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教学视频

张玉微数学展示课《旋转与平移》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zNDM3Mjg=.html
在百度视频上打上关键字

数学教学视频

2,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初步认识怎么才能掌握的快教学

知识与技能(1) 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力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2) 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扩大学生参加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 出示情境图。课件出示第46页主题图。(2) 观察画面。仔细看一看,你喜欢玩什么?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我们先来解决这几个数学问题:① 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② 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③ 过山车时礤有多少人?
百度搜 一点通视频教学网 有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在线视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初步认识怎么才能掌握的快教学

3,求人教版小学数学片段教学视频

依我的经验,大多视频没有。为什么?因为市级以上大多是本地教研室摄制,不外传,知识版权嘛。至于你考试,网上搜一些教学视频看看就可以了,主要学习教学的基本常识。首先是内容(课题,页数、。。)2、目标(写详细的话,要写三维)3、重难点及关键4、教具与学具 挂图、课件、。。5、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2.引入新课3.对题目的分析(条件、问题、方法、步骤。。)4.小节5。拓展运用6、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教学视频这里有: <p _extended="true"><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lm.g12e.com%2fmanagecheck.asp%3fadsid%3d745%26unionid%3d2820" target="_blank">http://lm.g12e.com/managecheck.asp?adsid=745&unionid=2820</a></p>

求人教版小学数学片段教学视频

4,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乘法和加法应用题的区别课后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乘法和加法应用题的区别课后教学反思课  题:解决问题—乘法和加法应用题的区别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例7及练习十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通过情境解决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2)分析区别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的不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扩大学生参加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不同题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解决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难点:分析区别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的不同。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研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圆片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2×3= 2+5= 4×2= 5×1=5+3= 4×3= 5+5= 1+4=(2)列式计算。①3个4相加是多少?②5个2相加是多少?大家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应的式子题和文字叙述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加法问题和乘法问题的区别,看谁能够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3)教师板书课题,乘法和加法应用题的区别。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7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②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5,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有多少张帖画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问题探究 1、模拟两人默词比赛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默的情况编制6的乘法口诀。 三、体验感悟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3、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四、实践应用 1、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3的第1题、第4题。 2、 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方格,再组织交流。如学生没想到移动方格的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P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就感,同时,学生在小组同伴的合作交流、互动游戏中增进彼此的感情,体会合作学生的快乐。

6,201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谁的得分高教学反思

谁的得分高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连加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已经学过,这节是数字变大了,三个数连加的笔算方法尽管在形式上有些变化,但它们的算理是相通的。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从表中收集数学信息,看哪些学生能找出或找全表中的数学信息,通过情境图让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向学生渗透了观察表格的两种常用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的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淘气和笑笑的对话,展示淘气和笑笑不同思考角度,鼓励学生能够读懂他人的想法,能够与他人对话。在学生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让学生说出要想清楚地比较出谁得分高,到底谁获胜通过列式计算就可以一目了然,然后再进一步让学生口列算式并试着进行解答,学生通过计算正确说出谁的得分高。连加的竖式一年级已经学过,这节课重点让学生掌握三个数放在一起进行相加,计算方法告诉学生先算个位,后算十位,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由于有一年级的基础,学生学趋同来比较轻松,很快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只有少数学生计算时往往个位满十不向十位进一,出现错误。通过练习两导两练,发现了新的问题,连加运算用递等式计算,学生做起来有困难,我重点给学生做了示范,但通过练习发现,还是有多数学生没有掌握,还待下一节课继续辅导。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没有做到新旧知识间的衔接,,没有复习两位数的竖式加法,高估了学生,导致计算时学生出错较多,有个位加错的,有进位没加上的,个别还有照位出错的等。以后要吸取教训,真正的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为新知的学习扫除障。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

7, 直角去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数学二年级上锐角与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 教学设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1、动手操作...·《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设计《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P66~67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角。 2、学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 3、培养动.....·教版《锐角和钝角》说课设计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P66~67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角。 2、学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 3、培养动手、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直角、锐角、钝角练习课 教学设计直角、锐角、钝角练习课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P68~69 二、教学目标: 1、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乐于交流,合作的意识。 3、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放大镜和一块手表。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人教版:锐角、直角和钝角 教学设计人教版:锐角、直角和钝角 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1)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直角?为什么? 最多一个直角,因为三个内角和为180° (2)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 最多一个钝角,因为三个内角和为180° (3)直角三角形的外角可以是锐角吗?为什么 可以,因为内角为锐角的外角就为钝角

文章TAG:二年  二年级  年级  数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讲课视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