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物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二;摩尔根的;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相对较少,但是也考)。就是这些了 ,必修二的实验本来就少
质壁分离、孟德尔碗豆实验、观察叶绿体的运动、蛋白质、脂类、还原糖的鉴定、DNA的提取和鉴定……望采纳

高中生物实验

2,生物 高中 实验题

全错。 A:蒜叶细胞分裂能力很弱,几乎不分裂,所以无法用来观察有丝分裂。 B:30%食盐浓度太大了,细胞会失水而死。如果用食盐溶液,8%左右才行。 C:哺乳动物的血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也就不含有DNA,所以肯定没法提DNA。而鸡属于鸟类,血红细胞中有细胞核。
是C,采纳吧,可以解释

生物 高中 实验题

3,高中生物实验题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可生成紫色络合物! 第二步: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 第三步:将双缩脲试剂再加入试管中 结果:如果有紫色说明有血浆蛋白;如果没有紫色说明没有血浆蛋白!
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颜色反映,可用双索脲确定该成分是否含有蛋白质 2,第二步:静置一段时间后,用胶头滴管把上层的黄色血浆吸出来,然后滴入另一洁净的试管中(编号A); 第三步:再取一洁净的试管(编号B)加入与上述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向两管中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加热后对比观察两者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管有紫色反映,而B管没有

高中生物实验题

4,高中生物实验题紧急

实验步骤: ①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 ②分别量取0.3mol/L的葡萄糖溶液、0.3mol/L的甘油溶液各10mL注入A、B、二支试管。 ③分别量取1 mL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注入A、B、二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记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澄清的时间。 结果及结论: 如果加入葡萄糖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说明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如果加入甘油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如果两支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相同,说明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相同。 实验思考: 由于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细胞选择吸收的物质,所以会逐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增大,渗透压上升,细胞大量吸水,最终导致细胞胀破。

5,高中生物实验题

高中生物应该只有提取细胞膜和细胞器那里用到差速离心了吧...
物质分离,例如细胞内物质的分离是差速离心法;物质提取,例如血红蛋白的提取中的粗分离需要离心。
物质分离提取
分离物质咯,离心可以分离液体中参杂的不同物质。比如血液,根据血液中各成分的性质不同(这里主要是只质量),通过改变速度可以分离出不同的物质。可以先分出大的血细胞,再分离出其他细小的物质。(原理是质量和向心力的问题,这个就是物理问题了)
比如,分离细胞器就用差速离心法。 分离血红蛋白是也用,这两处较重要,其他的可以翻书。
离心的作用就是利用了物质的重量不同进行分离,越重的物体经过就离中心越远,这样就可以达到物质萃取分离的作用了!!

6,高中生物实验类题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种子吸收6摩尔氧气,释放6摩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压强减少,左移。 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压强不增不减。同时进行也是左移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炭,只进行有氧呼吸、植物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炭、而二氧化炭又被氢氧化钠吸收、装置内压强减小、导管里的水被吸进去
设抗病基因A感病基因a,无芒基因B有芒基因b F1自交得F2,4种类型抗病无芒A_B_为9/16,抗病有芒A_bb为3/16,感病无芒aaB_为3/16,感病有芒aabb为1/16。去掉所有的有芒植株,那么剩余为A_B_抗病无芒9/16,aaB_感病无芒3/16,而在A_B_中有AAB_和AaB_两种且比例为1:2。 由于最后所求问题只问感病还是抗病,不管有芒无芒,所以只看A和a基因,不管B和b。题目化简 剩余个体中A_9/16(期中AA:Aa为1:2,那么AA为3/16,Aa为6/16),aa3/16。因此F2中剩余个体AA:Aa:aa=1:2:1。然后F2被套袋,只能自交。那么只有Aa自交和aa自交产生感病个体。 因此:剩余下来能产生后代的F2中基因为Aa的有1/2,Aa自交产生感病aa的可能只有1/4,所以F3中由Aa产生的感病aa为1/8。剩余下来能长生后代的F2中基因为aa的有1/4,aa自交后代全为感病aa个体,所以F3中有aa产生的感病aa为1/4。综上,F3中感病个体为1/8 1/4=3/8

7,高中生物重要实验归纳

我是一名生物老师,碰巧今年也高三任教,就高考实验方面,我有几点建议,都是出自自己想法,讲得不对的请谅解。 一、高考生物高中生物实验题型归纳下:一种是选择题考查课本实验基础及知识点,关键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书本每一个实验的原理、选材要求、试剂选择、步骤、注意事项等等。第二种是填空题考查,难的可能要实验设计。我重点展开第二种情况。 二、关于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及实验填空和实验判断修改方面的题型,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掌握好“对照实验”的原理、步骤等。我们在专题复习实验时,重点讲解的也是对照实验的方法及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获取两大信息,第一是实验性质,属于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这个将决定我们最后如何描述实验结果和归纳实验结论。比如:探究镍是否是小麦幼苗生长的必须矿质元素。这个实验目的表明的就是探究性实验,而我们最后回答结论时就必须分组讨论,如果实验现象是。。。,则镍不是小麦幼苗生长必须的矿质元素;如果实验现象是。。。,则镍是小麦幼苗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第二,我们要从实验目的中找出实验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就是题目要探究的量,镍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因变量就是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比如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无关变量就是其他的一些可能会干扰和影响实验结果的量,比如光照、温度、水分、其他矿质元素、小麦幼苗的起始长势和每一组的数量等等。实验目的读完,就必须了解对照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只允许一个变量即实验目的中得出的自变量,而其他的无关变量必须相同且适宜,这样因变量才会是由自变量变化导致的。最后是书写实验步骤,一般我们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分组与编号(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就是没有对自变量处理的组而且也无法得出实验结论,而实验组是对自变量进行处理的组并且可以得出实验结论),第二步变量处理(无关变量与自变量处理,无关变量要做到相同且适宜),第三步观察记录检测等。 例举一例:探究镍是否是小麦幼苗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 得出信息: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期描述要分情况描述,结论也要分组讨论 自变量是镍,所以对照组添加镍,而实验组缺镍 无关变量:栽培过程要有相同的光照、水分、温度、和其他矿质元素,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小麦幼苗初始长势相同,数量相等,培养相同的时间等。 步骤:取两个型号相等的烧杯,编号甲、乙 往甲乙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和缺镍的完全营养液(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往甲乙两烧杯中放入相同长势数量相等的小麦幼苗,并用固定泡沫固定好小麦的根让其至于液面下,讲甲乙两烧杯至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 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烧杯中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 实验预期与结论:甲乙长势相同,生长状况良好,镍不是小麦幼苗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 甲长势很好,而乙长势不如甲,出现了病症,镍是小麦幼苗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等

文章TAG:高中生物实验专题高中  高中生物  生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