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试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3-10 17:48:33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试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
【答】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认为:<1>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学习是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过程,一方面自身内部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因素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学习质量和效率又是受到环境和条件等外因制约的,只有从两方面进行改善,把内外因结合起来,才能使学习质量有提高,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将给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2,请把你杨耕主编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北师大版 传给我一份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节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听到秀才的话,我们觉得他迂腐了,拘泥于书本。从哲学上看,秀才犯的是教条主义错误。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语句和结论,领导人的讲话,上级的指示等等,不考虑实际情况,往往表现为不重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 我们的实际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 一、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 1、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 2、世界具有多样性的结构层次。 3、事物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思,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劭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地球在约47亿年前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无论从自然地规律来看,还是从自然的形成和发展来看,自然界都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宇宙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上帝,也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自然界是奇妙的 人类生活的地球,一切都安排得十分妥当。太阳是地球光和热的主要来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自转的速度、地球的大小、大气层的组成等,都恰到好处。地球特殊的生态条件,使它成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如果地球离太阳比现在更近,地球将太热,反之则太冷。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斜交66°33,而且此倾角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始终不变,因此在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如果没有这个倾角,热的地方将总是热,冷的地方将一直冷。 在太阳系中,行星的自转轴大多与公转的平面接近垂直,但天王星的自转轴的倾斜度竟为98°C。躺着围绕太阳转。它的公转周期为84年,太阳轮流照它的北极、赤道、南极、赤道,其昼夜要42年才变换一次。 月亮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月亮对地球的山脉和海洋的形成、乃至生物体内的韵律都有重要作用。奇妙的是,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即月亮自转一周的时间恰好等于公转一周的时间!所以,月亮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冰为什么不会往下沉? 地球大气层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地球的直径比现在小,大气层中的氮气、氧气就不能被地球的引力吸住;如果地球的直径过大,地球的引力又将太大而使人体无法承受。水的重要性不须赘述。水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反膨胀”。地球上的物质,大都是热胀冷缩。但水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低于4℃时,反而膨胀,所以冰总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水也越冷越缩,一结冰就会往下沉,那么,在冬天,河、湖、塘、池从下到上将被冻得结结实实的,没有任何水生生物可以继续生活。由于水的反膨胀,冬天的水面皆被冰所覆盖,起到保温层的作用,使冰下的水生生物不受严冬的伤害。这是何等奇妙!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例题: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D)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解析:本题仍是在考查意识的含义,但却是从起源、生理基础、内容三个方面!分别设置选项。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A项表述正好相反,故不选。要形成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要通过社会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B项表述忽视了实践和客观事物这两个要件,“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故不选。意识包括感觉和思维两种形式,感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思维则是对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二者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故c项表述错误。只有D项准确揭示了意识的本质,应入选。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两种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第二节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人生选择的条件性 要想出人头地,必需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然后在靠山面前显示相互自己的才能,这样才能得到靠山的重用。以毛泽东的学识水平,找一个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师范学校毕业,可以当老师啊。除此之外,还以投靠孙中山、可以投靠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可以投靠帝国列强、不能投靠清

3,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哲学与人生ppt 417273098qqcom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教学重点】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教学难点】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教学方法】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创境激趣〉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问题: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引思明理〉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板书)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板书)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可以教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容易对实践内涵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形象图片和生动漫画“白卷”加以讲解。材料1:一组各种类型实践的图片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谈谈你对“实践出真知”的看法。材料2:漫画“白卷”问题: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各类型实践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漫画“白卷”,引导学生认识到没有做饭的实践,就写不好做饭的文章。说明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及漫画,深入思考,探究问题。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板书)教师以电磁理论的发现、发展、完善,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对人类社会和生活提供科学指导为例,讲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材料:电磁理论的创立者科学家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的图片。人们根据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创立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遥感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理论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分析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说明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学生阅读材料,交流研讨,领悟哲学原理。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板书)师生共同阅读药神李时珍的材料及教材第66页“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帮助学生体会并理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材料1:《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了27年时间才写成的科学巨著。在20多年里,他不但阅读了800多部书籍,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辛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药方11000多个。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因此李时珍被后人尊称为“药神”。问题:“药神”成功的事例,体现了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材料2:教材第66页“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这个事例说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教师从事例出发,通过对这两个材料的分析、讲解,引发推动学生思考、归纳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从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过程,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板书)通过教材第67页漫画及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材料1:教材第67页漫画问题: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材料2:《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廉颇为统帅,秦军难以取胜。于是秦王施行了反间计,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却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40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问题:通过赵括熟读兵书却打败仗的事例,说明坚持实践和认识统一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组材料,师生共同讨论设置问题,说明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板书)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板书)教师以齐白石学画的故事入手,由浅入深,讲明哲学道理。材料: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学画和篆刻。27岁那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1889年春节的一天,当地书画家给齐白石出了个画题让他完成。作完后,附近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喜结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园先生十分惊喜,遂收齐白石为徒。他教齐白石读唐宋诗,并引导他看书。齐白石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常常读到深夜。经过苦读,齐白石背熟了唐诗三百首,还研读了不少古文,浏览了许多古典名著。他作的诗也别具一格,具有唐风宋骨的韵味。胡沁园从“立意”、“用笔”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齐白石,还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借给他观摩。齐白石眼界大开,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临摩、领会其用笔之妙,吸取百家之长,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鸟的基本画法和技巧。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苦练书法和刻印。短短几年时间,齐白石在绘画、篆刻、吟诗、书法、装裱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成为名满天下的书画家。由于齐白石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发展能力,最终使自己从一位普通的雕花木匠转变成名满天下的书画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齐白石学画故事的体会。说明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勇于实践,踏实肯干,持之以恒,最终就会像齐白石一样取得人生发展道路上的成功。学生读故事,谈体会,思考哲学道理。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板书)材料1:教材第69页“蓝领专家”孔祥瑞事例问题:说说孔祥瑞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材料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个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进行试验,唯独白金丝性能良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的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问题: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启发我们应该如何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蓝领专家”孔祥瑞和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充分表明,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锻炼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提高,走向成功。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汇总问题。3.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板书)综合上面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孔祥瑞等成功人士的事例,说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了知行统一的。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要注意知与行不能割裂,知而不行,只说不做,知就会丧失意义;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就是盲动,效果势必受影响。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板书)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板书)教师通过列举一组名人从失败到成功的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失败是人生道路上的常态,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失败,要明白失败与成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材料:蒲松龄—落第—聊斋志异爱迪生—8000多次的失败—电灯泡袁隆平—无数次的失败—杂交水稻之父问题:1.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经历失败的故事?2. 说一说你自己失败与成功的经历。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从名人从失败到成功的事例引入话题,启发学生学会辩证看待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再由远到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失败成功的事例,初步尝试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自身现实问题。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板书)教师先展示一幅漫画,表现人们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谈自己对失败的态度;再通过一组名人正确面对失败的名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材料1:漫画——他们这样对待失败问题:你曾经怎样面对成功与失败?材料2: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即使失败,也不悔今生。因为我毕竟试过了,行动过了。——贝多芬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佩恩问题:你将以什么态度对待成功与失败?通过漫画分析及名言解读,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对待失败与成功的正确态度与做法:失败-正视-承认-分析-排除-成功―分析-努力-失败或新的成功……并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材料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板书)教师选取来自中职学生生活的真实求职案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思考来解决现实问题,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奋斗的精神。材料:某职业学校两位2006届财会专业技能优秀的毕业生先后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甲同学多次求职遭到失败,但他并不气馁,他认真查找原因、虚心向人请教求职方法与技巧,终于找到了工作。他对待工作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得到了单位认可。乙同学经历了几次求职失败后,就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不肯再出来找工作了。他在家终日与电脑为伴,过起了“啃老”的日子。问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怎样对待求职失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这个事例与学生息息相关,可以交给学生充分讨论,畅谈己见,教师应注意点拨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看法,以切实解决中职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应对失败挫折的方法。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板书)该部分以前面教学为基础,设计问题由学生做专题讨论,顺势以结构图形式归纳出中职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做到知行统一。问题:中职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做到知行统一?〈体验导行〉〈课堂小结〉对照板书总结利用板书,以对话方式引导学生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课堂内容归纳总结,统揽全局,抓住教学主线,帮助学生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生参与小结,实现对知识的再掌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课堂练习〉运用教材导入部分小陆的事例设计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哲学理论的认识,理论联系实践,运用哲理分析事例,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问题:1.从小陆做市场营销工作成功的经历,谈谈你对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把实践和认识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的理解。2.结合小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实现成功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和挫折?课堂练习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从贴近自己的事例中取得经验与教训。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小陆的处事态度和品格,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渗透。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组交流讨论、分析贴近自己生活的事例,深入思考,强化认识,渗透德育教育。〈课后作业〉1. 有的同学说自己只要考试成绩高,考上好大学,将来就一定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2.参考本节课所学内容,查找自身在知行统一方面的不足,制订一份合理可行的学习与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教学反思〉因为哲学问题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选取大量有说服力又通俗易懂的材料,从分析材料入手,提升哲学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生活实践,指导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与生活的契合点,从而掌握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教法学法上,以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讨论法为主,用丰富的事例贯穿全课,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趣导学,通过学习事例让学生掌握哲学知识与方法。整体教学思路清晰,理论与实际契合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好。不足之处在于,教学中使用多个事例,需要教师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否则容易使课堂发散,重点难点不突出。〈板书设计〉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3.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3.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1.必须终身勤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2.必须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3.必须把学习书本科学知识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4.必须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

文章TAG: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哲学 人生 教案
大家都在看
-
美术小区里的大高楼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2022-12-14
-
洪恩6第一课英语教案,从零开始学英语一定有收获!
2022-12-22
-
幼儿园比较轻重教案视频,幼儿园教案七篇文章供参考
2022-12-26
-
初中数学环境教案,从初中数学到教案写作顺序一文看懂
2022-12-29
-
社会教案逛公园及反思,我收集幼儿园社会教案6供大家参考
2023-01-19
-
考试后感受作文教案,考试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同学不要太气馁
2023-01-27
-
拟行路难免费教案,诗歌创作涵盖各行各业
2023-01-29
-
四年语文教案长城,从远处看长城蜿蜒在群山间
2023-02-01
-
弯曲的身体教案,体育大班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身体活动细节
2023-02-02
-
美术课教案画小狗,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动物》
2023-02-03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植物插条生根需要留芽或去掉部分叶片
2023-02-04
-
会飞音乐盒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2023-02-04
-
社会扑克牌搭建教案,扑克牌如何叠出花?
2023-02-09
-
人教版学写人物小传教案,写小传要遵循传记特点严格选材
2023-02-11
-
马诗幼儿园教案,马诗作者:马厩里全是肉马不懂天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