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四年级上数学题

可以剪4×2=8块
80÷20=4, 50÷20=2.5, 2.5×4=10,最多可剪10个20㎝的正方形。
8

四年级上数学题

2,四年级上册数学ppt

632*54=34128 256*34=8704 最大:632*54=34128 最小:346*25=8650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复习课件.ppt .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课 80÷20 = 150

四年级上册数学ppt

3,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大全

135×85=408×36=80×312=87×210=138×69=82×403=详情查阅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Word编辑《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Word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Word编辑(1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13585= 40836= 80312= 87210= 13869= 82403=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4017486.html

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大全

4,四年级上册数学题集

1. 96与84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 2. 1250减去28与5的积再加上95,和是多少? 1. 同学们参加植树劳动,四年级共有96人,每人栽3棵树,五年级有87人,每人栽4棵树,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栽树多少棵? 2. 第一小组6个同学数学测验的成绩分别是:86、79、98、100、89、94,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 3. 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 一个数由5个十, 3个百分之一, 6个千分之一组成, 这个数是( ). 5. 45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6. 有一个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后得312,这个小数是( ). 7. 如果a÷b=9……9, b表示最小的两位数, a是( ). 8. ∠1=_____度,∠2=_____度,∠3=_____度 9. 2.06千米=( )千米( )米 10. 5.06千克=( )克 4.02米=( )厘米

5,小学4年级数学题

560-380=180米45-36=9秒180/9=20米/秒380/20=19秒36-19=17秒17X20=340米答:火车的速度是20米/秒;火车的全长是340米。
560 380 仅仅是桥长 如果火车穿过的是一条线 那么走过的距离就是车长 因此[(560+s)-(380+s)] /(45-36)=v
火车速度:(560-380)/(45-36)=20 车长:45x20-560=340
(560 - 380) ÷ (45 - 36) = 20(米/秒) 20X45-560=340(米)
简单,用560-380=180(米)180÷(45-36)=20(米/秒)这是速度 45×20-560=340(米)这是火车长度, (虽然也才刚初一,但数学是不在话下的)O(∩_∩)O哈哈~
解:设车长为x米。 依题意,得:(x+560)÷45=(x+380)÷36 解得:x=340 则速度为:(x+560)÷45=20(米/秒)

6,求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数学题最好带答案的越多越好

一、填空(1分×20)1、5个十万和8个一千组成的数是( )。2、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第六位是( )位,第十位是( )位。3、20538000这个数是( )位数,最高位是( ),其中的“3”表示( )。4、一周角=( )平角=( )直角。5、一个三角尺上有( )个直角,( )个锐角。6、《新华字典》有825页,大约有( )页。7、每个正方形里面都有( )组平行线,正方形对边互相( )。8、12有103倍是( ),930是93的( )倍。9、(a×b)×c=a×(b×c)表示( )律。10、过两点只能画( )条直线,过一点可画( )条直线。二、判断(2分×5)1、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 )2、近似数一定比准确数大。( )3、正方形的对边互相垂直,邻边互相平行。( )4、四十万三千写数时,一个零也不写。( )5、0°的角和360°的角一样大。( )三、选择(2分×5)1、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 )。A、锐角 B、直角 C、钝角2、角的大小与两边( )关。A、张开的大小 B、长短3、下图中一共有( )个角。A、4个 B、6个 C、10个4、经过一点能画( )条直线。A、1 B、2 C、无数5、在计算器中,若发现数不正确可用( )。A、按C、CE键 B、用橡皮四、估算后计算(3分×4)121×12 5×912 408×33 312×16五、用简便方法计算(3分×4)201×24 37×99+37 125×(7×8) 24×7×5×6六、列式计算(3分×2)1、23个837连续相加,和是多少?2、756的12倍是多少?七、操作题(13分)1、按要求画出指定的角(1.5分×4)一个95°的角 一个40°的角 一个130°的角 一个170°的角2、量一量(1.5分×2)( )cm ( )cm3、过P点做做已知直线m、n的平行线和垂线。(4分)八、应用题(17分)1、甲地距乙地50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能否赶到?2、一条马路宽80米,阳阳过这条马路,怎样走最近?最短的至少要走多少米?为什么?(可画图说明)3、暑假期间,同学们去剧院看演出,剧院有358个座,每张票25元。(1)已售出260张票,收款多少钱?(2)剩余的票按每20元售出,一共可收款多少元? 对不起 ,没有答案。
文库去下
去百度查,又都是。

7,四年级的数学公式有那些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整理版) 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图形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都是直的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3、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叫钝角;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1、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两位数的十位数,再乘两数的的个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整百数,再乘整十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笔算乘法:多位数乘多位数,拿第二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相乘的结果再相加。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哪个数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要和它自己的数位对齐。 3、积的变化规律:A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N倍。(N为非0自然数)B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C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了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了N倍,那么它们的积不变。(N为非0自然数)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除数是两位,先看前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5、商的变化规律:A.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B.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乘商就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6、商不变性质: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7、混合运算 A、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计算;如果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在算加减法。 B、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1、烙饼问题:每一次尽可能多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2、沏茶问题: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可以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3、卸货问题:依次从等待时间最短的事情开始做,就能保证等待的总时间最短。

文章TAG:四年级上数学四年  四年级  年级  
下一篇