外请两个孩子,一个当顾客,一个当营业员,也像刚刚我们那样进行游戏。介绍玩新游戏后,其他游戏也开出来了。点心店、理发店、娃娃家、出租车等等游戏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作为这次的新游戏,我来到“水果店”这里,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情况。只见慧慧小朋友卖完了苹果,走了一段后,又把苹果还了回来。这时我感到非常的纳闷,问道:“慧慧,苹果怎么还回来了呀?你可以带着苹果去娃娃家做客啊?”慧慧理直气壮地说道:“你刚刚玩游戏的时候,不是也叫文杰他们买完了东西还回来的吗?”听了她的话,我顿时无语,“是啊,刚刚我也是这么做的呀!”   进行完这次游戏后,我深入的`进行了反省:游戏是真的,还是假的?我想这个答案,对我们成人来说无庸置疑:游戏,当然是假的,是为了玩玩而已的。可是对幼儿来说,答案却并不是这样的,他们会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游戏角色,游戏对他们来说就是“真” 的。在玩角色游戏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个妈妈有模有样地抱着宝宝在哄宝宝入睡(尽管这个宝宝只是一个洋娃娃。);一个顾客有模有样地喝着饮料(尽管这个饮料是空的,甚至还有点脏。);一个点心厨师正在有模有样地烧点心(尽管锅里是什么东西也没有。)……。是的,对孩子们来说,这就是游戏。他们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也会利用物品虚拟地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而对于第一次开展的游戏,他们还不会玩,就会完全的模仿成人的游戏了。像我刚刚上述的行为自认为非常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尽量的还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模仿给幼儿,幼儿再进行模仿。可殊不知,小班幼儿模仿意识很强,他们还不会有目的的取舍,分不清什么是游戏,什么是现实,会完全照搬教师的游戏行为。这样,才产生了游戏中慧慧还苹果的事件。所以,我想我们教师在给幼儿示范游戏的时候一定要秉着“真游戏”的观念,认认真真地给幼儿进行示范游戏,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加快乐的沉浸在他们的游戏世界里。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平衡力、协调性较弱。我利用幼儿常见的鞋盒和旧报纸,做成幼儿玩耍的体育器材,来发展幼儿的平衡力。    活动目标:   1. 幼儿练习拖物走,能保持身体平衡。   2. 培养幼儿身体协调性及耐心、细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5.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纸球、纸框人手一份。    观察与指导:   一.出示纸球。   1. 老师:宝贝们,我这儿有好多纸球,想不想和纸球玩游戏,我们就在这块地上玩。你想和纸球玩什么游戏呢?方法很多,每个宝宝可以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2. 看哪个宝宝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3. 引导幼儿玩一玩特别的玩法。   二.出示纸框   1. 老师:看纸球玩得开心,纸框也想参加,你们欢迎它参加吗?   2. 纸框和纸球怎么玩游戏呢?   3. 宝贝们,去玩一玩。   4.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一玩。   5. 重点引导幼儿练习用纸框拖纸球的玩法。   三.老师总结玩法,特别讲解拖物走。   1. 宝贝们,我们来学XXX的玩法。纸框拖纸球走。如果纸球跑出来了,你们该怎么办呢?怎么拖,才能不让纸球跑出来呢?   2. 宝贝们试一试。   3. 幼儿练习拖物走。   4. 宝贝们,今天玩得开心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把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运用到游戏中来,幼儿感到亲切不陌生,能主动积极,很乐意参加此活动;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创新出多种玩法,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并给予一些建议,幼儿非常开心;在活动中,幼儿的走、跑、跳、投掷、平衡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主体性和创造性。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一个小小茶叶蛋引发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茶叶蛋的妈妈是谁?”“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是ji妈妈。”------在孩子们七嘴八舌中“蛋”的主题产生了。先前我们已经参观了小菜场,发现了许多有关蛋的“秘密”,在参观采访中,孩子也了解到ji、鸭、鹌鹑、鹅会生蛋。回来后,大家还津津乐道,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了此活动,并和孩子收集“哪些动物会生蛋”的资料。今天的活动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在组织形式上,我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尝试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分享交流,而且也将新近开展的英语教学结合进去,注重了内容间的有机整合 。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同伴之间的交流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体验游戏的乐趣。   2、尝试用英文说说动物的名称。   活动准备: 有关动物生蛋的演示文稿、动物图片、版面上贴有YES、NO 字样,并画有两个圆圈供孩子选择用。   活动过程:   1、智游:Yes or No 玩法:教师拿出一动物图片,如:出示小鸟图片,师问:这是谁?并用英文“Hello hello bird”与小鸟打招呼,孩子们也跟它打招呼。 师再问:Bird 会生egg吗?师说:“One two start。”孩子们开始选择(站在两个代表YES、NO的圆圈中间)。如有争议就请“电脑博士”、搭班老师或有此经验的孩子等方式进行确认。 确认后,请孩子将动物妈妈贴在版面上,以此加深印象(会生蛋的贴在YES一面,反之就贴在NO一面)。 说对的孩子给一颗红五星奖励。   2、交流经验: 说说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也生蛋宝宝的?   3、评出冠军:   (1)数数你得到了几颗星。   (2)请得红五星最多的孩子登上“宝座”,大家一起和冠军照相。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作为教师要有灵敏的双耳、敏锐的目光去聆听、去捕捉孩子中间生成的问题。 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发现了蛋有“外形的不同、蛋壳颜色的不同”,知道了哪些动物会生蛋。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地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有了很大的增强。当然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 在活动中教师既像孩子一样在学习、探索,又是整个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协作者,既是他们的同伴又是他们的老师,从而灵活地起到了辅导、向导的作用,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的大力配合。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不同的味道   2、趣味练习-观察调味颜料   3、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辣椒粉、麻油、醋、酒、糖浆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拿起一只瓶子)   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办呢?(看或闻)   二、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气味。   1、教师: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请小朋友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闻好一个盖好,再换其它的瓶子闻,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闻到了那些气味?   2、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   老师请每组一个小朋友找出醋的气味?(或其它气味)的瓶子,看谁先闻出来。   三、趣味练习-观察调味颜料   四、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教师:小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请你告诉大家。   教师: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   幼儿讨论交流。   五、师幼总结。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   怎样保护鼻子呢?(不挖鼻子、流鼻涕用手)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5。引导幼儿快乐的参与游戏,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文章TAG:幼儿  幼儿园  游戏  教案  幼儿园100种游戏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