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摩擦起电图片,幼儿简单的科学小试验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7-12 22:46:31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简单的科学小试验
准备一点盐、一点糖、一点饮料粉、一点奶粉等等。要可食用无害的。用水冲给他们看,然后叫他们品尝味道的不同和分辨颜色的不同。告诉他们什么是可以食用什么不能,还有添加的浓度的大小会有什么不同。
2,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方案1: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负电;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正电。实验方案2: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正电;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做题。搜一下: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图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
3,要物理小实验 快快快
1.将一根塑料包装袋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丝,然后用干燥的手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2.将浸湿的大米装满一次性塑料杯然后用力在大米上压一压,再插入一木筷,慢慢提起筷子,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试对这一现象作出分析。3.把一只乒乓球放在桌面上,将倒置的漏斗放在乒乓球上面,让漏斗和乒乓球之间保持适当距离,然后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观察实验现象,查找资料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1、细丝会散开----摩擦起电造成同性相斥2、大米会保持原来的队形根筷子一起出来----液体的表面张力3、如果向下吹起的力量足够大,乒乓球会悬浮起来并向进气口靠近,但不会封住进气口----高气压造成的
4,小宇在做摩擦起电的实验时想弄清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的带电次序
(1)因为表格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所以丝绸和玻璃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2)玻璃棒的次序排在石棉的后面,所以玻璃棒和石棉摩擦后也可带负电;(3)按照题意,可知所给出的材料中次序越后的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越强.比羊皮与纸摩擦后,羊皮带正电,所以羊皮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纸弱;(3)先比较猫皮与羊毛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羊毛带正电,猫皮带负电,猫皮对电子束缚能力比羊毛强;再比较尼龙和羊毛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羊毛带正电,尼龙带负电,尼龙对电子束缚能力比羊毛强;猫皮和尼龙摩擦后,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它们带电情况. 故答案为:(1)丝绸;毛皮;(2)石棉;(3)弱;(4)不能.
5,有没有适合幼儿园大班小孩做的科学小实验
适合大班幼儿的科学小实验:摩擦起电、弹性物品、沉与浮、神奇的泡泡水(小苏打和醋混合)、影子、平衡实验、彩光变变变(感受光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空气等等,这些都是大班幼儿喜欢的科学小实验。适合幼儿园大班小孩做的科学小实验一.用洋葱写情报器材:1头大葱1张白纸 1个酒精灯1.把洋葱的白切下来。2.用它在一张白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3.等纸晾干后放在火上烤一下你的名字很快显了出来注意事项:1.剥过洋葱的手不要揉擦眼睛。2.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要用灯冒盖住。原因:洋葱的汁液留在了纸上,能够使纸发生变化,产生一种透明的薄膜状物,由于这种物质比纸容易着火,故在酒精灯上一烤,纸没有点燃而它先焦了,用葱白写的字也就显示出来了!二.用鸡蛋制作潜水艇器材 1只鸡蛋 1个玻璃杯 食盐 水1.把鸡蛋放在一个盛了大半杯水的玻璃杯中,当手松开时,发现鸡蛋会咕噜咕噜地沉下杯底。2.捞出鸡蛋往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食盐水,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会摇摇晃晃地浮上水面来。原理:物体能不能在水面浮起来主要取决于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当重力大于浮力的时候物体下沉,反之则物体能够浮在水面,当二者大小相等时则物体可以浮在水中。而鸡蛋的沉浮,正是因为鸡蛋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要大一点点,(鸡蛋的密度约为1. 07克/立方厘米,而清水的密度为1.0克/立方厘米。)当鸡蛋浸入清水中时,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鸡蛋沉了下去。当鸡蛋浸没在盐水中时,由于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鸡蛋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才会冒出水面来。三.形影不离的小气球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用线绳将两个小气球连接在一起。2.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3.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使两个小气球可以挨在一块儿。4.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观察现象。1.当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时,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2.当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时,气球被吸到了纸板上。原理:气球与头发摩擦时产生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之间有排斥力,所以当两气球挨到一块时就立刻分开了,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而当中间放一纸板时,两个气球上的电又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因为纸板上感应上了异种电荷,异性相吸,使两个小气球隔着纸板又挨到了一起!
6,摩擦起电说明
选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所以说明原子中一定有带电的部分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科学上规定: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正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相同的,叫做负电。 摩擦起电只是一种现象。近代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还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物体,当得到电子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奉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等负电。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编辑本段]同种材料摩擦起电的原因 利用一些容易起电的同种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两个摩擦表面就能够出现带电现象。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两个表面所带电荷为同性电荷,并且有的材料摩擦可以带同性正电荷,有的摩擦后可以带同性负电荷。在排除了外界的影响(如通过其它导体导走电荷等)之后,实验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编辑本段]将介质表面污染考虑进去从而来解释此现象 因为介质在未摩擦之前会在周围的环境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污染的结果是介质和污染物之间因接触而产生了偶电层。摩擦会使一部分污染脱离介质表面,从而脱离部分的介质与污染之间的偶电层也随之分离使介质带上电荷。因为介质相同,且污染物也相同,这里偶电层也是相同的,故偶电层脱离时,介质上带上同种电荷。 摩擦起电的英文解释为: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 1.原子核+电子,我们知道物质有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所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 2.电子的转移,因为这种电荷不流动,被称为“静电”人体静电的电压最高可达2万伏左右。在冬天干燥的空气里人体会带电,自要人一走动,空气与衣服之间的摩擦就使人体储存了静电。因此,当手触及门上的金属把手等导体就会放电,感觉就像被麻了一下。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7,有没有容易做的物理静电小实验
毛皮与玻璃棒摩擦 简单点的:扫帚上用塑料袋缠下在地上扫几下 地上的脏东西就容易被吸附上了 那就是静电静电实验人们一直认为比较难做,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关键,就能做到操作自如,得心应手。 1、实验中的关键问题: 用摩擦等方法获得静电有两个特点:一是电位高,可达数千伏至数万伏,使在通常情况下的绝缘体如木头、玻璃、橡胶等都失去绝缘性能,故电荷极易流失:二是电量少,一经漏电即很快漏完。因此,要做好静电实验关键在于解决绝缘问题。验电器的绝缘塞,各种导体的绝缘支架等,都要用绝缘性能良好的物质做成。实验证明,有机玻璃、塑料(聚氯乙烯)、石蜡等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但是各种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常用作静电仪器的绝缘支架的玻璃、硬橡胶棒等,在其表面清洁、干燥时绝缘性能还好,一旦表面弄脏(如落了灰尘或者被手汗污渍)或在潮湿的空气中,绝缘性能很快消失,即使绝缘性能良好的有机玻璃、石蜡矿烛渍),或在潮湿的空气中,绝缘性能也明显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这一点可以从下面的实验中看出:将洁净干燥的玻璃棒或硬橡胶棒与带电的验电器接触,箔片张角不变;如果用手抚摸其表面将其弄脏或用嘴哈气使其表面潮湿,重放置验电器上,箔片很快下落。因此,静电仪器的支架、底座等必须保持洁净干燥。 石蜡具有很好的防潮功能。将一只矿烛从水中取出后立即移至带电的验电器上,可以看到箔片的张角无变化。这时尽管蜡烛表面有很多水珠,但因这些水珠互不相连,不构成通路。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静电仪器绝缘部分的表面敷一层蜡。或将整个仪器用石蜡垫起来。如给验电器绝缘塞表面涂一层蜡以后,即使用喷雾器对着验电器喷雾,其上面带的电荷也不会失去;将一根普通的玻璃棒擦净烘干后在其中部涂一层蜡,把这根玻璃棒放如水中后取出,手持棒的一端,另端和带电的验电器接触,玻璃棒仍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用这样的玻璃棒来做摩擦起电的实验就很容易了。 环境对静电的实验影响是很大的。除了湿度的影响外,有一点往往被忽视,就是空气的电离情况。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在带电的验电器附近点燃一根火柴,验电器上的电荷即很快失去,这是因为空气被火焰电离导电所致。因此,静电实验应避免在周围空气被电离的情况下进行,如实验室内不得生碳火;刚做过感应圈、起电机放电实验后,须打开窗子让空气流通一下再做静电实验。(利用这点,我们可以很方便的使不需要带电的绝缘体上的电荷失去,只须将带电体在酒精灯火焰上轻轻一掠即可。) 为了保证静电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准备实验时,对各静电仪器的绝缘部分必须进行认真的检查,检查的方法是将各绝缘部分,分别与带电的验电器接触,看其是否漏电。 2、静电实验中的反常现象及其分析: (1)在用验电器检验摩擦过的物体是否带电时,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杆),金属箔片张开一个小角度;为了使金属箔片张角度再大一点,将玻璃棒又跟丝绸摩擦后再次跟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并沿一个方向来回拉动几次,会看到金属箔的张角不仅没有变大反而变小了。这是因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一般情况下)带正电荷,正电荷在玻璃棒(绝缘体)的表面上,但不能自由移动,实验时为了把更多的电荷传给验电器的金属球(杆),将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而且来回相对滑动,由于摩擦使金属球上产生了负电荷,这产生的负电荷数量大于由棒传给金属球的正电荷数量时,验电器上原带的正电荷数就要减少,金属箔片的张角就会变小,因而出现了上述反常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注意的是:再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时,为了使物体上多呆些电荷,必须将带电体表面不同处多次与物体进行接触,两物体切勿相对滑动发生摩擦,以免使物体与带电体摩擦后产生性质不同的新电荷,而导致实验失败。 (2)在做感应起电静电实验时,大家都知道,用感应起电的方法是导体a带的电荷时与原带电体b上的电荷性质是相反的电荷。但是有时会发生反常的现象:比如我们把摩擦过带负电荷的”塑料王”(聚四氟乙烯)片*近一个有绝缘底座的枕形导体,用手指接触一下枕形导体的另一端后,再移走塑料片,根据感应起电的原理,枕形导体应该带上正电荷了,但检验结果表明:它带的不是正电荷而是和塑料片上同性质的负电荷。经过多次实验测试表明,实验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常现象,是因为实验是带负电荷的塑料片(施感电荷体)与枕形导体(感应体)过分接近而形成的。因为用摩擦的方法带电的物体,它对地的电压可高达几万伏以上,当它与枕形导体过分接触时,它将击穿空气而放电,特别是在枕形导体被接地后还在继续发生放电,这就使得枕形导体带有与塑料片上相同性质的负电荷了。所以为了避免这一反常现象,在实验时一定不能使施感电荷体与感应导体过分接近。玻璃棒摩擦丝绸后可以吸引碎纸屑糖纸包装如果是锡箔纸在衣服上擦一擦,再用手拿着很容易附着在手上而不会掉落吹起来的气球摩擦头发后能吸引头发
文章TAG:
幼儿 幼儿园 科学 实验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摩擦起电图片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