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化学教学设计怎么写

化学教学设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篇简易的教案,
1 教学目的2 教学方法3 教学内容4 收到的效果5 检验效果的方法

化学教学设计怎么写

2,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怎么写

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3教具;4教法、学法;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7教后记,在前面也可加上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等。重点是2--6。
1 教学目的2 教学方法3 教学内容4 收到的效果5 检验效果的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怎么写

3,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

第一部分 是自我介绍 例如,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xxx,来自...。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设计的.....这节课。我准备从三个方面展开说明,一说教材分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第二部分 说教材分析 包括:本节课的出处,在课本中的地位,本节课你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还可以分析一下教学对象的情况。 大概这些内容,顺序可以自己安排。第二部分 说教法,学法 也有人把这部分分成教法和学法两个部分说的,但本人认为没必要。这部分说明不宜太繁琐,只要说出你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就可以,最好是有特点的。 例如 引导提问式 等等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的流程,但不要流水账似地每一个细节都说,挑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说,这样在面试的时候才不会引起评委的倦怠情绪,有重点,评委听着也轻松。 最后 要有结尾提示语言 例如 以上就是我本次说课的内容 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我是学师范的,这是根据我的课堂学习和说课经验总结的,希望对你有用O(∩_∩)O~

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

4,求初三化学教案

初三化学教案课件老彭家与沈家带点姻亲的关系,小彭又是名满天下的大学问家,所以沈德潜在编著《古诗源》和历代诗裁的时候,勉不了要和他商讨几句,不过小彭没想要留个名号,他清楚有些乖巧使不得,却也是如此让他躲过死后被“扑碑”的命运,初三化学教案课件网师园座落在这样一条街上,自然免不了要带上点“诗”的气息。园子的名字看着简单,要脱口解释清楚倒也不容易,这样的名称还是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说,先说“网”字,自然是打渔人家的鱼网,借用的意思恐怕也就是这意思,而“师”是该是掌握了某项技能的人士,连起来大概是对自己归隐的标榜吧。其实这是在套话,因为网师园一早就有“渔隐”的别号 初三化学教案课件 初三化学教案课件http://ufae81.chinaw3.com/chuzhong/chusan.html http://www.zxqk.com/huaxue/jiaoan/c3/2005-06-05/huaxue_328.html 那里有哦(下载回来就可以用了) 初三化学教案课件 参考资料:初三化学教案课件 http://www.k868.cn//pub/linkin.asp?linkid=hgzxwlz 新课标资源网有200多套新课标教案以及无数配套课件和试卷! http://www.xkbw.com/bbs/xkbad_Get.asp?UserID=47027 新课标教学网-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5,高中7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因为硫化铜不溶于硫酸,产生了沉淀 ,在此强根据分析化学的计算可以得知要想是cus溶于酸,其h+浓度要超过发烟硫酸,显然不存在这种可能。所以cus是不溶于任何酸的。酸制取弱酸的规律不适用,主要是本质的问题 所有的离子反应其实都是可逆反应,只是程度大小的差别罢了.像这个h2s电离出s离子,与cu离子结合后产生电离程度极小的沉淀cus,产生这个不溶于硫酸的沉淀,使得s离子与cu离子能不断得结合产生沉淀,直到s或cu离子的浓度很低为止(这个时候也就是达到了另一个平衡).有机会看看大学普通化学就明白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用弱酸制取强酸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是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6,化学教学设计请设计一学习活动方案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1)设计反应容器,检测CO2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与酸反应释放气体(CO2),需要1个具有气密性的反应容器放入鸡蛋并预放入/滴加酸(稀盐酸/稀醋酸),导出产物气体到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反应容器内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注:这一检测气体过程可能因为稀盐酸/稀醋酸的挥发性而失败,如需避免此步骤失败,可稍降低盐酸浓度或使用稀硫酸】2)如有必要,检测溶液中的Ca2+,结合1)即可证明鸡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Ca2+离子证明可通过对反应后溶液取样做焰色反应,砖红色示有Ca2+离子;或加入NaOH调节PH=7后加入Na2CO3,有沉淀析出,滤出后在稀盐酸下溶解,溶解产物加入稀硫酸不沉淀示有Ca2+1)反应结束(加酸鸡蛋壳不再放出气体)后鸡蛋壳溶解,鸡蛋柔软可变形,示主要成分以完全溶解,结合以上检测步骤(CO2、Ca2+)证明鸡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
(1)55g,3.08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氢化氢的质量为y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100 73 44 x y 3.08g 100/44=x/3.08g x=7g 73/44=y/3.08g y=5.11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g/8g=87.5% (3)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11g/55g=9.3%
取样 置于试管内高温煅烧 取沾有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管口 观察鸡蛋壳减少 玻璃片边模糊 说明有CO2产生 推测鸡蛋壳里含有碳酸根 将剩余固体移至试管 加入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有钙离子 综上所述 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一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仔细观察什么现象发生。试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发现:1.杯子里面有气泡冒出2.鸡蛋壳慢慢消失3.玻璃片上变得模糊推测鸡蛋壳里含有碳酸钙,与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初中化学说课稿模板

《酸碱盐的实验复习课》说课稿 [导读] 《酸碱盐的实验复习课》说课稿 一、教材及中考分析 酸碱盐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碱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是中考中基础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信息题型的知识区域,考查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能力,渗透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碱盐的通性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初步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知道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酸碱盐知识的讨论、归纳小结,培养学生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在知识迁移题、实验探究性问题、开放性试题、趣味性题、信息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酸碱盐知识全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学科内多知识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保护环境、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通过化学实验,将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类似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推测的知识迁移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分析常见离子的检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选择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准备采用包括问题和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归纳法等过程式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和“讨论式探究”的复习法,即先给出实验题例,通过对题例的探究暴露错误,讨论发现问题,带出知识点,引出方法,由此教会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实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编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实验习题,在练习、讨论探究中让学生复习酸碱盐的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思维得到提高,科学素养得到升华。 引入课题:由前面物质分类中的化合物引入,这节课复习化合物中的酸碱盐,重点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用途,酸碱盐之间要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常见的酸碱盐 活动探究一,让学生讨论回顾常见酸碱盐,提出问题:你对它们有多少认识?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俗名和化学式,并探究这些物质的类别,引导学生如何认识酸碱盐,叙述酸、碱、盐的概念,认识实验台上提供的物质的类别,为下一个活动打下基础。说出你最熟悉的一种物质的用途。 2、酸碱盐的通性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再由用途体现性质过渡到化学性质的复习。首先提问:同学们你对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认识?如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铜分别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揭示课题:通过化学实验,验证某些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并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部分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评价,从而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从所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归纳出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3、探究应用 展示另一个探究活动题目,提问,下面这个探险队员硫酸怎样走出小山?请你帮帮忙给他指指路。根据学生讨论分析并给以适度的引导,在探究中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再由学生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在兴趣、讨论、质疑中愉快的学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利用碱、盐的化学性质帮助氢氧化钙、硫酸铜顺利通过小山,作为课后探究,让学生巩固酸碱盐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探究,学会解答开放性题,培养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清楚?通过展示板书设计进行反思回顾,整理归纳,并通过精选的练习拓展延伸,并提示下节课将从物质的鉴别,推断,实验研究,除杂等反面进行综合复习。
给你个网址,http://chem.hengqian.com/ 这上面你可以免费注册,然后搜索,有很多免费资源 我就是给人辅导的,都是从上面下到的,有粤教版的化学说课稿
给你个网址,http://chem.hengqian.com/ 这上面你可以免费注册,然后搜索,有很多免费资源 我就是给人辅导的,都是从上面下到的,有粤教版的化学说课稿

文章TAG:教学  教学设计  设计  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化学范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