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

m除以(1/18摩尔乘以3(水中有3个原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

2,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

1:4 余下4.5mol的F2意思就是1.5molXe和3mol的F2反应。 所得的产物中Xe原子有1.5mol,F2原子有6mol 故产物中的氙和氟的原子个数比为1.5:6即1:4。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

3,谁能帮我梳理一下高一的化学的第一章物质的量

1)N=n*NA 分子的个数之比为什么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不是质量之比。在化学中,因为分子数目太多了,才引用出物质的量,1摩尔的物质大约有6.02*10^23个分子,使用物质的量比较方便。 n=m/M 这个公式再过一段时间就明白了,因为刚刚开始的时候不容易接受。
你好!只要你把化学的每个元素的关系搞清楚学起来我看不难.如有疑问,请追问。
关键是公式和符号的含义
还难啊,后面还更难
物质的量相当于一个数量,我认为,我马上也要学了

谁能帮我梳理一下高一的化学的第一章物质的量

4,高一化学关于物质的量这一部分所有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要详细

物质的量(要非常注意掌握几个基本量的计算)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 n,单位为摩尔(mol)2、1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3、1 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mol-1。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5、N = n 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三、摩尔质量1、定义: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1物质的聚集状态1、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的距离2、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表达式:Vm=V/n ;单位:L?mol-1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 n=N/NA=m/M=V/Vm=cV祝学习顺利哦~!
n=m/M=v/22.4=N/NA(NA为阿弗加德罗常数)c=n/v=1000ρω%/M(ρ为密度ω%/为溶质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PV=nRT (P为压强,V为体积,R为常数,T为温度,适用于气体)应该够了,反正高中三年基本就用到了这几个
1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mol=m/M

5,高一化学 物质的量

Na、Mg、Al三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16:9 那么物质的量之比为 1:(2/3):(1/3) NaCl、MgCl2和AlCl3物质的量之比为 3:2:1 假设AlCl3为A 那么NaCl为3A MgCl2 为2A 3A+3A+4A=1.00mol 可以求了
正确答案:3:2:1 ;49.9g 。
NaCl、MgCl2和AlCl3物质的量之比为3:2:1,该混合物的质量为83.2g 设Na、Mg、Al三元素的质量为23x,16x,9x ,则NaCl、MgCl2和AlCl3物质的量之比(23x/23):(16x/24):(9x/27) = 3:2:1 设AlCl3物质的量为ymol,则NaCl、MgCl2的物质的量为3ymol,2ymol,则Clˉ的物质的量为ymoi+3ymol+2ymol=1.00mol则y=1/6 该混合物的质量为58.5x1/6 x3 + 95x1/6 x2 + 133.5x1/6 =83.2g
设NaCl、MgCl2、AlCl3质量比分别为x、y、z NaCl Na、 MgCl2 Mg、 AlCl3 Al 58.5 23 95 24 133.5 27 x 23 y 16 z 9 x:y:z=58.5:63.3:44.5 设1molClˉ中NaCl、MgCl2、AlCl3摩尔数之比分别为x、y、z NaCl Na、 MgCl2 Mg、 AlCl3 Al 1   23 2 24 3 27 x 23 y 16 z 9 x:y:z=3:4:3 该混合物的质量为=0.3*58.5+0.4*95+0.3*133.5=95.6
这个也忒简单啦吧? nNaCl:nMgCl2:nAlCl3=23/23:16/24:9/27 对吧? 第二个mol/Clˉ看不懂 是个什么单位

6,高一化学必修一 物质的量

KO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6, 15,68g物质的量为0.28mol,所以其余两种物质物质的量分别为0.37 mol , 0.20mol设M(A)=Y.则M(c)=37/20*Y(Y+17)*0.37+(1.85y+37)*0.20=45.28-15.68y=201 14.8g. 14.8g. 2 40. 74
物质的量
你好,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我高一的化学学得挺好的。 其实那很简单的。 我觉得你应该理解那几条公式的各个字母代表什么,举个例吧,n=m/m,n为物质的量,简单来说就是有多少颗粒子,而国际上规定1mol物质都含6.02*10 的23次方个该物质的微粒,也就是说如果有6.02*10的23次方个氯化钠分子,我们就说有1molnacl。 而m为质量,就是表示有多少克,这个比较简单,你应该懂得。m就是摩尔质量,所谓摩尔质量,你可以这么理解,就是说“多少克每摩尔”,举个例,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这个是说如果有1molnacl,(即刚才说的有6.02*10的23次方个氯化钠分子),既然有物质就应该有质量,那这1molnacl的质量就是58.5g。 这就是摩尔质量,而摩尔质量的数值是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做题摩尔质量是作为已知条件的。 现在我们做道题吧,如果有117gnacl,那么它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呢?因为每58.5gnacl就是1mol,(这就是氯化钠的摩尔质量的意思)所以117g,也就是有2个58.5,那么就是2mol了。 那我们现在再看看公式:n=m/m, 现在m为117g,m为58.5g/mol,那么117/58.5就是等于2,单位为mol。所以就是2mol。 n=n/na..n是物质的量,你懂得吧。 那么n是指粒子数,就是说有多少颗微粒,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2*10的23次方颗微粒。n/na就是说n里面有多少个na,(这里涉及到一个除法的知识,我先跟你说下,你知道6除以2的意思吗? 6除以2我们能理解为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指:如果把6平均分成2分,每一份是3.,第二个意思是:6除以2指问你6里面有多少个2,答案是6里面有3个2,)所以说n/na就是说n里面有多少个na,这里理解了吧, 而1个na是等于1mol的,所以就能求出n里面有多少mol了。 所以假如有2*6.02*10的23次方个氯化钠微粒。 就是有2mol氯化钠分子了。1mol等于6.02*10的23次方颗氯化钠微粒.. 这条公式理解了吧。 vm=v/n 其实都是异曲同工的, 我们先把这条公式变下形, 因为vm=v/n,所以 n=v/vm,vm是气体摩尔质量,就是说有1mol任何的气体分子, 这1mol分子所占的体积都是22.4l(这必须是标准状况下,否则就有可能不是22.4l了,这个做题的时候总出,它会没有说明标准状况下来骗到你的,你要小心。) 那么v/vm就是说v里面有多少vm,就有多少个22.4(标准状况下,vm=22.4l/mol)了,每22.4l就是1mol了, 假如有标准状况下有44.8l氢气,求有多少molh2, 因为每22.4l氢气就有1molh2,(刚才说过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分子都是22.4哦。) 所以就有2molh2了。通过理解公式上的每个字母的意思,再来看公式,你就能从本质上理解,其他的那几个公式也是那样的。好好地学好这个知识吧,这很重要的。 就是这样,理解了吗?
摩尔质量之比 M(A):M(C)=20:37(OH为17,而又能是20的倍数的只有Na,NaOH为40)x为Na z为CaABC三种碱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7:28:20混合均匀,又根据其摩尔质量之比可以得出A、B质量相等14.8g
A NaOHC Ca(OH)240 74
1 ma=10.386g mb=19.214g2Ma=40 Mb=74

7,谁有高一新课程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教案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能力培养: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科学思想: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科学方法: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具准备:容量瓶、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试剂瓶、药匙、投影仪、胆矾教学方法:设疑、启发、实验、讲解等.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例如:2NaOH~H2SO42mol∶1mol在化学反应的溶液中如何体现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讲述】初中时学习过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使用时有很多不方便之处.溶质如果是固体物质,还可以称量,如果是气体或液体,称量它的质量就很不方便.至于溶液的质量就更不好称量,实验室常用量筒来量液体的体积.【设问】能否用所量出的溶液的体积来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过渡】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质,运算起来很方便.通常我们取溶液的体积为1L.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就是使用溶液的体积,用升做单位.【板书】【设问】溶质的量在溶液中用什么表示呢?【板书】 一、物质的量浓度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讲述】(1)溶液体积为1升,而不是溶剂体积是1升;(2)溶质是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尔质量表示.【投影】课堂练习1.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设问】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设问】5mL与500mL的NaOH溶液,它们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相等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投影】课堂练习2.从1L1mol/LNaCl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10mL和1mL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质各是多少克?【过渡】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生产上和科学实验上常用的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要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板书】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例:配制100mL0.5mol/L的CuSO4溶液.【设问】配制溶液的第一步首先应知道什么?【板书】1.计算【设问】⑴实验室中只存在胆矾晶体,我们可以来计算出所需的溶质的质量,那么如何计算出需要胆矾的质量?⑵若所取溶质为液体,应如何取?【板书】2.称量【设问】用托盘天平来称量固体药品应注意哪些?【演示】称量12.5g胆矾晶体.【设问】若称量有腐蚀性的物质,例如:NaOH能否放在纸上称量?应如何称量?【讲述】我们配制溶液用的主要仪器之一是容量瓶.容量瓶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它上边标有温度和体积.【设问】⑴容量瓶上边标有温度和体积说明了什么?⑵能否用容量瓶来溶解固体物质?【板书】3.溶解【设问】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溶解固体物质应在哪儿溶解?用到哪些仪器?在溶解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演示实验】用小烧杯加水溶解12.5g胆矾,并用玻璃棒搅拌.【设问】溶质溶解后是否可马上放到容量瓶中呢?【讲述】把溶解好的溶液冷却后,从小烧杯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里.【板书】4.转移【讲述】把小烧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用玻璃棒引流.【演示】把小烧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设问】烧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处理?应如何处理?【讲述】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板书】5.洗涤【讲述】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2~3cm处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线,这个操作叫做定容.【板书】6.定容【设问】定容时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可否用胶头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讲述】所以,定容失败,只好重新做.定容时还要注意凹液面下缘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最后把容量瓶瓶塞塞紧,把容量瓶倒转过来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叫做摇匀.【板书】7.摇匀【设问】容量瓶摇匀的操作具有特殊性,那么应如何操作呢?【演示】摇匀后,再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设问】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定容时若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小结】①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都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但在应用中物质的量浓度有很多方便之处.单位是mol/L.③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作业】课本第61页,第1题⑴⑸⑹,第⒊题⑵⑶.【随堂检测】(1)配制200mL0.1mol/L的NaCl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多少克?(2)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_g.②将称好氢氧化钠固体放入___中加___蒸馏水将其溶解,待___后,将溶液沿___移入___mL的容量瓶中.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___次,将冲洗液移入___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___(低或高).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___时,改用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___,应该___.⑤最后盖好瓶盖___,将配好的溶液移入___中并贴好标签.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养: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具准备:容量瓶、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试剂瓶、药匙、投影仪、胆矾 教学方法:设疑、启发、实验、讲解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2naoh~h2so4 2mol∶1mol 在化学反应的溶液中如何体现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 【讲述】初中时学习过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使用时有很多不方便之处。溶质如果是固体物质,还可以称量,如果是气体或液体,称量它的质量就很不方便。至于溶液的质量就更不好称量,实验室常用量筒来量液体的体积。 【设问】能否用所量出的溶液的体积来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 【过渡】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质,运算起来很方便。通常我们取溶液的体积为1l。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就是使用溶液的体积,用升做单位。 【板书】 【设问】溶质的量在溶液中用什么表示呢? 【板书】 一、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讲述】(1)溶液体积为1升,而不是溶剂体积是1升; (2)溶质是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尔质量表示。 【投影】课堂练习 1.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 【设问】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设问】5ml与500ml的naoh溶液,它们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相等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投影】课堂练习 2.从1l1mol/lnacl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10ml和1ml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质各是多少克? 【过渡】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生产上和科学实验上常用的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要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板书】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配制100ml0.5mol/l的cuso4溶液。 【设问】配制溶液的第一步首先应知道什么? 【板书】1.计算 【设问】⑴实验室中只存在胆矾晶体,我们可以来计算出所需的溶质的质量,那么如何计算出需要胆矾的质量?⑵若所取溶质为液体,应如何取? 【板书】2.称量 【设问】用托盘天平来称量固体药品应注意哪些? 【演示】称量12.5g胆矾晶体。 【设问】若称量有腐蚀性的物质,例如:naoh能否放在纸上称量?应如何称量? 【讲述】我们配制溶液用的主要仪器之一是容量瓶。容量瓶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它上边标有温度和体积。 【设问】⑴容量瓶上边标有温度和体积说明了什么? ⑵能否用容量瓶来溶解固体物质? 【板书】3.溶解 【设问】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溶解固体物质应在哪儿溶解?用到哪些仪器?在溶解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演示实验】用小烧杯加水溶解12.5g胆矾,并用玻璃棒搅拌。 【设问】溶质溶解后是否可马上放到容量瓶中呢? 【讲述】把溶解好的溶液冷却后,从小烧杯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里。 【板书】4.转移 【讲述】把小烧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小烧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 【设问】烧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处理?应如何处理? 【讲述】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 【板书】5.洗涤 【讲述】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2~3cm处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线,这个操作叫做定容。 【板书】6.定容 【设问】定容时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可否用胶头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讲述】所以,定容失败,只好重新做。定容时还要注意凹液面下缘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 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最后把容量瓶瓶塞塞紧,把容量瓶倒转过来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叫做摇匀。 【板书】7.摇匀 【设问】容量瓶摇匀的操作具有特殊性,那么应如何操作呢? 【演示】摇匀后,再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设问】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定容时若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小结】①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都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但在应用中物质的量浓度有很多方便之处。 单位是mol/l。 ③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作业】课本第61页,第1题⑴⑸⑹,第⒊题⑵⑶。 【随堂检测】(1)配制200ml0.1mol/l的nacl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多少克? (2)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_g。 ②将称好氢氧化钠固体放入___中加___蒸馏水将其溶解,待___后,将溶液沿___移入___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___次,将冲洗液移入___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___(低或高)。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___时,改用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___,应该___。 ⑤最后盖好瓶盖___,将配好的溶液移入___中并贴好标签。

文章TAG:高一  化学  化学物质  物质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