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怎样写

就是上课的思路啊~该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怎样才能把学生们教会。。怎样引导学生们去思考问题,怎样去调用他们的积极性等。。该讲那些知识点,该给学生们设置哪些思考题,同学们可能会碰到些什么问题等,都要考虑全面了。。
dhr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怎样写

2,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45;[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2、经历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数学活动,发展合;3、有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沙滩小学 周晓燕 [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周长的比较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2、经历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1、认识周长。2、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用平移的方法比较周长。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3,请问小学三年级数学怎么备课新来的老师对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怎么备

作为一名新来的老师,对于  对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怎么备课之备课要求:在上课前做好备课工作,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厅对小学教学常规的一些规定,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各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及全面的推进课程改革,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有老师一定要紧紧的落实在教学计划上,可以参考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详情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做好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态度与价值观这几方面来进行分析。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怎么备课前,老师应考虑到单元自测分析,可以在课堂上对本单元测试的基本情况、不足之处、典型解剖、补救措施来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怎么备课之教师培训: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都会进行教师培训,教师培训应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观点。对于一些一线的教师而言,关注基本问题就有有特别的重要性。具体地来说,教学工作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但归其根本,正是通过积极的实践和认真地总结与反思,从而使教师们不断的取得新了进步,真正的做到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对于数学教育,这是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自己的一些最基本问题,所以,在实施教师培训,尤其是对于教与学方法的培训时,就务必要立足于教学实践,重点关注小学数学的一些核心问题、常见问题,不能忽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些不恰当的教学形式,比如对合作学习的过分强调等,却未能很好地发挥应用的作用的就应该完全否定。
对学生一定要有威严,绝对不能对学生嬉皮笑脸小学生都很笨 你一步可以想到的 他们要几十步才能想到 所以平时要学会分解自己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抄教案不如用毛爷爷解决,手写教案,就几十筷两本每学期,有多种字迹和备课本可选,另有手抄听课记录和各科教师工作总结 当然是在马云的网站, 搜铺子名字:疼你手写教案省下写教案的时间去教好更多的学生 也是功德或者看看我的资料有更多启发 我是一名有五年教学经验的老师
课题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授课时间2012年2月8日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2、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3、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5、说说你的东西南北都有谁?6、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叶滩小学的东西南北方向?5、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四、小结。课外作业:认方向。教学反思学生能正确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请问小学三年级数学怎么备课新来的老师对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怎么备

4,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教学案例

情境:通过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伴随着美丽的秋景引入蚂蚁围绕树叶跑步形象直观的情境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古诗、美景引入,多媒体课件,动态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理解“树叶一周的含义”从而初步建立周长的表象,为下面学习什么是周长做好了必要的铺垫,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了树叶的一周的长度,就是从起点开始还要回到起点,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二)组织实践活动,探索新知识。活动一:描一描,画一画,引出周长的含义。“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从你收集到的树叶中选出一片,在一张纸上用一笔描出它一周的边线,行吗?”在学生独立活动之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描树叶边线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在看、描、说等活动中,理解“什么是周长”,从而建立平面图形周长的描述性的概念。活动二;摸一摸,说一说,理解周长。在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后,摸一摸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让学生懂得:平面图形都有周长。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什么是周长”,而且感受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三;量一量,算一算,测量周长。在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周长的基础上,如何求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动手操作后交流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测量中学会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多样性。点评: 1、创设情境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无论是描树叶、量腰围还是让学生在自己周围找周长,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立刻就能感受到今天学习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动手操作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有很强的实践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量规则图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圆形、月亮形、腰围)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无限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技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玩数学的经历、丰富学生做数学的经历、丰富学生用数学的经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认识周长。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周长的比较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2、经历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教学重点]1、认识周长。2、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用平移的方法比较周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师:这节课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呀个子小小的,力气却大大的,能举起自身重量一百倍的物品,被称为是动物界的大力士。谁知道它是谁?(出示课件)师:哎,它就是小蚂蚁豆豆,快跟小豆豆打声招呼吧.(豆豆好)师:这节课豆豆就想和我们一起在这堂数学课当中一起研究数学问题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豆豆出去散步了,(出示课件)你说它看到了什么?师:小豆豆非常顽皮,想要围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圈,你能不能画出他的路线呀?能不能?那老师呢一变就把树叶变到你们的题卡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题卡上有两片叶子,先看第一片叶子,拿出你的水彩笔,用水彩笔来描一描第一片叶子的边线.(学生操作)1. 展

5,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具准备: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师: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1)学生4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2)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3)多媒体演示图片。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2、拓展思维,认识分数名称。(1)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来吗?(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出示例6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比较?反馈。用相同的方法比较第二组。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1、2。2、在小黑板上出示一组同分母的分数,让学生在相同大小的圆形卡片上表示出这些分数,然后同桌一人拿一张比一比,看谁拿的大。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下课后,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5.设计好板书、板画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6,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这里有,你去找找 http://hi.baidu.com/ttongyes/blog/item/89e104dc2d2bc7c0a9ec9a14.html [三年级数学]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商二位数 [三年级数学]商三位数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 [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二) [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三) [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四) [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归一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三年级数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2) [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 [三年级数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一) [三年级数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二) [三年级数学]第5册第四章-混合运算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千米和米的换算 [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的换算(米以内) [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共57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例1及练习。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出示例1挂图: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东莞市的东西南北方向?5、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四、小结。课外作业:认方向。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过程:一、复习: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3、玩“认方向”的游戏。二、新课:(一)例2: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2、学生同桌合作画。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 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二)例3: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3、同桌互相说: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三、巩固练习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2、做一做: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四、总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教学反思:第3课时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东西南北方向的认识。

7,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答:老师2人 学生4人即 老师2人每人10棵 学生4人每人4棵
1个老师+1个学生=151个老师+2个学生=201个老师+3个学生=251个老师+4个学生=301个老师+5个学生=351个老师+6个学生=40假设在老师是1人的条件下(40-10)/5=66+1=7假设成立,老师1人,学生6人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共63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百度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7课时)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二、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三、教学时间:7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例1及练习。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出示例1挂图:*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南宁市的东西南北方向?(琅东、西乡塘、江南区、城北区)5、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四、小结。课外作业:认方向。第2课时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过程:一、复习: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3、玩“认方向”的游戏。二、新课:(一)例2: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2、学生同桌合作画。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二)例3: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4、同桌互相说: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三、巩固练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2、做一做: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完成问题。四、总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第3课时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东西南北方向的认识。2、进一步熟练根据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过程:一、练习:1、谁来说说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老师给知一个方向(邮局在百货大楼的东面),学生说出其他的3个方向。
2种答案:1.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种10+5=15棵 40/15=2对师生……10棵 10/5=2人,剩下的用2个学生, 老师2人,学生2+2=4人. 2.假设在老师是1人的条件下 (40-10)/5=6 6+1=7 假设成立,老师1人,学生6人
10+5=15(棵) 40%15=2(对)。。。。。。10棵 5+5=10棵2+2=4(人)答:
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种10+5=15棵40/15=2对师生……10棵10/5=2人,剩下的用2个学生,老师2人,学生2+2=4人.

文章TAG: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小学  三年  三年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