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有哪些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有哪些

2,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必背篇目

所有的读读背背,古诗词六首,第二课,3,6,7,8,9,15,16,17,18,19,,29,其余的课文选择你认为好的段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必背篇目

3,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望洞庭这首诗怎么背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望洞庭这首诗怎么背

4,四年级下册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有哪些

有第一课,第三课,第四课,第八课背3、4段,第20课,和第22课
一般后面有要求背诵的背诵一下就ok 还有就是考试常考的 就最好背一下
不知道,可能是17、2、7、5、9、8、
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触摸春天,乡下人家,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

5,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背诵内容

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前面和2113后面的古诗词5261三首2.桂林山水3.记金华的双龙洞,背你喜欢4102的1653自然段17.触摸春天,背你喜欢的19.生命生命21.乡下人家,背你喜欢的段落带*的都不用背。(以上是老师叫我们背专的,我也不知道你们老师会不会属背这些)
1. 日积月累每单元必要。2. 略读课文不需要,也就是26课和28课。3. 一般课文后面如果有说要背诵,那就要背;如果不用背诵就看老师说的吧。我也四年级的??????
都背背,省得考试再考,我是五年级的,而且是苏教版的,所以帮不到你,不过建议你多背背!!
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大课堂 四年下册

6,四年级上下册所有要背的课文

下册1、走,我们去植树 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地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荒滩,沟渠, 山坡,公路····· 到处回荡着 红领巾的欢声笑语, 伴随金色童年的 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 片片纸业都是快乐的音符, 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 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多栽一棵树, 就多增添一片新绿; 亿万棵树连起来, 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 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 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 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 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背书要有好的记忆力才能事半功倍。好的记忆力都是练出来的,比较有效地训练方法有三个:  (1)速读法(又叫全脑速读记忆):速读法是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训练的,实际上,两者是同时进行也是相互相成的,别以为阅读速度快了记忆就差了,因为这里靠的不是左脑意识的逻辑记忆,而是右脑潜意识的图像记忆,后者比前者强100万倍。通过速读记忆训练的朋友都知道,速度越快记忆越好,详细学习资料你可以到《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网站》下载软件练习。  (2)图像法(又叫联结记忆术):图像法也是运用右脑的图像记忆功能,发挥右脑想象力来联结不同图像之间的关系,从而变成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来实现超大容量的记忆,关于联结记忆术,《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也有训练,这个方法是很多记忆大师都在使用的方法。  (3)导图法(又叫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  如果是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或者想要提升自身能力的朋友,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坚持就会有收获,祝你成功!
上册:大海的歌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熟睡的鼾声。海上的风海上的风是花神,它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海上的风是琴师,它一来,就奏出万种乐声。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7,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古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句意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这两句诗中这两句诗中这两句诗中这两句诗中““““动动动动””””中中中中有有有有““““静静静静””””,,,,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意境及意义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以山为伴以山为伴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后两句运用后两句运用后两句运用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了拟人的手法了拟人的手法了拟人的手法。)。)。)。) 2、《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句意思: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意境及意义 ((((诗人以轻快地笔触诗人以轻快地笔触诗人以轻快地笔触诗人以轻快地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秋色秋色秋色,,,,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3、《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重点新知:“忆江南”是词牌名。 ★诗句意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 ★意境及意义 ((((这首词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这首词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这首词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这首词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从从从从修辞修辞修辞修辞上说上说上说上说,,,,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都是比喻都是比喻都是比喻,,,,这样形象的比喻这样形象的比喻这样形象的比喻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生机勃勃生机勃勃生机勃勃;;;;结尾结尾结尾结尾反问句反问句反问句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的向往的向往的向往。。。。)))) 4、《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句意思: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互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作者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有作者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有作者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有作者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有::::绿原绿原绿原绿原,,,,白川白川白川白川,,,,子规子规子规子规,,,,烟雨烟雨烟雨烟雨)))) ★诗句意思: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才才才才”“”“”“”“又又又又””””充分地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充分地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充分地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充分地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之心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之心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之心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 ★意境及意义 ((((前两句写了江南水乡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了江南水乡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了江南水乡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了江南水乡初夏的景色,,,,后两句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后两句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后两句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后两句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表现了表现了表现了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5、《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诗句意思: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之情之情之情。。。。) ★诗句意思: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不懂得从事耕田织布,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种瓜。 (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意境及意义 ((((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展现了农家展现了农家展现了农家夏忙时夏忙时夏忙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热烈的劳动场面热烈的劳动场面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勤劳勤劳勤劳、、、、可爱的形象可爱的形象可爱的形象可爱的形象。。。。赞颂了农赞颂了农赞颂了农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村劳动人民的勤劳村劳动人民的勤劳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表达作者对天真表达作者对天真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可爱的儿童的喜爱可爱的儿童的喜爱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句意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诗句意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意境及意义 ((((前两句点名的时间是春季前两句点名的时间是春季前两句点名的时间是春季前两句点名的时间是春季,,,,地点是西塞山前地点是西塞山前地点是西塞山前地点是西塞山前。。。。描写了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描写了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描写了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描写了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光光光。。。。全诗动全诗动全诗动全诗动静结合静结合静结合静结合,,,,意境优美意境优美意境优美意境优美,,,,用词活泼用词活泼用词活泼用词活泼,,,,情趣盎然情趣盎然情趣盎然情趣盎然,,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句意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这两句诗中这两句诗中这两句诗中这两句诗中““““动动动动””””中中中中有有有有““““静静静静””””,,,,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意境及意义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以山为伴以山为伴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后两句运用后两句运用后两句运用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了拟人的手法了拟人的手法了拟人的手法。)。)。)。) 2、《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句意思: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意境及意义 ((((诗人以轻快地笔触诗人以轻快地笔触诗人以轻快地笔触诗人以轻快地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秋色秋色秋色,,,,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青螺:.螺的一种。壳形椭圆,表面稍暗,杂有斑纹。可食。大者其壳可制酒器。这里应比喻湖中间的青山绩麻:绩麻的意思是搓麻线潭面:指湖面闲与和,这个你自己应该要知道的。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总概括为: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见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十分不易的。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文章TAG:四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表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