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教参电子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下载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10-06 08:48:12
本文目录一览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下载: http://www.soso.com/q?pid=s.idx&cid=s.idx.se&w=www%A1%A3jy211%A1%A3cn
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电子版下载地址好是word版的
如果是要教辅去小学语文备课大师网站找吧,里面内容很全。推荐……

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的下载地址
首先,武汉地区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应该用的是人教版。 http://www.jiaoyan.cn/19/46/2005-01-28/1218.html 然后,看这里: http://www.pep.com.cn/xy_7jc/index.htm 其它学科的教材在这里找: http://www.pep.com.cn/#1
4,四年级语文上册新课标人教版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套教案[原创] ,共79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为使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我在假期里借阅了第七册语文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现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特拟定了如下计划:一、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4人。根据上学年抽考的情况来看,全班参考10人,均分67分,及格8人,及格率80%,优生5人,优生率50%。二、教材理解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按专题编组。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本册教材改变以往几期将每课词语列在书后,而是将每篇课文的词语列在每组课文后为“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2、教材重难点 ①重点学习18篇精读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语,重视朗朗训练、默读训练。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②学会写书信。 ③积累语文园地和精读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三、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3、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本册的2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四、教学策略: 1、要熟悉本册教材的学期教学目标,把握单元教学和课文教学目标,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好课时教学目标。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本册教材有两个单元着重进行默读和背诵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本册教材的单元训练点编排,考虑到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联系。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听说训练除了教好4次听说训练外,阅读教学中要练习听话说话。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听说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一篇课文教学2-3课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发挥“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还有的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巩固、加深认识。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本计划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抓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干事创业、放开手脚抓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绩而努力奋斗。 6、给学生推荐读课外书《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1 8.25—8.29 1 观潮2 9.1—9.5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3 鸟的天堂 4 火烧云3 9.8—9.12 语文园地一 5 古诗两首4 9.15—9.19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5 9.22—9.26 语文园地二 9 巨人的花园6 9.29—10.3 "国庆"假7 10.6-10.10 10 幸福是什么 11 去年的树 12 小木偶的故事8 10.13—10.17 语文园地三 13 白鹅9 10.20—10.24 14 白公鹅 15 猫 16 母鸡10 10.27—10.31 语文园地四 17 长城11 11.3-11.7 18 颐和园 19 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12 11.10—11.14 20 古诗两首 21 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3 11.17—11.21 23 卡罗纳 24 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14 11.24—11.28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15 12.1—12.5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16 12.8—12.12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17 12.15—12.19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18 12.22—12.26 期末复习19 12.29—08.1.2 期末复习20 1.5—1.9 期末考试1 观 潮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教学重、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第一课时直奔“潮”,整体感知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 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2、人文理“观潮”。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品味“奇”,感觉奇观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4k)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4、品读“潮来前”的“奇”。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第二课时读文,理清层次1、回忆;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 分小组读段落。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分段)积累,课外拓展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如:好像、犹如、形成)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再次回放全文的课件,图文并茂)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4、练习课堂作业。5、课外拓展:(任选一题)a、上网搜索、电子阅览、图书馆查找:我国其他“天下奇观”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相互交流。b.合作研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c.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2* 雅鲁藏布大峡谷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抓住要点,简要复述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深入研究,晶位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熟读课文,积累词语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3 鸟的天堂学习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3、词语卡片。第一课时揭题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精读大椿树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
5,义务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下载
http://www.21cnjy.com/http://www.xkbw.com/YuWenXR/http://ywtd.zhyww.cn/gb/node/2007-10/19/default.htmhttp://www.pep.com.cn/xiaoyu/http://www.xkbw.com/Reg/User_RegPost.asphttp://www.xxyw8.com/
6,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事。课文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说明教科书的珍贵及当时学习环境的艰苦,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用“坚持”“必须”造句。 教学重、难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构想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但对于课文的叙述顺序还不是很了解。教学中要以“教科书”为线索,按照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这个思路,结合有关词句理解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革命战争年代学习艰苦的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时代背景,检查预习课文情况,通过范读、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介绍时代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解放战争从此开始。战争给解放区孩子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今天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这个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个别字给予正音、分析字形。 3、结合实际和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三、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主要讲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事。)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1、默读,提出要求: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读后交流,并引导学生概括为小标题:盼书、取书、护书、激励我前进。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达了“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我”对爱尔莎的真心爱护。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能正确读写“抚摸、教训、选择、实验、资源”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构想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狮子的习性、分布等知识。教学时,县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感受,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小狮子生长过程,了解它的生活习性,重点了解“我”怎样关爱小狮子以及把它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搜集、了解有关狮子的习性、外形、产地等有关知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课文记叙顺序。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养过小动物吗?谁能给大家讲讲自己喂养小动物的趣事。(学生自由回答,体会动物与人类之间亲密的关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喂养一只小狮子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大家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课文的题目,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记叙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发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的读音。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能正确理解体会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子。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这条大鲈鱼的诱惑作者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今天我们学习《钓鱼的启示》。 二、问题引路,揭示课题。 这个故事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呢?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 读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三、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生字词,边读边用笔画出来,可多读几遍。需要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相机引导理解。 指名逐段检查朗读情况,边检查边指导,对易错的字音相机领读,对难读的句子范读。 快速浏览全文,画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语句,月光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 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次,“我”和父亲来到湖边时:月亮渐渐地爬出来,银色的水面…… 第二次,“我”哀求父亲留下鲈鱼时:“我”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没有一个垂钓者…… 指导学生将这种美妙的情景读出来。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配音展示读。 引导学生划分层次。(钓鱼——放鱼——启示) 作者在钓鱼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呢?月光的描写在这里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从作者对月光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第一处对月光的描写表明在作者的记忆中,这件事情非常美好,连那一天的月色都是这样美,还表明作者和爸爸一起钓鱼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除了能从月光的描写中体会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还有哪些描写也能体现出来?品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3、我们跟随作者回到了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与作者一起分享钓到鲈鱼时的快乐。然而,作者和父亲没有得意多久,就遇到了难题,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研读“放鱼”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三十四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和父亲去钓鱼,作者钓到了一条少见的大鲈鱼,父子二人欣喜异常。可是,父子二人没有得意多久,一道难题却出现在他们面前。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它像一杯陈酿令作者三四十年间回味无穷?这节课咱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那个夜晚。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a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笼罩薄雾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 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一、整合资源优势。联系以前所学过的此类科技说明性课文,并且把“口语交际、习作、宽带网”有机整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作统筹安排。突破时空限制,打通学科界限,加强学科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二、扎根语文课堂。科技说明文没有引人的情节,感人的场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在课堂上,对这些科学知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依据本篇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上成自然常识课。 三、引导自主学习。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通过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帮助释疑、大胆想象、辩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自主体会,咀嚼文本精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情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走向知识、语言、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和科学老师联系,了解科学课上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收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资料、主题网站,可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和发现的图片文字资料;调查访谈今天人们的愿望和梦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目标前置,激发学课文之趣。 1、教师板书课题。 2、师:课前,我请科学老师阅读了《呼风唤雨的世纪》,他读完就向我们下挑战书:等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和我们PK一下,内容就为20世纪的科技信息,以及造福人类的事实。老师不仅替你们应战了,还反将他一军,到时还要比一比谁的语言表述得当、清楚。你们有信心吗?要想取得胜利,我们首先要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设计意图〕 一个小小比赛的预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就有了良好阅读的开始。从比赛要求中,学生既明确了学习本文的要求:从课文中获取大量科技信息,学习本文的表述方法,也为本节课后的作业——查阅资料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字词训练,落实语文之基础。 1、出示12个生字,让学生从文中画出“呼风唤雨、改观、程度、程控电话、依赖、寄托、原子核、因特网、腾云驾雾、哲学家、农耕社会”等词语。 2、你觉得哪些词语你掌握得比较好,向大家介绍介绍经验,或者给大家提个醒。 3、你觉得哪些词语你还没有掌握,读一读,写一写,根据课文或查查字典想一想它的意思。适时点击课件,出示图片,补充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 4、四人小组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扩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 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这是小学语文的专务。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豪华而放弃基本的语言学习,不能为了强调综合学习而让语文课堂成了“大杂烩”。 三、读好课文,整体把握语文之本。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相互评价,纠正断句、字音,必要时,教师带着读,引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范读、速读、齐读、纠正读,让每一个学生透透彻彻的把课文读熟,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对文本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并且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除了把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以外,还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根据文意进行补充,或者运用句子直接概括。 四、自读感悟,培养探究之意。 1、自读自悟。“不动笔墨不读书”,从科学的角度看,动笔的过程使我们记忆更加清楚。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在自己特别有感受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做上标记。 2、全班交流。感情朗读有感受的内容,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3、鼓励质疑。针对词句,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共同做好标记。 预设 ⑴:第二小节中的设问句,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悟其作用。 ⑵结合查字典、造句和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设计意图〕 重视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质疑的意识和习惯。这一环节,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同时组织检查交流,互相帮助,指导集体反馈,探究稍有难度的问题。从而人人参与,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指导写字,提升作业之质。 1、学生提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教师重点指导“赖、耕、幻”的字形。 2、学生练习写字,自己决定写几遍。 3、展示评价。 4、布置作业: ⑴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20世纪的发明与发现,并与家人、老师或者同学探讨他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可以自由组合,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资料册。 ⑵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人,了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同时也为和科学老师PK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 课堂作业真正做到课堂内完成,这是给学生减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并且课内作业,高效高质,当堂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课外作业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听写部分词语。 2、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3、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世纪,请带着你的理解将课题再读一读。 二、品析词句,感悟科技之奇。 1、回顾上节课学生疑问,指导解决。教师抛出自己疑问:为什么20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学生小组讨论,说明理由。 3、学生给老师释疑: ⑴诗句的本意。 ⑵用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原因。 ⑶你能对这“一夜”的“黑暗”,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做出具体描述吗? ⑷“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指什么? ⑸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你能模仿课文中“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这样的形式,说得更好一些吗? ⑹你能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感受,让老师有所感悟吗? 4、适时完成板书:20世界呼风唤雨实现愿望 〔设计意图〕 给教师释疑,孩子们必定兴趣盎然。在老师步步紧逼地疑问中,学生争锋相对地进行辨析。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活,他们主动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很自然地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 三、畅想未来,激起爱科学之愿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用一句话来表述。 2、课前的访谈调查肯定给你很多启示,那么如果你是未来的设计师,请尽情你能描绘21世纪的蓝图。 3、根据你们的描绘,和着老师的板书,你能对出一个有关21世纪的下联吗? 四、充分准备,应对科学老师挑战。 1、如科学老师到阵,则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示可以引经据典,举例子作对比,甚至运用设问句等方法,结合所查资料,推选代表和科学老师PK。 2、如果科学老师未到阵,则将小组代表们的发言用录音机录下,课后和科学老师交锋。 〔设计意图〕 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一同上课、讨论,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大量信息,储备越多,学生的积极性越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感受就越多,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也就越丰富,课堂发言时学生的语言才会更真切更鲜活。 板书:科技万象 20世纪 呼风唤雨 实现愿望 21世纪 改天换地 再创奇迹 附:作者信息 执教者: 朱雅芳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7,四年级 人教版教参 免费的
四年级上册: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jiaocan/xy4s/四年级下册: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jiaocan/xy4x/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3&class_id=55 快!!!!好机会啊!!!!
8,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一题西林壁二暮江吟
《题西林壁》——苏轼《暮江吟》——白居易《雪梅》——卢梅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长相思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凤叶正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9,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部需背课文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忆读书(冰心)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风筝(鲁迅)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6、小巷深处(林莉) 7、*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8、*“两弹”元勋邓稼先(顾迈南) 第三单元 9、春(朱自清) 10、*济南的冬天(老舍) 11、竹林深处人家(黄蒙田) 12、*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 第四单元 13、空城计(罗贯中) 14、*美猴王(吴承恩) 15、心声(黄蓓佳) 16、*勇气(狄斯尼) 第五单元 17、犟龟(米切尔?恩德) 18、小溪流的歌(严文井) 19、*基因畅想(漆孝诗) 20、*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坎斯?彼勒) 第六单元 21、《论语》六则 22、《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23、*伤仲永(王安石) 24、木兰诗 25、*诗五首 回乡偶书(贺知章) 夜雨寄北(李商隐)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第七单元 26、卖油翁(欧阳修) 27、三峡(郦道元) 28、*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 戴震难师(段玉裁) 29、*陌上桑 30、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江南春(杜牧) 登飞来峰(王安石) 望岳(杜甫) 观沧海(曹操)
10,跪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 四上 五上 六上教参电子版 多谢
【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春日 宋?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背诵或默写情况 家长签名:【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背诵或默写情况 家长签名:【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秋思 张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yu)?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背诵或默写情况家长签名:【六年级上册】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能力有限,只能找到这些了
文章TAG:
四上语文教参电子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下载
大家都在看
-
美术小区里的大高楼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2022-12-14
-
洪恩6第一课英语教案,从零开始学英语一定有收获!
2022-12-22
-
幼儿园比较轻重教案视频,幼儿园教案七篇文章供参考
2022-12-26
-
初中数学环境教案,从初中数学到教案写作顺序一文看懂
2022-12-29
-
社会教案逛公园及反思,我收集幼儿园社会教案6供大家参考
2023-01-19
-
考试后感受作文教案,考试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同学不要太气馁
2023-01-27
-
拟行路难免费教案,诗歌创作涵盖各行各业
2023-01-29
-
四年语文教案长城,从远处看长城蜿蜒在群山间
2023-02-01
-
弯曲的身体教案,体育大班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身体活动细节
2023-02-02
-
美术课教案画小狗,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动物》
2023-02-03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植物插条生根需要留芽或去掉部分叶片
2023-02-04
-
会飞音乐盒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2023-02-04
-
社会扑克牌搭建教案,扑克牌如何叠出花?
2023-02-09
-
人教版学写人物小传教案,写小传要遵循传记特点严格选材
2023-02-11
-
马诗幼儿园教案,马诗作者:马厩里全是肉马不懂天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