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质量守恒定律

就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简单说:加多少,就剩多少。『采纳』

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详尽解析: 1、镁带燃烧后生成物是氧化镁(MgO,白色粉末状固体)和氮化镁(Mg3N2,黑色粉末状固体)。一般教学要求里,这里要求学生知道氧化镁就可以了,对氮化镁不作要求。所以你可以这样回答:镁带质量加上参加反应氧气(和氮气)的质量之和等于氧化镁(和氮化镁)的质量(之和)。化学方程式(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和3Mg+N2==========(点燃)Mg3N2。 2、铁生锈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加。但教学里不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只考虑氧就可以了。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因此,你可以回答: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铁锈(Fe2O3)的质量。化学反应方程式:4Fe+3O2=========2Fe2O3。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3,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

(1)由于白磷刚引燃时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天平不平衡,所以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反应化学方程式:4P+5O2 点燃 . 2P2O5;故填:后一种;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气体受热膨胀,小气球胀大产生浮力,使得天平不平衡;4P+5O2 点燃 . 2P2O5;(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从原子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故答案为:种类;数目;质量;(3)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逸出,所以B实验天平不守恒;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所以如果把B中盐酸的碳酸钠粉末放在A装置中进行实验,天平平衡.故答案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逸出;平衡.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

4,主题十三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学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 3、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 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5,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原发布者:精品中小学资料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课型:新授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3、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教具用具:托盘天平,烧杯、锥形瓶(塞子)、玻璃棒、气球、玻璃片、石棉网、坩埚钳、火柴、小试管、药勺、镊子白磷(火柴头大小)、硫酸铜溶液、铁钉、蜡烛、镁带、细沙、砂纸、盐酸、碳酸钠粉末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O2→P2O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CuSO4→Cu+FeSO4。那么,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些反应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变化呢?2、讲授新课:a、学生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如何变化?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B、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果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看到,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相等的关系。其实不仅仅这两个实验如此,无数的实验证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加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6,化学方程式配平 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又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会写化学方程式显的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b、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获取新知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温故知新) (多媒体显示)煤饼燃烧后剩下的煤渣的质量与煤饼相比有什么变化?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你能用化学方程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吗? 生:变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初%20三%20化%20学43.filesimage290.gif

7,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掌握了它们才有可能学好化学。而化学方程式是这三种重要化学用语的重中之重。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以后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制法、物质的用途等起着关键作用。 本节教材主要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在三个步骤中,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为关键,教材始终以质量守恒定律作为理论指导,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是要使完成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方法有几种,教材介绍了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常用的配平方法。本节课让学生多做练习,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最小公位数配平方法。 设计思路学生现在懂得的化学方程式少,不容易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了突破难点,我找出了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联系,通过它们的联系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上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本节课以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他们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概述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让学生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展示练习题发放练习题练一练(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 2、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 高温(三)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点燃1、C+CO2CO3、高温Al+O2Al2O34、点燃CuO+C Cu+CO24、CH4+O2CO2+H2O5、Zn+HCl ZnCl2+H2 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使学生能力提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小结评价参与老师评价巩固学习成果布置作业P993、4、5

文章TAG: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质量  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