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中化学

可考虑将溴和苯加入氢氧化钠,分液分离苯,在剩余溶液中加入盐酸,再用四氯化碳萃取。
不会吧,有这么牛的题目!看看有没有搞错,从溴水中用苯把溴萃取出来就见过。因为互融的关系
萃取
不能加水,不能增加新物质,苯沸点低,应选择稍微高于苯沸点的沸水浴,装置同蒸馏,但不能用酒精灯加热
问老师
蒸馏

高中化学

2,高中化学

D对 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10的负8次方),可知该酸是弱酸 即1*10(-11)/1*10(-3)=1*10(-8)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1)故A错该溶液中c(A-)+c(HA)=0.1mol/l 故B错该溶液与0.05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相当于NaA和HA等体积混合,溶液显酸性,故C错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A晶体,增大了A-的浓度,使HA电离平衡左移,溶液中c(OH-)增大 加水稀释,酸度减小,PH增大,溶液中c(OH-)增大 故D对

高中化学

3,高中化学教学计划

计划赶不上变化,只需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就一定能得高分。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现在的语言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用字技术也有不小的改变。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研制阶段工作的《规范汉字表》将依据这两个方面的改变进行规范。”进入信息化社会后,语言文字应用产生了许多新情况,《规范汉字表》将在大量语料库基础上进行整理,根据用字统计,区分常用字和通用字用字大户广泛征求用字情况,经过整理研究,编入《规范汉字表》。高一化学教学计划高一化学教学计划http://gywwlll.blogcn.com/index.shtml高一化学教学计划

高中化学教学计划

4,如何实现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的新时代教学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实施实践探索。介绍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相关实践成果。第二部分:专题(章)教学设计与案例。精选了5个优秀的专题(章)教学设计与案例,这5个专题(章)均为《化学1》的内容。每个专题(章)教学设计与案例包括专题(章)的总体设计和分课时设计两大部分,充分体现模块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

5,高中化学

淡淡的味道,可以查看
根据对角线原则,Be,Al,都是两性。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磷酸盐(碳,磷酸钠,钾)为沉淀
位于元素周期表梯形分界线周围的元素氧化物具有两性。分界线为Al.Ge.sb.Po
一般的两性我们都知道的,如氧化铝,氢氧化铝,那些不熟的题目一般会有信息告诉我们。还有啊关于沉淀我有个口诀,就是,钾钠氨盐水全容于,炭酸只溶钾钠铵,硫酸微溶银钙不溶钡,
高中阶段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的只有AL(OH)3(AL2O3是两性氧化物)。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两边的元素具有两性。分解线左边的是金属性>非金属性,分界线右边的是非金属性>金属性。
记特殊的如 Al 沉淀是背表格

6,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可以用VCM实验,VCM仿真实验比较有趣,学生也会感兴趣,学生兴趣一来,教学目的就会达到了. 教案设计的第一步,那就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把握好这几点,是备好课的关键,否则将是一次不成功的备课。要准确地设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只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是教师教学的尺度。让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标准,备课时要先看教材、再看标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这些内容从哪儿来,首先从标准来,其次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和教参,把握好教材中的基本线索、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从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所谓从大到小,即要按本章——本单元——本课时教学目的的顺序,去理解这一单元、这一课时的目的要求和教学尺度。由粗到细,即要求教师在思考教案设计时,经历教什么-怎么教的过程,对课标中的词语(如: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要反复推敲、深入研究、准确到位。 对于情感目标确定,正是教师备课宗旨的体现。你的教案预设要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教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你的教案的预设要让学生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能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你的教案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与人类生活、体验教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教学结论的确定性;你的教案要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7,求高一化学除杂表

1、CO2(CO): 2、CO(CO2): 3、H2(水蒸气): 5、Cu(Fe) : 6、Cu(CuO): 7、FeSO4(CuSO4): 8、NaCl(Na2CO3): 9、NaCl(Na2SO4): 10、NaCl(NaOH): 11、NaOH(Na2CO3): 12、NaCl(CuSO4): 13、NaNO3(NaCl): 14、NaCl(KNO3): 15、KNO3(NaCl): 16、CO2(水蒸气): 17、NaCl(CaCO3): 18、FeCl2(CuCl2): 19、Na2CO3(NaHCO3): =============================================  物质的除杂一览表 答案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或氧化钙固体、或碱石灰) 4、CuO(C):在空气中(或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或硫酸铜溶液)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或盐酸)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适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 12、NaCl(CuSO4):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配制NaCl饱和溶液,再蒸发溶剂 ,结晶出NaCl.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或无水硫酸铜)。 17、NaCl(CaCO3) :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过滤,再蒸发结晶出 NaCl;18、FeCl2(CuCl2):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9、Na2CO3(NaHCO3): 加热。

文章TAG:高中  高中化学  化学  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0篇表格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