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前天,我儿子捡到一块手机拿回家很高兴,我故意问他:“是自己留下还是还给失主?”。 儿子:“我很喜欢” “你很喜欢,那丢了手机的人是多么的着急和难过呀,等你长大了妈妈会给你买一块更好的。再说了人家得到你还给他的手机会很开心的,是很感激你的,你的心里是不是也很开心了?”。 经过我这么一说儿子很爽快的答应了,我赶紧给他储存的联系人列表里打了个电话,让失主把电话拿回了家。 这虽是一件小事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要想做一个好人,就必须从小教育,从小做起。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2,小学生责任教育小故事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 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小学生责任教育小故事

3,小学三生教育教学案例

三生教学案例反思——“老师,别烦我了” 许路得“老师,你别烦我了,我本来就心情不好……”我怎么也没想到,平时内心开朗但不善言语的孟孟会这样对我说话。“孟孟,老师点了你好多次名了,其他小朋友一遍就听见了,你在做什么?”,我甚至有些生气,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质问”了起来。“哇……”一声,孟孟哭了,全班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孟孟和我的身上,“我刚刚被某某小朋友打了……我没有还手”孟孟哭得越发伤心,吞吞吐吐的把话一带而过,哭声掩盖了解释,反而此刻是伤心和委屈更为重要,他需要的是有人安慰和有人为他“讨回公道”。孩子的这种心理再常见不过了,老师们处理这种问题也最“拿手”不过,大概是:询问“当事人”——寻找“见证人”——指认——找出“真凶”——讨论“案发现场”——叙述“案发经过”——承认、赔礼道歉——双方拥抱和好——结案。这样看来,老师这个法官似乎当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大家最后都皆大欢喜,孩子们看起来关系使然,老师该忙什么忙什么,又重新投入下个环节。然而,今天孟孟有些不一样,他的不甘和难过已经占了上风,哭声久久的在教室里回荡……我猛然发现,我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这事还得从头说起——“阳阳”“到!”

小学三生教育教学案例

4,小学生德育教育故事

暑假的一天,我上完课回家时,有一件事吸引了我的注意。 路上有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还穿来一阵喊叫:“给我,是我的,给我,是我的……”我出于好奇便跑了过去。人真多呀!我使劲往里挤,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只见一个约七八岁的男孩,手背在后面,像是手里有什么东西似的,嘴里还说:“谁丢钱了?谁丢钱了?”一个小伙子指着男孩说:“给我,是我的,我丢了钱,快把钱给我!” “你丢了多少钱?” “500!” “不是500。” “那就是200,200对了吧。” “不对,钱不是你的。” “你这小孩儿,老师怎么教你的。快把钱给我。” 这时,有人指着男孩说:“把钱给他吧” “他说的不对,不是200,太多了不能够给他!”男孩眼里含着泪,像受了委屈似的。 “那就是50。”那小伙子说。 可那男孩还摇摇头。我想:“到底有多少钱啊?”这时,男孩把手伸出来,我一看,原来只有5角钱。围观的人惊呆了,小伙子看了,就骂了那小男孩几句,然后长扬而去了。那小男孩还在喊:“谁丢钱了?谁丢钱了?” 人群不欢而散,而我却站在那,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5,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我是班主任》2007年4月19日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刚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时,我并不喜欢当班主任。 发生在我与学生小李身上的故事,更是让我深切品味了“我是班主任”这一句话。 中小学教育 小学班主任 教育案例免费课件,小学、中学,教案,试卷,论文,计划,总结,随笔,作文,说课稿,班主任 普通班主任, 陶行之与三块糖的故事, 上搜集, 10-11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_教育案例_中小学班主任工作_刘文东名师工作室任班主任八年来,期间的故事很多,当然有成功的教育故事,也有换败的教育故事,有令我欣慰与欣喜的教育故事,也有令人泄气沮丧的教育故事。回味起来有辛酸,有苦涩, 我的教育故事2 个帖子-1 个作者-新贴子:2005年5月20日我的教育故事 再过几天就是期中考试了,所以早自习的时候,很多的学生比平时更加认真。 这里是关于教育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的自由话语空间。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http://hi.baidu.com/u%D3%EA%D2%B9rua/blog/item/b8947d0b2e6670c33ac76370.html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的林若雄同学,比较调皮,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搞小动作,爱打架,排队的时候不是东看看就是西望望,惹得周围的同学很反感。平时其他科任老师也向我反映他不安份的情况。 于是,我跟他家人联系,经了解了解到该同学从小受宠,家长还说孩子小时候非常聪明、调皮,父母总是迁就他,使得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性格,由于溺爱、迁就造成孩子很贪玩,很调皮。孩子自身自己也惯自己,以自己为中心,不在乎周围人的感受。 二、采取策略和辅导过程 1.我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思想和品德问题,粗暴地训斥、打骂,而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有悔意,为教育引导打下基础。 2、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排队或课间扣分了,我就找他谈心,告诉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也让他明白,遵守纪律的同时也要和同学团结友好相处。 3、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是不稳定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其实养成学习的习惯很简单,主要有四条: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认真复习。 四、个案教育效果 通过近半年的努力,该生较以往有很大的转变,在家里变得乖巧了许多,学习上自信心增强了,课堂上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学习兴趣明显比以前提高了许多,学习习惯也相应有所好转。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的林若雄同学,比较调皮,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搞小动作,爱打架,排队的时候不是东看看就是西望望,惹得周围的同学很反感。平时其他科任老师也向我反映他不安份的情况。 于是,我跟他家人联系,经了解了解到该同学从小受宠,家长还说孩子小时候非常聪明、调皮,父母总是迁就他,使得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性格,由于溺爱、迁就造成孩子很贪玩,很调皮。孩子自身自己也惯自己,以自己为中心,不在乎周围人的感受。 二、采取策略和辅导过程 1.我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思想和品德问题,粗暴地训斥、打骂,而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有悔意,为教育引导打下基础。 2、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排队或课间扣分了,我就找他谈心,告诉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也让他明白,遵守纪律的同时也要和同学团结友好相处。 3、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是不稳定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其实养成学习的习惯很简单,主要有四条: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认真复习。 四、个案教育效果 通过近半年的努力,该生较以往有很大的转变,在家里变得乖巧了许多,学习上自信心增强了,课堂上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学习兴趣明显比以前提高了许多,学习习惯也相应有所好转。

6,小学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推荐]新昌小学“小诗人”——优秀“春诗”展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春诗诵读”活动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六年级)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春诗诵读”活动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五年级)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春诗诵读”活动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四年级)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春诗诵读”活动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三年级)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与奥运同行”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 lt 12-20 [德育案例]溧阳市新昌小学“与奥运同行”知识竞赛试题 lt 12-19 [德育案例]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lt 11-12 [德育案例]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批评的艺术 lt 11-12 [德育案例][注意]美国小学生守则和中国小学生守则对比感想 lt 11-12 [德育案例]是“自治”改变了他们 lt 08-27 [德育案例]不容忽视的优秀生思想误区 lt 08-27 [德育案例]班会课上意外的收获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案例背景进入六年级了,我班46个孩子在各种行为习惯上还不尽人意。他们性格各异,且又调皮捣蛋,特别是在上美术、音乐及其它副科时,总有一些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但只要我一到教室门口,孩子就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端端正正地坐好,安安静静地听课,我知道这是班主任对学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孩子多了,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每天面对十几个等待你关心、帮助的后进生,我真的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一人要管好这么一个大家庭可真难呀!怎么办?当然,可不能忘了家长代表。 案例过程有一次,我到了办公室门口,就看到我班李铭顺同学正拿着一张奖状在等我,他自豪地用手指了指奖状说:“老师,我得了鼓励奖,其他老师还夸我字写得越来越好了,我会继续努力的”。说完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一样飞奔而去。其实,这个荣获作文比赛的鼓励奖是我颁发给他的。孩子优点还是较多的,而且还喜欢写写画画,只是字写的太潦草,根本看不出每个字的笔画和结构。就为了这事,我下了不少苦心,但经过教育、批评后,孩子不仅没有得到改变,反而使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无奈之下,我在与其他代课老师交谈时提到了这个孩子,老师们也各抒己见,总体都认为过度的批评只会使孩子失去自信而变得懦弱。“为什么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呢?批评和鼓励并行。”我就及时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先让孩子体验到写作的欢乐,增强了自信心,接着让孩子体会到写字潦草在作文比赛中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孩子认识自身缺点,并能积极进行改变。这就是集体的力量!看着孩子快乐离去的背影,想到其他后进的孩子们也在家长的帮助下茁壮成长,我更加坚信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案例反思我不禁深深感到,一个孩子的幸福我可以给予,但54个孩子的幸福靠我一个人是很难做到的。一个现代的班主任如何使班级工作突破现状?如何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和谐有效地利用来达到师生互利的效果?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突然想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一句话:“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是的,这就是爱,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应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孩子,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和鼓励他们,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zhidao.baidu.com%2fquestion%2f6296516.html%3fsi%3d1"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296516.html?si=1</a> [德育案例][推荐]新昌小学“小诗人”——优秀“春诗”展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春诗诵读”活动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六年级)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春诗诵读”活动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五年级)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春诗诵读”活动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四年级)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春诗诵读”活动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三年级) lt 04-17 [德育案例]新昌小学“与奥运同行”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 lt 12-20 [德育案例]溧阳市新昌小学“与奥运同行”知识竞赛试题 lt 12-19 [德育案例]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lt 11-12 [德育案例]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批评的艺术 lt 11-12 [德育案例][注意]美国小学生守则和中国小学生守则对比感想 lt 11-12 [德育案例]是“自治”改变了他们 lt 08-27 [德育案例]不容忽视的优秀生思想误区 lt 08-27 [德育案例]班会课上意外的收获 参考资料: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lyxxxc.vicp.net%2fdytd%2fshowclass.asp%3fclassid%3d21" target="_blank">http://lyxxxc.vicp.net/dytd/showclass.asp?classid=21</a>

7,小学三生教育案例

个案一: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评析:“不开窍”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揭开它的面纱其实都与心理因素相关,当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可不考虑:是不是存在学习心理问题?在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某些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是头脑、智力的问题,而是他在记忆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时茫无目的,不知道记什么,记了有何用,记多长时间、多少内容;记忆时不讲究方法,或死记硬背或支零片断地记忆…… 方法:1、教会小田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 2、培养小田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3帮助小田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小田一些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个案二:小毛的妈妈经常为孩子急得哭:小毛迷上了游戏机,一次,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小毛从游戏机房拽回来;一次,一次,又一次,小毛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偷偷溜进游戏机房,急得没法子,小毛妈妈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休日更是形影不离。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4/75149/archives/2007/690994.shtml这里面有九个案例,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看看吧!
学会交友 一、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针对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一个叛逆初期,很容易选错朋友,所以,让六年级的学生了解一些交友的基本知识是很重要。 同时,小学生也比较喜欢在学中玩,玩中学,天性比较好动,我设计了两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交到朋友,并懂得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怎样对待你的道理。 二、 教学内容 通过游戏来让学生明白交朋友的方法,以及和朋友的相处之道。 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交友的标准,并在活动中学习和实践交友的基本方法。 2、 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怎样对待你的道理。 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的道理。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 各位同学,我们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在你六年的学习生涯中,你一定结交了很多的知心朋友。现在老师做一个小调查:请问有好朋友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在你们认识你的好朋友之前一定要先来找朋友,那么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找朋友吧! (二)找朋友 1、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学生学唱。 2、 教师演示:边唱《找朋友》边表演,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好朋友后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来上课。(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张静,很高兴认识你,我想和你交朋友,可以吗?请你和我一起来上课,好吗?) 3、 学生进行找朋友,并邀请好朋友一起就坐一同上课,为好朋友佩戴上象征着友谊和爱心的“绿丝带”。 (三)、填写“友谊书签” 1、互相认识后,了解好朋友的基本情况:姓名,联系方式,爱好。 2、填写“友谊书签”中的三栏:好友姓名、联系方式、爱好。 3、汇报好朋友的基本情况。 (四)、谈谈为什么选择你身边的这个同学做你的好朋友。 学生自由谈,老师指名回答。 (五)、议一议:什么样的朋友应该叫,什么样的朋友不应该交。 学生看课件,看看课件中的朋友应不应该交,你愿不愿意让这样的人成为你的好朋友。 1、 播放一组小学生打架、抽烟、偷盗的图片,学生自己分析,并说明原因。 2、 播放一组小学生诚实、献爱心的图片,学习自己分析,并说明原因。 3、 总结:我们应该交诚实、正直、有爱心的人作为自己的好朋友。 (我们交到了那么好的朋友,那我们应该如何和好朋友相处呢?) (六)大家一起来讨论:朋友的相处之道。 1、照镜子游戏 (1)、大家拿出镜子,看看镜子里面的人,他(她)就是你的好朋友,现在请大家一起和镜子里的“好朋友”来进行一个互动。对着镜子做三个动作:大笑、大哭、愤怒。 (2)、思考:大家刚才和镜子里面的好朋友互动时发现了什么? (3)、相互讨论,指名回答。 (4)、教师总结:与人相处时,你怎么对待他,他就怎样对待你,所以与朋友相处时,你希望朋友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先怎样对待别人。 2、除了这个是朋友的相处之道之外,同学们认为还有哪些和朋友相处的好方法呢?小组讨论,并汇报。 3、小组汇报 4、教师总结: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要有爱心,真诚对待朋友,你怎样对待他,他就怎么对待你。 (七)、说说心里话 1、交到了今天的这位好朋友,你认为你和你的好朋友相处的好吗?如果觉得好,你就夸夸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认为你的这个好朋友有一点的缺点,请你给他指出来。 2、完成“友谊书签”的“心里话”部分,把你要对你的好朋友说的话写在“友谊书签”的“心里话”一栏。 (八)、再唱《找朋友》 我们今天认识了身边的这位好朋友,希望你们能用你们彼此的爱心,把你们的友谊延续下去。 1、 把佩戴在胸前的“绿丝带”取下,穿在书签的小洞上,然后互相交换书签,彼此保留,永远的记住你的好朋友,希望你和你的好朋友友谊长存。 2、 起立,和你的好朋友再来表演《找朋友》,并唱边演。

文章TAG:小学  小学生  小学生教育  学生  小学生教育案例100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