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微课教案应该怎么写呢

很简单, 1教学内容 2教学课题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6教学过程 把这几个写上就全了 希望能帮上你!

小学微课教案应该怎么写呢

2,小学美术教案纸盘的联想

没看懂什么意思?
车轮,园脸,太阳,月亮,圆形花坛或水池,眼睛,蛋电风扇,饼,披萨,滚筒洗衣机等

小学美术教案纸盘的联想

3,如何写微课教学设计的方案

一份优秀的微课设计方案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老师的文案策划,另一部分是录课机构的拍摄以及视频处理方案。老师文案策划:1、确定微课的主题,一节微课讲授一个知识点。2、课程策划:策划课程大纲、设计课程体系、规划授课内容、制作课程文案录课机构拍摄以及视频处理方案:1、拍摄准备:PPT设计、课程脚本设计、课程素材整理、视频制作规格确定2、视频拍摄:交互式大屏拍摄、授课现场拍摄、虚拟场景拍摄、写真拍摄3、视频剪辑:视频打点、视频剪辑、视频转码、视频审校4、视频包装:素材插入、特效制作、片头片尾制作、字幕制作一个优秀的微课教学设计方案不仅在视频录制质量上优秀还要有良好的视觉体验。以上由德胜智课视频课件制作提供。

如何写微课教学设计的方案

4,小学美术教案

http://www.boyuan114.com/85/200803/68149.html http://www.yy-home.com/jiaoan/yinyue/xiaoxue/200710/1703.html http://www.newtr.com.cn/newtr/Article/sheji/renjiaoban/200701/2624.html http://www.anxue.com/showart.asp?art_id=3106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0/106876/archives/2007/667488.shtml 都是美术教案

5,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微课教学设计

[葡萄]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话题: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童话故事 你有什么 葡萄 学生 生字 会儿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北洋镇潮济小学辛玲云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其中四个,重点指导反犬旁的书写。2、在教师的指导下,入情入境地读好1—3自然段,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3、初步培养孩子听、读、讲童话故事的兴趣。一、分散识字,导入新课1、学习新词“葡萄”,重点指导字形。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啊?(香蕉、葡萄…)师:(出示图)老师喜欢的水果就是它,你们看,上面的草字头多像一个葡萄架啊,下面的部分就像一串沉甸甸的葡萄。2、区别“一串”和“一串串”,书写生字“串”。出示一串葡萄图:这就是(一串葡萄)出示一串串葡萄图:,现在葡萄很多很多,一串一串葡萄叫(一串串葡萄)师:小眼睛仔细看看这个“串”字像什么啊?(糖葫芦、羊肉串…)
有酸有甜

6,艺术领域的微课教案幼儿还有微课教案的格式

微课名称 灵璧奇石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难点:对赏石文化的理解。教学方法 通过精选实例进行知识讲解,讲解中不断设疑,促使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最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 学 过 程内 容一、导入:展示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提问:1、你认识它吗?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吗?通过提问引入“奇石”概念。二、探讨新知:(1)初识赏石文化奇石的概念:又称“观赏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图例)(2)提问:你知道清朝乾隆皇帝曾经为哪种奇石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吗?“发现之旅”——探寻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其审美特征 (灵璧石的成因很复杂,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灵璧石的种类也很多,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石种稍作讲解;灵璧石的审美特征更是牵涉到许多美学概念。本微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引领到赏石文化的门前,学生还需自己迈进门槛,做进一步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3)奇石的命名 先举例说明命名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为奇石命名。(4)小结:灵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含蓄。三、课后拓展: 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爱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 、南唐后主李煜不爱江山爱美石的传说等等。如今,赏石逐渐成为国际潮流。除了灵璧石,还有许多著名的石种,请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赏石知识。思考:你对赏石文化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继续探索大自然馈赠我们的奇美,请参考中国灵璧石网。(通过欲扬先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提供相关网站,作有效引领。)
活动目标1.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合作绘画,表现出祖国的山川、河流、房屋、动植物等特征。 2.能把画面内容填人熟悉的曲调中并演唱出来。 3.热爱美丽祖国,热爱可爱家园,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画有祖国形状的画纸每组一张,黑色记号笔若干。 2.录音机,磁带,标记卡。 活动过程一、看看说说。 出示祖国形状画纸,让幼儿说说祖国有些什么。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句式回答。 (唤起孩子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同时也将经验加以提升、归纳,为创编歌词作了铺垫。)二、想想画画师:你们想不想请小画笔帮忙来打扮打扮祖国呢? 1、交代要求: 每组合作完成一幅画,尽量和别人画得不一样。 2、幼儿合作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为了孩子们的思维不被框死,不依样画葫芦,教师只是提出了要合作完成一幅画的要求,并且让孩子们尽量和别人画得不一样。这样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合作技能。在孩子绘画时,教师巡视观察,鼓励能力强的孩子多画些和别人不同的内容,同时也适当指导能力相对5弓些的孩子。在孩子们的操作过程中,音乐始终伴随着他们,再次为幼儿作铺垫。)三、说说唱唱展示幼儿的作品1.说一说: 师:你们在祖国画了些什么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画上贴上标记,并整理成儿歌和幼儿一起念。 2.唱一唱: 师:这么美的祖国故事想不想把它编成歌曲唱出来呢? 跟着伴奏音乐看画面集体练唱歌曲。 3.变一变: 根据幼儿的意愿变换顺序再练唱。 4.分组练唱: 每组幼儿在自己的作品前看图画练唱。 自由选择图画练唱。

7,小学美术说课稿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三册《装饰瓶(一)》说课稿范文 我说课的题目是《装饰瓶(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这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三册第十一课,是一 节绘画创作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去了解瓶子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把自己的装饰瓶子的想法画在纸上,并设计出色彩,图案等,为下节课做准备。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意识,对学生的实践,探索,动手制作能力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感悟,美化,想像生活作了较好的铺垫。 3,教学目标: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A,认知目标: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瓶子的装饰意识,了解瓶子装饰的手段与方法,并能用一些设计加工方法进行加工设计,在设计中体验创造的乐趣。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设计能力,并能对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C,审美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能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纸上能设计多种方法对瓶子进行装饰,培养学生想象力,设计能力,并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瓶子的不同角度的观察,感悟,想象,培养装饰意识,能够学会运用巧妙的手段进行描绘装饰,并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5,课前准备:多媒体,装饰瓶范作,各种瓶子和绘画工具等。 6,课时:一课时 (二)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 想,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游戏导入法教学,即先用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装饰瓶,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勾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欣赏观看教师准备的资料,进一步对所学内容加以认识,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并让学生操作实践,增加学生理性认识,进一步突出本课重点和难点。 学法:遵循“学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及时提问, 做到学与练相结合,领悟到重点和难点,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养成刻苦钻研,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 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的步骤: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教师出示课件,屏幕中播放“装饰瓶模特秀”,教师过渡 谈话:“看,这些瓶子多有趣,多漂亮。”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装饰瓶,接着教师提出让我们这堂课也来举行一个装饰瓶模特秀,这样可以导入课文,引出课题,接着教师引导谈话,这些瓶子不但好看,而且实用,让大家想想有它有那些实用的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很快知道可以用来装饰房间,教室等,这样引起了学生想学的兴趣,接着老师继续激趣谈话:“要做一个漂亮的装饰瓶并不难,大家都能学会,但大家做时要细心,认真,这样,作出来的瓶子才美观。”这样既树立大家“我能学会”的信心,又提醒了一些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学生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 ? 2,生活感悟,拓展经验 利用课件播放人们在生活中乱丢,乱抛瓶子,污染环境的现象,启发学生可以把这些瓶子收集起来,进行想象,设计,创造,就可以把废旧物品变成一件艺术品,可以用来美化我们的环境。屏幕上播放博物馆,家庭中,展览馆里的装饰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然后,一起来欣赏,了解书中和老师准备的有关瓶子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它们的特点。这样学生就更进一步了解了课本上的要求,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综合实践,形成认知 教师出示多只不同形状的瓶子,让学生了解瓶子的造型,结构,质地和种类,从内到外,从上到下让学生认识瓶子,了解瓶子的透明和不透明,粗糙和光滑,让学生研究讨论可以用什么材料进行装饰,小组研究讨论,教师总结可以用套,缠,两瓶相拼等方法,材料可以用色纸,毛线,色水,橡皮泥等。教师告诉学生一些小技巧,缠毛线时为防止滑落可以先缠一层双面胶。在瓶体上作画时先涂一层肥皂水,这样有利于着色,并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技巧。

文章TAG:小学  美术  微课  设计  小学美术微课设计方案范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