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我爱洗手教案,怎样写幼儿教案教小班幼儿洗手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10-25 12:10:01
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写幼儿教案教小班幼儿洗手
目的:
教育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
准备:
关于节约用水的图片,关于讲卫生的图片(饭前便后洗手),字卡“洗手”“干净”。
游戏玩法:
(1) 老师拿出图片,教育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
(2) 在学习儿歌前,准备一些有关节约用水的图片,教育宝宝要节约用水。
(3) 教宝宝学洗手的步骤:①用水沾湿手;②打上肥皂;③搓手心、手背、关节、手腕;④冲洗干净,甩3下;⑤擦干。
(4) 识字:洗手、干净。
儿歌:
自来水,哗哗哗,
洗一洗,擦一擦,
饭前洗手讲卫生,
看谁小手最干净。
2,幼儿七步洗手法的教案怎么写
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洗手掌来洗手背,洗好手背洗指缝,洗拇指,洗指背,洗好指背,洗指尖,洗指尖,洗手腕,清清水里冲一冲,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进入三九节气,一些经常外出的人们如果不注意皮肤护理,就会发现自己的手脚皮肤很干,严重的还会裂口、流血。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手足皲裂,是手、足部皮肤常见的皮肤病。到了冬天,气候干燥寒冷,汗腺分泌减少,缺乏皮脂滋润,皮肤干燥,再加上各种刺激和摩擦,使皮肤变干变脆,失去弹性,当局部活动或牵拉力较大时,就会发生皲裂。而老人及妇女出现这种情况的比较多。要防止在冬季皮肤皲裂,洗手时要避免用太多碱性强的肥皂及其他洗涤剂,应选用无刺激性的中性洗手液,最好含有维生素B5、维生素E或羊毛脂、芦荟等滋润型护肤成分。同时避免频繁洗手,因为过度洗涤会将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彻底洗去,造成皮肤干燥、开裂。洗手时水温不应过热,否则会促使角质层更加干燥甚至皲裂,最佳水温应该在20℃~25℃之间。手洗干净后不能自然风干,最好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擦手。在皮肤未干时,涂抹维生素E或凡士林,及时锁住皮肤内水分。
3,如何让小班孩子爱上洗手
洗手一-一正确洗手更健康 洗手是幼几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并且重复次数较多的环节。 在盥洗室, 幼儿经常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 如你挤我一下、 我撞你一下, 匆匆忙忙冲冲水就走, 又或者是玩起水来忘记时间等等。 这些问题常常让年轻教师不知所措。 那么, 怎样才能使幼儿充分认识洗手的重要性, 变 “要幼几做” 为 “幼儿主动做” 呢? *常规要求 1- 能够按正确的方法洗手, 穿长袖衣服时知道卷袖子。 2- 饭前便后、 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3- 人多时, 知道按顺序洗手。 4- 知道节约用水, 洗手后将水龙头关紧。 *问 l- 不会洗? --反复强化 小班幼儿常常按照自己的原有习惯洗手,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需要一个过程。 教师可以将洗手的步骤和方法编成短小有趣的儿歌, 通过说儿歌反复强化洗手的方法。 洗手后,教师还可以运用儿歌来检查, 如, “哗哗流水清又清, 洗洗小手讲卫生, 伸出手来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然后让幼儿把手举高, 教师亲自闻一闻幼儿的小手, 激发幼儿认真洗手 2. 不认真? -一-用事实说朋问题 当幼几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逐渐对这件事失去兴趣时, 就会出现不认真的现象。这时, 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 “不认真洗手的危害”, 请幼几观察肥皂沫的颜色, 了丹 不钛真洗手的后呆。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洗手的流程图, 提示幼儿洗手的方法及步骤, 另外,可以请值日生进行检查, 因为同伴间的管理有时比教师要有效。 3加强引导 幼儿喜欢边洗边玩, 常常忽略节约用水, 教师可以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 如 “小水滴旅行记”, 帮助幼几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 也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强化幼儿的节水意识。 如,在盥洗室明显的位置张贴一些干涸的河流、 干燥的土地等节水宣传画。 4- 忘记排队? 在洗手池附近的地面上贴个小标志7 如小箭头、 花、 泡泡、 石头等等, 并采用游戏化的口吻, 如, “我们都是小蜜蜂, 找到小花快站好”, 引导幼儿站在标志上排队洗手。 5- 忘记卷袖子? --先来玩个小游戏 穿长袖衣服时, 教师要提醒家长不要绐幼儿穿袖口过紧的衣服。 对于初学卷袖子的小班幼几, 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吸弓丨幼儿主动学习。 如,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儿歌边卷袖 子: “卷, 卷, 卷卷卷, 卷出一个卷心菜; 卷9 卷9 卷卷卷, 卷出两个卷心菜。” 6- 太集中? -分散进行 盥洗室往往比较小, 同时容纳全班幼儿洗手会比较拥挤。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个小游戏, 使幼儿分散洗手 (这些游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过渡环节都可以使用), 减少消极等待 现象。买本培养相关习惯的绘本,然后讲给他听,以故事的形式,他更愿意学习。还可以看看巧虎等培养习惯的动画片,小孩子很愿意学习那些的。
4,小班健康语言揉眼睛要洗手教案
活动的由来: 4-5岁的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能力有明显发展,因此所表现出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对一切未知的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由于我们班上的萧萧小朋友得了结膜炎,每天都需要教师帮助幼儿点眼药水,好奇的孩子们每次都很关切的问:“萧萧的眼睛怎么了?”“他以后会看不见吗?”“结膜炎是什么病呀?”…从而引发了主题活动《不要用手揉眼睛》,也因为幼儿年龄小,对一些常见病的预防知识比较缺乏,为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的培养,巩固中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因此开展这个主题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目标 问题板块 主题壁报 区域游戏 家园合作 资源利用 1、认识眼睛,知道自己眼睛的用途。 2、认识动物的眼睛,了解不同动物眼睛的用途。 3、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自然环境,感受自己家乡的富饶和魅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鼓励幼儿保护自己的眼睛,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5、启发幼儿了解雷达的作用,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 1、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 2、我们的眼睛都能看到什么呀? 3、什么样的小动物有眼皮?什么样的小动物没有眼皮? 4、没有眼皮的小动物怎么睡觉呀? 5、导弹没有眼睛,怎样击中目标的吗? 1、眼睛的图片及模型。 2、各种小动物的照片 3、信息角:幼儿带来的有关保护眼睛的故事书及幼儿收集的关于眼睛的资料和照片。 4、、布置保护眼睛的宣传小海报 5、收集有关不同动物眼睛的作用的资料。 6、幼儿郊游的照片及绘画的美丽世界的作品。 1、 图书区: 投放有关眼睛的图书。 2、 科学区: 望远镜、放大镜、墨镜、小镜子、眼罩 3、 美工区: 各种笔、纸废旧物及粘贴工具。粘贴五官的游戏 4、 电脑区: 1)辨别色彩的游戏。 2)保护眼睛的科学知识vcd 3)导弹发射的军事小知识。 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丰富幼儿有关眼睛的知识。 2、配合幼儿园,在家中继续巩固幼儿各方面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3、请家长带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小动物的眼睛,并丰富幼儿有关动物眼睛的知识。 4、鼓励家长积极投稿:“在家中如何培养幼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1、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有关保护眼睛的故事书及幼儿收集的关于眼睛的资料和照片。 2、请常常小朋友的妈妈(医院医生)来园给幼儿讲关于眼睛容易生什么病,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3、与幼儿一起搜集关于动物眼睛的的图片、vcd等各种资料。 4、请萧萧告诉小朋友眼睛生病后的感觉,启发幼儿帮助失明的残疾人。 活动一:认识我的眼睛 活动目标: 1、认识眼睛,知道自己眼睛的位置及用途。 2、启发幼儿绘画人的不同表情。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准备:小镜子、眼睛的图片及模型,没有表情的人脸若干,水彩笔若干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1、知道眼睛是五官的一部分 2、通过照镜子的游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启发幼儿观察自己的眼睛。 3、深入感知了解眼睛的结构。 4、利用小镜子启发幼儿观察自己及他人的表情,启发幼儿了解眼睛能传达感情。 5、利用儿歌,巩固幼儿对表情中眼睛的认识。 1、观察图片及模型,认识眼睛,知道自己眼睛的位置及外型特征。 2、通过启发幼儿好奇的看着眼睛的图片及摆弄眼睛的模型,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了解眼睛。
5,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该不该洗手
一、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图书是干净的,不脏。”“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玩具多漂亮呀,不脏。”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出现。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干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蔽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二、活动名称:该不该洗手 三、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四、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 五、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 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 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 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 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提问: 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 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 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 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 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 2)刚才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干净的?(看不见) 3)小手洗干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干净吗? 4)现在谁愿意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按顺序讲述画面内容。2.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维护双手清洁的意识。重点难点:观察画面,按顺序讲述画面内容活动准备:挂图《为什么要洗手》,活动前请幼儿了解洗手的原因,小块肥皂若干,洗手盆,清水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引导幼儿讨论洗手的原因。(1)请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们的手都做过什么事情,摸过什么东西?(2)今天,我们的小手已经摸过这么多东西,让我们看看自己的手,是不是有点脏了?(有的小朋友看不见手上有明显的污迹会说不脏,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虽然有事我们的肉眼看不见手脏,但是我们的手上会有许许多多看不见的细菌,如果双手沾上看不见的细菌,会让身体生病。所以,生活中我们随时洗手,清洁自己的双手很重要。二、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画面,了解洗手的原因及时间。(1)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2)原来把手洗干净是因为要把病菌冲掉或杀死,不要让它们跑到身体里面,让我们生病。(3)做哪些事情要记得洗手?(4)除了吃东西以外,病菌也喜欢在你揉眼睛、挖鼻子的时候跑到身体里面,让身体不舒服。用肥皂洗手,可以把手上的病菌杀光光,让手变得干净。2.幼儿讨论如何正确洗手。(1)教师引导幼儿找到正确的洗手方法。(2)出示洗手图,幼儿体验如何正确洗手。三、活动延生给幼儿发放学习单《什么时候要洗手》,请幼儿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完成。
文章TAG:
小班 健康 我爱 爱洗手 小班健康我爱洗手教案
大家都在看
-
小班分类的相关教案,按颜色分类小班math教案精选
2022-12-31
-
整合教案车轮的秘密,幼儿园小班教案一览表
2023-01-21
-
隆中队教案,复习参考资料(一)
2023-02-04
-
衣架的使用教案,空气干燥器衣架知多少?问与答(19)
2023-02-17
-
小班水果区域活动教案,我的最爱水果
2023-02-27
-
我用镜子做游戏幼儿教案,小学语文活动照片
2022-12-19
-
人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第七种营养元素
2022-12-31
-
幼儿园中班体游小蜘蛛请客教案,小蜘蛛织网教案怎么写?
2023-01-20
-
小班付又反思的教案,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安全全滑梯》
2023-01-23
-
绘本别再请来请去教案,一文读懂!这些幼儿园绘本教案
2023-01-23
-
教案画一棵树的教案,如何写幼儿园美术教案?
2023-01-25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小数乘法整数有何不同?
2023-02-10
-
音乐教案 贝多芬与歌德,歌德不愿意走但乐队鼓励他继续走下去
2023-02-18
-
生活当中的色彩搭配教案,坚毅向前预算案
2022-12-17
-
小学武术踢球教案设计,体育健身操、跑步、游泳、乒乓球
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