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班学习数字2的教案如何跟孩子讲2怎么写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导入新课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二)讲授新课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三)巩固练习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四)归纳小结(五)作业安排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大班学习数字2的教案如何跟孩子讲2怎么写

2,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二年级生活什么样教案

《二年级生活什么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二年级的学习、生活情况,增强对新生活的信心和向往。2、感受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和期望。教学重点:学生从多方面感知二年级生活。教学难点:能够使儿童形成对二年级生活的向往,渴望上二年级。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你们都想成为二年级的学生,那我们得赶快努力,使自己变得更能干。因此,我们今天来成立一个班级加油站好吗?二、哥哥姐姐的建议。邀请二年级代表来班上,以自身的体会向本班儿童介绍二年级各方面的要求,分组制成记录卡,贴在加油站的相应位置。二年级的哥哥姐姐对我说:“祝愿你们早日戴上红领巾!”。三、教师的指导。请各科教师分别为全班同学提出具体的希望和建议,让儿童记录下来,贴在加油站的相应位置。老师对我说:“希望你以后能大胆地提问”。四、同学的鼓励。引导儿童在同学之间开展加油鼓励活动,启发儿童针对某一同伴的某一发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成记录卡,贴在加油站的相应位置。五、爸爸妈妈的期望。让每个儿童把这个任务带回家,请家长以书面的形式对儿童某发面的表现提出具体的改进和鼓励意见,第二天带回学校贴在加油站上。爸爸妈妈对我说:“祝你健康成长,天天进步”。六、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我希望自己二年级……教学总结1、让学生全面了解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2、使每个同学都有对二年级的期望,从而快乐地去体验二年级。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二年级生活什么样教案

3,小班数学活动认识2的教案

http://jxd.eduyun.cn/cms/u/cms/www/jxddata/shang/shuxue/1/3-1-1/index3101.html请到这里看下是否合适!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观察、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位。(重点)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一副。 2、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游戏:小猫藏在哪里? 师:“小猫想跟小朋友来玩个“躲猫猫”的游戏,把小眼睛闭起来,数到3睁开来看看小猫躲在哪里了?”(出示玩偶小猫互相问好。) ——教师把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下、柜子上、阁楼上,让孩子分个别、小组、集体来学说:小猫藏在沙发上等完整的话。 二、通过观察挂图认识上下 师:“瞧,其他的小猫看见刚才的小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它们也跟猫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帮猫妈妈来找找小猫们都藏在哪里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幼儿讨论描述小猫躲藏的方位,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其他幼儿学说。 三、操作活动 捉迷藏。(分组) ——“给上面的小动物涂色”:请幼儿找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油画棒给图画中每副图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动物涂色,提醒幼儿轻轻涂,注意画面整洁。 ——“谁在往下爬”: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图,说一说谁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来。 ——“楼上楼下住着谁”: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楼房图,说一说小猴的楼上住着谁?并把它涂上红色;小猴的楼下住着谁?把它涂上绿色。 四、结束 评出谁是遵守操作规则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加以鼓励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2的教案

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2的教案怎样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1=180°-2∠cef ∠2=180°-2∠cfe ∠1+∠2=360°-2(∠cef+∠cfe)=360°-2(180°-∠c)=2∠c

5,幼儿园学前班巜学习2的组成和加减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2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性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2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2张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①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1个苹果)  ②再出示一个苹果问:1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1个减去一个,又是多少?  ③引导幼儿说出加减法的含义以及2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二、复习2的组成  ①让幼儿回忆2可以分成几和几  ②幼儿边说教师边往黑板上写  三、出示直观教具  1.: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1个狮子(出示1个狮子图片) 过了一会又  来了1头狮子(出示2个狮子图片)  问①1头狮子再添上1头狮子是几头?  ②为什么1+1=2?写出算式1+1=2  ③、可是开舞会的时候有1只先回家了,那么还剩几只?  为什么1-1+2?写算式1-1=2?  ③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马表示加减法算式(方法同上)  五、引导幼儿口述2的加减法应用题  1.教师举例,讲清口述加减法应用题的要求  2.让幼儿任意选一道2的加减法进行口述应用题  3.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六、玩“谁最快”游戏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2的加减法)  2.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七、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减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课后分析:  这节课中,我注重有效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在引入阶段,通过幼儿所喜爱的童话故事,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展开阶段,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操作、思考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手脑并用,自主探索研究,培养了幼儿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巩固阶段,让幼儿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中,验证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加深了理解。总结阶段,让幼儿回顾这堂课用了哪些方法,学到了什么知识,从而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在教学活动之中,让幼儿轻松地投入学习活动。使数学真正成为幼儿要学、爱学的数学,幼儿能够学会、学好的数学。
预防狂犬病,不能养狗!狗是传播狂犬病的罪魁祸首。狂犬病一旦发作,无药可救。狗会传播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出血性肠炎、副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及狂犬病等很多疾病。养狗的人普遍身体很差!养狗人的狗咬伤了很多不养狗的人。群众对养狗人深恶痛绝!

6,小班2的分配教案活动延伸反思

今天上午我们共同观察了可爱的小蝌蚪,在投影仪的帮助下,孩子们的把小蝌蚪观察的清清楚楚,教学活动的要求只是让孩子们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以及基本形态。而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动态情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让孩子们来扮演小蝌蚪,用自己扭动的身体来演示,活动从静态的观察演变到动态的身体演示,孩子们更加有兴趣的观察小蝌蚪的一举一动。(教师要有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和调整教学过程的能力)说到小蝌蚪长大后能变成青蛙,孩子们对青蛙这个小动物是比较熟悉的,我们讨论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喜欢吃什么、有什么本领等。孩子们跃跃欲试地想跳一跳,我就调整了今天的户外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到户外进行青蛙跳,孩子们体验到青蛙抓害虫是多么的辛苦。接下的活动是泥工活动,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来再现学习成果。捏《小蝌蚪》,我把橡皮泥分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表现手法来再现小蝌蚪,每一个孩子们捏的小蝌蚪都不一样。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并进行适当、适量的引导,使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设计背景 依. 小班的孩子礼貌用语的运用不成熟,而且会说的礼貌用语太少 贰. 有些幼儿性格比较内向,很少跟人沟通,通过礼貌用语的学习逐渐改变内向幼儿的性格。 三. 使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礼貌习惯,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依. 欣赏故事《你好》,知道你好是表达礼貌的一种方式。 贰. 尝试用“你好”来表达对他人的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 依.使幼儿懂得你好的含义,并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会运用它 贰.调动幼儿兴趣,使其在课堂中充满积极性。 活动准备 依. 幼儿故事磁带《你好》. 贰. 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提问引入故事 询问幼儿见到朋友和老师,长辈的时候要怎么来打招呼。 依、小朋友们来到幼儿园见到其它的小朋友时应该怎么说呀? 贰、肯定及表扬幼儿给出的答案然后说: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听听故事中的小动物们都是怎么做的好不好? 二、 欣赏理解故事《你好》 依、 先放磁带,然后教师讲述故事《你好》同时配以相应的动作。 贰、 提问:故事当中得小动物见到新的朋友时说的是什么? 三、 找朋友 依、播放磁带音乐《找朋友》 贰、在音乐中小朋友自由找伙伴并用“你好”来打招呼。 三、请小朋友们放学回家后对自己的家人用“你好”来打招呼。 教学反思 依、 引入部分有些欠缺,询问幼儿见到小朋友时应该怎么说,这时幼儿很有可能说出稀奇古怪的方式,以至于教师很难反悔本堂课的主题。 贰、 本堂课有利于幼儿语言、认知、情感等方面。 三、 以游戏读结束本堂课,不会让幼儿觉得突然与无聊。 四、 如果重上本堂课,我会吧引入故事缓解稍作调整。 5、 除了引入缓解少有些出乎意料之外,本堂课的其它环节都非常自然、流畅、师幼配合极好,幼儿兴趣勃勃,总体来说效果还算良好

7,学习25的组成 的教案 谁有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2、3、4、5的分与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数2、3、4、5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卡片、圆片、盘子、桃子等。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今天小明带来了几个桃子和两个盘子,他要分给我们几个最听话的小朋友,但他看到我们这么多听话的小朋友不知道该怎样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二、 知识探索 1、 出示挂图,结合提问:“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 2、 教学4的组成,可以分这样几个步骤进行: (1) 让学生把4个桃(可以用4个圆片代替)放在两个盘子里,交流各人的放法,出现多种放法。 (2) ;带领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分法抽象出4的一种组成,再让学生在小组里按照这样思考,从其他几种分法抽象出4的其他几种组成。 (3) 让学生观察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多种放法,数4分成两部分也有多种分法,体会数的组成的学习方法。 (4) 引导学生对应着4的每种分法,认识几和几合成4。悟出4可以分成几和几,也就是几和几合起来是4,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及其辨证统一。 (5) 可以用对口令等形式,进行必要的练习。 三、 知识应用 1、 组织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来学习5的组成。可以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共同完成“试一试”,从活动中得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教学重点放在把5朵花分成两堆后,从一种分法抽象出数5的两种组成,从5分成几和几能知道几和几合成5。 2、 “想想做做”的题目要重视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四、 教学总结 五、 拓展练习 练习与测试
活动目标:1、 学会寻找比一个数(量)多1和少1的数(量)。2、 学习5以内相邻数,知道5以内的数除1以外任何一数与前后面数之间的关系。3、 学会运用标记表示数(量)排序的关系。活动准备:1、教具:6只贴绒兔子(1只白,2 只灰,3只黑),1~6的数卡,1~6的点卡,放大的标记图一张。2、学具:第一组:材料纸若干(见图二),实物印章2盒,印泥2盒,圆点印章6个,1~6的数字印章2盒;第二组:范样6张,1~10的数点卡6套(见图五);第三组:材料纸若干(见图三),印泥2盒,圆点印章6个,1~10的数字印章2盒;第四组:范样6张及材料纸若干(见图四),1~10数字印章2盒,印泥2盒。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学习2—5的相邻数。(1)、绒板上出示6只兔子。“绒板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谁来把一样的兔子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多少排列?”(示范2的摆法)“他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要把1只白兔放在1只灰兔的前面,而3只黑兔放在2只灰兔的后面呢?(1只比2只少1只,排在2的后面;3 只比2 只多1只,排在2的后面)”“谁来在兔子的下面贴上数字表示它们的数目。”“看看2 的前面是几?2 的后面是几?比比它们的多少,告诉大家1 比2怎样?3比2有2怎样?”小结:1比2少1,它是2 的朋友,排在2 的前面。3比2多1也使 的朋友,排在2的后面。(2)、出示3的长条点卡。“这张卡片是几?它的朋友又是谁?先找在它前面的朋友应该是几点?它比3点怎样?再找它后面的朋友是几点?它又比3怎样呢?说说3有几个朋友,是谁?”再比比它们的多少。2、小组活动:第一组:找朋友。“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有多少?再在空格里盖印章。给它印两张朋友卡片,并排在它的前后,前面空格印的数目比它少1 ,后面印的数目比它多1。最后说说它是几?它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文章TAG:教学  教案  大班  学习  2的教学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