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试讲10分钟万能稿,假如你是一位语文老师用声声慢作为讲课的开场白诱导的话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01 18:49:43
本文目录一览
1,假如你是一位语文老师用声声慢作为讲课的开场白诱导的话
课前语文课代表抄写有关诗词。 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 生命的价值――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2,小学语文试讲万能稿该怎么写
1、试讲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也就是你准备怎么来上这节课?把上课的过程详细的阐述出来!可以按照 教学目标--重难点---导入---正文---小结---作业,这样的步骤来进行。2、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3、掌握新课标4、知道教学环节的几大部分5、与同事探讨你的疑点。3、语文试讲稿很好写的,和备课一样。自己先准备好讲课的内容,然后假设下面有学生,设计好互动环节,再根据自己的讲课速度安排时间、进度。

3,小学语文教师面试10分钟微型课怎么讲急需谢谢各位不吝赐教
如鸟的天堂:让学生说说作者去了几次?那些段落写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看到什么、第二次又看到了什么?作者感受如何?
4,小学语文试讲万能稿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不同景象。你知道年鸟的天堂的 故事 吗?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试讲万能稿:《鸟的天堂》,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小学语文试讲万能稿:《鸟的天堂》1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 教育 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记叙的,先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然后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接着写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最后写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根据本册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时,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制定如下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梢、暇、恋。 (2)学会本课几个新词:留恋、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会用“应接不暇”、“陆续” 造句 。 (3)理解本课重点句: ①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榕树,树干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③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学习按作者游览顺序理清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静态与动态描写的 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作文 能力以及阅读、思维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小学语文试讲万能稿:《鸟的天堂》2 一、 回顾课文 同学们,巴金爷爷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快黄昏的时候,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场景。 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写这些特点的呢? 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在课本里打上重点号,有的则是用横线划出 句子 ,边思考边记录你思考的痕迹,这是个好方法啊! 二、 品读课文——榕树的“大” 师:我看你迫不及待地想说,你来说。 师:哦,你找的是这儿呀,“真是一株大树,枝干上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跟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跟我们 说说 你的理解吧! 生:老师,我从这边的“不可计数”感受到榕树很大。 师:大。(板书:大)真会学习,你抓住了“不可计数”这个关键词来理解的。那能再说说“不可计数”的意思吗? 生:老师,我查字典了,这个词是无法计算的意思,课文说到有许多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有垂到水面的,要是我肯定也数不过来啦!而且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树木一般是站立着,这边写它卧着,真的很大株啊! 师:孩子,老师真想为你鼓掌喝彩啊!你不仅会学习,还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这么大株的树,大到刚才我的朋友们都差点被骗了呢,以为是两株,原来近一点看,真是一株大树啊! 师:带着自己的体会,谁能来读读这段话。 师:个别朗读 ① 你请—— 诶,我听出你重读了“真是”,真是一株大树,你读出了惊讶的感觉,看来你还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奇特的树。 ② 你来—— 从你洪亮的声音,这株大树仿佛就在我眼前了。 ③ 请你—— 你重读了一株,真是一株大树,是一株而不是原先想象的两株或三株。 师:语文真有意思,不同的读书方式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受。现在带上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表情齐读这一段—— 三、 品读课文——榕树的“茂盛”“美丽” 师:你也想说,请你—— 生:“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榕树很茂盛,很有生命力! 师:茂盛(板书:茂盛)同学们,平时见过茂盛有生命力的榕树吗? 生:老师,我们老家的大榕树也是历史很悠久,很茂盛的,树干很粗,树叶很多,但我发现只是一叶挨着一叶的,好像没有这株大榕树这么有生命力。 师:你见过的茂盛的大榕树是这样的,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榕树的茂盛有生命力的呢?你请——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同学们,老师担心你们会写错这里面的两个字,是哪两个?(教师写字示范:隙;耀)缝隙的“隙”要注意啦,左右结构,写在田字格里面要左右谦让,中间穿插,右上的跟“小”字很像,不过它可是竖。照耀的“耀”也是左右结构,写字时候要注意是左窄右宽,左边的光作为偏旁时,后一笔要由竖弯钩变成竖提。大家自己动手写在纸上每个字写两遍,写完同桌互相点评,看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师:刚才咱们班同学见过的他认为很茂盛的榕树也才是一叶挨着另一叶,而这里的大榕树啊,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同学们,老师如果把这句改为“一叶叠在另一叶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好吗? 师:哦,你这么大声说不好,你是比较喜欢课文的写法啦,你来说说怎么不好?说不上来,反正就是不好,没关系,再想想。谁来帮帮忙?你觉得,很多叶子凑在一起才能说是簇和堆,这样明显更加形象地写出了榕树的茂盛。 师:同意吗?老师也同意。作者写树叶的茂盛写得可真好,那作者还怎么写榕树的生命力的呢?你们都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写得可美了!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来到了鸟的天堂,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翠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明亮。太晃眼睛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看到大榕树四周都是水,当时是傍晚,水里的光反射到大榕树上,映得“明亮”,有风吹过,树枝摇动就会像人一样“颤动”。 生:看到了傍晚时候,树叶上出现晶莹透亮露珠,显得明亮。 师:同学们的 想象力 真实丰富啊!现在,我们眼前只有大榕树吗?是啊,还有“夕阳、小河、微风、露珠??”“翠绿的颜色,明亮的霞光??”美吗?作者赞美这树的茂盛,他感叹——“这美丽的难过的树”;作者赞美这树的生命力,他感叹——“这美丽的难过的树;作者由衷地喜爱这南国的大榕树,他感叹——“这美丽的难过的树。 作者精湛的描写需要我们边读边思考,开动脑子,才能领略文字的美。让我们再一次读这一段,把我们所能感受的心情和情感都融进文字里去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 小结 巴金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呀,用这么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鸟的天堂!同学们课后再好好朗读,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小学语文试讲万能稿:《鸟的天堂》3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导入语同学们瞧你们看见了什么,大树,在看听见鸟的声音了吗?是呀有的同学说鸟的天堂为什么会被称为鸟的天堂呐?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继续去看看吧 第二课时导入语同学们瞧你们看见了什么,大树,再看这幅图,这是满是鸟儿的大榕树,听,听见鸟的声音了吗?不同于傍晚的宁静,清晨的鸟的天堂可热闹着嘞,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继续去看看吧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还理清了 文章 脉络。这节课老师先检查一下学习成果如何。 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老师报六个词语—— 写好的同学轻轻将笔放下,看大屏幕上这六个词语的正确书写,拿出红笔进行批改、订正。 (教师台下巡视)你写的全对,继续保持。你的字多了一笔,请订正。 请全部正确的同学举手,大部分同学全对老师发现错误率最高的是律,注意,律字要出头,请看老师范写。请错误的同学在旁边订正两遍。 【复习整理】 收起听写本。接下来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上一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上节课我们回顾了课文主要的地内容 你概括的简洁明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主要说了作者两次到访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致。第一次是傍晚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是早晨看到了众鸟纷飞的场景。 【新课教学】 1. 作者这两次到访究竟看到了怎样的景致呐? 接下来请同学们先自由的朗读课文五到九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第一次到访鸟的天堂所见到的大榕树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等一会儿请小组代表发言。 好,你们组举手最快请你。你认为作者首先描写了榕树大这个特点,文章一开始作者从远处看榕树时以为有许多棵的榕树,而到了近处却发现只有一株大树并且树枝不可计数,可见榕树面积大树枝多。你可真会思考。 我们一起来看图片这就是那一个巨大的榕树,它的枝干怎么样呀?数也数不清,用文中的词是?对不可计数。通过图片我们理解了不可计数这个词的意思。那鸟的天堂究竟有多大呢?老师查了资料他整整有两公顷那么再看看我们的校园,我们校园只有一公顷,足足两个校园那么大呢!我看到了同学们震惊表情。 2. 感受了榕树之大,那它还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好,第一排这位女生。啊,你说你看到了榕树的茂盛,从哪些词中发现的呢?一簇堆在另一处上不留一点儿缝隙,你通过这一个一簇一簇感受出了树叶之多树之茂盛。 来我们一起看一看图片。一棵榕树之上有多少叶子呀? 哦密密麻麻在一起都数不清了。 这就是一簇一簇的树叶。 对,它们还堆在一起这个堆字可以去掉吗? 不能,为什么呢?我们去掉读一读。 好,你想来说请你啊,你说去掉了这个堆字就感受不到。树枝与树枝之间叠在一起,叶子与叶子之间堆在一起,不留一点缝隙的那种密集感。你品读的很是到位。 叶子仅仅是密吗?还有什么特点?对他还很翠绿,绿的怎么样,似乎有新的生命在颤动。,想一想当春回大地,万物新生,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嗯可爱,充满了活力。 就是这一簇簇充满生命力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轻拂动下,颤动着。此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呀? 你来,你仿佛就看到了一个个充满生机的翠叶在微风中摇动着。蓬勃的生长着,仿佛要汲取每一束阳光的力量,仿佛要跳起舞来。你描述生动形象。 这样大、这样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大榕树就在巴金的眼前,他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一起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注意到这个叹号了吗?我们要将这一句读得再动情一点,再激动一些。再读一遍。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老师听到了,你们的朗读声中饱含的那份叹服。 3.第一次与鸟的天堂相遇,作者沉醉在了榕树的鲜活的生命力之中。第二次到访鸟的天堂他如愿看到了众鸟纷飞的场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接下来的自然段。画一画表现鸟儿特点的句子, 好,红色衣服的女生你来。你通过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一句,你们感受到这里目之所及都鸟儿,鸟儿数量多。 是呀到处……到处……这个句式,在生活中还可以怎么造句? 超市的人真多呀,到处都是人声,到处人影 真是活学活用! 看这些鸟儿都在做什么呐? 有飞起来的,有扑翅膀的,那除了文中描绘的,还有呢? 还有在树上 唱歌 的,在湖里 捕鱼 的,在互相梳理羽毛的 多自在呀,这里的鸟儿除了多还有什么特点? 自由,快乐,他们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有画眉鸟在兴奋的唱歌呐 小鸟那你在唱什么? 原来你在唱着我的生活多快乐,我的家多美丽! 小鸟我们也很羡慕你的生活。 美好时刻总是短暂的,在鸟的天堂作者见到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榕树,也见到了以此为家快乐自由生活的鸟儿。归去之时,巴金爷爷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一起来读。 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鸟的天堂有什么不一样,一个有引号一个没有引号。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地方,或者说就是这棵榕树,人们称它为鸟的天堂。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呢?是作者的感叹,这个叫做鸟的天堂的地方真如鸟儿的天堂一般呀,让鸟儿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对鸟的天堂这个地方的评价。 【 总结 作业】 同学们,鸟的天堂之所以能成为鸟儿的天堂。仅仅是自然环境的优越吗?还有什么?对,也是因为当地农民对鸟儿的保护。当我们于自然以尊重,自然必然给于我们以馈赠。所以人与自然要 保护自然,和谐共处 在你们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听说过的或你自己保护环境的小故事呢?你说,请你,同学们回答都很踊跃,那课下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笔触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吧。 小学语文试讲万能稿:《鸟的天堂》相关文章: ★ 读巴金《鸟的天堂》有感 ★ 《鸟的天堂》初中读后感范文800字 ★ 《鸟的天堂》800字小说读后感八年级作文 ★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 《鸟的天堂》读后感800字范文 ★ 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精选范文三篇 ★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模板三篇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和《鸟的天堂》教案反思 ★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情动辞发,披文入情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5,请教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或说课稿
现在在教师考试中比较流行的是片段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这时间内一般是将一篇课文的内容中的一个知识点讲清楚即可。
6,小学语文教师试讲稿怎么写
试讲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也就是你准备怎么来上这节课?把上课的过程详细的阐述出来!可以按照 教学目标--重难点---导入---正文---小结---作业,这样的步骤来进行。但也有些高手不这么来讲的,因人而异吧!希望能够帮助你!语文试讲稿很好写的,和备课一样。自己先准备好讲课的内容,然后假设下面有学生,设计好互动环节,再根据自己的讲课速度安排时间、进度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3、掌握新课标4、知道教学环节的几大部分5、与同事探讨你的疑点
7,语文演讲古诗要求要赏析时间3至5分钟答的好的多悬赏本人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是一首乐府诗。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而作。”(《李太白全集》)李白的乐府诗,不满足因袭模仿,而能大胆创造,别出新意,被誉为“擅奇古今”(胡应麟《诗薮》)。他的近一百五十首乐府诗,或“不与本辞为异”(胡震亨《李诗通》),但在艺术上高出前人;或对原作提炼、深化,熔铸出新的、寓意深刻的主题。《北风行》就属于这后一类。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这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借助于神话传说。“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就是引用《淮南子·墬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怪诞离奇的神话虽不足凭信,但它所展现的幽冷严寒的境界却借助于读者的联想成为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足以显示北方冬季特征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日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句,又同“唯有北风”互相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尽北风凛冽之形容。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歌的艺术形象是诗人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统一,李白有着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自由豪放的个性,所以寻常的事物到了他的笔下往往会出人意表,超越常情。这正是他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征。这两句诗还好在它不单写景,而且寓情于景。李白另有两句诗:“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二者同样写雪,同样使用了夸张,连句式也相同,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却全然不同。一个唤起了浓郁的春意,一个渲染了严冬的淫威。不同的艺术效果皆因作者的情思不同。这两句诗点出“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大北方具体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作者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正是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这里没有对长城作具体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定是长城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格外忧虑不安。而幽州苦寒已被作者写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便不言自明。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排遣愁怀。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画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同情。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伤,更那堪“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物在人亡,倍觉伤情。“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将种种离愁别恨、忧思悬想统统化为极端痛苦的绝望心情。诗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捧土”是用典,见于《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是说黄河边孟津渡口不可塞,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当更不可塞。这里却说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这就极其鲜明地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已的强烈感情。北风号怒,飞雪漫天,满目凄凉的景象更加浓重地烘托出悲剧的气氛,它不仅又一次照应了题目,使首尾呼应,结构更趋完整;更重要的是使景与情极为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人几乎分辨不清哪是写景,哪是抒情。思妇的愁怨多么象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这两句诗恰似火山喷射着岩浆,又象江河冲定激翅刻俨灸愁熏传抹破堤防,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有生命力。叶燮的《原诗》又说,夸张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府诗是“出鬼入神,惝恍莫测”《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赏析:诗的头两句写自己的出身和经历。三四句写国运和自己的身世之感,在国家危亡的形势下,诗人独木支撑,心系国家民族,将自己的身世感情与国家民族的存亡体戚与共。惶恐和零丁是诗人一今一昔的感受,有力烘托了沉郁悲壮的气氛。诗的最后两句大义凛然,豪情激荡,突出表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生死观,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最高表现。1、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3、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久留。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文章TAG:
小学 小学语文 语文 古诗 小学语文古诗试讲10分钟万能稿
大家都在看
-
教案河大版语文萤火虫,a萤火虫主要内容:和你一起追逐星光
2022-12-18
-
梅花 古诗 教案,宋朝诗人王安石:为何远远闻到梅花香味
2023-01-06
-
体能《跨越障碍物》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参考文献
2023-01-22
-
捕虾体育教案反思,淡水小龙虾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2023-01-28
-
智力游戏蛋宝宝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供大家参考
2023-02-06
-
评价教师t教案的句子,新传媒创办人林瑞莲获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2023-02-27
-
小剪刀游戏教案,安全小剪刀剪出彩纸和窗扇
2023-01-02
-
我有多爱你绘本教案设计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一集
2023-01-21
-
绍兴民间游戏大班教案,大课堂民间pe游戏几点了!
2023-01-22
-
作文鸡蛋上的画教案,怎么画卡皮丘?先别急着收拾鸡蛋!!
2023-02-17
-
幼儿园敦煌特色教案,敦煌舞蹈特点:具有浓厚佛教色彩
2023-02-19
-
体育《玩球乐》的教案,教材仅供参考
2023-02-24
-
生活能力我最棒教案,一文读懂!幼儿园卫生活动教案
2023-02-25
-
奇妙的植物语言教案,花儿的好朋友教案优秀科学带反思
2023-03-01
-
幼儿园中班十二生肖教案儿歌,第二集:十二生肖转圈跑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