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说课稿吹泡泡,小班科学领域活动 吹泡泡 怎么设计导入语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5-04 01:49:46
1,小班科学领域活动 吹泡泡 怎么设计导入语
导入语的方法有很多, 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 以及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导入语。 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学习和研讨,一定能设计出好的导语。
2,小班科学吹泡泡的实验表格怎么做
用EXCEL或者WORD都可以,下面我来用WORD来实例吧!1. 标题:吹泡泡实验总结2. 准备工具:水、洗衣粉、瓶子、小圆圈;各10个3. 环境:室内温度17度4. 时间:10:005. 实验人员:张三、李四6. 整个实验过程:****************************7. 总结:***************************8. 落款:二年级一班 2016年4月6日
3,小学生作文吹泡泡
吹泡泡 我十分喜爱吹泡泡,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想看看那些五颜六色的泡泡。 今天,我刚做完作业,就特别想吹泡泡了。说干就干,一刻工夫也不愿耽误,我立即拿出一个小瓶子、吹泡泡的小喇叭、小肥皂块、洗洁精和洗衣粉等材料。首先,我把小肥皂块、洗洁精和洗衣粉放入小瓶子里,再盛满清水,最后用吹泡泡的小喇叭和弄和弄,这样泡泡水就诞生了!我拧开盖子,里面全是五颜六色的小泡泡,我用吹泡泡的小喇叭蘸了一点泡泡水,拿到嘴边轻轻地吹了吹,随着口哨声,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泡泡就形成了! 这些色彩斑斓的泡泡,美丽极了!它们特别圆,有的圆的像一个乒乓球,有的圆的像一个灯泡,有的圆的像小气球,看到它们透明可爱的样子,有人便伸手去触摸,结果泡泡“砰”的一声,就破裂了!当微风轻轻吹过,小泡泡的颜色也不停转变,呈现出红色、紫色、白色、蓝色、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十分惹人喜爱! 那一个个小泡泡代表我们的希望与祝福,看着它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 如果满意,望采纳哟~O(∩_∩)O~
4,幼儿园小班自主科学 我们的活动室 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种旧玩具、旧手绢等;吹泡泡玩具瓶(与幼儿人数相等);“我爱洗澡”音乐及磁带、录音机;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净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个,小方布一块,剪好的小红星若干。[活动过程] 1、《我爱洗澡》音乐,老师与幼儿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1)老师吹泡泡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肥皂并请幼儿描述。(请幼儿自由发言) (3)出示多种多样的肥皂,让幼儿观摩。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肥皂形状、颜色、气味,并用手摸摸,说出感觉。(幼儿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 2、幼儿自由玩肥皂、脏玩具等,老师引导幼儿寻找肥皂的小秘密。(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东西变干净……)。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适时奖励。 3、引导幼儿正确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儿讲卫生。 老师:孩子们,谁来告诉我你平时是怎么样洗手的?幼儿讲述自己洗手的方法。老师:“想想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小手洗的更干净?”(与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 4、幼儿自由吹泡泡,结束活动。[活动延伸] 把各种玩具用清水冲洗干净[活动点评] 此次活动幼儿对“玩肥皂”极感兴趣,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了肥皂好多小秘密,能溶在水里,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药味,搓在手上会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乐乐中了解了肥皂的用途,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用肥皂洗手。活动过程中发现:(1)个别幼儿只顾玩玩具而忽视了探索肥皂的小秘密,对此,教老师应适时引导;(2)用肥皂洗塑料玩具不太合适。其次,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尽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洒到地面上,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附儿歌:洗手歌 小朋友,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 再用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净。
5,幼儿园小班健康吹小球说课稿怎么写
参考这个 一、说教材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选的这次教学活动来自于小班的语言教材,非常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孩子对好玩的泡泡水也非常感兴趣,《纲要》中也强调了选材即要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随着科技产品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于孩子们平时爱玩的泡泡水,充满了好奇,更激发了孩子们操作于探索的欲望,因此,我选择了这节语言活动《吹泡泡》。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即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根据《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 因此,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 1、 尝试体验吹泡泡的方法。 2、 愿意与同伴交流吹泡泡的发现与感受。 3、 制作泡泡水,并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活动的重点:交流吹泡泡的发现及制作吹泡泡的过程,整个过程也是按照这个重点为主,通过学习吹泡泡的方法,交流吹泡泡的发现,制作泡泡水,这几个环节来完成的。一、 设计意图: 不同的形状、五彩的颜色、大大小小的饼干,这是幼儿在生活中最最常见,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事物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选择了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的活动内容,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这次活动是在幼儿能正确感知圆形、三角形的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设计的。以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饼干为材料,以饼干车间为背景,让幼儿模仿工人“进车间”、“分饼干”这些情景,重点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以图形的某一特征来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分层分配到各个游戏中,使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二、活动目标: 1、 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2、 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三、重、难点: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难点形成原因:小班的幼儿对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管是三角形、圆形、或是正方形,基本上都能对他们的特征有了基础的学习。但是对于按照物体的特征来分类对于小班的孩子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难度。小班的孩子对于分类仅仅只限于个别化,比如,按照颜色、按照形状来分类,但是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分类或者类似的逻辑思维是比较难的。 四、难点解决策略:1、角色扮演:整个活动,幼儿以工人的角色来参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 有效提问:活动过程中,教师经过一些有效提问来让幼儿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向,或者一些经验的提炼来学习。 五、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成两个车间。 2、每人手臂上戴袖章。(红或绿) 3、幼儿人手一份图形卡片,一个分类盒。(红或绿) 4、放大的图形卡片三分,磁性黑板上涌自粘纸贴成分类盒。 5、或驾车两辆,分别挂上标记牌。 6、记录纸 六、说活动流程: (一)角色导入,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教师以饼干姐姐的身份交代游戏任务,幼儿马上就进入工人的角色,并且以自己袖套的颜色来进行分类,巩固了幼儿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下进行单一特征分类的技能。 (二)操作探索,引导观察。引导幼儿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分类。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注重启发幼儿操作探索,主动讲述分类方法,让幼儿充分得到锻炼和发挥,并且在游戏最后以贴星的形式评价,巧妙的为下一个游戏做好铺垫。) (三)搬运提神,拓展深化。 最后以装运饼干的游戏结束,并将分类要求再次提高,使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结局完整,取得良好效果。
6,吹泡泡课文全文
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lánɡ)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yì)破裂(liè)。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wǎn)里,加上点儿水,和[huò]弄和弄,使它溶(rónɡ)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zhàn)上那黏稠(niánchóu)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如果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chè)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ruò)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línɡlónɡ)的小球,四散(sàn)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cuì)弱的球儿,会扯(chě)得又长又圆,颤巍巍(chànwēiwēi)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xuán)着心,仰着头,屏(bǐnɡ)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sǎn]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儿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róu)眼睛,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润(rùn),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dù)过天河,跟着夕(xī)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diān)……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lánɡ)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yì)破裂(liè)。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wǎn)里,加上点儿水,和[huò]弄和弄,使它溶(rónɡ)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zhàn)上那黏稠(niánchóu)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如果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chè)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ruò)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línɡlónɡ)的小球,四散(sàn)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cuì)弱的球儿,会扯(chě)得又长又圆,颤巍巍(chànwēiwēi)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xuán)着心,仰着头,屏(bǐnɡ)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sǎn]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儿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róu)眼睛,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润(rùn),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dù)过天河,跟着夕(xī)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diān)……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如果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儿,会扯得又长又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 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眼睛,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7,幼儿园小班科学泡泡都是圆吗教学反思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科学《泡泡都是圆的吗》课后反思 选这节科学课《泡泡都是圆的吗》,本人觉得这个主题很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孩子们总是对一些玩的游戏比较感兴趣,孩子们喜欢五颜六色的泡泡,对泡泡的好奇心也特别重。上这节课能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也是我期望达到的效果。在第一次活动前,我让幼儿从家里带来了泡泡器具,幼儿带来的我发现都是以圆形为主,抑制了幼儿的科学探索,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发展,甚至在有的幼儿的头脑中形成动力定性:泡泡器具是圆圆的,只有圆圆的泡泡器具才能玩吹泡泡的游戏。所以我亲手用铁丝做了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具(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让幼儿来探索、实践。活动一开始,以游戏吹泡泡开始,让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然后再抛入问题用圆形的器具能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让幼儿自己大胆想象。然后再来论证,让孩子们告诉我他们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秘密。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自己实验起来,他们发现,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我让他们来说说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记录下来。整堂课还是比较愉悦、放松的,但在这次活动中还是出现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比如:(1)在准备记录表的时候,线条画得太细,影响孩子们的视觉。(2)道具的先后出示,没有安排好。(3)习惯用语出现的频率太多。(4)最后,论证的时候,错误的应该请小朋友上来自己论证,这样可以加强孩子的记忆。通过这节活动,我知道,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看似简单,但不可小觑,应加以重视。所以,在第二次活动中,我吸取了上次经验,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积极探索,兴趣浓烈,幼儿出现的问题个别指导,在最后论证的时候,错误的请幼儿上来自己论证,观察不同形状的器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让他通过自己的论证发现,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具,只要器具中间是空的,它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虽然第二次活动结束,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我一定吸取经验,争取下次上得更加优秀。《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源于幼儿都熟悉且喜爱的一项活动---吹泡泡。幼儿吹吹、玩玩中发现了许多的秘密,例如:泡泡是圆形的、泡泡容易破、泡泡有大有小等。同时,产生了疑问:什么样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吗?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活动中,运用了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活动围绕对吹泡泡工具进行观察、比较,发现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用图画进行记录,对自己的探索或发现进行梳理与交流,体验发现的乐趣。中班幼儿动手能力有所增强,但记录的机会并不多,经验有限;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画出简单的图形。因此本活动将记录的方式设定为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初步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以符合中班幼儿现有水平与能力。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更深层的探究“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欲望。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将“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科学活动《泡泡都是圆的吗》,我觉得这个活动很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已经知道了泡泡的由来,他们喜欢五颜六色的泡泡,对泡泡的好奇心也特别重。上这节课能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也是我期望达到的效果。在活动前,我让幼儿从家里带来了泡泡器具,幼儿带来的我发现都是以圆形为主,抑制了幼儿的科学探索,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发展,甚至在有的幼儿的头脑中形成动力定性:泡泡器具是圆圆的,只有圆圆的泡泡器具才能玩吹泡泡的游戏。所以我亲手用铁丝做了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具(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让幼儿来探索、实践。活动一开始,以游戏吹泡泡开始,让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然后再抛入问题用圆形的器具能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让幼儿自己大胆想象。然后再来论证,让孩子们告诉我他们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秘密。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自己实验起来,他们发现,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我让他们来说说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记录下来。整堂课还是比较愉悦、放松的,但在这次活动中还是出现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比如:吹泡泡道具的先后出示,没有安排好;习惯用语出现的频率太多。最后,论证的时候,错误的应该请小朋友上来自己论证,这样可以加强孩子的记忆。(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具,只要器具中间是空的,它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通过这节活动,我知道,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看似简单,但也应该应加以重视。
文章TAG:
小班 科学 说课 吹泡泡 小班科学说课稿吹泡泡 吹泡泡 怎么设计导入语
大家都在看
-
教案河大版语文萤火虫,a萤火虫主要内容:和你一起追逐星光
2022-12-18
-
梅花 古诗 教案,宋朝诗人王安石:为何远远闻到梅花香味
2023-01-06
-
体能《跨越障碍物》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参考文献
2023-01-22
-
捕虾体育教案反思,淡水小龙虾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2023-01-28
-
智力游戏蛋宝宝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供大家参考
2023-02-06
-
评价教师t教案的句子,新传媒创办人林瑞莲获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2023-02-27
-
小剪刀游戏教案,安全小剪刀剪出彩纸和窗扇
2023-01-02
-
我有多爱你绘本教案设计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一集
2023-01-21
-
绍兴民间游戏大班教案,大课堂民间pe游戏几点了!
2023-01-22
-
作文鸡蛋上的画教案,怎么画卡皮丘?先别急着收拾鸡蛋!!
2023-02-17
-
幼儿园敦煌特色教案,敦煌舞蹈特点:具有浓厚佛教色彩
2023-02-19
-
体育《玩球乐》的教案,教材仅供参考
2023-02-24
-
生活能力我最棒教案,一文读懂!幼儿园卫生活动教案
2023-02-25
-
奇妙的植物语言教案,花儿的好朋友教案优秀科学带反思
2023-03-01
-
幼儿园中班十二生肖教案儿歌,第二集:十二生肖转圈跑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