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大班礼仪赛教课详案做客礼

活动目标: 1、了解做客过程中的礼貌用语及正确的做客礼仪,并能恰当运用。 2、能大胆交流和表达应该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3、在活动中体验做文明礼貌小客人及与人交往的乐趣。  活动重点:了解做客过程中的礼貌用语及正确的做客礼仪。 活动难点:能正确运用与表达做客的礼貌用语及正确的做客礼仪。  活动准备: 1、做客场景设置,现场录像及播放设备。 2、PPT 课件“做客礼仪” ,做客视频两段,做客行为图片两套。  活动过程:  一、情景模拟,了解做客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 1、幼儿模拟情景“做客” ,教师巡回观察、捕捉幼儿行为。 2、影像再现幼儿做客场景,引导幼儿发现做客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  二、观察图片,认识文明的做客礼仪。  三、观看视频作出判断,反思自己的做客行为。 1、观看不同行为的做客视频,引导幼儿发现没礼貌的客人不受欢迎。 2、情景迁移,引导幼儿回忆并纠正做客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  四、辨别对错,进一步巩固文明的做客礼仪。 1、幼儿看图卡,辩对错。 2、看图说说议议,巩固做客礼仪。 3、教师小结,激发幼儿文明做客的愿望。

幼儿大班礼仪赛教课详案做客礼

2,小班礼仪教案在公共场所如何说话

小班礼仪教案:公共场所说话礼仪教学方法:团体或小组教学教学方法:行为辨析法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在公共此所应低声讲话,不影响别人。2.培养幼儿在公共场所的良好行为习惯,懂得要尊重他人。核心要素: 公共场 有礼貌 不喧哗 不哭闹说话时 声要小 对他人 无打扰活动准备:1。图片:幼儿打断别人说话的正确做法和不正确做法的图片若干。2.课件:《在各种场所如何说话》课件一件。基本过程:(一) 导入过程:教师出示图片:先出示在公共场所打断别人说话正确做法的图片,后出示不正确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二) 关键步骤:1. 让幼儿观察两张图片,然后请他们判断图片中那种行为是对的?哪种行为是错的?为什么?2. 观看《在各种场所如何说话》课件,然后提问:(1) 录像中的小朋友在老师讲课时说话是怎样的?(2) 录像中,明明的爸爸在参加会议想说话时又怎么做的?(3) 在公共汽车上,小朋友想说话是怎么做的?(4) 为什么在公共场所要低声说话?3. 教师小结:(1) 在公共场所说话要低声,是为了不影晌他人,这是一种人人都应遵守社会公德。(2) 在小结的基础上,带领孩子朗读三字歌。(三) 团讨爸爸妈妈带你到超市等公共场所时,你的表现

小班礼仪教案在公共场所如何说话

3,幼儿园礼仪教案吃饭别说笑

目标:  1、愿意主动学习自己吃饭,知道要手扶碗拿好勺一口一口吃。  2、在儿歌提示下模仿大班幼儿吃饭。  3、学说短句“宝宝自己吃饭”  准备:  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学习单、教学CD、学习DVD  2、活动前,激请一位大班幼儿与教师排练吃饭的情境表演。  3、每人一只小碗、一把小勺。  过程:1、教师设置悬念,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猜猜是谁呢?  (2)老师打开教学大书,指着书上的宝宝,引导幼儿一起说:“宝宝好!”  2、教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阅读和欣赏画面。  (1)教师:宝宝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宝宝是怎么吃饭的。  (2)教师朗诵儿歌《宝宝吃饭》  3、教师:宝宝怎么吃饭的?(引导幼儿学说“宝宝自己吃饭”)宝宝吃的是什么?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跟着念儿歌。  5、请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的表演,学习吃饭的动作。  (1)教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大姐姐(大哥哥),让我们和她(他)打招呼说:“大姐姐(大哥哥)好”。  (2)教师:大班的姐姐(哥哥)怎么吃饭的呢?我们来看看  (3)大班幼儿表演吃饭  6、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大姐姐(哥哥)吃饭的动作。  7、引导幼儿自己拿着玩具碗一边模仿吃饭的动作一边念儿歌。  8、教师用拥抱表扬学习吃饭学得好的幼儿。

幼儿园礼仪教案吃饭别说笑

4,幼儿礼仪教育教案掏耳朵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耳朵谜语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   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么样呢?  三、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交流已有的经验。)   2、教师小结:不能往耳朵里放东西,不能随意地挖耳朵,轻轻地和别人说话,不要对着耳朵喊叫,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张大嘴巴或快快地走开,有水进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灵不灵!   2、介绍游戏玩法:请一幼儿弯腰趴在教师腿上,蒙上眼睛,再请一个幼儿走到他身后轻轻拍他,同时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说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请趴在腿上的幼儿站起来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谁?幼儿猜出后,再换幼儿继续玩猜人游戏。   (游戏玩熟后,可以让说话的人变换声调,加深游戏的难度。)

5,幼儿园礼仪收拾玩具很重要教案

运动目标:  1、开端学会按雷同标志收拾玩具。  2、乐意表达本身的设法主意。  3、体验资助别人的快活。  运动预备:  1、常识预备:已开端学过“上、下、里”等方位词。  2、物资预备:部署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摆放庞杂,小熊一只。  运动历程:  1、以资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儿的爱好。  (先生变更了幼儿到场的爱好。)  2、引诱幼儿不雅察玩具失在那里,开导幼儿利用“玩具失在X X上面(下面、内里)”的语句。  (1、在先生的引诱下,幼儿能说出方位词,并利用完备句。2、镜头的摄入有所毛病,谁在语言时,镜头要跟紧谁。3、师在提问幼儿的时间,没有须要把小熊一向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旁边。)  3、引诱幼儿评论辩论、探求:这些玩具的家在那里?这些家上面你发明了什么?  (1、幼儿能努力地探求玩具。2、在视频中,先生可以看到在上课时所没有存眷到的其他幼儿:发明有个体幼儿趴在地上,有的幼儿很卖力的探求玩具的家。3、拍摄幼儿探求的镜头都是全景,可以拍摄个体幼儿探求的环境。)  4、引诱幼儿把探求到的玩具送回家。(个体、全部)  (1、镜头拍摄幼儿怎样放玩具的环境较少。2、幼儿都是从栅栏跨已往放玩具,师可以把右边栅栏收起来,以防幼儿跌倒。3、先生的叹息词较多)  5、请个体幼儿收拾餐具。  (在旁观视频时,没有拍摄到幼儿怎样把餐具摒挡进盒子。镜头可以偏重拍摄幼儿怎样摒挡。如许不光有利于先生旁观,也可把个体幼儿摒挡的景象播放给幼儿旁观,加深幼儿怎样摒挡玩具的印象。)  6、师以小熊的身份感谢幼儿,并报告幼儿:每一样玩具都有本身的家,我们玩过玩具要把它送回家。

6,幼儿园礼仪教案如何打断他人的讲话

2. 讨论: 当张老师和李老师正在讲话时,王老师想插话是怎么做的? 我们应该如何插话? (三)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插话的方法。 活动延伸: 通...相关:◇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 >>详细◇ 蒙氏幼儿礼仪 >>详细◇ 与礼仪教育亲密接触 >>详细◇ 礼仪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意义 >>详细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演示示范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插话方式 2、培养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 核心要素:人交谈 勿打断 安静等 不扰乱 有急事 要表达 经允许 才讲话 活动准备:邀请班级其他教师一起做示范,并提前商量好如何示范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直接导入活动主题,教师:“现在我要介绍如何打断他人的讲话,请小朋友认真地看。” (二)关键步骤: 1. 教师示范如何插话。 (1) 张、李俩位教师正在交谈,王老师走过去,轻轻拉了一下李老师的手,然后说:“对不起,我能打断一下你们的讲话吗?” (2) 李老师转过头来说:“请您在旁边稍微得一下,我马上就跟她说完话了。”然后李老师尽快和张教师结束了谈话,并转身说:“谢谢您的等候,请问您有什么事情?” (3) 王老师向李老师交待事情。 2. 讨论: “当张老师和李老师正在讲话时,王老师想插话是怎么做的?” “我们应该如何插话?” (三)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插话的方法。 活动延伸: 通过说故事、团讨、戏剧表演的方式学习插话的礼仪。 注意事项: 1.若有紧急情况,要及时通知老师,大声表达,让老师能够听到,以帮助幼儿处理问题。 2.若老师正在谈重要的事情,可以请需要帮助的幼儿找其他老师帮助。若没有其他老师,老师可以请小朋友先去做自己的事情,告诉他等会儿老师讲完话会主动去找他。

7,幼儿大班礼仪教案有哪些

提供一片相关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礼仪教案:洗脚  教师:屈老师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儿童网站  教学方法:情境表演法  活动目标:  1.了解天天洗脚的原因和洗脚的好处。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每天走好辛苦洗洗它真舒服  天天洗不懒惰洗干净再休息  活动准备:水盆、香皂、香皂盒、毛巾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在家里,你们每天都洗脚吗?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洗脚吗?洗完脚后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洗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二)关键步骤  1.教师提问:“洗脚需要哪些用品?用什么水温洗脚?你自己会洗脚吗?怎么洗?”  2.示范洗脚的方法:幼儿观察后进行描述。  (三)结束部分:  改编歌曲《洗手》,将“洗手”的歌词改为“洗脚”。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中,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脚的方法。  家园互动:  1.家长引导幼儿养成每天睡前主动洗脚的良好习惯。  2.家长自身注意养成睡前洗脚的良好习惯(身教重于言教)。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知识链接:  脚,由于不断着地走动,更易被灰尘污染,再加上鞋袜包裹,通风散热差,易于出汗,不洗脚会产生臭味,时间长了,易繁殖病菌。睡前用温水洗脚,不但可以去掉污垢,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下肢沉重感,能解除疲劳。同时,洗脚还能促进睡眠。冬季,睡前洗脚,能预防冻疮。脚上的穴位多,对人身体的相关器官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洗完脚后,应适当地给予按摩,这样,会更有利于人身体的健康。此外,保持鞋、袜的干净,适时剪脚趾甲,都是很有必要的。(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小孩子教育他们礼仪的话,个人见解让他们学会称呼,道谢、排队、问好、再见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也最实用,起点也低。

文章TAG:幼儿  幼儿园  教学  教案  幼儿园教学教案模板礼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