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全套教案,共41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谁会背诵李白的诗呢?(抽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 三、自学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 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正确 四、比读古诗,纠正字音(第一次先学后教) 1.先学 2.后教 指名读古诗,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3.练读 五、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二次先学后教) 1.结合注释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以下重点词语的意思 尽 闲 厌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指名说诗句的意思。师总结。 六、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教师指导并范读古诗。 3.引导学生读古诗的前两行,体会作者的孤独之情。 4.指名说说古诗的后两行采用的修辞手法。 5.教师总结 6.背诵古诗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四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四年级第七册音乐学科教案(2008-2009年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2、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3、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二、教学目标: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三、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2、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四、教学难点:1、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学生情况分析:2、本年级二个班学生,经过了五年半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能较为准确的分析音乐作品,并能用竖笛或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3,小学四年级课文幸福是什么教案设计

《幸福是什么》公开课教案之一  教学要求  1.使同学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身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智慧的孩子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俺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身出声读全文,考虑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孩子的祝福,并让他们自身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孩子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身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局部,考虑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同学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示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身的劳动有了效果并且给他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局部,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安排作业  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身不理解的词语。

小学四年级课文幸福是什么教案设计

4,求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溜边黄花鱼的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册教案?一、课程目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要立足于学生,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能够充分扩展学生视野,逐步掌握获取信息方法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各种能力。?二、教学内容分析:?《我也能发明》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主要在“走近发明家”“找找发明小技巧”两项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发明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创新发明的欲望,进而让学生自己设计“我的发明小创意”。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五个活动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汇报交流资料,学习发明家发明创造的事例,铭记发明家的共同的品质。学会归纳总结的基本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炼并效法名家不迷信权威、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逐步了解发明及发明的特点,学会对现有的发明项目进行分析,了解发明的重要意义,认
牡丹芍药杜鹃均为江北名花 勤学好问是求知基础 经书有中外 正气满乾坤 回答者:太阳我捣鼓亮的 - 经理 四级 11-14 22:26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牡丹芍药杜鹃均为江北名花 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勤学好问是求知之基 学问藏古今 经书有中外 春晖盈大地 正气满乾坤
网上可查找

5,四年级教案

7845123690 实习生 一级 (24) |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2/2) | 我的应用 | 百度首页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问我的回答为我推荐的提问知识掌门人文档分享 我的应用 礼物投票更多应用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设置 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职业教育 > 会计资格考试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四年级教案 悬赏分:3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1 天 22 小时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教案 人教版的 第一课是 家庭小账本的那个 提问者: 匿名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您还可以输入字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插入地图 插入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2 条问题完整一点 回答者: 810166160 - 一级 2009-12-1 19:28 假如你是家长 回答者: pljgmhf - 一级 2009-12-1 20:25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 kitten118 8154 jamesldcr 2326 吴田田 1081 planet_999 994 lambert723 736 更多>> 订阅该问题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详情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2009 Baidu

6,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word 《认识Word》电子教案 课题:《认识Word》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Word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2、 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3、 会对Word窗口作一些简单的调整。教学重点: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教学难点: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教学关键: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教学准备:硬件:多媒体电脑室软件:Word 2000 广播教学系统教学思路、教路、学路(含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本节是让学生在会用记事本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的基础上,进行Word 2000的教学,着重介绍Word 2000各个组成部分和作用。让学生知道Word 2000是一种功能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工作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采用“设疑—尝试—探索—讲解—归纳—构建知识”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试”、“自己做”、“自己说”。培养学生的主体品质,发展学生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的独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 引入1、出示文档1(只含有文字的)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你在电脑上输入这篇文档,你会调出什么软件进行输入呢?”学生:“记事本”师:“没错,这篇只有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上学期学过的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来输入。”2、出示文档2(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师:“这篇文档,我们又可以用什么来输入呢?还可以用记事本输入吗?”学生:“不行” 师:“对了,对于纯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记事本输入,但像这样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的文档用记事本就输入了。那么 到底什么软件才能让我们输入这样的文档呢?这个学期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功能更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这节课我们就先认识一下Word 2000是长得怎么样的。二、 新授1、 启动Word2000学生自学:看书1-2页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1)直接启动 (2)从菜单启动2、 认识Word 2000窗口(1) 学生自学:看书2-3页(2)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3)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2000(4)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内容,并示范其中一两项。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纺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6)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3、 调整Word2000窗口将页面改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窗口设回原来的样子。(1)学生看书本调整窗口部分,并自己作一下尝试。(2)教师引导,学生作示范。(重点讲解工具栏中的常用、格式工具的摆放)(3)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4、 一试身手:让学生在已调整好的窗口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校和班别。5、 退出Word2000师:“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学画图时,是怎样退出画图窗口的吗?现在你们有以前学过的方法,退出 Word窗口,比较一下它与画图窗口的退出有什么不同。”学生自己尝试练习个别学生示范操作(注意文章的保存)巩固与练习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进一步熟悉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基本作用。(教师巡视并指导)总结以后,我们进行文字处理时,都要用到这些菜单或工具。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它们的位置和作用。以后才能更熟练地用Word来进行文字处理。课后练习与知识扩展1、 在家试用Word 2000输入一篇简单文档,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设置。2、试调出Word2000中的各种工具和菜单,记下它们的位置和名称。教学体会: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初步认识了Word 2000,并知道它的功能比以前学的记事本强得多,认识到学会Word 2000才可以进行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工作,才能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对Word 2000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
www.dqedu.gov.cn

7,小学四年级科学备课教案

http://wenwen.sogou.com/z/q900472510.htm?si=1
http://wenwen.sogou.com/z/q900472510.htm?si=1
电,食物,矿石和矿物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共34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课程目标 总目标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分目标 1.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及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了解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运用感官和适当的工具,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认识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 (6)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7)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小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教师备课 第二周 :空气的性质(一) 空气的性质(二) 第三周 :热空气和冷空气(一) 热空气和冷空气(二) 第四周 :空气里有什么(一) 空气里有什么(二) 第五周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单元评价 第六周 :机动 第七周 :冷热和温度(一) 冷热与温度(二) 第八周 :热的传递 加热和冷却(一) 第九周 :加热和冷却(二) 吸热和散热(一) 第十周 :吸热和散热(二)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 第11周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二) 单元评价 第12周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第13周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不同的声音 第14周 :我们吃什么 怎样搭配食物 第15周 :食物的消化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第16周 :排序 分类 第17周 :考试 (一)考试 (二) 第18周 :讲评 (一) 讲评 (二) 第19周 第20周 第21周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证据。 (2)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 (3)能对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并做出合理解释。 科学知识的具体内容标准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气,知道氧气对生命的意义。 (3)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这些性质的应用。 (4)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5)知道因地球的形状,空气冷热不匀时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标准 (1)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用多种方法认识水、固体和液体之后,继续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不可直接感知的空气,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事物的能力。 课题:1、空气的性质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方法来收集证据。 科学知识: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 2. 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作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能描述空气的存在、空气占据空间和空气有质量 ? 描述空气能够被压缩 ? 将瓶中的纸不会湿和瓶中的气球吹不大与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联系起来 ? 将倾斜的天平与空气有质量联系起来 ? 将压不到底的针筒与空气能被压缩和空气有弹性联系起来 ? 能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空气的性质 学习成果评价:

文章TAG:四年  四年级  年级  教案  四年级全册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