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兵的人歌词刘斌

  《当兵的人》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作曲,刘斌演唱.演唱家怀着激昂的情绪、用饱满有力的声音演唱,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又称作《咱当兵的人》。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刘斌《当兵的人》歌词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刘斌《当兵的人》歌词:   一、刘斌《当兵的人》歌词歌曲创作背景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音乐简炼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二、刘斌《当兵的人》歌词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 朴实的军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自从离开了家乡 就难见到爹娘   说不一样 其实也一样   都是青春的年华 都是热血儿郎   说不一样 其实也一样   一样的足迹留给 山高水长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 身披着雨雪风霜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为了国家的安宁 我们紧握手中枪   说不一样 其实也一样   都在渴望辉煌 都在赢得荣光   说不一样 其实也一样   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 朴实的军装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为了国家的安宁 我们紧握手中枪   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三、刘斌《当兵的人》歌词歌曲鉴赏   这首歌通过提出看似矛盾的两个观点“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和“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抒发了作词者对军人的特殊情感与新时代对军人的要求。军人来自于普通人民,有着普通老百姓的各种情感,所以“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但同时,军人又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对军人在素质上的要求自然会更高,所以“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这首歌曲写出了士兵们的心声.,都是有血有肉的一群好男儿,可是为了国家的建设,浴血在战场上,边关上, 苦不喊苦,累不喊累,想家把泪水往肚子里咽,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为私情所动容,只是在一个人的时候偷偷回味着,抹去自己的泪水。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当代军人为了保卫国家,甘愿牺牲一切的伟大情操和高尚的人生观。 当兵的人歌词相关 文章 : 1. 咱当兵的人简谱 2. 齐晨咱们结婚吧简谱 3. 当兵说说心情 4. 他在那里站岗吉他谱 许飞 5. 歌曲《游击队歌》教案设计

当兵的人歌词刘斌

2,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字词:盖、立柱、砌墙、安窗。   2、提高幼儿的朗诵水平和准确的发音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上课前带幼儿观察盖房的现场,上课时观察教室的结构,然后看图教学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学习生动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有团结互助意识,乐意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集体交流。   1、教师提问:小朋友喜欢新房子吗?盖新房需要哪些材料呢?一个人盖新房行吗?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启发幼儿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教室的结构。   二、阅读图书,导入新课。   1、让幼儿一边观看画面,一边自由讲述画面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1)图上画的有些什么?整个画面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小山羊要盖新房子,有哪些动物来帮忙?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3)教幼儿练习发准字音:“盖、立柱、砌墙、安窗”。   (4)请幼儿指认教室的门、窗、墙、柱子。   三、朗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美。   2、教师教幼儿朗诵儿歌。   (1)采用分句教和整首教相结合的方式教幼儿朗诵儿歌。   (2)幼儿一边朗诵儿歌一边做动作。   (3)注意纠正个别幼儿不准确的发音。   四、编讲故事。   1、鼓励幼儿看图互相讲述《小山羊盖新房》的故事。   2、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别人的事。   3、表扬幼儿助人为乐的行为,让他们明白有些事情大家一起干,才会做的又快又好。   资料   小山羊盖新房   小山羊,盖新房,   一人有事大家帮。   熊立柱,兔砌墙,   猴做门,鹿安窗,   新房盖得真漂亮。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夏天主要的季节特征,知道一些简单的防暑方法。   2.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降温小实验。   3.体验自己动手让夏天变凉快的乐趣。   4.使幼儿对探索夏天感兴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凉快招术PPT(2)每组一杯40℃的热水,冰水、常温水、温度计、扇子、小棒各一样。   经验准备:对夏天怎样防暑有一定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谁来说一说,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觉得夏天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小结:原来夏天最大的特点就是很热。   二、简单的防暑降温方法   (1)你在热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变凉快?   (2)出示PPT《凉快招术》。   (3)现在你们知道,夏天有哪些凉快招术吗?   三、实验:为什么冰水可以降温   (1)刚才我们看见夏天热的时候,有这么多方法可以降温,可是哪一种降温方法降温最快呢?   (2)介绍操作材料   这里有一杯热水,一杯冰水,一杯常温水,还有一个温度计,扇子和小棒。   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看这些东西里,哪个能让热水在最短的时间里温度下降到最低。   (3)幼儿自由探索   ①分组活动,每组选一组降温方法。   ②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所选的降温方法让热水温度下降。   ③用温度计,由教师测试每组热水降温后的水温。   (4)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四、结束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防暑降温最快的一种方法,相信你们这个夏天一定会过得很凉快。 幼儿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诗歌《吹泡泡》篇幅短小,共四句,诗中意境优美,有一定的韵味,适合中班上学期教学。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入这个活动,也为了取得好的互动效应,我在班内区域中投放了玩“吹泡泡”的.游戏材料,班中孩子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自由活动或吃过午饭后,他们几个人一组兴致勃勃地玩着,一边吹一边交流着自己的的发现:“我的泡泡多大呀!”“我的泡泡是彩色的”“我的泡泡是小鱼吐的泡泡”中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在此基础上,他们愿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发现、想象,基于此,我把《吹泡泡》纳入了活动课程。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优美、抒情的语言,能在学念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彷遍、想象。   2、懂得自然界中许多事物存在着相互关系。   三、活动准备:   1、孩子已有吹泡泡的经验 。   2、诗歌图片几幅。   3、优美的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小朋友,上次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都吹出了泡泡,好玩吗?   2、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我们这么好玩,她也想玩了,她是谁呀?(看图片)   3、这个小妹妹一边玩,一边还在说着“吹泡泡”的诗歌呢,听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二)、倾听,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1、师朗读诗歌一到二遍   2、小妹妹说了什么?   3、师根据幼儿说的随即贴上图片   4、我们能不能跟着小妹妹一起说一说诗歌   5、为什么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雨点、小鱼、果子)   (三)、彷编诗歌   1、小妹妹还要吹很多泡泡,看看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会不会用“谁是谁吹的泡泡”帮小妹妹说一说。   2、小朋友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3、幼儿彷编,根据孩子彷编的诗句,幼儿互相学习,   (四)、延伸活动   把我们刚才编的诗歌画出来,贴到图上去,让全班小朋友看看说说。 幼儿园教案 篇4   在元旦马上就要到来的时刻,孩子们也在慢慢期许着新年惊喜的到来,千万不要让他们失望哦,在这样一个热情洋溢的时刻,幼儿园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就让我们家长们一起参与进来吧,带给孩子们的童年美好的新年回忆。    元旦游戏一:   游戏:夹皮球   目的:发展幼儿跑跳能力,感受亲子游戏的快乐。   玩法:将幼儿(家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对夹球过障碍比赛,哪队快,哪队为胜利。    元旦游戏二:   游戏:扔毽子   目的:发展幼儿的投掷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玩法:家长手持篮子,幼儿往蓝里投掷,一多的为胜出。    元旦游戏三:   游戏:毛毛虫   目的:   1、提高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2、通过亲子游戏,增强亲子感情。   玩法:准备呼拉圈六个,分两组,家长列入其中,三人一列纵队,把圈套在自己身上,然后拉住自己和前面一个人的圈,比比哪组跑完规定路线,在路线上设置独木桥、山洞等障碍物。    元旦游戏四:   游戏:做皮球   目的:   1、学会听老师口令走。   2、初步培养孩子的灵敏性。   玩法:   1、老师喊走走,走成一个大皮球,全体手拉手做皮球。   2、老师喊两人做皮球,然后小朋友和家长结对,手拉手做皮球。   3、老师喊四人做皮球,自由找朋友四人围成圈,手拉手做皮球。    元旦游戏五:   游戏:拍球接力   目的:   1、练习幼儿拍接球的技能。   2、初步培养孩子的合作性。   玩法:   幼儿拍球来回接力,以快的为胜出。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时间:8月1日上午9:00--12:00   活动地点:室内   活动准备:   1、门口led屏显示流动字幕绚彩森林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xx周年   2、音乐:《最可爱的人》、《军鼓乐》、《咱当兵的人》   主持人:xxx   开场白:   可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解放军叔叔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日子,热爱解放军叔叔,从小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就可以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保卫祖国妈妈,让祖国妈妈更加繁荣富强!   活动具体方案:   活动一:军帽不落地   1、活动目的:锻炼合作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2、活动准备:5顶小军帽   3、活动配乐:《军鼓乐》   4、活动流程:   (1)小朋友们排坐,每个人一顶军帽。>写作模板   (2)老师发出口令,每位小朋友左手把左手边小朋友的军帽取下,同时右手把自己的军帽取下,然后把左手边小朋友的军帽戴在自己头上,把自己的军帽戴在右手边小朋友头上。   (3)整个过程要连贯,一旦哪位小朋友做错或者军帽掉在地上,就要接受其他小朋友的惩罚,表演节目   活动二:我心中的解放军叔叔   1、活动目的:通过绘画,描述小朋友心目中的军人形象   2、活动准备:多张a4白纸,一些蜡笔   3、活动配乐:《最可爱的人》   4、活动流程:   小朋友根据想象绘制心目中解放军叔叔的形象,可以是海军、空军、陆军,并写下自己对解放军叔叔的祝福。画完后,小朋友一起评选出画得最好的一幅。   5、活动奖励:   最好的一幅画将挂在教室里1个月。   活动三:我给解放军叔叔敬个礼   1、活动目的:通过学习敬军礼,养成规则意识   2、活动准备:五星红旗一幅、老师要熟知敬军礼的细节,要标准到位   3、活动配乐:《红旗飘飘》   4、活动过程:   (1)小朋友面对国旗排排站好   (2)老师教授敬军礼的要领,并进行3次示范   (3)请学得好的小朋友做示范   (4)所有小朋友一起向国旗敬军礼   教师风采   教师可自行编排   集体合唱   《咱当兵的人》   主持人结束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共同度过了建军节,做了戴军帽的小游戏、学习了敬军礼,xx小朋友画得解放军叔叔也挂在了墙上,今天是或是不是很大啊?相信有很多小朋友都希望长大成为一名解放军,保卫我们的祖国妈妈。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好本领,锻炼身体,希望大家以后每次来到绚彩森林都更努力地参加学习与运动,为自己的理想加油!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小朋友们! 幼儿园教案 篇6   教学准备:   1.了解幼儿假期中的活动,引导幼儿其中一件有趣的事.   2.请幼儿将假期中画的图,拍的照片,新添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并张贴到外面.   教学过程:   1.以手偶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一个手偶:小朋友们这是谁啊?(小猴)今天他想知道你们在假期中遇到哪些有趣的事?到哪里玩的?和谁一起玩的?讲给大家听一听.   2.请2--3位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可以结合自己带来的东西讲述,使讲述内容更形象.(要求运用连贯的语型:"我看见了........还看见了.....")   3.幼儿在小组中相互讲述,鼓励幼儿声音响亮地讲述假期中有趣的事,和同伴分享快乐.同时鼓励大家认真,安静地听别人讲述.   4.将幼儿带的物品分别展示在玩具柜上。   教学目标:   1.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讲述假期中有趣的事.   2.乐意相互了解同伴的假期生活,分享快乐.

幼儿园教案

3,歌曲游击队歌教案设计

  歌曲《游击队歌》这是由我国作曲家贺绿汀所作的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游击队歌》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游击队歌》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 文化 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2、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与他人一起背唱《游击队歌》。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 教育 ,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2、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咱当兵的人》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这节音乐课由我跟大家一起来上,首先请大家欣赏电影《地道战》插曲,(师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地道战》插曲)   师: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游击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游击队歌》,同学们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阅读理解)   二、寓教于乐   1、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请欣赏歌曲《游击队歌》,(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   师:大家来了解一下乐曲的创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师:1937 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队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创作此曲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在首次演唱后就受到热烈欢迎,随即流传。歌曲通过对抗日游击队战斗生活的写照,表现出游击健儿在敌后艰苦环境中蔑视敌人、机智英勇、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我们来了解歌曲的作者和他的代表作。   作者: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   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 独唱曲:《嘉陵江上》;   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游击队歌》,首先跟老师来逐句 学 唱歌 曲的旋律。(教师多媒体展示歌曲词谱,学生进行旋律学唱三遍,)   3、针对节奏 ×× ×× ×× × 和 ×××× 处及变化音,教师指导学生强化训练掌握。(针对学生不足及时矫正)   师:老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同学们用“啦”来唱歌曲的旋律。(师先示范一句)   4、歌词学唱,师:下面我们来学唱歌词(教师弹唱旋律,学生填唱歌词,教师及时纠正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逐句学唱两遍;师生一起齐唱歌曲两遍。(教师及时点拨学生)   5、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让学生欣赏   师:欣赏歌曲《游击队歌》,思考、讨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内容?(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 总结 :(多媒体显示)乐曲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师: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分析(多媒体投放)师:歌曲《游击队歌》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它巧妙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B段(9-16小节)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师示范唱,讲解分析)   7、师: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分析,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女生唱A乐段,男生演唱B乐段,我们看哪个小组演唱得好。(指导学生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小组互相评价,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8、师:A乐段女生演唱得比较轻快、灵活,B乐段男生演唱得沉稳有力,下面让我们男、女生一起,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引导学生结合A、B乐段的对比,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 ( 10 分 )   三、实践创作   师:看课本第11页的三幅图画的情景,同学们分小组模仿表演,表现、体会抗日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   ( 1、夜间伏击 2、奋勇前进 3、欢庆胜利 )   1、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幅图画的内容进行创造)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表现游击战士的机智灵活和英勇善战,师生针对学生的表演做针对性评价。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铁道游击队》吗?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曲——《铁道游击队》插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2分50秒)通过欣赏,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又是如何展开抗日游击活动的。(多媒体播放)   师:这节课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学唱了歌曲《游击队歌》,通过学唱歌曲,我们了解了游击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充分发扬游击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充满自信,克服困难,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成为最棒的一个。   《游击队歌》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能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 方法 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 说说 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知道他们是哪支队伍吗?   生:——游击队。   3、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   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   拍号   4/4拍   节奏   密集、活跃、富于变化。   旋律   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   风格   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可以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起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生:——音域由低音区到中音区,力度由中弱到中强,所以分为两个乐段。   师小结:歌曲分A段(第1—8小节)和B段(9—16小节)两个乐段。歌曲表现了游击队战士神出鬼没,深入到敌人后方与敌人进行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斗争,生动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顽强决心。   四、合作探究,学唱歌曲。   1、音乐知识:   师:A段采用了什么节奏形式?   生:——弱起节奏形式。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叫弱起或弱起小节吗?   讲解: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的拍子相加,为一完全小节,这是歌(乐)曲常用的一种形式。如:《歌唱祖国》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节奏练习: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弱起节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并一起边划拍子边读出这组节奏。   4/4 0xx ∣xx xx x xxx ∣xx xxxx x.x x∣   (注意:弱起节奏、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   3、视唱 曲谱 。   (1)找一找,唱一唱。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眼力。请同学们找出 歌谱 中与这组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并唱一唱。   4/4 0 55∣11 22 3 2 34∣31 2176 7.6 5∣   (注意:弱起小节的起唱、十六分音符要唱得均匀)   (2)比一比,唱一唱。   师:B段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旋律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你能试着把它唱出来吗?   (自由练习,分组展示,相互纠正)   4/4 33 3 22 2∣3 23 21 76 5∣33 3 66 6∣2 22 3#4 5   比较:3 4 5 ,3﹟4 5   师: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样呢?   生:——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   师:B段第二乐句与A段的第几乐句基本相似?   生:——B段第二乐句与A段的第二乐句基本相似。   师小结:B段第二乐句再现A段的第二乐句,所以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3)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   4、学生用Bang模唱曲谱。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的棒。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Bang(也就是模仿枪声)把这首歌的曲谱模唱一遍,看谁能唱出游击队员个个都是神枪手的气势。   5、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状态把歌词再试着唱一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6、教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注意:声音有弹性、咬字要清楚、换气记号)   7、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听游击队员抗战到底的决心吧。听后说一说:歌曲A、B乐段间情绪和力度有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演唱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放歌曲录音)   8、歌曲处理:   (1)A段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2)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力度可以稍微强些,应该带着一种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   9、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10、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那么,这首歌曲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男女生分组,一领众合……)   五、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1、作者生平及作品: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你们知道是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贺绿汀。   简介: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等。   2、创作背景:   《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在1938年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通过与指战员接触,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抗战歌曲——《游击队歌》。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六、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 芭蕾舞 ,被引用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歌》)   七、课堂小结:   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 故事 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游击队歌》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积极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弱起起唱。   教具准备   风琴、多媒体、音响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咱当兵的人》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这节音乐课由我跟大家一起来上,首先请大家欣赏电影《地道战》插曲,(师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地道战》插曲)   师: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游击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游击队歌》,同学们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阅读理解)   板书:游击队歌 (5分)   二、寓教于乐   1、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请欣赏歌曲《游击队歌》,(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   师:大家来了解一下乐曲的创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师: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队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创作此曲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在首次演唱后就受到热烈欢迎,随即流传。歌曲通过对抗日游击队战斗生活的写照,表现出游击健儿在敌后艰苦环境中蔑视敌人、机智英勇、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我们来了解歌曲的作者和他的代表作。   作者: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   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 独唱曲:《嘉陵江上》;   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游击队歌》,首先跟老师来逐句学唱歌曲的旋律。(教师多媒体展示歌曲词谱,学生进行旋律学唱三遍,)   3、针对节奏 ×× ×× ×× × 和 ×××× 处及变化音,教师指导学生强化训练掌握。(针对学生不足及时矫正)   师:老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同学们用“啦”来唱歌曲的旋律。(师先示范一句)   ( 10分 )   4、歌词学唱,师:下面我们来学唱歌词(教师弹唱旋律,学生填唱歌词,教师及时纠正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逐句学唱两遍;师生一起齐唱歌曲两遍。(教师及时点拨学生) ( 8分 )   5、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让学生欣赏   师:欣赏歌曲《游击队歌》,思考、讨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内容?(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总结:(多媒体显示)乐曲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师: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分析(多媒体投放)师:歌曲《游击队歌》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它巧妙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B段(9-16小节)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师示范唱,讲解分析)   7、师: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分析,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女生唱A乐段,男生演唱B乐段,我们看哪个小组演唱得好。(指导学生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小组互相评价,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8、师:A乐段女生演唱得比较轻快、灵活,B乐段男生演唱得沉稳有力,下面让我们男、女生一起,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引导学生结合A、B乐段的对比,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 ( 10 分 )   三、实践创作   师:看课本第11页的三幅图画的情景,同学们分小组模仿表演,表现、体会抗日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   ( 1、夜间伏击 2、奋勇前进 3、欢庆胜利 )   1、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幅图画的内容进行创造)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表现游击战士的机智灵活和英勇善战,师生针对学生的表演做针对性评价。 ( 7分 )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铁道游击队》吗?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曲——《铁道游击队》插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2分50秒)通过欣赏,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又是如何展开抗日游击活动的。(多媒体播放)   师:这节课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学唱了歌曲《游击队歌》,通过学唱歌曲,我们了解了游击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充分发扬游击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充满自信,克服困难,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成为最棒的一个。

歌曲游击队歌教案设计


文章TAG:咱当兵的人音乐教案咱当兵的人  当兵  当兵的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