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一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怎么写

写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方式、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若干例题、练习题、做好作业。
我认为各科的复习其实就是串讲,您认为哪个章节需要着重讲,可以适当加点知识点,把它们串起来,针对知识点做些关键题型来加深记忆。一年级的孩子毕竟还小,可以娱乐教学,先让孩子对数字感兴趣起来,再慢慢深入。这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根据一年级历年考试题型写~不过一年级虽然简单,但是小孩子也有容易出错的,还是尽量让他们理解题目
急需一年级数学上册 复习课的教案 最好有课件!要做课了,不知道复习课应该1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一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怎么写

2,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的第二节《比多少》。教科书6——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比大小)》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比多少(比大小)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校 2、 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比多少教学设计

3,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课数一数的教案

教学目标 :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 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最佳学习状态]。 自主探索 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课数一数的教案

4,人教版 小学数学 一年级 比多少 教学设计

2012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比多少》教学设计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处,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故事都讲了什么? 小组交流:有4个萝卜、3个苹果、4只小兔、3只小猪、4根木头、4只小凳……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⑴、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⑵、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⑶、问: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4  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⑷、学生动脑筋:看看,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⑸、动手操作:学生用学具袋中的物品摆“同样多”的物品 比如说:圆片和三角形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小兔: 小猪: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小兔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3   大于号 3<4 小于号 小组读写大于号与小于号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动画片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 小结 三、巩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⑴、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⑵、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思考:想一想,怎样摆,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呢? ⑶、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谁多谁少。谁最多,谁最少呢? 3、动脑筋: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分清图片里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4、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5、试一试(四杯水的深浅不一样)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比大小)》教案教学设计课题:比多少(比大小)一 、教学目标1、 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2、 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三、教学重难点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三、教具学具准备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三、教学活动(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1、 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二)动手操作,学习“〉”、“〈”、“=”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字3、学习“3=3”(1)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2)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3)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4、学习“3〉2”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5、学习“3<4”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6、区分“〉”和“<”(1)区分两种符号 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2)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3)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三)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对应一个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 巩固练习

文章TAG:一年  一年级  年级  上册  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