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全站仪

以觇板为参照,瞄准中心,其实只要射在棱镜上不影响测距的,棱镜是全反射棱镜。
目镜十字基本对准棱镜就可以了

关于全站仪

2,叙述全站仪的设置测站与定向的原理和目的并说明设站的操作步骤

标反算算出测站点与后视点的连线的坐标方位角,这都是全站仪自身完成的,你自己不用管,知道原理就好了。在全站仪算出测站点与后视点的连线的坐标方位角时,也就间接的算出了坐标北方向,因为坐标方位角是顺时针旋转的,逆时针旋转相同的角度也就是坐标北方向。

叙述全站仪的设置测站与定向的原理和目的并说明设站的操作步骤

3,全站仪使用教程

http://wenku.baidu.com/view/78a66f84b9d528ea81c779eb.html你去这个网址看一下,讲的挺详细的!
这个,要有仪器型号吧--------- 如果非要说教程的话:所有全站仪,都有这些步骤,只是菜单页不同而已 1 建立作业文件 2 建站 一般用已知点建站,输入架站点信息,后视点信息,然后读取后视读数,完成 3 测量/放样 通用步骤就是这样,要不你弄清仪器型号,不然大家也无能为力啊

全站仪使用教程

4,全站仪的操作步骤

我回答过了,直接贴给你吧,满意的话送点分哈。(常用方法)一、全站仪定向1、其中一点设站,架全站仪,另一点放棱镜;2、点击数据采集,输入测站点(就是放仪器点)的坐标和仪器高,点击下一步;3、输入定向点(就是不架仪器的一点)坐标,棱镜高输不输都行。4、仪器瞄准棱镜,点击测量,看一下显示的坐标和输入点的坐标差别大不大,不大的话定向完成。差别太大重复2、3步骤。二、测图1、确定棱镜高,根据地形调节。2、将棱镜高输入仪器,将棱镜树在待求点,点击测量,保存坐标。3、继续测量,点击同前。4、测图完成后,导出数据,用cass作图,就好了。三:注意事项1、注意棱镜高和一起输入的棱镜高一致;2、仪器断电需要重新定向;3、对于看不到的点设置转站最多两站。放样方法:根据已知的两个坐标点给全站仪定向,然后输入要放的点的坐标,全站仪会显示角度和距离,你转动全站仪,使显示角度接近零,然后拿着棱镜沿镜头指向走显示的距离,用全站仪瞄镜子,点测量,看显示的角度和距离误差,不断调整。距离误差1-2mm,角度差+-(1-2)秒。

5,全站仪日志怎么写

呵呵!看来老兄对测量基本知识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全站仪技术指标里面标注的测距精度(N + Npmm * D):第一个数值表示为仪器的固定误差,如你所列的“2,
1.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在同一转点上,既有 ,又有 。2.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 ,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 。3.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 。4.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合差为 或 。5.一测站的高差 为负值时,表示 高, 低。6.水准仪由 、 、 三部分组成。7.微倾水准仪精平操作是旋转 使水准管的气泡居中,符合影像符合。8.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加上负号,按与各测段的 或 成正比例分配。9.用水准仪望远镜筒上的粗瞄器照准水准尺后,在目镜中看到图像不清晰,应该 螺旋,若十字丝不清晰,应旋转 螺旋。。10.水准点的符号,采用英文字母 表示。11.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一般用 法或 法。12.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合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进行 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合差。14.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 角误差,每站前视、后视距离应 。13.水准测量时,由于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 。15.从a到b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5m;返测-3.631m,则a、b之间的高差。16.已知b点高程241.0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则a点高程为 。17.对同一个水准面,a点相对高程100m,,b点相对高程-200m,则高差hab为 ;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 。18.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对地面上a、b点的水准尺读取读数,其值分别为 ,则高差 = 。

6,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  1)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7,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及教程

一套基本全站仪有如下实物:仪器一台,木制脚架三副,前视对中杆两副,大反射棱镜两个,小棱镜一个,基座两台,5.0米或者5米以上长棱镜杆两根。全站仪其实是个非常容易上手的仪器,在测量之前需要架设仪器,这点你应该明白吧,无非是书上说的那些,架三脚架大致趋平,安置仪器,对中,粗平,精平,再对中,精平。然后开始后视,后视是个技术性非常高的技术活,哥们最自豪的就是在夏天热气沸腾虚光旺盛的时候后视过673米远的后视点,打的转点与GPS测出来的坐标只差X3mm,Y1mm。对好后视以后,接着要打出后视点坐标,看看跟实际的(也就是平差以后的永久坐标)差多少,如果相差一两毫米以内(放精确点的时候)就可以输入数据放前视点了。放前视点可根据坐标放,也可以根据角度距离来放,按坐标放是比较方便的。数据输入仪器以后,它会自动算出归零角度与距离,角度是待放点,测站和后视点三点连线形成的角度,将仪器拧到0°0′0〃方向的时候,说明待放点或者是前视点就在瞄准镜里的竖向十字丝上,然后就可以让跑前视的人走到这个方向,然后开始测距,距离也是待测点到仪器的距离,是仪器自己算的。它是以实际距离与计算距离的差值来衡量的,有的是实际距离减去计算距离为仪器方向前进,有的是实际距离减去计算距离为仪器方向后退,不同品牌的仪器是不一样的。测距工作的时候不能动仪器,过一会就要看看之前那个角度还归不归零。距离也归零以后,这个点就放出来了。 除了放样,还可以进行对边测量。所谓对边测量,就是对两个点之间进行平距,斜距和高差的测量。这个方法用途非常广泛,尤其在测量路线断面的时候尤为方便,不像经纬仪一样恶心。例如在一条直线上地势起伏不平,但需要在电脑上表示出来,那就非得这个不行了。这个情况下,仪器可以随便架,只要精平就可以了。首先需要找直线上一点作为参照点,仪器对好这个点上的棱镜以后点测量,这就是对边测量内的后视。然后让棱镜跑到第二个点上再点测量,然后两点间的平距,斜距和高差就计算出来了。以此类推,需要注意的是,对边测量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从第二个点以后,包括第二个点,都是相对于第一个点的平距等数据,第二种模式是传递的方式,即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的数据,第三点相对于第二点的数据,以此类推,这个比较麻烦,第一种比较方便。不同的仪器功能不同,有的时候需要在有的点上改变棱镜高度,有的仪器可以在里面输入棱镜高就可以自动算出来,有的就不行,需要自己来加减才能得出真是高差 还有一种就是在放样的时候,架设仪器架在已知点自己估计都看不到待测点,这就需要后方交会了,后方交会是后视的一种。哥们工地有一涵洞在山沟里,两边都是高山,而恰恰已知控制点都在两边山上,仪器很重,懒得上去,于是就叫俩小兄弟一边带一棱镜上去,哥们就在山沟里随便架平仪器,分别输入两个点坐标对着棱镜测一下就可以交汇处架仪器这个点的坐标,然后就再对任意一已知点后视,就可以放前视点了。 在一个小区域内测量放点的话就需要自建坐标系,随便找两个点用来当测站点和后视点,弄清楚待测点在坐标系里的坐标就可以放了,这个据实际情况而定,就不能清楚的说出来了。 全站仪还可以用来算土地面积,填挖方放量,这些都需要你自己操作仪器的过程中自己掌握,孰能生巧。其实很容易的。 一千多字了,兄弟就给哥们采纳了吧。

文章TAG:部队  教案  编写  全站  部队教案编写全站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