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科学重点知识点高悬赏

1.老师课堂上的重点 2.作业中的错误(最好有一个错题本) 3.自己找习题做 4.灵活应用 5.注意书本中的重点实验(考试比分大) 6.正规考试一般57道选择题,所以还要注意基础知识要扎实 6.要背的数据要记熟 7.尽量配上一些中考难题,开阔视野。 以上是我的经验呐~~~~ lz采纳~~ thanks~

初中科学重点知识点高悬赏

2,人教版化学选修34的重点和难点有哪些

我们是鲁科版,不过内容应该差不多 ,选修三不学,四主要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根据盖斯定律写方程式,还有常见的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电解池的阴阳极总反应、铅蓄电池。燃料电池、锌锰干电池等还有平衡这一块,主要搞清平衡常数,简单的PH计算沉淀溶解平衡水的离子积等,最后就是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主要是多记方程式,其他的应该没有了吧,你在自己看看吧。

人教版化学选修34的重点和难点有哪些

3,三年级科学的重点应放在哪呢

初步认识身边的科学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 初步掌握科学方法
你好!如果你是为了考试,拿高分,我建议你多看书,把书上老师说过的内容背过,分数不会少.如果你要真学点东西,那就要进行单元复习,理清课文思路,把书中有关科学知识,原理梳理清楚,然后在生活中多应用..做为一个小科,有同学如此认真对待,做为一个科学老师,我很高兴,祝你进步!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记得给问豆啊!
初步认识身边的科学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 初步掌握科学方法

三年级科学的重点应放在哪呢

4,第十一周的教学重点

“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难点”一般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其二,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较大的差距等。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简而言之,即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水平有较大落差,就形成了教学难点。克服难点就是结合学生实际想办法把落差的坡度变缓。

5,四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高锰酸钾是学生不太熟悉的物质,对于它溶解在水中的状态很陌生,所以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而本课实验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体会到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奇妙和有趣。2.察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分两步,第一步是静观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去的。第二步是搅拌后,观察高锰酸钾的水溶液。3. 通过观察让学生注意到溶液是均匀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颗粒而且高锰酸钾溶液不会自行沉降。然后通过与食盐进行比较,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概念,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
广义上说,超过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而狭义的溶解指的是一种液体对于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生化学反应使其成为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如食盐或蔗糖溶解于水而成水溶液。溶液并不一定为液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比如均匀的合金和空气都可以称为溶液。当两种物质互溶时,一般把质量大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有水在其中,一般习惯将水称为溶剂)。

6,课堂教学重难点解决问题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
创设生动情境,突破内容枯燥形成的重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枯燥的数学内容为形象直观,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学中,不少学生因为数学内容枯燥而产生了不少难点,甚至对数学产生畏惧和厌学心理,对自己学好数学失去信心。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教材中的概念、定理等多种教学信息通过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手段直观再现或模拟出来,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汲取速度和摄取知识的效率。例如在教学这节课时,传统教学多以讲授的方式为主,学生会感觉较为枯燥且不易理解,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语言表达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制作flash动画,再现情境,不仅增强了本节课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7,四年级上册科学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目标:   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   2、知道空气主要氧气氮气外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汽等气体   3、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空气实验提质疑   教重点难点:   1、教重点解空气   2、教难点掌握往烧杯倾倒二氧化碳实验操作技能   教准备:   三相同蜡烛、底塑料瓶、水槽、红水、火柴、冰、水盆、筷、胶带等   《3、空气》案:   、我看书:看实验图示读实验说明   二、我思考:思考书提问题   三、我能做:   1、中国查找资料:空气哪些物质组   2、中国查找资料:二氧化碳性质   3、带杯冰或矿泉水瓶冰用毛巾包用保鲜袋扎紧   4、请家帮忙找矿泉水瓶石灰水   5、每组带打火机课用注意安全能随意点火玩   四、我总结:通探究性习我知道:   五、我提问:我经思考懂问题:   第课   教内容:认识空气   教目标:   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   2、知道空气主要氧气氮气   3、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空气实验提质疑   教程:   、导入新课   1、演示实验1:哪蜡烛先熄灭哪燃烧久   (1)展示三点燃蜡烛按图所示   (2)猜猜:三蜡烛哪蜡烛先熄灭哪燃烧久能说说理由   (3)教师演示实验观察实验产现象   (4)讨论:实验现象产   2、蜡烛罩杯熄灭快罩杯熄灭慢罩杯熄灭能解释些现象我今研究些问题   二、研究空气   1、实验2:燃烧要消耗部空气   (1)师:弄清蜡烛罩杯熄灭快罩杯熄灭慢罩杯熄灭原我做实验   (2)实验:组按要求做实验观察现象发(见书9页)(瓶内水升)   (3)组讨论总结:现象发发种现象(瓶内水升瓶内空间原先空气占据着蜡烛燃烧燃烧部空气空部空间由于气压力作用水占据部空间)   (4)汇报观察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结   (5)师:种水升现象说明(燃烧燃烧瓶内部空气部空气支持燃烧)   (6)结:说空气部气体支持燃烧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2、 难点: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准备〗 蜡烛、水槽、集气瓶、杯子、石灰水〖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空气。 2、蜡烛的燃烧能离开空气么?你怎么知道的? 3、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蜡烛,分别放在空气中,小杯子、大杯子里,蜡烛能燃烧吗? 4、他们的燃烧情况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来解释一下?二、进入新课 1、空气的成分 (1)为什么会出现蜡烛熄灭的结果,我们在来看一遍实验,不过我们稍加一些改变。 (2)教师演示书上实验。(建议改为大一些的集气瓶) (3)蜡烛熄灭后,你还看到什么现象? (4)用空气占据空间解释水为什么进入了杯子,说明了什么? (5)杯子中的空气有没有完全消失?剩下的空气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在看。 (6)教师演示实验。 (7)火柴为什么会熄灭?正常情况下会不会熄灭?说明剩下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8)通过蜡烛的燃烧与火柴的熄灭你能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他们分迹锭管瓜攮盖归睡害精别有什么性质? (9)教师简单介绍空气的成分。 2、认识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虽然在空气中很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重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制取方法。 (2)教师制取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究有什么样的性质? (4)教师演示实验。 (5)蜡烛由下而上的熄灭可以说明什么? 二氧化碳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6)教师继续演示实验。 (7)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谁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三、巩固 1、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应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么? 2、学生做介绍。 3、教师对书上图比较难理解的做介绍。四、作业:了解氮气的作用。 〖板书设计〗3、空气中有什么氧气 支持燃烧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 重氮气

文章TAG:科学  奇妙  溶解  教案  科学奇妙的溶解教案重难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