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气了怎么办大班健康教案

建议给出孩子们几种生气后的发泄方法,让孩子们去选择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给孩子们分析这些做法的利与弊,引导孩子今后在遇到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时,学会正确地应对。如:生气之后哭闹、不吃饭、打家长、摔家中的玩具或其它家具……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们的危害是……,有的小朋友生气之后自己跑到家长身边依偎在家长怀抱中,感觉一会就不生气了。这是好方法。再讲讲生气对身体的危害,建议再讲小朋友们想到自己生气家长心疼的同时,也会对家长的心情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今后遇到容易令人生气的事情时,要找到最棒的处理方法。每次处理得好,可以自己给自己的一朵小红花,并且可以到幼儿园讲给老师听,老师觉得好的话,就讲给大家听,要大家向他学习,并且在幼儿园也奖励一下。

生气了怎么办大班健康教案

2,生活与健康大班涂鸦板块教案

活动目标:1、 通过“变魔术”和涂鸦活动,对油画棒的色彩及其产生的痕迹感兴趣。2、 了解油画棒的形状和收放、使用方法。3、 能够大胆、随意作画,乐意参加美术活动。活动准备:1、 12色油画棒人手一份。2、 油画棒一盒(教师用),大的图画纸一张(贴在黑板上)。3、 幼儿用书《神奇的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油画棒,引起幼儿的兴趣。1、教师向幼儿介绍绘画工具的名称。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好朋友,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它们叫油画棒。还记得你们在哪里见过它们吗?今天,就让我们来跟油画棒一起玩游戏吧!2、引导幼儿观察油画棒。 教师:看一看,有许多油画棒住在盒子里,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颜色一样吗?都有哪些颜色?二、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绘画。1、教师边讲边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油画棒。(拿笔的方法和正确姿势,用完放回原处等)。 教师:今天,老师要用油画棒来变魔术,请你们看看我是怎样变魔术的。2、教师取各色油画棒,在大图画纸上简单的画让幼儿欣赏,如小花、小鸡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刚才我用油画棒变出了什么?你们还想让油画棒再变出些什么呢?教师:刚才我用油画棒变魔术的时候,我的手是怎样放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三、引导幼儿了用油画棒在幼儿用书上随意作画。1、鼓励幼儿大胆、随意地作画,并提醒幼儿换不同的颜色。2、用游戏化的语言引导幼儿及时把画笔放回原处,并注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握笔姿势。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体会作画的乐趣。 教师点评,并提示幼儿收放好油画棒。

生活与健康大班涂鸦板块教案

3,大班健康教案五个好朋友手指头

儿歌《手指谣》是让幼儿认识并知道自己小手上的五个手指头的名称,并能将手指进行变形和想象。在活动开始部分的时候,我伸出画有手指娃娃的手来向幼儿问好,让幼儿一一说出手指娃娃的名称,再让幼儿听着教师的口令相应地伸出自己的手指娃娃来让幼儿熟悉手指的名称。儿歌的内容中用两个手指进行变形的时候都用到了动词“碰、并、捏、翘”,这是幼儿学习儿歌时要重点掌握的一个点,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用到了“重点前置”,把这一重点部分以和幼儿一起来做手指游戏的形式进行了前期的铺垫,为幼儿学习儿歌打下了基础,也符合了小班幼儿“爱游戏”的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熟悉手指的名称,乐意用手指进行变形和想象。 2、学念儿歌,掌握动词:碰、并、捏、翘。 3、结合手指变形和想象尝试创编儿歌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活动准备 简易图谱、手指上画上娃娃头像。 活动过程 一、熟悉手指名称。 1、老师伸出一只手,弯曲手指向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们好! 刚才是谁向我们问好? 2、小手有几个手指娃娃?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来向它们一个个问好。 二、学做动作,理解动词 1、你们的小手上有没有手指娃娃呀?让我来认识一下你们的手指娃娃吧! 2、游戏:听口令:老师说“食指食指碰碰”等,幼儿就作出相应的动作 三、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1、看看老师的手指娃娃变出了什么?怎么变的?(老师按儿歌内容做动作,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语言表达) 2、老师边做动作边完整朗诵儿歌。 3、教师边带领幼儿做动作边把儿歌念一遍。 4、请幼儿分组学念儿歌。

大班健康教案五个好朋友手指头

4,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有哪些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今天的父母已经倾尽所有来爱孩子、照顾孩子。但孩子们由于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养成了对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为了培养幼儿从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设计了本活动《爸爸妈妈,我爱你》。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乐情感。  3、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故事《快乐地家》,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感恩的心(歌曲)课件。  2、爱心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活动。  (一)欣赏故事《快乐的家》。  提问:  1、小兔乐乐有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听乐乐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2、乐乐说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那你们爱爸爸、妈妈吗?  (二)小结:  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是怎样爱的?  二、倾听书信,爸爸妈妈对小朋友的爱。  (一)读爸爸妈妈的来信《宝贝,你长大了》  1、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2、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二)欣赏"爱的相册"1、请每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  2、相册可以留下我们的爱。  (三)听录音《亲爱的孩子,我爱你》  总结: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天天为我们忙碌着,的确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  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一)欣赏课件并提问:  1、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二)"悄悄话"爱心卡。  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说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5,大班一起来刷牙详细教案

大班健康《一起来刷牙》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本班部分幼儿有蛀牙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对幼儿进行《大家来刷牙》的护牙教育,以培养幼儿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知道怎样保护牙齿,采用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进行。二、教学目标1、了解牙齿保健的知识。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三、教学准备1、牙齿模型、小牙刷若干、成人牙刷把2、视频。3、事先排好“牙疼”的情景剧。四、活动过程1、刷牙律动。2、情景表演“牙疼”,引出活动内容。师:今天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小朋友想看吗?欣赏完表演后,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蛀牙是怎么回事吗?”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3、一起看视频,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牙齿。幼儿讨论后教师总结,引出要多刷牙师:保护牙齿有很多种方法,老师特别赞同XX小朋友说的要经常刷牙,老师这里也有一段刷牙的动画片。5、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①、欣赏完视频后提问,刚才你看到的是怎样刷牙的,幼儿回答后再看一遍视频。②、教师示范一遍,边念儿歌边刷牙。③、出示“牙齿”模型,请两个小朋友上前示范刷牙。④、发每个小朋友一把牙刷,一起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边念儿歌边刷牙。⑤、跟着音乐一起来刷牙,活动结束。五、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都明白爱护牙齿的道理,但是在行动上却不是那么主动,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始终抱着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动画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形式,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学习,幼儿了解了蛀牙形成的原因,幼儿还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总文是把枯燥的健康活动与语言活动和音乐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6,幼儿园健康教案学妞妞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知道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乐观的面对。 3.体验故事情节的起伏给人带来的阅读乐趣。 活动准备: 1.幻灯、白板 2.自制鹿角4对、狭小的门、自主阅读小图人手一份 3.三组图片:1、穿衣服; 2、出门 3、下楼梯 4.新年音乐、新年装饰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用探照灯形式出示鹿角 教师:猜猜它是谁? 幼儿:梅花鹿。 2.教师:那我们把梅花鹿请出来吧。 3.教师:猜猜小女孩头上为什么会有鹿角? 幼儿1:她带的头饰。 幼儿2:她带的发箍。 幼儿3:她觉得好玩,带着玩的。 (环节简析:导入时,我运用聚光灯的形式让幼儿看鹿角猜猜是谁,当孩子们都觉得毫无悬念是梅花鹿时,突然出现小女孩,一个强烈的转折令人措手不及,这个跳跃的基调也迎合了这本绘本起伏的情节需要。) 二、理解故事。 (一)观察封面: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妞妞的鹿角》。 2.教师:妞妞的头上长出了鹿角,妈妈看到会怎么样? 幼儿1:妈妈看到了会很害怕。 幼儿2:妈妈看到了会吓死了。 幼儿3:妈妈看到了会很生气。 3.自主阅读 教师:妈妈会想哪些办法呢? 幼儿1:会带妞妞去看医生。 幼儿2:让她吃药。 幼儿3:把妞妞的鹿角藏起来。 4.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幅图,请你按照上面的数字顺序仔细看,答案就藏在里面。 (二)理解故事第一段: 1.教师:妈妈请来了谁? 幼儿:医生。 教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幼儿1:看到了听诊器。 幼儿2:他穿的衣服。 2.教师:妈妈的表情怎样?她心里在想什么? 幼儿1:很怕。 幼儿2:表情很害怕。 幼儿3:害怕医生没办法治。 3.教师:妈妈又请来了谁? 幼儿:校长。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我认识字的。 教师:看看校长的表情? 幼儿1:看起来很凶。 幼儿2:看起来很生气。 4.教师:弟弟小南在干吗? 幼儿:看书 教师:查出结果了吗? 幼儿:查出来了。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做了一个手势。 5.教师:妈妈实在没办法,最后又请来了谁? 幼儿:设计师。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我认识字的。 教师:妈妈把设计师请来干什么呢? 幼儿1:设计鹿角。 幼儿2:把鹿角藏起来。 6.教师:你觉得这顶帽子怎么样呀? 幼儿1:太大了。 幼儿2:太好看了。 幼儿3:太大了,妞妞眼睛都挡住看不见了。

7,哪有幼儿大班健康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教案

一、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 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和生气是人的两种情绪,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过度的生气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幼儿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心、快乐。 本活动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很不稳当,容易冲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活动的,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5343434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 1、卡片联想。 (1) 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 (2) 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 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二、活动内容:心理健康——让自己高兴 (大班)设计意图:喜、怒、哀、乐之情人皆有之,但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愉快的情绪既来自于成人的关怀呵护,更取决于幼儿自身的主观体验。在教育中,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并采取多种方排解已经出现的消极情绪,为快乐的人生奠定基础。活动目标: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动准备:4个木偶、一个开心枕重、难点分析: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活动过程:一:感受快乐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二、开心与烦恼1、 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2、 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3、 除了开心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开心的事?4、 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5、 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三、化解不开心1、 生气商店:谁知道什么是消气商店?2、 我们来看看谁来消气商店了?3、 依次出示小动物,请幼儿帮他们想办法!4、 你觉得消气商店好吗?为什么?5、 如果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办法让自己消气呢?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快乐起来。四、让自己开心1、 介绍开心枕。2、 传递开心,让每个幼儿和“开心枕”抱一抱,亲一亲。3、 说一说抱着“开心枕”有什么感觉?4、 把开心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开心的滋味。

文章TAG:幼儿  幼儿园  大班  健康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