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的模板,求小学数学教案的基本格式内容最好能附上一张书写的照片感谢 搜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27 18:40:55
本文目录一览
1,求小学数学教案的基本格式内容最好能附上一张书写的照片感谢 搜
你好,小学数学教案一般分为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探究新知、巩固和反馈练习、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模板可参照如下:http://www.teachercn.com/Jxal/XXYnjsxja/2006-1/1/20060110181041926.html
2,有没有比较完善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各位评委X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XX》*年级*册第*章*****第*节*****的****内容,此内容为本节的第*课时。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等四个部分: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和****等部分,属于。。。。的范围,是在学习了**内容的基础上(或为学习以后**内容做知识准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识记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基本技能和能力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知识的****特点,确定通过学习本节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把*****确定为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根据(知识**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确定****为本节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将详讲***,略讲****,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对****知识将采用***教法,为落实重点采用**教法;为突破难点采用**教法;等等。 (注重启发式、讨论式,实现因材施教)三、说学法: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知识将分别采用(材料分析法、读图发现法、归纳总结法等等) 为落实教学目标将着重做好以下练习:对****知识通过填空、连线、材料、表格、选择、读图等进行训练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顾等),导入新课通过****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顾等)导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课题 2、(导学结合、图文研习、探究发现等),讲授新课注意:a各步骤清晰流畅 b用多媒体时语言是:媒体展示(材料、地图、练习等) c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明确,活动说明意图(围绕三维目标) d框题间要有过渡语言 e有创新的做法着重说 f告诉评委: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条理、知识主干、创新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排列) 3、课堂小结:(回顾小结、指板书小结、媒体展示脉络小结、学生自我小结等),并指出重、难点。 4、巩固练习:(此步有无可根据教学过程调节) 5、作业设置: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你好!四步: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3,小学数学教师招考片段教学设计范文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小学数学说课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二)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去实验推导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想。(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二、说学情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三、说教法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儿童生活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本课的教学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形象直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四、说学法(详情欢迎访问中公安徽教师网,希望能够帮到您~)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一般来说就是让你上一堂课,校委旁听,最后由你上课的质量决定
4,课堂教学案例怎么写小学语文请给个范文或格式谢谢
案例名称: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案例》 学年:2008
教学片段:
(一) 教学线段:
1、过渡语:老师手中的毛线真顽皮,瞧,它们一跳就跳到了大屏幕上。(师出示课件1,显示一条线段)请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
2、如果给你一把尺子,能量出这段线的长度吗?
3、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生说后,他要求同学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让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线段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
(二)教学直线
……
(三)教学射线
1、请大家再发挥想象,如果把一条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什么样的线?(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长度。)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射线?(课件出示手电筒和太阳的光线,)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
3、生活中的射线可真不少,我发现这些射线大多都是光线,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下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过一点画射线,边画边想,能画多少条?(出示课件)
(学生汇报总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4、出示一组练习
5、请大家以组为单位,比较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异同,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出示课件)
(1)自己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结果。
……
反思:关于获取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的论述: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本节教学注重“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沿着学生的学习思路与需要去实施教学,促使学生主动的观察、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促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教师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具进行展示和演示,动手操作感知,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空间观念。用电脑演示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变成直线,一端延长变成射线。这样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比教师空洞,抽象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自主探究、感受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如: 在辨析直线、线段、射线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
3、 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过一点画直线,过两点画直线和过一点画射线能画多少条?的操作题。使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的概念。
总之,这节课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供了适合学生构建知识的学习背景,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获得了深刻的:“做数学”的体验。
5,小学教案格式是什么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3)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三角函数式;(4)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三角恒等式;(5)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三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问题的能力;(6)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不同变形,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7)掌握恒等式证明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由圆的几何性质出发,利用三角函数线,探究同一个角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学习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三角函数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三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和证明三角恒等式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式 及 的推导及运用:(1)已知某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中的一个,求其余两个;(2)化简三角函数式;(3)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
难点: 根据角α终边所在象限求出其三角函数值;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三角恒等式.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利用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推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及 ,并灵活应用求三角函数值,化减三角函数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
教学用具:圆规、三角板、投影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与初中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样,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同角三角函数之间关系,弄清同角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实现不同函数值之间的互相转化.
【探究新知】
1. 探究:三角函数是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来定义的,你能从圆的几何性质出发,讨论一
下同一个角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吗?
如图:以正弦线 ,余弦线 和半径 三者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且 .由勾股定理由 ,因此 ,即 .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当 时,有 .
这就是说,同一个角 的正弦、余弦的平方等于1,商等于角 的正切.
2. 例题讲评
例6.已知 ,求 的值.
三者知一求二,熟练掌握.
3. 巩固练习 页第1,2,3题
4.例题讲评
例7.求证: .
通过本例题,总结证明一个三角恒等式的方法步骤.
5.巩固练习 页第4,5题
6.学习小结
(1)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的前提是“同角”,因此 , .
(2)利用平方关系时,往往要开方,因此要先根据角所在象限确定符号,即要就角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讨论.
五、评价设计
(1) 作业:习题1.2A组第10,13题.
(2) 熟练掌握记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试将关系式变形等,得到其他几个常用的关
系式;注意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方法与步骤.
教案基本格式: 课题 ( 写清几年级 什么学科 第几课课题 及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思想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而定)
2 知识目标(同上)
3 能力目标(同上)
教学重点 1 学会哪些知识(教材和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
2 练会那些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不易理解和难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电化教学等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具准备 字卡、图片、电脑、投影或课件或学生自制学具,根据本科而定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以旧引新
2循续渐进 探究新知
3巩固训练 掌握新知(1)基本练习(2)综合练习(3)发展性练习
4师生总结评价 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技能。
5作业 本课基本知识和有启发性的题目。
教学回顾 教师上完课,自己对本课教学的评价,肯定成功的,弥补不足,力求完美。
(以上仅供参考)
文章TAG:
小学 小学教学 教学 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的模板 搜
大家都在看
-
教案河大版语文萤火虫,a萤火虫主要内容:和你一起追逐星光
2022-12-18
-
梅花 古诗 教案,宋朝诗人王安石:为何远远闻到梅花香味
2023-01-06
-
体能《跨越障碍物》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参考文献
2023-01-22
-
捕虾体育教案反思,淡水小龙虾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2023-01-28
-
智力游戏蛋宝宝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供大家参考
2023-02-06
-
评价教师t教案的句子,新传媒创办人林瑞莲获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2023-02-27
-
小剪刀游戏教案,安全小剪刀剪出彩纸和窗扇
2023-01-02
-
我有多爱你绘本教案设计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一集
2023-01-21
-
绍兴民间游戏大班教案,大课堂民间pe游戏几点了!
2023-01-22
-
作文鸡蛋上的画教案,怎么画卡皮丘?先别急着收拾鸡蛋!!
2023-02-17
-
幼儿园敦煌特色教案,敦煌舞蹈特点:具有浓厚佛教色彩
2023-02-19
-
体育《玩球乐》的教案,教材仅供参考
2023-02-24
-
生活能力我最棒教案,一文读懂!幼儿园卫生活动教案
2023-02-25
-
奇妙的植物语言教案,花儿的好朋友教案优秀科学带反思
2023-03-01
-
幼儿园中班十二生肖教案儿歌,第二集:十二生肖转圈跑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