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河北人民出版社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网址: http://www.qhzk.com/qhzk_zk/stdq/ljst/2002.4/2002a0467st.htm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河北人民出版社

2,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呵呵,是小册子上的问题吧?明天就考试了哦。主要是分析教学艺术,把十三章好好看看吧,先答什么是教学艺术,再答它的特征创造性、形象性、情感性,再提教学语言艺术,再提结课艺术,在中间穿插这个语文老师的哪里哪里很好地运用了、体现了、展示了什么什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3,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真题及955课程与教学论的真题 问

你可以让在长沙的亲朋好友捎带买一套书。湖南师范大学旁边的书店有售,一本书120元左右。如果想在网上找题的话,貌似也是收费的,3道题大约卖80元这样子。
请问你现在还有湖师大真题吗?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真题及955课程与教学论的真题  问

4,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不会冰天雪地跪求内附题目

山师的吧?!嘿嘿,校友好!一 、泰勒原理: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4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 这四个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四个环节有其内在的逻辑顺序性,各环节之间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及关联性。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出发点;选择教育经验和组织教育经验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环节,它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则是课程开发系统运行的结果检验和基本保证。其中,教育目标既作用于学习经验,又作用于评价;既是选择、创造和组织学习经验的指南和关键因素,又是开发评价手段和工具的规范。因此,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课程开发的核心。泰勒原理的历史贡献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为采用的课程研究范式,引起人们在课程研究中的方法论思考。这种课程的体系为具体的课程实践研究奠定了基本框架。当然这种目标编制模式过于强调科学性、操作性与程序性,也会导致妨碍运用过程中的教师及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和其他潜在教育内容的被利用,使教师受目标的严格限制而影响对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开发与研究,学生也被教师严格地控制在应该学习的经验与情境中。二、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自我简介”演示文稿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学习新知识,领会对比新旧知识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美化演示文稿,体验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三、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以不同知识和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成为学科的内容。学科课程可以分为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优点是:有肋于系统地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有肋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容易忽视学生的经验、生活知识,容易导致死记硬背,容易导致忽视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单调的教学方法,变革的难度较大。 经验课程是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旨在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其优点在于:能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动机、需要、兴趣,能体现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它主张把人类文化遗产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整合起来,有助儿童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其局限性表现在:经验课程容易导致忽略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经验课程难度大于学科课程,要求老师有相当高的组织能力。经验课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 两类课程虽然在时间上,份量上有多少之分,但在功能上应无主次之分,两者缺一不可。可以从几个方面认识两者的功能及关系: 第一,经验课程是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践活动,获得的是直接经验,学科课程中学生获得的是间接经验。 第二,经验课程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学科课程的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的同一性和教学活动的一致性,面在经验课程中,老师的作用体现为指导性和服务性,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学习过程表现为学生的自主性。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学科课程学好了,为经验课程确立了知识基础,并为学习经验课程提供认知能力的准备,有肋于经验课程活动的开展和深入,而在经验课程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丰富了感性认知,提高了认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发展了个性特长,对学习学科课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四、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1.隐性课程的内容  关于隐性课程的含义,有多种表述方式。尽管人们对隐性课程的看法不尽相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非易事,但其中的共同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即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学校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课程,具有隐含性,泛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表,但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隐性课程的特点   (1)广泛性。隐性课程泛指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所有学校文化因素的总和。它涉及到学校建筑的样式及色调、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团体及其亚团体、环境卫生甚至学校的一草一木等因素。   (2)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间接的、潜在的等不明显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潜在的课程因素整天与学生相伴,在学生看来似乎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般情况下,学生也很难意识到隐性课程对他们的实际影响,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   (3)持久性。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正因为这些影响是在学生几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学生对这种影响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这些影响,所以这些影响一旦产生就会持久地发挥作用,难以消除。   (3)难量化性。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多是精神方面的,属于非理性的,例如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心理适应能力等,这些都是难以量化的,所以我们对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往往采用定性分析。    3、作用:(1.)扩大课程研究的视野,完善我国的课程体系   潜在课程是一个与显性课程有密切关系又相对独立的领域,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比显性课程更加具有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程研究领域,尽管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的效果在短期内尚无法精确测量和评估。对潜在课程的深入研究必将扩大我们的课程研究视野,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课程理论体系,更加全面地、深入地认识课程这一概念。  (2.)顺应时代的发展,丰富课程研究的内容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现代化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等能力,而隐性课程在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势的发展促使我们必须重视潜在课程,加强对潜在课程的深入、全面的研究,这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课程研究的内容,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3.)利于重视学习过程,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   显性课程的实施较偏重于教科书,偏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偏重于对学生的“训练”。仅仅靠这种单向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很难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潜在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逐渐使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对隐性课程的本质和作用的深入研究必将使人们认识其重要性和作用,进而使我们更加重视环境以及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4.)有助于人们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对潜在课程的认识、研究和宣传,能够促进人们对学校课程的科学理解以及对学校教育各种现象的深入理解,能够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和教育思维模式的科学化,有利于全面贯彻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5,课程与教学论 求助

呵呵~~我今天问了,能够进入复试。大家也赶紧打电话询问吧。
你有复试资格吗?有没有问学院你具体的排名是多少?
放心,应该有的,课程论招很多人都,大概有30人左右。

6,2011年全国课程与教学论4月考题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2.《礼记》中的《学记》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3.《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军事)教育和雅典的(文雅)教育。5.(布鲁纳)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6.博比特的(《课程》)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理智训练的内容)(理智训练的方法)(理智训练的工具)。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教学过程运行)和(发展)的动力。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对学生课程进行评价。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学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二.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多媒体教学)。A.全班上课B.班内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内个别教学2.教学媒体分为(单项教学媒体、双项教学媒体、自学媒体)。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3.讲授法的类型(讲述、讲解、讲读、讲演)。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4.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益智功能、健体功能、美育功能、养德功能)。A.益智功能B.健体功能C.美育功能D.养德功能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A.均衡性B.双向性C.综合性D.选择性6.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书本中心D.课堂中心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中观结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A.整体结构B.中观结构C.宏观结构D.微观结构8.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A.①②③④⑤)。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A.朋友关系B.业务关系C.学习关系D.伦理关系E.情感关系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A.导向功能B.评价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三.判断题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X)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X)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X)四.简答题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答:①辅助师生的教与学②提供学生训练或实践的机会③有利于发现学习④有利于个性化教学⑤有利于教学互动2.教学环境有哪些功能?答:①益智功能②体健功能③美育功能④美德功能3.研究性学习具有哪些主要特征?答:①发挥主体性,促进学生相应的发展②通过合作和协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③提供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④个性与民主性的统一4.课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①以培养目标为标准②以课程内容或范围为标准③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④以管理方式为标准⑤以课程开发为标准五.论述题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答: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要点:(一)目标分解①进行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②进行学习任务选择③进行学习任务的组织④单元目标的表述和归类(二)任务分析①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②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③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三)起点确定①分析新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先备知识和,技能②目标能力的分析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四)目标表述2.试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答:论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要点:第一,综合课程建立了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的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更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上的联系,综合的方式和观念。第二,综合课程超越了分科课程的学科局限,强调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为课程提供了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更强的吐故纳新的能力,同时,提供了多学科方法和视野,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综合课程强调各类知识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结构相互沟通的机会,强调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更好的完成学科课程内容的教学,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相同的活动方式,但他的目标是服务于学科教学内容。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开展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六.材料题材料一: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且获得优异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二:05级中文班的同学在九小见习时,九小的王进老师向他们面授教学技巧,王:“教学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效果,但是我们选择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问题:1.结合材料一,说说教学方法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谈谈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这次见习的心得体会,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知识谈谈自己对教学技能的认识或对教学方法的看法。答:1.教学方法的作用:①沟通师生教与学的中介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③实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途径2.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①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②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③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④依据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⑤依据教师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3.教学技巧:①采取点名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开小差②不断向学生强调学习的重要部分③联系回忆,即时温故知识④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小组竞赛,提高教学的效率⑥教学方式创新,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做游戏,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学习⑦教师应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建立自己的权威,使学生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答案一.填空题1.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2.《礼记》,《学记》3.《大教学论》4.军事,文雅5.布鲁纳6.《课程》7.理智训练的内容理智训练的方法理智训练的工具8.教学过程运行发展9.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对学生课程进行评价10.教学背景教学任务学习者二.选择题1.C2.ABC3.ABCD4.ABCD5.ACD6.ACD7.BCD8.A9.BDE10.ABCD三.判断正误1.√ 2.X(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3.X(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是的表现)4.√5.X(探索——失败——纠正——再探索)四.简答题1.①辅助师生的教与学②提供学生训练或实践的机会③有利于发现学习④有利于个性化教学⑤有利于教学互动2.①益智功能②体健功能③美育功能④美德功能3.①发挥主体性,促进学生相应的发展②通过合作和协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③提供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④个性与民主性的统一4.①以培养目标为标准②以课程内容或范围为标准③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④以管理方式为标准⑤以课程开发为标准五.论述题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要点:(一)目标分解①进行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②进行学习任务选择③进行学习任务的组织④单元目标的表述和归类(二)任务分析①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②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③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三)起点确定①分析新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先备知识和,技能②目标能力的分析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四)目标表述2.论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要点:第一,综合课程建立了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的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更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上的联系,综合的方式和观念。第二,综合课程超越了分科课程的学科局限,强调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为课程提供了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更强的吐故纳新的能力,同时,提供了多学科方法和视野,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综合课程强调各类知识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结构相互沟通的机会,强调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更好的完成学科课程内容的教学,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相同的活动方式,但他的目标是服务于学科教学内容。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开展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六.材料分析题1.教学方法的作用:①沟通师生教与学的中介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③实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途径2.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①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②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③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④依据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⑤依据教师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3.教学技巧:①采取点名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开小差②不断向学生强调学习的重要部分③联系回忆,即时温故知识④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小组竞赛,提高教学的效率⑥教学方式创新,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做游戏,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学习⑦教师应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建立自己的权威,使学生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

7,哪里有 00467 课程与教学论的完整的真题答案分章练习题答案

2017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信息如下: 课程代码:00467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名称:课程与教学论(附)(1999年版)辽宁大学出版钟启泉 张华 主编版本:2007年11月第一版 注:2007年11月第一版与1999年教材内容相同,这门课程的教材已经沿用10多年了。
需要到本部校区购买,没有电子版。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8,2014江苏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考试初试英语40政治56专

1、这个分数应该可以进复试名单,342分肯定上了国家分数线,只是英语单科处于边缘,所以一般来说应该没有问题,能否进入复试主要看其他考生的分数上线情况。2、课程教学论属于教育学类硕士,分数线是看学硕分数线的【教育学】。2013年一区是310分,英语单科是40分。所以总分肯定能上国家线,应该问题不大。3、如果担心英语进不了复试则可以做一些调剂的准备,主要是选择好几所备选的调剂学校。即使今年万一出现生源特别好导致分数线拔高的情况,这个分数也肯定可以申请调剂。4、认真做好复试的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加油!

9,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考研问题 大分

考研科目:①1201英语或1202日语②2305课程与教学论③3407教育心理学数学参考书目:王道俊、王汉澜或南京师大教育学院:《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罗增儒等:《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照书目来看,数学应该不会难的,在考研中属于简单的考研肯定是全国统考的,专业课和数学的卷子是学校出的,统考属于初试,初试过线之后还有复试,这个专业的复试参考书目: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考研科目:①1201英语或1202日语②2305课程与教学论③3407教育心理学数学参考书目:王道俊、王汉澜或南京师大教育学院:《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罗增儒等:《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照书目来看,数学应该不会难的,在考研中属于简单的考研肯定是全国统考的,专业课和数学的卷子是学校出的,统考属于初试,初试过线之后还有复试,这个专业的复试参考书目: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2345①1201英语或1202日语②2305课程与教学论③3407教育心理学数学参考书目:王道俊、王汉澜或南京师大教育学院:《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罗增儒等:《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照书目来看,数学应该不会难的,在考研中属于简单的1考研肯定是全国统考的,专业课和数学的卷子是学校出的,统考属于初试,初试过线之后还有复试,这个专业的复试参考书目: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2345①1201英语或1202日语②2305课程与教学论③3407教育心理学 数学参考书目:王道俊、王汉澜或南京师大教育学院:《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罗增儒等:《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照书目来看,数学应该不会难的,在考研中属于简单的1考研肯定是全国统考的,专业课和数学的卷子是学校出的,统考属于初试,初试过线之后还有复试,这个专业的复试参考书目: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zhili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1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2章论述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答: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四书”、“五经”为主题的儒家经典;以文学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2、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经验答:(1)识字教学。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2)阅读教学。(3)写作教学。注重基本功训练;多读多写多改;作文从仿写入手;先放后收。3、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答:主要问题:(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2)教学内容问题;(3)教学方法问题。四大弊端:(1)脱离语言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4、话题作文与“供料作文”区别:答:(1)从审题上说,话题作文的话题,作用是引发和开启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写作内用给学生以最大的选择性,而供料作文的主题必须与材料相吻合;(2)从文体上说,话题作文淡化了文本意识,供料作文有较强的文体要求;(3)从结构角度看,供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而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5、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答:(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6、练习法的一般程序答:(1)教师设计练习题,向学生说明联系的内容和方法(2)指导学生开展练习活动(3)通过答问等方式了解和收集反馈信息(4)调解和校正练习活动,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5)检测评定练习成绩,强化练习效果7、写作教学过程答:为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作教学有了新的导向(1)教师引导,学生定向;(2)教师指导,学生写作;(3)教师批改,学生参与;(4)交流评讲,互相沟通。8、语文教材的功能和要素答:(1)德智启迪(2)语文历练(3)语文积累(4)知识扩展(1)范文系统,语文教材主体(2)知识系统,听说、汉语、文体、文学(3)实践活动系统(4)助读系统9、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1)确定教学目标(2)安排教学内容(3)组织教学过程(4)选择教学方法(5)创设教学情境(6)板书或演示设计(7)编写教学方案(8)组织教学评价

文章TAG: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试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