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绘本故事大全带图片,小班下学期可以上哪些绘本故事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7-14 02:44:02
本文目录一览
1,小班下学期可以上哪些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 一块西瓜在蚂蚁看来,多么的庞大,多么的诱人!为了把好吃的西瓜带回家,蚂蚁们集体出动……先把家里装满,再痛快地饱餐一顿,最后还在西瓜上玩滑梯。蚂蚁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也是在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们的象征,蚂蚁和孩子之间总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一群小蚂蚁、一块大西瓜,对比强烈,故事简单而有趣,这也是作者精心的构思所在。
2,小班绘本阅读谁拉的便便
活动目标1.在说说猜猜中仔细观察画面,了解便便的大小形状与动物的关系。 2. 知道了便便是人与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难点)活动准备1.《谁拉的便便》大书。 2.录好的冲马桶的音效、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今天拉了便便吗?除了我们今天拉了便便,小动物们也拉了便便。 二、谁的便便。(出示绘本大书) 师:猜猜这是谁拉的便便?看看上面有条小尾巴,这只小动物只有晚上才会出来,它有尖尖的嘴巴,会发出吱吱的声音。 幼:是小老鼠。 幼:黑色的。 师:你们真棒!原来小老鼠拉的便便像小芝麻、小沙子一样啊。 师:这像石头的便便是谁拉的啊?它身上有卷卷的毛,叫起来的声音是咩咩的。 幼:是小羊。 师:哦,是小羊吗?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是不是小羊吧。 幼:咚咚咚,小朋友开开门吧。 幼:像大饼,像泥巴 师:猜猜这是谁拉的便便?它头上有两个角,叫起来哞哞的。 幼:是牛。 师:哦,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是不是牛吧。 幼:咚咚咚,小朋友开开门吧。 师:门开了,呀真的是牛啊,牛身体很大,所以它拉的便便也比前面两只小动物的便便要?幼:更大。 幼:像冰激凌,像蛋糕 幼:冲水的声音。 师:原来她在冲便便呢。我们小朋友们上完了厕所要不要冲厕所啊?幼:要。 三、总结:师:因为我们每天都会吃很多的东西,每天拉便便是很正常的。
3,绘本 谁咬了我的大饼
绘本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是给幼儿园小班小朋友们看的。^_^
小猪辛苦地做了一个大饼,一觉醒来却发现:大饼被咬了一口。他带着问题去求证,结果大饼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齿痕......故事就这样,像一个车轮不停地滚动,引出了一个又一个动物(小鸟、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反复叠加的情节、不断放大的细节让人会心一笑。小猪刨根问底的追查让大家一起分享了它的美食。故事还巧妙地运用了不同动物牙齿的排列和形状特征。谁咬的第一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咬上一口,圆圆的大饼变得丰富、有趣。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本充满悬念的绘本,既有趣又充满想象,让孩子们先来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然后和小猪一起寻找那个咬了大饼的“小偷”。在寻找过程中通过观察绘本画面进行推断,最后幼儿自己将谜底写揭示出来。
阅读指导:
一、出示绘本,激发兴趣。
二、结合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一)了解故事的第一部分。你们觉得是小鸟咬的吗?我们听听小鸟是怎么说的?又来了哪个小动物?谁来帮小猪问问看。你觉得狐狸会在大饼上咬出什么形状呢?小猪又问了谁?他会怎么问呢?鳄鱼又会怎么回答呢?
(二)结合图片,猜测第三部分。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你从哪里知道的?
三、完整阅读故事
四、表演故事。这么好听的故事,想来表演吗?你们喜欢小猪吗?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
4,适合小班绘本故事推荐
好饿的毛毛虫 这是一本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的图画书。如果说有一条虫子能一路畅通无阻地从一个国家爬到另一个国家,那么就是它了! 三十多年来,这条从艾瑞克·卡尔手里爬出来的红脑壳、绿身子、高高地弓起来走路的毛毛虫,已经“吞噬”了世界上二千多万个孩子的心。这是一本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的图画书。好的图书能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基础。什么样的图书才是好图书?小班儿童适合读哪些书呢?绘本是最受孩子欢迎的一类。绘本为何能受到儿童、家长和老师的青睐呢? 首先,绘本提供儿童全面阅读的情境。绘本,综合了图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为孩子营造一个个自然的阅读情境。儿童既可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丰富自己的口语经验,又可以与书面对面的交流、对话。 其次,绘本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绘本蕴含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情感。儿童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阅读并参加相关的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语言智能,同时也为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个人内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提供了操作运用的机会。 第三,绘本促进儿童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发展。绘本是想象和创造的结果。阅读绘本可使幼儿的创造力受到激发,让他们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构造出有趣的想象世界,随机而来的猜测和创编故事的活动,能让他们充分体会创造学习的快乐。 由此可见,绘本符合儿童的阅读发展需要。同时,绘本在色彩、形象和内容上也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结合小班儿童特有的阅读特点,我们发现适合小班儿童阅读的绘本有以下特点: 1、色彩鲜明、形象可爱、内容短小有趣,最好是单页单幅。 2、贴近生活的故事内容、情节变化起伏,最好有重复的情节。 3、有重复的语言,适合儿童在发现、模仿的基础上深入阅读。 4、有悬念和猜想,儿童可以主动探索和想象。 5、富有诗意的审美,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6、富有时代的气息,体现当代文明和未来幻想。除此之外,我们在为孩子选择绘本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绘本本身的一些特点。如:纸张的安全问题、画面是否反光、印刷是否清晰等等。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阅读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许多好听的绘本故事,比如《小兔乖乖》,《子儿吐吐》,《会响的小路》,《香香的被子》等,家长们也可以在平时给孩子们讲讲这些好听的绘本故事。期待您有更多更好听的绘本故事与我们一起分享和交流。
5,绘本推荐是谁的肚脐眼
《是谁的肚脐眼》绘本故事PPT故事内容:挠一挠,好痒啊!这是宝宝的肚脐眼呀!这是谁的肚脐眼呢?是小樱桃的“肚脐眼”啊!变大了,变大了,这是谁的肚脐眼?是苹果的“肚脐眼”啊!又变大了,又变大了,这又是谁的肚脐眼呢?是大西瓜的肚脐眼啊!谁的肚脐眼这么好看?是花儿的肚脐眼啊!这个肚脐眼可真奇怪!原来是大门的“肚脐眼”。开开门,看一看—这个白白的、香香的肚脐眼是谁的呢?你猜一猜。猜对啦,是菜包子的“肚脐眼”。每个包子的“肚脐眼”都不一样,你看出来了吗?... ... ...评 课 稿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鲁海婴 在参加《90学时幼儿语言教育培训班》教学实践培训时,有幸聆听了温州市第四幼儿园新教师陈怡老师的一堂《小班绘本:是谁的肚脐眼》。 这个绘本有三个特点:一是设计巧妙。绘本的单页是一个洞眼,透过它只能看到物体局部,翻到下一页才能知道整体是什么;二是贴近幼儿生活。“挠一挠,好痒啊!这是宝宝的肚脐眼呀……”字里行间透露着温馨与俏皮,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三是语言简单,具有重复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绘本就像是一个猜谜活动,孩子们通过看物体的局部,猜猜是什么?既能给孩子挑战,又有浓郁的趣味性。陈老师就是通过很好地文本解读,精心设计,展示了一堂很有研讨价值的幼儿语言教育课。同时,陈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柔和流畅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认为陈老师的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下面几方面的特点:一、教学内容取材合理,涉及面广,贴近幼儿生活。 陈老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有:宝宝的肚脐眼,苹果的肚脐眼,皮球的肚脐眼,锁的肚脐眼,小花的肚脐眼,插线板的肚脐眼等内容。上课结束后,陈老师的导语是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寻找物品的肚脐眼,找找看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有肚脐眼,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拓展,涉及面很广,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从故事中走出进入生活,在生活中找一找身边其他的“肚脐眼”。二、四次“猜一猜”活动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幼儿大胆表述与创意想象能力。 陈老师整堂课用四个环节的“猜一猜”来贯穿。第一次猜一猜是:图片出示一个肚脐眼,让幼儿猜猜这是谁的肚脐眼,孩子们说出了很多答案,结果老师出示了宝宝的肚脐眼。第二次猜一猜是:图片出示一个绿色的肚脐眼,让幼儿猜猜这是谁的肚脐眼,孩子们又说出了很多答案,结果老师出示了苹果的肚脐眼。第三次猜一猜是:图片出示一个紫色的肚脐眼,让幼儿猜猜这是谁的肚脐眼,孩子们同样异想天开,说出了不同的答案,结果老师出示了小花的肚脐眼。第四次猜一猜是:图片出示一个黑色的肚脐眼,让幼儿猜猜这是谁的肚脐眼,孩子们大胆猜测,说出了不同的物品名称,结果老师出示了门的肚脐眼。通过这样创设有悬念的猜测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也发展了幼儿的发散思维,符合幼儿异想天开的个性特点。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习惯也得到了培养。这样的活动还特别重视幼儿的自主性,能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充分的表达和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注重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整个活动充满了童趣。三、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体现了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 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去闻一闻花香,摸一摸苹果的肚脐眼,看一看花的肚脐眼,扮演蜜蜂采花蜜等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嗅觉、触觉、视觉、运动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幼儿好玩好动的个性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创设了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气氛,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陈老师的这堂课,有点值得商榷,就是在课堂的后半部分,陈老师让幼儿找插线板的肚脐眼,找其他生活物品的肚脐眼,这样提“物品的肚脐眼”是否科学呢?
6,适合幼儿园小班有关郁金香的童话故事急
小雏菊与郁金香 在一个花园里,一朵小雏菊苏醒了,它望了望四周,一朵朵美丽地花儿正在互相比美。能和这些充满耀眼光芒的花儿在一个地方,真好。可是,它才长出花骨朵,显得很不起眼。花儿中,数一朵粉红色的郁金香最显眼,它轻蔑地看着小雏菊,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经常欺负花儿们。 有一天,郁金香睡着了,其他被它欺负过的花儿们开始议论。“嘿,你们不觉得郁金香太骄傲了吗?它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就藐视我们。”其中的一朵小野花说。“没错,没错,它以为它是谁呀,除了有几分姿色,在我们中比较特殊,它还有什么呀?”小雏菊沉默不语,直到大家都不说话的时候,它开口了。“也许,你们说的没有错,但是,它的的确确很特殊,我们这些花都太过平凡,对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来说,骄傲一点没有什么的。我们应该多为它想想。”小野花不平地说:“小雏菊,你太单纯了,你不会明白的,它在这儿生长许久了,一直如此。我们一开始都是这么想的,但是它的行为太过分了,令人难以忍受。”小雏菊坚定不移地说:“它的性格是这样的,加上太孤单......也许,我们要多了解它一下。”花儿们都沉默了,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也许,我们该听听小雏菊的话。 后面的几日,小花们对郁金香都十分关心。不过,小雏菊好像猜错了,无论它们对郁金香多么好都无济于事。最终,它们放弃了。 郁金香依旧保持着那骄傲、冷漠的态度,而小雏菊没有放弃,仍然关心它。花儿们都很喜欢小雏菊,它虽然没有郁金香迷人,但它以纯洁的心灵净化它们的心灵。与郁金香相比,小雏菊开始变得闪耀起来了。 一天,一个小女孩来到了花园,发现了美丽地郁金香和可爱地小雏菊,她惊喜地叫道:“好美丽的小花呀,好可爱的小花呀!”这时,一位雍容华贵的女人走了过来,也发现了小雏菊,她蹲到女孩的旁边,“我可爱的伊莲娜,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她指了指小雏菊,女孩摇头,“呵呵,这叫雏菊,无论是遥远的北欧,还是中国,到处都可见这种植物,它的中文名是因为它和菊花很象,是线条花瓣的,区别在于菊花花瓣长而卷曲油亮,雏菊则短小笔直,就像是未成形的菊花。故名 雏菊。 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描写丹麦王的儿媳-奥菲利娅发疯投河那场戏中,奥菲利娅一边唱着自编的歌谣,一边编织花环,那四种花中,其中一种就有雏菊。 这是表示记忆的迷迭香;爱人,你记着吧;这是表示思想的三色堇。这是给您的茴香和漏斗花;这是给您的慈悲草。这儿是一枝雏菊;我想给您几朵紫罗兰,可是我父亲一死,它们全部谢了. 她将迷迭香与三色廑放在了哈姆雷特的座椅上,递给王后茴香和漏斗花,给国王和自己芸香,也就是慈悲草,哥哥拿到雏菊,献给死去父亲的是紫罗兰。 有一天,她趁人不备又偷偷溜了出来,来到小河旁,用雏菊、荨麻、野花和杂草编结了一只小小的花圈,然后爬上一棵柳树,想把花圈挂到伸向河中的柳条上,可是树枝一下折断了;美丽纯洁的奥菲利娅便带着她编的花圈掉进了水里。开始她还靠柔软的衣衫托着在水里浮了一阵,还断断续续哼唱几句不知是什么的曲儿,仿佛一点儿也没在意自己遭受的灭顶之灾,或者仿佛她本来就是生活在水里的精灵一样。可是没多久,她的衣服就给河水浸泡得沉重了起来,她还没来得及唱完那支婉转的歌儿,就沉入水里,一缕芳魂悠悠然上了天堂[1]。 此外,它的法国名叫玛格丽特,无论是《玛戈王后》还是《茶花女》,她们的作者在解释她们的花名时都引申了这个潜在的含义。”女孩眨着大眼睛,“妈妈,每种花都有花语,那雏菊的花语是什么呢?”妈妈笑笑,“雏菊的花语有很多,第一种,永远的快乐。传说森林中的妖精贝尔蒂丝就是化身为雏菊,她是个活泼快乐的淘气鬼。第二种,你爱不爱我?因此,雏菊通常是暗恋者送的花。第三种,则是——离别。第四种,隐瞒在心底的爱。和第二种差不多的样子。还有一种,雏菊的花语也有坚强的意思。 愉快、幸福、纯洁、天真、和平、希望、美人。”“哦。”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拿一把小铲子和一个小花盆,将小雏菊移了进去,又移了几种野花,“这样,小雏菊不会寂寞了吧。”女孩把小雏菊带回家中。 从此,小雏菊过上了幸福地生活,它常常在想,平凡其实也不错。然后 ,听女人给女孩讲故事,很开心,很开心。其实大家都想错了,小雏菊是对的,郁金香总想隐藏自己的真心,它无法相信别人,直到小雏菊走了,它才发觉-----自己错了,小雏菊这麽关心自己,但是它害怕,所以无法用自己真正的心去对待它。世上的人就是这样,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小雏菊)
7,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 3、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活动难点: 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小朋友想看吗? 出示图画书1:看,这是什么呀?(大饼)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出示教具:大饼)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那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教师出示大饼:看看大饼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状 的?(半圆形的)帮小猪猜猜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幼儿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 二.理解故事 1、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出示图画书2) 它走啊走,遇到谁啦?(小鸟) 小猪会怎样问它呢?(请幼儿问)“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 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小鸟咬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三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来的牙印是三角形)和原来的那个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3) 2、(出示图画书4)师:小猪又遇见谁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猜测)小猪会怎样问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一块),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门牙)你们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猪说: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5) 3、(出示狐狸的牙印)猜猜这是谁的牙印?小猪又遇见了狐狸,谁来帮助小猪问问狐狸吧,还有谁来用响亮的声音问一问… “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样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出示图画书6)小猪会怎么说呢?(果然不一样。) 4 、小猪又遇见谁了?(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猜猜鳄鱼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块)鳄鱼咬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锯齿一样)看来也不是鳄鱼咬的。(出示图画书7)小猪会怎么说?(果然不一样。) 5、最后小猪又遇见了谁?(河马)小猪会怎样问河马?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饼变得怎么样了?河马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鸟的嘴巴要出来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 狐狸咬了一个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 6、教师继续讲述结尾: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呜!(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猪呀! 三、送饼干 1、老师这里有许多小饼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们咬的呢? 2、(分别出示不同缺口的饼干)让小朋友猜猜是谁咬的,然后请个别幼儿送给相应的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句我送饼干给你吃) 3、这里还有许多饼干,都是这些小动物咬的,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饼干,仔细看一看饼干缺口是什么样子的,和谁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给谁。 4、集体检查送的是不是正确。(请个别幼儿检查)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完整展示图画书,教师讲述故事。 五、结束活动:韵律《饼干歌》小猪谢谢你们帮助了他,他还想请你们和他一起做饼干呢!饼干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洗小手,去吃饼干,看看宝宝咬下来的缺口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结束。设计意图:《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本充满悬念的绘本。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故事就在这个悬念中展开了。故事利用一次又一次的悬念来勾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我采用猜测、想象、表演等手段让幼儿置身于故事情节中,让幼儿在猜猜、讲讲、演演的过程中感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3、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活动难点: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活动准备1、 KT板制作大饼。2、《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多媒体课件。3、自制饼干若干。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二.理解故事“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和原来的那个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出示幻灯片3)你们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猪说:果然不一样。(出示幻灯片5)小结:小鸟的嘴巴要出来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 狐狸咬了一个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2、(分别出示不同缺口的饼干)让小朋友猜猜是谁咬的,然后请个别幼儿送给相应的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句我送饼干给你吃)4、集体检查送的是不是正确。(请个别幼儿检查)四、完整地欣赏故事。完整播放PPT,教师讲述故事。五、结束活动:韵律《饼干歌》绘本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是给幼儿园小班小朋友们看的。^_^ 小猪辛苦地做了一个大饼,一觉醒来却发现:大饼被咬了一口。他带着问题去求证,结果大饼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齿痕......故事就这样,像一个车轮不停地滚动,引出了一个又一个动物(小鸟、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反复叠加的情节、不断放大的细节让人会心一笑。小猪刨根问底的追查让大家一起分享了它的美食。故事还巧妙地运用了不同动物牙齿的排列和形状特征。谁咬的第一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咬上一口,圆圆的大饼变得丰富、有趣。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本充满悬念的绘本,既有趣又充满想象,让孩子们先来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然后和小猪一起寻找那个咬了大饼的“小偷”。在寻找过程中通过观察绘本画面进行推断,最后幼儿自己将谜底写揭示出来。 阅读指导: 一、出示绘本,激发兴趣。 二、结合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一)了解故事的第一部分。你们觉得是小鸟咬的吗?我们听听小鸟是怎么说的?又来了哪个小动物?谁来帮小猪问问看。你觉得狐狸会在大饼上咬出什么形状呢?小猪又问了谁?他会怎么问呢?鳄鱼又会怎么回答呢? (二)结合图片,猜测第三部分。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你从哪里知道的? 三、完整阅读故事 四、表演故事。这么好听的故事,想来表演吗?你们喜欢小猪吗?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
文章TAG:
幼儿 幼儿园 小班 绘本 幼儿园小班绘本故事大全带图片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